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一燈如豆。
漆毓秀獨自坐在船艙裏,她滿腦子都是沐崢和芸娘在一起的樣子。
他們感情真好啊。
漆毓秀微微歎了口氣,神色間帶著些許落寞與憂傷。本以為沐崢會迫不及待的詢問她在哪裏,可是他的眼睛裏麵就隻有芸娘。她站在眾人之間,愣是沒被他發現。
興許,自己就是個局外人吧。
罷了。
自己一直都知道沐崢有妻子,隻是一廂情願選擇迴避。現在別人兩口子團聚了,她也該收拾好自己了。
輕輕敲門聲,漆毓秀收斂心神,淡淡道:“進來。”
門緩緩打開,是沐崢。
“哈哈!我剛剛才聽小蚊子說,漆大小姐也來了。喜得我,立馬就來見你。”沐崢齜著牙口在那樂,他是真沒想到漆毓秀也會來。
漆毓秀抬眼看向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笑道:“喲嗬,現在都開始叫大小姐了,以前不是叫姑娘的嗎?”
沐崢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毓秀姑娘居然也會貧嘴了。”
漆毓秀彎了彎了眉眼,算是笑過。
“毓秀,真的太感謝你了。若不是你及時趕來,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沐崢說得很真誠,剛才李漣可是跟她說了,漆毓秀為了說服族內答應出船,可是費了老勁了。
聞言,漆毓秀輕搖腦袋,“不必客氣,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她沉默片刻,接著說道,“距離象島幾十公裏有個小島,可以住人。不過,需要重新搭建各種生活物資。”
沐崢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這真是個好消息,毓秀,你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幫我們找到出路。”
漆毓秀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不用謝我,那地方環境並不是特別好,但好在離象島近。”
有空過來玩。
沐崢當然不知道漆毓秀內心裏還有這麽一句話,現在的他迫不及待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眾人。
很快,張、副兩位將軍以及樊細君、李漣、廖民安等人就聚在了一起。
“我們現在有兩件事情要做。”沐崢說道。第一件事就是要派人迴去接呂氏,總不能大部隊都撤完了,留一個五旬老太守國門。而第二件事就是要為登島做準備。
短短幾句話,頓時讓在座眾人都鬧翻了天。
當然,這種鬧,是喜悅和激動。
“我迴去接呂氏吧。我來自莒縣,海曲的官兵對我並不掛臉。”首先說話的是樊細君,沐崢這才知道樊細君原來並非呂家軍的人,他隻是前不久來找呂氏,這才和奎山上的人熟悉起來。
“我會寫字,懂點算術,我帶人去買米麵與耕牛農具。”謝儂也搶到一份差事。
“那我帶人砍樹修房子,對了,軍中有不少壘牆的漢子,到時候全都一起動起來。”張浩已經掰著手指開始清人頭,眼睛裏全是光芒
……
船兒晃蕩,前途經過了好幾個集鎮和城市,沐崢每天都能聽到大家的抱怨。米鹽貴了,牛也貴了,鋤頭,鐵耙,犁頭、扁擔、籮筐等物都貴了。
在大家的抱怨聲中,海船迎來了天鳳四年末的最後一場大雪,而在這場紛飛的大雪中,天鳳五年接踵而至。
船上掛起幾盞紅彤彤的燈籠,在海風中搖曳生姿,如跳動的火焰。眾人圍坐在一起,雖食物不甚豐盛,卻吃得津津有味。
“諸位,今日乃除夕,雖然我們漂泊在海上,但也是新的開始。我們相信,下船之日,就是希望開始之時。”
謝儂的發言讓人很受鼓舞,謝駿飛也趕緊附和道:“沒錯,新的一年到了,這將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我們即將去到一個新的家園。隻要我們堅定,那未來就一定不會差!”
張浩哈哈大笑:“說得好!吾等一起加油。”
船上一片熱鬧。
盡管沒有美酒,但每個人都醉在了這數個月從未有過的輕鬆裏。
晚上,芸娘癱軟在沐崢懷裏:“相公,等到了地方奴家就為你生個孩子。”
沐崢揉搓著芸娘的身子:“為什麽要等到了地方?現在也可以啊。”
芸娘被沐崢逗得羞澀一笑:“現在可不行。等到了地方,我們建了新房子,有個小院子,再搭幾間小房子,我在家做飯,你外出捕魚,小孩子則蹲在院子裏玩耍,那麽好。”
是啊!
那多好!
沐崢眼中似乎看到了那種美好。
但很快,他這種向往的眼神就消失不見。他掰正芸娘的肩膀:“娘子,我們不會在那島上多住的,和謝家堡的人,和奎山上的人,我們遲早會分離。”
“為什麽?”芸娘不太理解。謝家堡的人多好啊,奎山上的人也很熟悉了,為什麽相公還想著離開?
“我想到處去看看,去京城,去洛陽。”沐崢不可能告訴芸娘實話。
幾個月後,天下大亂。
山東半島被各種勢力割據,他們爭搶地盤,籠絡人心,侵占當地各種資源。老百姓們在多重壓力下,被迫站隊。良田無人種,麻布無人織,手中的鋤頭變成了激戰的武器,半島滿目瘡痍。
而呂氏,也將在這一年過世。
她身故後,餘下的呂家軍會各自投靠不同的勢力,昔日的夥伴變成對手。而這在多方角逐下,赤眉軍出現了。
它統一了山東半島,最後成長為和南方綠林軍相對抗的存在。
而沐崢,隻能是綠林。
因為,劉秀是綠林。
所以,終有一日,沐崢會和謝家堡的人,奎山之人兵戎相見。
想到這,沐崢就不免有些難受。
以前他盡量避免與這群人接觸,可是命運的細繩啊,最終還是把他們拴在了一起。
可笑,也可悲!
他也曾想過,把這群人帶離山東。可故土難離,而且這麽大群人,他也沒地方安置。
算了。
尊重曆史!
……
天鳳五年,正月十五。
在各種物價太貴的抱怨聲和新年來臨的恭賀聲中,奎山之人抵達了他們的新家。
崆峒島!
沒錯,沐崢他們管這叫崆峒島。
至於為什麽,不知!
不過沐崢看這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它。
它麵積雖然不算很大,但是島的周圍還環繞著十幾個島嶼。也就是說,以後大家子孫多了,還可以往周邊發展。
隨著奎山人的到來,崆峒島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
好在這些人都是農家好手,修房搭院完全不在話下。大家熟練地劃出幾十份的基宅地,並分出出行道路與三條主要街道。然後開始各種基建,活水引用等等。二十天以後,島內建築初見規模,雖然還很簡陋,但至少可以遮風避雨。
在解決了基本問題後,眾人又開始尋地開荒,畢竟眨眼就要到春耕季節,他們必須做好完全準備。
這個冬天,總算不太冷。
漆毓秀獨自坐在船艙裏,她滿腦子都是沐崢和芸娘在一起的樣子。
他們感情真好啊。
漆毓秀微微歎了口氣,神色間帶著些許落寞與憂傷。本以為沐崢會迫不及待的詢問她在哪裏,可是他的眼睛裏麵就隻有芸娘。她站在眾人之間,愣是沒被他發現。
興許,自己就是個局外人吧。
罷了。
自己一直都知道沐崢有妻子,隻是一廂情願選擇迴避。現在別人兩口子團聚了,她也該收拾好自己了。
輕輕敲門聲,漆毓秀收斂心神,淡淡道:“進來。”
門緩緩打開,是沐崢。
“哈哈!我剛剛才聽小蚊子說,漆大小姐也來了。喜得我,立馬就來見你。”沐崢齜著牙口在那樂,他是真沒想到漆毓秀也會來。
漆毓秀抬眼看向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笑道:“喲嗬,現在都開始叫大小姐了,以前不是叫姑娘的嗎?”
沐崢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毓秀姑娘居然也會貧嘴了。”
漆毓秀彎了彎了眉眼,算是笑過。
“毓秀,真的太感謝你了。若不是你及時趕來,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沐崢說得很真誠,剛才李漣可是跟她說了,漆毓秀為了說服族內答應出船,可是費了老勁了。
聞言,漆毓秀輕搖腦袋,“不必客氣,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她沉默片刻,接著說道,“距離象島幾十公裏有個小島,可以住人。不過,需要重新搭建各種生活物資。”
沐崢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這真是個好消息,毓秀,你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幫我們找到出路。”
漆毓秀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不用謝我,那地方環境並不是特別好,但好在離象島近。”
有空過來玩。
沐崢當然不知道漆毓秀內心裏還有這麽一句話,現在的他迫不及待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眾人。
很快,張、副兩位將軍以及樊細君、李漣、廖民安等人就聚在了一起。
“我們現在有兩件事情要做。”沐崢說道。第一件事就是要派人迴去接呂氏,總不能大部隊都撤完了,留一個五旬老太守國門。而第二件事就是要為登島做準備。
短短幾句話,頓時讓在座眾人都鬧翻了天。
當然,這種鬧,是喜悅和激動。
“我迴去接呂氏吧。我來自莒縣,海曲的官兵對我並不掛臉。”首先說話的是樊細君,沐崢這才知道樊細君原來並非呂家軍的人,他隻是前不久來找呂氏,這才和奎山上的人熟悉起來。
“我會寫字,懂點算術,我帶人去買米麵與耕牛農具。”謝儂也搶到一份差事。
“那我帶人砍樹修房子,對了,軍中有不少壘牆的漢子,到時候全都一起動起來。”張浩已經掰著手指開始清人頭,眼睛裏全是光芒
……
船兒晃蕩,前途經過了好幾個集鎮和城市,沐崢每天都能聽到大家的抱怨。米鹽貴了,牛也貴了,鋤頭,鐵耙,犁頭、扁擔、籮筐等物都貴了。
在大家的抱怨聲中,海船迎來了天鳳四年末的最後一場大雪,而在這場紛飛的大雪中,天鳳五年接踵而至。
船上掛起幾盞紅彤彤的燈籠,在海風中搖曳生姿,如跳動的火焰。眾人圍坐在一起,雖食物不甚豐盛,卻吃得津津有味。
“諸位,今日乃除夕,雖然我們漂泊在海上,但也是新的開始。我們相信,下船之日,就是希望開始之時。”
謝儂的發言讓人很受鼓舞,謝駿飛也趕緊附和道:“沒錯,新的一年到了,這將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我們即將去到一個新的家園。隻要我們堅定,那未來就一定不會差!”
張浩哈哈大笑:“說得好!吾等一起加油。”
船上一片熱鬧。
盡管沒有美酒,但每個人都醉在了這數個月從未有過的輕鬆裏。
晚上,芸娘癱軟在沐崢懷裏:“相公,等到了地方奴家就為你生個孩子。”
沐崢揉搓著芸娘的身子:“為什麽要等到了地方?現在也可以啊。”
芸娘被沐崢逗得羞澀一笑:“現在可不行。等到了地方,我們建了新房子,有個小院子,再搭幾間小房子,我在家做飯,你外出捕魚,小孩子則蹲在院子裏玩耍,那麽好。”
是啊!
那多好!
沐崢眼中似乎看到了那種美好。
但很快,他這種向往的眼神就消失不見。他掰正芸娘的肩膀:“娘子,我們不會在那島上多住的,和謝家堡的人,和奎山上的人,我們遲早會分離。”
“為什麽?”芸娘不太理解。謝家堡的人多好啊,奎山上的人也很熟悉了,為什麽相公還想著離開?
“我想到處去看看,去京城,去洛陽。”沐崢不可能告訴芸娘實話。
幾個月後,天下大亂。
山東半島被各種勢力割據,他們爭搶地盤,籠絡人心,侵占當地各種資源。老百姓們在多重壓力下,被迫站隊。良田無人種,麻布無人織,手中的鋤頭變成了激戰的武器,半島滿目瘡痍。
而呂氏,也將在這一年過世。
她身故後,餘下的呂家軍會各自投靠不同的勢力,昔日的夥伴變成對手。而這在多方角逐下,赤眉軍出現了。
它統一了山東半島,最後成長為和南方綠林軍相對抗的存在。
而沐崢,隻能是綠林。
因為,劉秀是綠林。
所以,終有一日,沐崢會和謝家堡的人,奎山之人兵戎相見。
想到這,沐崢就不免有些難受。
以前他盡量避免與這群人接觸,可是命運的細繩啊,最終還是把他們拴在了一起。
可笑,也可悲!
他也曾想過,把這群人帶離山東。可故土難離,而且這麽大群人,他也沒地方安置。
算了。
尊重曆史!
……
天鳳五年,正月十五。
在各種物價太貴的抱怨聲和新年來臨的恭賀聲中,奎山之人抵達了他們的新家。
崆峒島!
沒錯,沐崢他們管這叫崆峒島。
至於為什麽,不知!
不過沐崢看這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它。
它麵積雖然不算很大,但是島的周圍還環繞著十幾個島嶼。也就是說,以後大家子孫多了,還可以往周邊發展。
隨著奎山人的到來,崆峒島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
好在這些人都是農家好手,修房搭院完全不在話下。大家熟練地劃出幾十份的基宅地,並分出出行道路與三條主要街道。然後開始各種基建,活水引用等等。二十天以後,島內建築初見規模,雖然還很簡陋,但至少可以遮風避雨。
在解決了基本問題後,眾人又開始尋地開荒,畢竟眨眼就要到春耕季節,他們必須做好完全準備。
這個冬天,總算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