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金丹真人遊山被戲 風雪交加終須一別
被仙宮拋棄後我能讀心了 作者:合情合理的許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有一膽大的女修快步上前趕過來,問花循:“請問這位郎君家住何處?我就住東城區。近日遊客大多來自社君城附近,沒準我們是同鄉呢。故特此來詢問。”
有一就有二。
還不待花循迴答,之前躍躍欲試不敢上前的人,見有人打頭陣,於是蜂擁而上。
又有人搶著說道:“我常年在附近山林行獵,看你身邊這位也是修士,沒準我們曾同處一地曆練卻不認識呢。”
還有人道:“這位郎君身上穿的外衫是羽衣閣的吧?眼光真不錯,我也常去羽衣閣添置衣物呢。”
花簡心內覺得好笑:您就直接說自個兒眼光好唄。
這位“眼光不錯”的姑娘打開了個新的話題點,馬上又有人打蛇隨棍上:“哎呀,公子頭上的玉冠我哥哥也有相似款,說明二位愛好也相同,公子可以隨我來與我哥哥結識一二。”
還有更直接的:“我前幾天繡了一個香囊,可巧與公子這一身正相配呢。我幫公子掛上好不?”說著竟要上手,卻被周設不著痕跡的隔開了。
想必是周設修為過高,周身氣勢駭人之故,她們攀談的對象無一不是花循,使得他不勝其煩。想到傘可以遮擋部分容貌,他又收下了。
這傘卻是極好的東西,不僅能遮擋陽光,傘下亦是一片清涼,似有涼風從頭頂拂過,連花簡也樂意靠近沾光。
半個時辰之後,四人到達山頂。立足山巔,俯瞰群山,山峰此起彼伏,層巒疊翠。陽光穿過雲層,灑落山間,為塵世間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
花簡盡情地感受這大自然的饋贈,修煉的困苦也頓時變得無足輕重。
不久之後,他們沿著曲折的山間小徑蜿蜒下行,兩側綠樹掩映,鮮花盛開,令人心曠神怡。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半夏”小院已從綠樹成蔭、生機盎然的盛夏,步入了天朗氣清、橙黃橘綠的金秋;緊接著又迎來了白雪皚皚、肅風凜冽的寒冬。
時節的更迭,如同一場無聲的盛宴,在“半夏”小院中留下了濃厚的色彩。
花簡的《五行令》依然是煉氣二層,《水之源》已經修煉到了煉氣五層。
自從解藥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之後,又過去了整整一年。
在這一年裏,花循接受了精心的調養和治療。如今,他的身體狀況終於趨於穩定。
這次看完病後,安平醫生對花循說:“從目前情況來看,已經沒有大礙。體內僅剩下少量殘留的毒素,不必過於憂心,隻要今後每隔三個月來醫院做一次複查就行。”
聽到這個消息,花循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他感激地看著安平醫生,眼中閃爍著淚光。
安平醫生輕輕拍了拍花循的肩膀,安慰道:“別太激動,雖然情況已經穩定,但還不能掉以輕心。以後多加注意。”
花循點了點頭,說道:“全仗上人全力醫治,打擾多時。既然今已大有轉機,花某幾人便先行告辭。以後三月一次的複診,還需上人費心。”
與安平微笑迴應道:“好說,好說。想必你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我就不多留各位了。竹溪,將藥方取來。”
花循誠摯地說道:“與上人保重,大恩不言謝。以後若有用得上花某的地方,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周設道:“周某亦然,若有所驅使,義不容辭!”
竹溪應是,自行去取藥方。
與安平離開後,周設、花循、花簡三人各自收拾行李物件。
竹息山的山道上,白雪地裏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竹溪攏了攏千山翠色鑲銀狐毛的披風,在唿唿風雪聲中,大聲說道:“周師叔,下山後你們有何行程安排?是返迴家中嗎?”
他內心充滿了不舍。
竹溪如此想到,不過他最舍不得的還是阿簡師妹,大概是年齡更接近,能說到一塊兒去吧。
迴家?周設帝釋青的大敝在風中飄蕩,他似毫不在意,搖頭道:“我家在遙遠的他鄉,暫時迴不去啦。此次下山後,我們會暫居過雁嶺,方便就近采集流霜草與棲龍木。”
這兩種草藥是冰霜幽靈的解藥所需的珍貴藥材,屬於過雁嶺特產,竹息山種不活的那種。這半年間,周設已多次前去采藥。
竹溪一驚:“過雁嶺?那不就在景天洲了嘛!那我豈不是很久都見不到阿簡師妹了?”
“景天洲不就在天雲洲東邊?乘坐飛船一天就到了。再說,我父親還得迴來複診呢,也不算很久。”圍著朱櫻色鬥篷的花簡笑說。
終於可以下山了,花簡想,雖然山上風景極佳,眾人待她也好,但到底自己的地方更自在。
竹溪依依不舍,再次與大家道別:“花師叔,下次前來,一定要將阿簡師妹帶上啊!”
花簡笑道:“我會來的,你快迴去吧,與師伯等著你去靈藥田幹活呢。”
竹溪一聽,臉色頓了頓:“周師叔、花師叔,阿簡師妹,你們好走。我先迴去了。”
話音剛落,他便立刻禦劍而起,如同一陣風般消失在了原地。
周設看著他的背影,微笑著說道:“這小子,還是那麽風風火火的。”
周設拿出前次出門采購藥材時,順便買的飛行小舟,嗯,不是大型飛船,裏麵沒有房間和日常起居設施,沒有攻防一體的護陣,抵擋不了妖獸攻擊。
這是一件上品代步法器,僅能容納三四人,論品級,不如可用於攻擊和防禦的飛行法寶碧水扇。
然而它能擋風遮雨,實用性頗高,亦不引人注目。周設坐在前方,控製方向。
花簡想起一事,問道:“周叔叔,你將出竅單給了與師伯,日後你需要這丹藥的話,在這邊易於購買嗎?”
花循聞言,默不作聲。
周設笑了笑:“阿簡啊,不妨告訴你,你周叔叔家經營丹藥生意,且此丹藥我手上還有,真沒了再弄到也不難。當初之所以說僅有一顆,是因為不了解你與師伯品性如何。”
有一就有二。
還不待花循迴答,之前躍躍欲試不敢上前的人,見有人打頭陣,於是蜂擁而上。
又有人搶著說道:“我常年在附近山林行獵,看你身邊這位也是修士,沒準我們曾同處一地曆練卻不認識呢。”
還有人道:“這位郎君身上穿的外衫是羽衣閣的吧?眼光真不錯,我也常去羽衣閣添置衣物呢。”
花簡心內覺得好笑:您就直接說自個兒眼光好唄。
這位“眼光不錯”的姑娘打開了個新的話題點,馬上又有人打蛇隨棍上:“哎呀,公子頭上的玉冠我哥哥也有相似款,說明二位愛好也相同,公子可以隨我來與我哥哥結識一二。”
還有更直接的:“我前幾天繡了一個香囊,可巧與公子這一身正相配呢。我幫公子掛上好不?”說著竟要上手,卻被周設不著痕跡的隔開了。
想必是周設修為過高,周身氣勢駭人之故,她們攀談的對象無一不是花循,使得他不勝其煩。想到傘可以遮擋部分容貌,他又收下了。
這傘卻是極好的東西,不僅能遮擋陽光,傘下亦是一片清涼,似有涼風從頭頂拂過,連花簡也樂意靠近沾光。
半個時辰之後,四人到達山頂。立足山巔,俯瞰群山,山峰此起彼伏,層巒疊翠。陽光穿過雲層,灑落山間,為塵世間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
花簡盡情地感受這大自然的饋贈,修煉的困苦也頓時變得無足輕重。
不久之後,他們沿著曲折的山間小徑蜿蜒下行,兩側綠樹掩映,鮮花盛開,令人心曠神怡。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半夏”小院已從綠樹成蔭、生機盎然的盛夏,步入了天朗氣清、橙黃橘綠的金秋;緊接著又迎來了白雪皚皚、肅風凜冽的寒冬。
時節的更迭,如同一場無聲的盛宴,在“半夏”小院中留下了濃厚的色彩。
花簡的《五行令》依然是煉氣二層,《水之源》已經修煉到了煉氣五層。
自從解藥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之後,又過去了整整一年。
在這一年裏,花循接受了精心的調養和治療。如今,他的身體狀況終於趨於穩定。
這次看完病後,安平醫生對花循說:“從目前情況來看,已經沒有大礙。體內僅剩下少量殘留的毒素,不必過於憂心,隻要今後每隔三個月來醫院做一次複查就行。”
聽到這個消息,花循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他感激地看著安平醫生,眼中閃爍著淚光。
安平醫生輕輕拍了拍花循的肩膀,安慰道:“別太激動,雖然情況已經穩定,但還不能掉以輕心。以後多加注意。”
花循點了點頭,說道:“全仗上人全力醫治,打擾多時。既然今已大有轉機,花某幾人便先行告辭。以後三月一次的複診,還需上人費心。”
與安平微笑迴應道:“好說,好說。想必你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我就不多留各位了。竹溪,將藥方取來。”
花循誠摯地說道:“與上人保重,大恩不言謝。以後若有用得上花某的地方,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周設道:“周某亦然,若有所驅使,義不容辭!”
竹溪應是,自行去取藥方。
與安平離開後,周設、花循、花簡三人各自收拾行李物件。
竹息山的山道上,白雪地裏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竹溪攏了攏千山翠色鑲銀狐毛的披風,在唿唿風雪聲中,大聲說道:“周師叔,下山後你們有何行程安排?是返迴家中嗎?”
他內心充滿了不舍。
竹溪如此想到,不過他最舍不得的還是阿簡師妹,大概是年齡更接近,能說到一塊兒去吧。
迴家?周設帝釋青的大敝在風中飄蕩,他似毫不在意,搖頭道:“我家在遙遠的他鄉,暫時迴不去啦。此次下山後,我們會暫居過雁嶺,方便就近采集流霜草與棲龍木。”
這兩種草藥是冰霜幽靈的解藥所需的珍貴藥材,屬於過雁嶺特產,竹息山種不活的那種。這半年間,周設已多次前去采藥。
竹溪一驚:“過雁嶺?那不就在景天洲了嘛!那我豈不是很久都見不到阿簡師妹了?”
“景天洲不就在天雲洲東邊?乘坐飛船一天就到了。再說,我父親還得迴來複診呢,也不算很久。”圍著朱櫻色鬥篷的花簡笑說。
終於可以下山了,花簡想,雖然山上風景極佳,眾人待她也好,但到底自己的地方更自在。
竹溪依依不舍,再次與大家道別:“花師叔,下次前來,一定要將阿簡師妹帶上啊!”
花簡笑道:“我會來的,你快迴去吧,與師伯等著你去靈藥田幹活呢。”
竹溪一聽,臉色頓了頓:“周師叔、花師叔,阿簡師妹,你們好走。我先迴去了。”
話音剛落,他便立刻禦劍而起,如同一陣風般消失在了原地。
周設看著他的背影,微笑著說道:“這小子,還是那麽風風火火的。”
周設拿出前次出門采購藥材時,順便買的飛行小舟,嗯,不是大型飛船,裏麵沒有房間和日常起居設施,沒有攻防一體的護陣,抵擋不了妖獸攻擊。
這是一件上品代步法器,僅能容納三四人,論品級,不如可用於攻擊和防禦的飛行法寶碧水扇。
然而它能擋風遮雨,實用性頗高,亦不引人注目。周設坐在前方,控製方向。
花簡想起一事,問道:“周叔叔,你將出竅單給了與師伯,日後你需要這丹藥的話,在這邊易於購買嗎?”
花循聞言,默不作聲。
周設笑了笑:“阿簡啊,不妨告訴你,你周叔叔家經營丹藥生意,且此丹藥我手上還有,真沒了再弄到也不難。當初之所以說僅有一顆,是因為不了解你與師伯品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