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日。
傍晚。
大東海海麵上風平浪靜,李有誌從海底扶搖直上鑽出海麵,躍身站在了魚竿上。
李有誌很少見到過這麽平靜的海麵,也很少這樣平靜的看著過這片海麵。
閉眼深深的吸了一口這略帶腥鹹的空氣,李有誌的手中多了一張發黃的道符。
道符上龍飛鳳舞的描繪著多彩的符紋,每一道線條,在這張道符上都顯得那麽與眾不同。
道符在李有誌的手中點亮,靈力在那些寫意的線條間流轉,圖案逐漸在道符上跳動了起來。
李有誌揮手,道符飛出,在空中幻化出一個色澤豔麗鮮明的光的圖型,落到了海麵之上。這片海頓時停滯了,凝固了,任那圖型瘋狂的膨脹,一直蔓延出了視線的範圍。
此時,荊無童還未從海底升出。
在這人間,要和無瞳這樣的人物交手,除了那句詩中的幾位,恐怕也沒有人再做這種想法了。
無瞳就是這人間至強的人物,再加上在島城的嶗山之巔步入了圓滿,即便現在的李有誌,若不是靠著天時地利,恐怕也已經不能和無瞳相提並論了。
不過步入圓滿也有先天的劣勢,就是能力太強,動用的靈力太多,引發天劫的可能就越大。
而現在的無瞳,最忌憚的也就是天劫。
但無瞳並不忌憚李有誌這張鋪陳在海麵上的道符。
看似目力能及的地方都被這張道符覆蓋,可終究隻是道符,比不了陣法。海麵上那些旋轉的光符,對於荊無童這種級別的修士,限製力實在有限。
荊無童擔心的是這張道符之上,李有誌的魚竿會隨時出現在破符而出的自己的頭上。
荊無童一直在這張道符下的海中瞬移,他無論移到何處,道符感知到之後,所有的光符都會向他所在的位置集中,海麵之上的那道身影也會如影隨形的飄來。
他明白李有誌的意思,這是逼著自己用全力,最好是現在就觸動天劫,而之後的飛升不論成敗,對於李有誌來說,上天都將幫他除掉一個致命的威脅。
這就是圓滿帶來的不便。
另一個讓荊無童擔心的地方就是如果觸動了天劫,飛升能否成功?
因為大陸已經有接近三百年沒有人飛升了,這其中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
李有誌停在這圓滿的門檻之下已經好多年,但不代表這些年就沒有叩問天道最終章的人,但遺憾的是,他們無一例外的失敗了,雖說傳言居多,不過北魏聖山上那麵石壁確實有接近三百年沒有浮現出一個新名字了。
就連老禪子的涅槃,也一直是眾說風雲,雖然潭拓寺僧眾和北魏官方堅持涅槃的說法,可那麵就在他們自己國度聖山上的石壁還是讓他們不能自圓其說,這事兒甚至成了諱莫如深的話題。
以老禪子當年的修為,都有些不知所終的嫌疑,荊無童現在也更不敢把飛升這種機緣想的那麽簡單了。
李有誌不入圓滿,是有他那一套歪理作為掩飾。
荊無童一直以來也不入圓滿,除了那片讓他放不下的不毛之地,卻是實實在在對於飛升沒有把握,加上今天海底的這段旅程,至少間接印證了李有誌的看法,雖說還是有些牽強附會,而且荊無童自己嘴上依舊不附和,但心裏還是有所觸動的。
這種觸動,在荊無童海麵下瞬移的過程中不斷加劇,以至於有幾次明顯的漏洞可以讓他破符而出,但他並沒有去把握。
誰都知道島城的那座海天一色大陣,除了禦敵也是抵禦天劫的法寶,可偏偏守著它的是李有誌這樣一個不論天道的家夥。
荊無童原本的打算裏其實也想除掉李有誌,不但可以得到島城這樣一座海山之城,還有借助這座海天一色的大陣為以後的飛升謀劃的想法。
可見招拆招的李有誌,不惜用那座塔和那盞燈做代價,送來了一程圓滿。
其實,和李有誌開打之前,荊無童自己就已經有些騎虎難下了。
海麵上那張道符還是追隨著荊無童的一舉一動,他其實也想掏出一張五色的道符來破解。可是五色的道符,李有誌掏得他卻掏不得。
大乘圓滿的修士,不想引發天劫,行事難免要更瞻前顧後一些。
海水有了變化,荊無童能感覺到在海水中瞬移的速度越來越慢,海水似乎受到了某種擠壓,看看頭頂上這張道符綻開的符紋,荊無童明白,海麵上的李有誌終究還是改不了漁民的德行,他開始收網了。
李有誌也明白,躲著這圓滿已經數百年,怎麽會不明白其中的奧秘?
色彩如此豔麗的道符荊無童是斷然不敢使用的,李有誌其實已經捏到了他的死穴。心念所動,海麵上的道符形成的那片光網收縮的愈發迅速。
李有誌已經能看到那片光符正在變成一個包裹著海水的球,這中間,那雙灰色眼睛的主人左突右衝,卻始終沒有移出光符的掌控。
李有誌滿意的點點頭。
終於,光符最後的缺口在海水下合攏,李有誌抬抬手,光符的球帶著被擠壓的密實的海水裹挾著荊無童浮出了水麵,懸停在了海麵之上數丈高的半空裏。
魚竿出現在李有誌的手中,魚竿的尖頭有靈力的絲線湧出,不似之前,這次湧出的絲線極粗,在快要接觸到光符的時候分散成了千條萬縷,每一縷都穿過光符紮進了球中。
荊無童還在其中猶豫不決,外麵的李有誌已經揮舞起了手中的魚竿,靈力傳來,那光球如同魚鉤上掛著的魚餌,任由垂釣的人甩高放低,甚至隨時丟入水中或扔向天空。
李有誌掄著魚竿滴溜溜的轉著,隨著速度的加快,他看了看天空中那最高的雲層,旋即手臂下壓,借力高高的揚起,光球在靈力絲線的盡頭上下跳躍,下壓的那一下砸向了海麵。
一聲巨響,光球和海麵相撞,借著海水的反彈和李有誌向上揮起的強勁力道,光球突破了絲線的束縛,被扔向了最高的那片雲層。
光球中密實海水裏的荊無童,一直麵無表情的看著李有誌的表演,他覺得自己又一次被這顆可惡的白痣推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
光球已經沒入了那片雲層,生生將雲層砸出來一個大洞。
荊無童掏出道符,那是一張五色的道符,卻比李有誌這包裹海水的光球的道符更加絢麗多彩。
李有誌極為反感這種靠顏色區分的設計,荊無童卻很喜歡這絢麗的色彩,他始終認為,簡單的區分總要勝過模糊的邊界很多,至少為實力做出了明確的標記,這有什麽不好呢?
荊無童無奈的搖搖頭,指尖的靈力流入手中的道符裏,道符上高山流水鳥語花香一派和煦的春光,春光裏,色彩交織變化,無數的光線生出,道符裏的春光逐漸感染了整個光球的內裏,並倔強的向外擴張。
光球表麵的光符被這種擴張刺破,密實的海水得到了一定途徑的宣泄,灑在了雲層中。
光球灑出了不少海水,自身變小了,重量也變輕,向上的速度隨之也變快。荊無童眼前突然一亮,光球終於衝破了厚重的雲層,裸露在了陽光之下。
那一瞬間,荊無童色彩斑斕的道符在陽光的照射下完全釋放,整個光球如絢爛的煙花般在高空綻放了開來。
煙花中一道紅過火焰的劍光無情斬下。
劍光順發即到,沒入了海麵上懸空的李有誌體內。
這一劍山唿海嘯,將李有誌斬入了海水深處。
直到這一劍斬落,雲層之上的荊無童才真正有了大乘圓滿修士的霸氣。
這霸氣的背後,是比煙花更絢爛的綻放,比綻放更爆裂的發泄。
那柄紅色的法劍直指海麵,劍身上的小黑龍破壁而出,帶著淩冽的氣息一頭紮進了海水中。
·······
城主府箭樓上,孩子從李有誌走後幾乎沒有變化姿勢,翹首期盼著那片海,口中默默的念著那句,身體上一直覆蓋著一層淡淡的黑色。
海上綻開了一朵煙花,孩子第一次看到如此炫美的色彩,原本應該很欣喜,卻又一種淡淡的憂傷湧上了心頭。
手指上的火苗還在燃燒,甚至比開始的時候旺盛了許多。
孩子感覺到了那片海中,魚竿正孤獨的飄在海麵上,像一艘無主的野舟。
淚水湧出了孩子的眼眶,孩子燃燒火苗的那隻手下意識的向那片海探去,他想叫那條魚竿迴來。
海麵上隨波逐流的魚竿動了動,繼而箭一般的射向了島城的方向。
孩子看到天空中一點綠光出現,箭矢般飛射而來,瞬間已可看清楚就是那魚竿。孩子不可置信的看看自己的那隻手,火苗依舊在歡快的跳躍,並沒有顯著的變化。
孩子一臉震驚。
但那魚竿並沒有飛向孩子,而是飛入了城主府大殿,鑽到了那洞穴之中。
洞穴底部的海天一色蠢蠢欲動,靈力在疏通所有陣樞後迴流到陣眼聚集,陣眼上空一尺,齊雲天的神魂懸浮著,盤坐的齊雲天雙臂張開,雙手虛空裏捧著那道神魂,有靈力自他的雙手上流出,緩緩的注入神魂,而陣眼上的靈力也已經拉出一條向上的絲線,就要匯入那道神魂了。
齊雲天不顧兩頰流下的汗水,憐愛的看著眼前灰到隱隱發白的神魂,眼神中飽含了期待,這種神色本不該出現在他這樣身份的人的臉上,但算計了這麽多,卻還是有太多的不確定,隻有眼前的這道神魂,就要真正的破境了。
而這一刻,得大於失或者失大於得,又有什麽重要的呢?
直到那魚竿,飛馳而來,如箭般射下,洞穿了那道神魂,齊雲天的雙手還那麽溫柔的捧著。
齊雲天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眼中一片迷茫,心中已如死灰!
其實他早該知道,算計出再如何完美的開局,還是無法完全掌控最終的結局。
人設的局,卻終究逃不出人在局中的無奈!
傍晚。
大東海海麵上風平浪靜,李有誌從海底扶搖直上鑽出海麵,躍身站在了魚竿上。
李有誌很少見到過這麽平靜的海麵,也很少這樣平靜的看著過這片海麵。
閉眼深深的吸了一口這略帶腥鹹的空氣,李有誌的手中多了一張發黃的道符。
道符上龍飛鳳舞的描繪著多彩的符紋,每一道線條,在這張道符上都顯得那麽與眾不同。
道符在李有誌的手中點亮,靈力在那些寫意的線條間流轉,圖案逐漸在道符上跳動了起來。
李有誌揮手,道符飛出,在空中幻化出一個色澤豔麗鮮明的光的圖型,落到了海麵之上。這片海頓時停滯了,凝固了,任那圖型瘋狂的膨脹,一直蔓延出了視線的範圍。
此時,荊無童還未從海底升出。
在這人間,要和無瞳這樣的人物交手,除了那句詩中的幾位,恐怕也沒有人再做這種想法了。
無瞳就是這人間至強的人物,再加上在島城的嶗山之巔步入了圓滿,即便現在的李有誌,若不是靠著天時地利,恐怕也已經不能和無瞳相提並論了。
不過步入圓滿也有先天的劣勢,就是能力太強,動用的靈力太多,引發天劫的可能就越大。
而現在的無瞳,最忌憚的也就是天劫。
但無瞳並不忌憚李有誌這張鋪陳在海麵上的道符。
看似目力能及的地方都被這張道符覆蓋,可終究隻是道符,比不了陣法。海麵上那些旋轉的光符,對於荊無童這種級別的修士,限製力實在有限。
荊無童擔心的是這張道符之上,李有誌的魚竿會隨時出現在破符而出的自己的頭上。
荊無童一直在這張道符下的海中瞬移,他無論移到何處,道符感知到之後,所有的光符都會向他所在的位置集中,海麵之上的那道身影也會如影隨形的飄來。
他明白李有誌的意思,這是逼著自己用全力,最好是現在就觸動天劫,而之後的飛升不論成敗,對於李有誌來說,上天都將幫他除掉一個致命的威脅。
這就是圓滿帶來的不便。
另一個讓荊無童擔心的地方就是如果觸動了天劫,飛升能否成功?
因為大陸已經有接近三百年沒有人飛升了,這其中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
李有誌停在這圓滿的門檻之下已經好多年,但不代表這些年就沒有叩問天道最終章的人,但遺憾的是,他們無一例外的失敗了,雖說傳言居多,不過北魏聖山上那麵石壁確實有接近三百年沒有浮現出一個新名字了。
就連老禪子的涅槃,也一直是眾說風雲,雖然潭拓寺僧眾和北魏官方堅持涅槃的說法,可那麵就在他們自己國度聖山上的石壁還是讓他們不能自圓其說,這事兒甚至成了諱莫如深的話題。
以老禪子當年的修為,都有些不知所終的嫌疑,荊無童現在也更不敢把飛升這種機緣想的那麽簡單了。
李有誌不入圓滿,是有他那一套歪理作為掩飾。
荊無童一直以來也不入圓滿,除了那片讓他放不下的不毛之地,卻是實實在在對於飛升沒有把握,加上今天海底的這段旅程,至少間接印證了李有誌的看法,雖說還是有些牽強附會,而且荊無童自己嘴上依舊不附和,但心裏還是有所觸動的。
這種觸動,在荊無童海麵下瞬移的過程中不斷加劇,以至於有幾次明顯的漏洞可以讓他破符而出,但他並沒有去把握。
誰都知道島城的那座海天一色大陣,除了禦敵也是抵禦天劫的法寶,可偏偏守著它的是李有誌這樣一個不論天道的家夥。
荊無童原本的打算裏其實也想除掉李有誌,不但可以得到島城這樣一座海山之城,還有借助這座海天一色的大陣為以後的飛升謀劃的想法。
可見招拆招的李有誌,不惜用那座塔和那盞燈做代價,送來了一程圓滿。
其實,和李有誌開打之前,荊無童自己就已經有些騎虎難下了。
海麵上那張道符還是追隨著荊無童的一舉一動,他其實也想掏出一張五色的道符來破解。可是五色的道符,李有誌掏得他卻掏不得。
大乘圓滿的修士,不想引發天劫,行事難免要更瞻前顧後一些。
海水有了變化,荊無童能感覺到在海水中瞬移的速度越來越慢,海水似乎受到了某種擠壓,看看頭頂上這張道符綻開的符紋,荊無童明白,海麵上的李有誌終究還是改不了漁民的德行,他開始收網了。
李有誌也明白,躲著這圓滿已經數百年,怎麽會不明白其中的奧秘?
色彩如此豔麗的道符荊無童是斷然不敢使用的,李有誌其實已經捏到了他的死穴。心念所動,海麵上的道符形成的那片光網收縮的愈發迅速。
李有誌已經能看到那片光符正在變成一個包裹著海水的球,這中間,那雙灰色眼睛的主人左突右衝,卻始終沒有移出光符的掌控。
李有誌滿意的點點頭。
終於,光符最後的缺口在海水下合攏,李有誌抬抬手,光符的球帶著被擠壓的密實的海水裹挾著荊無童浮出了水麵,懸停在了海麵之上數丈高的半空裏。
魚竿出現在李有誌的手中,魚竿的尖頭有靈力的絲線湧出,不似之前,這次湧出的絲線極粗,在快要接觸到光符的時候分散成了千條萬縷,每一縷都穿過光符紮進了球中。
荊無童還在其中猶豫不決,外麵的李有誌已經揮舞起了手中的魚竿,靈力傳來,那光球如同魚鉤上掛著的魚餌,任由垂釣的人甩高放低,甚至隨時丟入水中或扔向天空。
李有誌掄著魚竿滴溜溜的轉著,隨著速度的加快,他看了看天空中那最高的雲層,旋即手臂下壓,借力高高的揚起,光球在靈力絲線的盡頭上下跳躍,下壓的那一下砸向了海麵。
一聲巨響,光球和海麵相撞,借著海水的反彈和李有誌向上揮起的強勁力道,光球突破了絲線的束縛,被扔向了最高的那片雲層。
光球中密實海水裏的荊無童,一直麵無表情的看著李有誌的表演,他覺得自己又一次被這顆可惡的白痣推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
光球已經沒入了那片雲層,生生將雲層砸出來一個大洞。
荊無童掏出道符,那是一張五色的道符,卻比李有誌這包裹海水的光球的道符更加絢麗多彩。
李有誌極為反感這種靠顏色區分的設計,荊無童卻很喜歡這絢麗的色彩,他始終認為,簡單的區分總要勝過模糊的邊界很多,至少為實力做出了明確的標記,這有什麽不好呢?
荊無童無奈的搖搖頭,指尖的靈力流入手中的道符裏,道符上高山流水鳥語花香一派和煦的春光,春光裏,色彩交織變化,無數的光線生出,道符裏的春光逐漸感染了整個光球的內裏,並倔強的向外擴張。
光球表麵的光符被這種擴張刺破,密實的海水得到了一定途徑的宣泄,灑在了雲層中。
光球灑出了不少海水,自身變小了,重量也變輕,向上的速度隨之也變快。荊無童眼前突然一亮,光球終於衝破了厚重的雲層,裸露在了陽光之下。
那一瞬間,荊無童色彩斑斕的道符在陽光的照射下完全釋放,整個光球如絢爛的煙花般在高空綻放了開來。
煙花中一道紅過火焰的劍光無情斬下。
劍光順發即到,沒入了海麵上懸空的李有誌體內。
這一劍山唿海嘯,將李有誌斬入了海水深處。
直到這一劍斬落,雲層之上的荊無童才真正有了大乘圓滿修士的霸氣。
這霸氣的背後,是比煙花更絢爛的綻放,比綻放更爆裂的發泄。
那柄紅色的法劍直指海麵,劍身上的小黑龍破壁而出,帶著淩冽的氣息一頭紮進了海水中。
·······
城主府箭樓上,孩子從李有誌走後幾乎沒有變化姿勢,翹首期盼著那片海,口中默默的念著那句,身體上一直覆蓋著一層淡淡的黑色。
海上綻開了一朵煙花,孩子第一次看到如此炫美的色彩,原本應該很欣喜,卻又一種淡淡的憂傷湧上了心頭。
手指上的火苗還在燃燒,甚至比開始的時候旺盛了許多。
孩子感覺到了那片海中,魚竿正孤獨的飄在海麵上,像一艘無主的野舟。
淚水湧出了孩子的眼眶,孩子燃燒火苗的那隻手下意識的向那片海探去,他想叫那條魚竿迴來。
海麵上隨波逐流的魚竿動了動,繼而箭一般的射向了島城的方向。
孩子看到天空中一點綠光出現,箭矢般飛射而來,瞬間已可看清楚就是那魚竿。孩子不可置信的看看自己的那隻手,火苗依舊在歡快的跳躍,並沒有顯著的變化。
孩子一臉震驚。
但那魚竿並沒有飛向孩子,而是飛入了城主府大殿,鑽到了那洞穴之中。
洞穴底部的海天一色蠢蠢欲動,靈力在疏通所有陣樞後迴流到陣眼聚集,陣眼上空一尺,齊雲天的神魂懸浮著,盤坐的齊雲天雙臂張開,雙手虛空裏捧著那道神魂,有靈力自他的雙手上流出,緩緩的注入神魂,而陣眼上的靈力也已經拉出一條向上的絲線,就要匯入那道神魂了。
齊雲天不顧兩頰流下的汗水,憐愛的看著眼前灰到隱隱發白的神魂,眼神中飽含了期待,這種神色本不該出現在他這樣身份的人的臉上,但算計了這麽多,卻還是有太多的不確定,隻有眼前的這道神魂,就要真正的破境了。
而這一刻,得大於失或者失大於得,又有什麽重要的呢?
直到那魚竿,飛馳而來,如箭般射下,洞穿了那道神魂,齊雲天的雙手還那麽溫柔的捧著。
齊雲天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眼中一片迷茫,心中已如死灰!
其實他早該知道,算計出再如何完美的開局,還是無法完全掌控最終的結局。
人設的局,卻終究逃不出人在局中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