“朝廷要董超殺的,是白天池青頭黿,可不是我這條可憐的蟲子。他當然知道我在,但朝廷沒讓他殺怪哉蟲,他自然不理。倘若明日,朝廷下令殺我,他自然就會殺我,就是大人想保我平安,也是萬難。”


    怪哉蟲身子伸長,如同人在伸懶腰。變大之後,怪哉蟲慵懶了很多。


    李七夜頻頻點頭,怪哉蟲的說法,與剛才董超所說,不謀而合。


    董超斬妖,就與李七夜寫斬妖錄一樣,隻是個賺錢養家的差事,其實與柴夫砍柴,漁夫打魚一個道理,有些時候,他們還不如樵夫漁夫。


    樵夫可以決定,自己砍什麽柴去賣,漁夫也可以決定,所打魚的去留,但董超和李七的差事,看起來風光無比,但絲毫不能自主。


    何時去何地,殺何種妖物,都是朝廷下令,董超隻需奉命去做,自己無法做任何決定。


    而李七夜寫斬妖錄,同樣是如此。所有東西,都是斬妖司送來,他所能做的,隻是歸納總結,但總的來說,結果如何,並非他能左右。


    “那你所說冤枉,究竟是何事?”李七夜看怪哉蟲心情不錯,乘機追問。


    怪哉蟲翻了個身,沒有說話,李七夜再問,還是沒有應答。


    他湊近細看,怪哉蟲又睡著了。


    李七夜坐在案邊好久,最終棄筆。蜃妖並未為害,隻是為了朋友求情,自己沒必要記錄。作為誌妖司官員,就應該惜墨如金,該寫盡寫,不該寫,便是精彩萬分,也不著一墨。


    這也是誌妖司前輩紀遷所主張的。


    想到紀遷,李七夜突然想到,紀遷所著的《妖記》中,曾記載一些妖物,僅僅在春秋夏為害,一旦到了冬季,就隱藏了行蹤,之前還以為,是這些妖物棄惡從善,後來才知道,這些妖物都是冷血,即使幻化成人,也照舊不改冷血本質。


    斬妖司斬殺此等妖物,多會挑選嚴寒冬日。


    冬季嚴寒,這些妖物便會找到地方蟄伏,斬妖司按圖索驥,往往這些妖物,都在藏身處一動不動,斬殺起來,毫不費力。


    除此之外,紀遷還提到,有些妖物,天生喜寒懼熱,為了躲避炎熱,會在夏天睡覺,稱為夏蟄。


    看怪哉蟲每日缺少精神,昏昏欲睡,難道是因為夏蟄?


    但夏蟄的妖物裏,並沒有怪哉蟲,況且怪哉蟲是怨氣所化,並非妖物,甚至不能算動物,又怎會夏蟄?更何況,夏蟄是為了躲避酷暑,李七夜身邊有了冰魄劍,居所不冷不熱,怪哉蟲完全沒有夏蟄的理由。


    李七夜冥思苦想,還是毫無頭緒,之前以為,怪哉蟲會說話之後,所有疑惑,會全部解開,如今才知道,疑問依舊是疑問。


    想要解開這些疑問,還需要很長時間。


    用過晚飯之後,李七夜繼續煉氣馭劍。接連三次,冰魄劍都出鞘一拳距離。李七夜心中暗喜,又抽劍出鞘,在院中習練自己所謂自悟的劍法。


    氣息運行漸漸順暢,揮舞冰魄劍,再也不會吃力,李七夜更加高興,但高興不久,再次皺眉,這樣練劍,仍舊是劍舞,根本不是殺人技。


    他是書生,自然不想殺人,之前甚至覺得,揮刀舞劍,都有損讀書人身份。入仕誌妖司後,漸漸領悟到武力重要,最近發生的事情,更是讓李七夜,有了習武防身的想法。


    人有氣節是好事,但保持氣節,必須要先保證活著,人死之後,有否氣節,都與他無關了。


    他重新打開黃庭,細細揣摩,仍舊是一頭霧水,心裏一聲長歎,董超武功厲害,依賴的是本身旺盛血氣支撐,年長以後,五髒六腑,必有損傷。


    隻有依賴先天之氣,才能順應天道,源源不斷,但這種運氣方法,隻能求教白子曰,但白子曰如閑雲野鶴,一旦外出,便歸無定期。


    李七夜將黃庭經放在一邊,轉頭看著怪哉蟲。


    之前夜讀,還有怪哉蟲作伴,而現在,怪哉蟲每天酣睡,少有清醒時候,搞得李七夜也困倦起來。夜半時分,堂前突然下起了微雨,


    李七夜暗暗奇怪,頭頂星空萬裏,天氣晴朗,這雨又何來?


    夜風中,傳來淡淡的鹹濕氣息,接著是淡淡的香氣,燭火跳動,暗淡一下,重新明亮,眼前卻多出了一個女子。


    那女子,正是蜃妖沈輕衣。


    李七夜心裏一沉,手指握住了冰魄劍柄,妖果然是妖,反複無常,日間剛將她放了,晚間便來尋仇了。雖然明知不是蜃妖對手,卻也要舍命一拚。


    讀書人重氣節,李七夜更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沈輕衣手持一個長匣,向李七夜躬身行禮,“大人莫慌,我這次前來,是感謝大人不殺之恩,特意送大人一件東西。”


    手中長匣離手,虛空懸浮,向李七夜飄來。


    原來如此。


    李七夜心裏稍安,隨即放鬆握劍手指。


    長匣在李七夜麵前三寸處停住,沈輕衣繼續說道,“日間便見到,李大人似乎正在練氣,但不得法門,小女子前些年,在東海偶然見神仙打架,遺落導引圖一幅,我撿了也無用,不如送給先生。”


    長匣打開,裏麵一幅卷軸緩緩升空打開。


    卷軸上,一道人盤膝坐於古鬆之下,全身隻有一件貼身小衣,下身丹田處,一點紅光閃動,接著紅光緩緩上行至頭頂,經由頭頂,沿著後背向下,經由會陰,再次迴到丹田。


    李七夜瞪大了眼睛。這幅導引圖,簡直是雪中送炭。


    “多謝姑娘。但是無功不受祿……”李七夜還想推辭。


    但沈輕衣已經消失了,隻有聲音,還在堂前盤旋。“我答應過先生,不再涉足都城,必須馬上離開,先生不要推辭,此畫隻是暫借於你,將來仙長找來,還要麻煩先生,代為歸還。”


    堂下小雨消失。


    李七夜這才醒悟,原來剛才那陣微雨,是蜃妖帶來,她是水中妖物,擅長以水氣,幻化各種景象,蠱惑人心,日常出行,必須借力於水。


    李七夜伸手輕觸,長匣連同那幅導引圖,緩緩落入他手裏。


    那圖並無題款,不知出自誰手,但用筆輕靈飄逸,當是如蜃妖所說,出自仙人之手。


    李七夜將那圖畫高高掛起,道人身體紅點,這次卻是從頭頂下行,雖然也是走遍全身後,迴到頭頂,路線卻跟之前完全不同。


    李七夜稍稍錯愕,便想明白,圖上所示氣血運行路線,依據時刻不同,有不同路徑,這應該就是董校尉所說,子午流注之法。沉思之間,圖上所示氣血運行路線,又有了變化,這次是從腳底升起。


    李七夜凝神觀望,細細揣測,以馭劍的法門,來驅使氣息,果然有一股暖洋洋的氣息,從腳底升起。但李七夜所馭使氣息,運行緩慢,才走到一半,圖上氣血運行路線,再次改變。


    李七夜索性細心揣摩,漸漸發現了規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誌妖仙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衣白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衣白飯並收藏誌妖仙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