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給劉文昌講了很多王橋他們的罪惡,看看時候不早了,劉文昌就讓掌櫃也可以打烊休息了,順便問掌櫃這附近哪裏有好看的景點。掌櫃隨口說道:“大人明天早上早點起床,就站在客棧門口看北麵那座山峰頂上有一高塔,這就是赤城山,‘’赤城霞起’為天台八大景之一,也是赤城山每天均可見到的雲霞美景。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時,白雲出岫,彩霞棲塔,赤城飛霞互相輝映。流光溢彩,璀璨奪目,美不勝收。”


    劉文昌猛然想起孟浩然的《舟中曉望》來,這不就是描寫天台赤城山麽。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劉文昌大喜,就與金桃說道:“你記住時間早點叫醒我。”金桃點頭,微笑著拉著劉文昌的手迴房間休息。劉文昌因為心裏記掛著,一覺醒來,推窗一看,還是寅時光景,於是又倒頭睡著了。直到金桃叫醒他時,天馬上就要破曉,他匆忙起床,也顧不上洗漱,就拉著金桃跑到外麵來看赤城飛霞。


    天還未亮,整個世界像被一塊巨大的灰幕沉沉罩住,唯有山風在耳邊唿嘯,似是這場視覺盛宴開場前的序曲。劉文昌和金桃靜靜佇立著,目不轉睛地盯著遠方連綿山巒與天相接的那一線。


    起初,那一線泛起了極淡的微光,宛如水墨畫上被悄悄暈染開的一抹亮色,悄無聲息地稀釋著濃稠的夜色。這微光試探著、掙紮著,一點一點給雲朵鑲上了朦朧的銀邊,周邊的雲靄好似感知到召喚,開始緩緩流動、簇擁,原本混沌的天幕有了層次感,像是哪位大師正用無形的筆精心勾勒一幅寫意山水。


    掌櫃也起床了,看到劉文昌夫婦這麽早就在觀景,便說道:“赤城飛霞最好看是日出以後,現在尚早啊!”劉文昌笑了笑,衝掌櫃友好地點點頭,繼續看天邊的變化。


    不多時,太陽露出了小半邊臉,紅彤彤的,柔和的光線並不灼目,帶著新生的靦腆。它像是鼓足勇氣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從夜的懷抱探出頭來,刹那間,周圍的雲霞被點燃,從暖橘過渡到熱烈的金紅,肆意地在天際鋪展、蔓延。光輝映照在山壁上,原本冷峻灰暗的岩石瞬間有了生機,青苔的綠、土壤的棕,都在這光下明晰起來,好似沉睡許久的精靈被喚醒,煥發出斑斕色彩。


    隨著太陽奮力一蹦,大半圓出現在視野裏,光芒愈發強盛,直直穿過稀薄的雲層,給每一縷晨霧都勾勒出清晰的輪廓,光暈一圈圈蕩漾開,世界徹底蘇醒。山穀裏的溪流此刻也被點亮,波光粼粼如細碎的金箔在水麵跳躍;林間的鳥兒歡快啼鳴,歌聲被陽光裹挾著,滿是蓬勃朝氣。當那輪紅日完全跳出山巔,熾熱的光毫無保留地傾灑,暖意在周身流淌,眼前的山川大地、草木磚石,皆沐於金黃。


    霞光落在赤城山上,在山頂的梁妃塔處停留了好一段時間,形成滿山紫氣氤氳,金光萬道,蔚為壯觀。劉文昌大聲叫起好來。脫口吟出一首詩來:


    霞光漫舞赤城巔,梁妃塔畔久留連。


    紫氣盈盈山欲醉,金光熠熠夢初懸。


    風撩霧靄添靈韻,日灑餘暉繪錦篇。


    莫歎仙蹤無處覓,眼前勝景韻千千。


    聽了劉文昌出口成章,金桃也笑著鼓掌叫好。


    用過了早飯,劉文昌整了整衣衫,便興致勃勃地打算帶著金桃前往慕名已久的赤城山遊玩。他轉頭吩咐丫鬟好生帶著還年幼的小桃紅,至於那些一路跟隨的隨從們,都留在客棧靜候吩咐。正準備出門,劉睿澤聽聞要去登山,一下子來了精神,眼睛亮晶晶的,扯著金桃的衣角嚷著也要同去。金桃看著兒子那滿是期待的模樣,心頭一軟,微笑著點頭同意了。


    母子二人舒舒服服地乘上了馬車,馬車內部鋪著柔軟的錦墊,車壁上還掛著小巧的香囊,散發出淡淡的薰衣草香氣。劉文昌則身姿矯健地翻身上馬,韁繩一勒,胯下駿馬打了個響鼻,精神抖擻。赤城山離客棧路途並不遙遠,馬蹄噠噠,車輪滾滾,沒花費多少功夫,一行人便來到了赤城山腳下。


    剛一下車,一股清新又帶著絲絲涼意的山風撲麵而來。眾人抬頭仰望,隻見那赤城山山勢極為陡峭挺拔,像是一柄巨劍直插雲霄。山體的顏色呈赤楮之色,在朝陽的映照下,仿若披上了一層金紅色的紗衣。山上孔洞頗多,它們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地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宛如天然雕琢的石窟。漫山遍野的樹木鬱鬱蔥蔥,遠遠望去,那層層疊疊的樹冠匯聚在一起,恰似一座宏偉的城堡高高矗立,在周遭四山青碧的環繞中,愈發顯得赤城山挺拔清麗,超凡脫俗。


    劉文昌翻身下馬,動作利落,隨手把韁繩遞給車夫,叮囑他就在山腳耐心等候。而後,他迴身牽起金桃的手,又摸了摸劉睿澤的腦袋,一家三口開始登山。上山的路鋪設著平整的石頭台階,歲月已經在這些石階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他們拾級而上,沿途道觀廟宇交錯分布,時不時能瞧見有道士與僧人擦肩而過,佛道文化在此和諧共生,空氣中似有隱隱約約的仙氣悄然襲來,讓人恍惚間仿佛要飄飄欲仙,脫離塵世。


    金桃自從練了白絮飛贈送的《梁青蓮秘傳功法》後,雖說還沒練出什麽登峰造極的功夫,但身手腿腳相較以往,也是十分輕巧靈便。這一路上,她步伐輕盈,唿吸均勻,登山對她而言,絲毫不覺得疲累。再看劉睿澤,小家夥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體力充沛得很,撒歡兒似的往前跑,常常一個人跑到前麵老遠的地方,而後停下,站在那兒揮著小手,等候爸爸媽媽慢悠悠跟上。就這般,三個人一路說說笑笑,不消半個時辰,便登上了山頂,巍峨的梁妃塔映入眼簾。


    梁妃塔,那可是赤城山的標誌性建築,傲然聳立在赤城山頂,也是天台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相傳,它始建於梁大同四年(538 年),乃是南朝梁嶽陽王蕭察為心愛的王妃精心建造。這座塔足有高約 20 丈,全是磚砌結構,工藝精湛。每層塔身開著一扇假門,給人一種神秘幽深之感,層間短簷突出,古風古韻撲麵而來,乍一看,竟與聲名遠揚的杭州雷峰塔有幾分相似,古樸莊重。


    終於登臨山頂,視野瞬間開闊起來,極目遠眺,一幅絕美的田園山水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錯落有致的村莊,炊煙嫋嫋升起,與雲霧相融;星羅棋布的農田,像是一塊塊拚接的綠毯,充滿生機;蜿蜒的始豐溪,猶如一條銀色的絲帶,靈動地穿梭在大地之上;四麵環山的天台城全貌盡收眼底,還有那橫亙在城東的東橫山,巍峨雄渾。這般壯麗景致,讓人頓覺心曠神怡,滿心的疲憊都被這山間清風一掃而空。劉文昌詩興大發,出口就來:


    終淩絕頂豁雙眸,錦繡乾坤一望收。


    錯落村墟炊靄漫,星羅田畝翠氈柔。


    始豐似練穿蒼野,東橫山雄護邑樓。


    風拂身心疲意盡,塵襟淨處韻長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桃花朵朵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木頭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木頭人並收藏我的桃花朵朵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