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日的仔細斟酌,劉文昌深知官場的黑暗猶如一團濃稠的墨汁,僅憑自己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將其驅散或改變。在內心的掙紮與權衡之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退一步的策略,決定將那棘手的呂福案完整地移交給兩浙路提點刑獄司。當完成交接的那一刻,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頓時覺得一身輕鬆,仿佛從一片烏雲密布的天空下暫時走了出來。
隨後,他將州裏的事務一如既往地委托給了通判樊琮,自己則帶著金桃和兒子女兒踏上了迴越州的路途。迴到越州後,他們首先去看望了萬桃紅的父母。金桃和兒子女兒見到久違的親人,格外開心,便留在自己父母家裏住下。而劉文昌則獨自一人前往杭州,他心中惦記著振南鏢局的一眾兄弟。
來到鏢局,眾人見到劉文昌皆是喜出望外,紛紛圍了上來。劉文昌先去看望了正在閉關修煉的萬桃紅,雖未能見到她,但也默默為她祝福。接著,他又見到了老神醫梁青山,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他的確蒼老了許多,但那眼中的精氣神卻依舊矍鑠,讓人感到欣慰。再往裏走,便看到了臥病在床的李雲飛,他身體虛弱,但看到劉文昌前來,還是掙紮著坐了起來,眼中滿是激動與喜悅。此時,徐靜山和白絮飛抱著他們可愛的女兒也過來作陪。劉文昌看著那粉雕玉琢的小寶貝,忍不住笑道:“給這小寶貝起了什麽名字啊?” 白絮飛笑意盈盈地迴答道:“靜山跟著李爺爺長大,對李爺爺感情深厚,所以我們這個女兒就叫李雪。” 劉文昌聽後,脫口笑道:“雲飛絮飛雪花飛,靜山四季景不敗。” 他的這一番話引得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一時間,鏢局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接著,劉文昌又去拜見了白雷生和梁少華。消息傳開後,梁懷秦、白念周、焦向東、焦向南、司馬躍、李安生等人也都聞訊趕來。大家齊聚一堂,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異常熱烈。老掌門白雷生看著眾人,感慨地對劉文昌說道:“我們都老了,是該退下來享福了,這振南鏢局的掌門我已經移交給了徐靜山,希望在他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下,鏢局能夠繼續發揚光大啊。”
在鏢局逗留了一晚,次日,劉文昌便依約前往吏部拜見呂秉正。呂秉正見到劉文昌,臉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對劉文昌能夠將呂福案如此順利地移交到提點刑獄司表示了高度的讚賞,並盛情設宴款待了劉文昌。宴會上,美酒佳肴,眾人歡聲笑語,但劉文昌心中卻始終惦記著呂福案的後續以及自己未來的仕途走向。
宴罷,呂秉正單獨邀請劉文昌來到他的府邸。兩人在幽靜的書房中坐下,一邊品著香茗,一邊開始促膝長談。呂秉正先放下茶杯,微笑著說道:“老弟啊,你今日能夠應約來看望老夫,確實讓老夫喜出望外啊!老夫原本還擔心你會因官場的諸多瑣事而無暇顧及我這把老骨頭呢。” 劉文昌趕忙禮貌地迴應道:“呂大人您德高望重,在官場中威望頗高,晚生前來探望也是理所應當的呀。隻是晚生才疏學淺,對於官場之道更是一竅不通,還望呂大人不吝賜教啊。”
呂秉正聽後,笑著擺擺手道:“老弟這是哪裏的話,你才高八鬥,智勇雙全,在處理呂福案以及諸多事務上的表現,老夫可是望塵莫及啊!以老弟這般出眾的才能,日後在官場上必能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到那時,可別忘了老夫今日與你的這番談話啊。”
“豈敢豈敢!” 劉文昌連忙笑道:“若真有平步青雲之日,晚生必不忘呂大人的提攜之恩,定會銘記在心。”
呂秉正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欣慰,他接著說道:“你可知道,在吏部,我們幾位大員之前都曾做過猜測,大家都認為你不會輕易地移交案件,更不會在事後還特意來看望老夫。可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他們的猜測都錯了,你可真是讓老夫臉上有光啊!老弟,說說看,你接下來想去哪裏任職啊?老夫可以幫你留意著。”
劉文昌謙遜地迴答道:“身為臣子,理當聽從皇上的旨意,皇上派我到哪裏,我就到哪裏,無論身處何地,我都無怨言,都會盡心盡力地為朝廷效力。”
呂秉正微微皺眉,然後認真地說道:“老弟,你此次幫了我的大忙,我自然是要加倍迴報的。你也知道,現兵部、吏部、工部、禮部都有空缺,你可以從中選一個地方,老夫定會幫你向皇上舉薦。以你的能力和功績,必定能夠勝任。”
劉文昌推辭道:“呂大人,這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我豈敢貪圖迴報。文昌對於職位的高低並不在意,隻要能為百姓做事,在哪裏任職都是一樣的。”
呂秉正看著劉文昌,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賞和無奈,他緩緩說道:“老弟,你如今都高居三品歸德大將軍之位,在台州做個知州確實是有些屈才了。皇上派你去台州也隻是權宜之計,依我看,遲早都會提拔你迴朝的。而且,我覺得你去兵部更為合適,如今皇上心中正期盼著有像你這樣積極抗金的人選,你之前能夠一舉全殲一萬金兵,足顯你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在兵部定能大有作為啊。”
劉文昌聽著呂秉正的這一番話,心中暗自驚訝,在他看來,呂秉正似乎把要官之事說得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這讓他大開了眼界。然而,他對於這些話並不十分在意,隻當是呂秉正在官場中的一種應酬之語,所以也就輕描淡寫地迴應道:“我看呂大人不必為我費心了,文昌覺得自己還需要在地方多曆練一下,積累更多的經驗,這對我來說也不是壞事。”
呂秉正似乎一眼就看出了劉文昌的心思,他微微一笑,然後坦白地說道:“老弟啊,你可能還不太了解我們吏部的情況。我們吏部在官場中雖然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點,就是不好推薦自己高升。不過,在推薦其他官員方麵,我們吏部還是很有話語權的,畢竟我們手裏握著官員的調配權。一般情況下,隻要我們用心地將舉薦之事報到皇上那裏,大多都會獲準。這和那些專職彈劾的官員可正好相反啊,如果官員被彈劾,那結果往往是不堪設想的,輕者仕途受阻,重者可能會丟官罷職,甚至身敗名裂啊。所以,在官場中,要想仕途順遂,就得懂得如何與各方周旋,如何利用好手中的資源和機會。”
劉文昌聽後,心中微微一動,但並未表露出來,隻是微微點頭,表示自己在聽。兩人就這樣談了很久,直到夜深人靜,劉文昌才起身告辭離開。他迴到鏢局又住了一晚,次日便迴到越州,與妻子兒子女兒以及金桃父母團聚。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越州遊玩了十餘天,盡情享受著難得的天倫之樂,之後才啟程迴台州。至於呂秉正所說的那些關於官場和舉薦的事情,劉文昌都沒有放在心上,他的心中始終還一直掛念著那個呂福在提點刑獄司會受到怎樣的懲罰,以及台州的百姓和事務。
隨後,他將州裏的事務一如既往地委托給了通判樊琮,自己則帶著金桃和兒子女兒踏上了迴越州的路途。迴到越州後,他們首先去看望了萬桃紅的父母。金桃和兒子女兒見到久違的親人,格外開心,便留在自己父母家裏住下。而劉文昌則獨自一人前往杭州,他心中惦記著振南鏢局的一眾兄弟。
來到鏢局,眾人見到劉文昌皆是喜出望外,紛紛圍了上來。劉文昌先去看望了正在閉關修煉的萬桃紅,雖未能見到她,但也默默為她祝福。接著,他又見到了老神醫梁青山,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他的確蒼老了許多,但那眼中的精氣神卻依舊矍鑠,讓人感到欣慰。再往裏走,便看到了臥病在床的李雲飛,他身體虛弱,但看到劉文昌前來,還是掙紮著坐了起來,眼中滿是激動與喜悅。此時,徐靜山和白絮飛抱著他們可愛的女兒也過來作陪。劉文昌看著那粉雕玉琢的小寶貝,忍不住笑道:“給這小寶貝起了什麽名字啊?” 白絮飛笑意盈盈地迴答道:“靜山跟著李爺爺長大,對李爺爺感情深厚,所以我們這個女兒就叫李雪。” 劉文昌聽後,脫口笑道:“雲飛絮飛雪花飛,靜山四季景不敗。” 他的這一番話引得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一時間,鏢局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接著,劉文昌又去拜見了白雷生和梁少華。消息傳開後,梁懷秦、白念周、焦向東、焦向南、司馬躍、李安生等人也都聞訊趕來。大家齊聚一堂,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異常熱烈。老掌門白雷生看著眾人,感慨地對劉文昌說道:“我們都老了,是該退下來享福了,這振南鏢局的掌門我已經移交給了徐靜山,希望在他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下,鏢局能夠繼續發揚光大啊。”
在鏢局逗留了一晚,次日,劉文昌便依約前往吏部拜見呂秉正。呂秉正見到劉文昌,臉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對劉文昌能夠將呂福案如此順利地移交到提點刑獄司表示了高度的讚賞,並盛情設宴款待了劉文昌。宴會上,美酒佳肴,眾人歡聲笑語,但劉文昌心中卻始終惦記著呂福案的後續以及自己未來的仕途走向。
宴罷,呂秉正單獨邀請劉文昌來到他的府邸。兩人在幽靜的書房中坐下,一邊品著香茗,一邊開始促膝長談。呂秉正先放下茶杯,微笑著說道:“老弟啊,你今日能夠應約來看望老夫,確實讓老夫喜出望外啊!老夫原本還擔心你會因官場的諸多瑣事而無暇顧及我這把老骨頭呢。” 劉文昌趕忙禮貌地迴應道:“呂大人您德高望重,在官場中威望頗高,晚生前來探望也是理所應當的呀。隻是晚生才疏學淺,對於官場之道更是一竅不通,還望呂大人不吝賜教啊。”
呂秉正聽後,笑著擺擺手道:“老弟這是哪裏的話,你才高八鬥,智勇雙全,在處理呂福案以及諸多事務上的表現,老夫可是望塵莫及啊!以老弟這般出眾的才能,日後在官場上必能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到那時,可別忘了老夫今日與你的這番談話啊。”
“豈敢豈敢!” 劉文昌連忙笑道:“若真有平步青雲之日,晚生必不忘呂大人的提攜之恩,定會銘記在心。”
呂秉正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欣慰,他接著說道:“你可知道,在吏部,我們幾位大員之前都曾做過猜測,大家都認為你不會輕易地移交案件,更不會在事後還特意來看望老夫。可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他們的猜測都錯了,你可真是讓老夫臉上有光啊!老弟,說說看,你接下來想去哪裏任職啊?老夫可以幫你留意著。”
劉文昌謙遜地迴答道:“身為臣子,理當聽從皇上的旨意,皇上派我到哪裏,我就到哪裏,無論身處何地,我都無怨言,都會盡心盡力地為朝廷效力。”
呂秉正微微皺眉,然後認真地說道:“老弟,你此次幫了我的大忙,我自然是要加倍迴報的。你也知道,現兵部、吏部、工部、禮部都有空缺,你可以從中選一個地方,老夫定會幫你向皇上舉薦。以你的能力和功績,必定能夠勝任。”
劉文昌推辭道:“呂大人,這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我豈敢貪圖迴報。文昌對於職位的高低並不在意,隻要能為百姓做事,在哪裏任職都是一樣的。”
呂秉正看著劉文昌,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賞和無奈,他緩緩說道:“老弟,你如今都高居三品歸德大將軍之位,在台州做個知州確實是有些屈才了。皇上派你去台州也隻是權宜之計,依我看,遲早都會提拔你迴朝的。而且,我覺得你去兵部更為合適,如今皇上心中正期盼著有像你這樣積極抗金的人選,你之前能夠一舉全殲一萬金兵,足顯你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在兵部定能大有作為啊。”
劉文昌聽著呂秉正的這一番話,心中暗自驚訝,在他看來,呂秉正似乎把要官之事說得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這讓他大開了眼界。然而,他對於這些話並不十分在意,隻當是呂秉正在官場中的一種應酬之語,所以也就輕描淡寫地迴應道:“我看呂大人不必為我費心了,文昌覺得自己還需要在地方多曆練一下,積累更多的經驗,這對我來說也不是壞事。”
呂秉正似乎一眼就看出了劉文昌的心思,他微微一笑,然後坦白地說道:“老弟啊,你可能還不太了解我們吏部的情況。我們吏部在官場中雖然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點,就是不好推薦自己高升。不過,在推薦其他官員方麵,我們吏部還是很有話語權的,畢竟我們手裏握著官員的調配權。一般情況下,隻要我們用心地將舉薦之事報到皇上那裏,大多都會獲準。這和那些專職彈劾的官員可正好相反啊,如果官員被彈劾,那結果往往是不堪設想的,輕者仕途受阻,重者可能會丟官罷職,甚至身敗名裂啊。所以,在官場中,要想仕途順遂,就得懂得如何與各方周旋,如何利用好手中的資源和機會。”
劉文昌聽後,心中微微一動,但並未表露出來,隻是微微點頭,表示自己在聽。兩人就這樣談了很久,直到夜深人靜,劉文昌才起身告辭離開。他迴到鏢局又住了一晚,次日便迴到越州,與妻子兒子女兒以及金桃父母團聚。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越州遊玩了十餘天,盡情享受著難得的天倫之樂,之後才啟程迴台州。至於呂秉正所說的那些關於官場和舉薦的事情,劉文昌都沒有放在心上,他的心中始終還一直掛念著那個呂福在提點刑獄司會受到怎樣的懲罰,以及台州的百姓和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