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掩日突如其然的來到了越王的寢宮。越王不壽,表情有些嚴肅,或許知道了,有一些重大事情的發生,於是詢問道:“不知突然到訪,有何事要說?”


    掩日的神情還是跟往常一樣,那麽冷漠:“越王,有些事情僅僅靠資料和情報,也許根本無法得知真相,既然有關於齊國王室這可能性疑點重重,所以我決定和越王八劍的幾位一同去齊國,查明究竟。”


    “確定要這樣做嗎?”越王不壽似乎有些擔心的問道。


    掩日似乎早有決斷,此次前來隻是為了跟越王不壽通報一聲:“是的事關國家安全,我必須要這樣做。還希望越王能夠準許,同時此去齊國,我們越王八劍準備四個人,除我以外,還有玄翦,驚鯢,卻邪。


    剩下的四人應當足可守衛王宮安全,此外,魏大人雖看起來年紀輕輕,但實則武藝高強,手持越王勾踐劍實力不容小覷,足可為越王獨當一麵。”


    越王不壽,點點頭同意並說道:“魏大人的確如此,你們此次前往齊國,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情況嚴峻的話,你們可以作為較長時間的潛伏,不急於你們短時間能夠迴來。此外,對於這樣的一個刺殺事件,我其實並不把這些問題推給那些自殺者背後的雇主,有的時候隻要自己足夠強大,就不會存在這種危險了。你們盡管放心大膽的去吧!”


    “好,掩日就此告退。”掩日低頭拜謝,隨後緩緩向後退去,最後轉身而離開。緩緩的走出宮殿,門外的三人立刻走了出來,和他一同行走,不一會兒便離開了。


    在越王八劍行動的同時,大將華尺命,積極楚國的使臣,經過十幾天的長途跋涉,終於迴到了琅琊。


    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以及勞軍也就正式開始。越王不壽,身著華貴衣裳,在這裏主持著一些重大的事情,盡著地主之誼。歡迎儀式上群臣道賀無不言歡,同時對楚國使臣千裏迢迢的前來拜訪,也是感到非常的驕傲。畢竟隻有弱國的使臣才會親自到訪強國的國都,通常這就被稱為朝拜。


    魏子衡,默默的站在人群中看向,那一隊楚國的使臣,他們風度翩翩,身穿著楚國官吏的衣服,在大軍之後跟隨著。


    歡迎儀式過後,接下來便是比較嚴肅的會談。首先是越國自家人的小型會議,隨後才是楚國使臣的會晤。


    地點選在了越國宮廷招待客人的大型宮殿,華尺命,餘忍之和李然等武官大將就坐在一旁。高者,陸離,木仁和等文官大臣就坐在另外一旁。魏子衡,還是和往常一樣站在越王的身邊。


    華尺命站起身來,聲音洪亮,進行常規的行軍的報告:“越王,本次出征,頗為順利,一路之上通行無阻,在邊境之戰,楚軍大潰而逃,俘虜楚軍千餘人,當場擊殺數百,令楚軍聞風喪膽,同時還抓獲了楚國幾位將領。將邊境地區的安全穩定了下來。”


    越王不壽聽完右手一拍自己的王座說道:“如此之來,甚好。那就有勞大將軍了。先前途經途經姑蘇剿滅吳盟,大將軍功加一等,同時校尉餘忍之,在旁盡心輔佐,功勞不淺,特此升軍銜為將軍。”


    餘忍之,一聽頓時心中有些狂血,但隨後他又將目光投上了,在高位的越王以及他身邊的魏子衡。他內心仔細的想著,或許他的能力不及於此,年歲也沒有到達可以獨當一麵的程度,但是依舊被授予將軍的職位。看樣子應該這一位魏大人在暗中的提攜。餘忍之,頓時有一些惶恐,立刻站出來拜謝道:“感謝越王予以重任,臣一定赴湯蹈火,為越國出生入死。”


    華尺命,在一旁也露出了一些比較欣慰的笑容,畢竟餘忍之這是他自己親手培養的一個將才。


    木仁和,此時也站了出來說道:“姑蘇太守,王陵。為大將軍提供後勤保障以及物資支援,理應給予嘉獎,功勞之臣不可埋沒。”


    越王不壽,緩緩點點頭,說道:“如此之說,確有道理。至於如何加獎,麻煩宰相大人以功勞論述,好生安排。”


    “臣領命!”高者在一旁說道。


    陸離,此時也站出來說道:“臣以為,自從黑虎幫輔佐越王做了不少好事。無論先前剿滅吳盟,還是後來為琅琊城附近除惡,亦或是在刺殺事件中的挺身而出。臣以為應當給予一些金錢報酬來寬慰那些忠義之士。”


    “如此說來,確有道理。那麽此事也由宰相大人來安排。”越王不壽,坐在高位上,嚴肅地看著自己底下的臣子。


    後麵的談話就顯得比較簡單,和官方。大將軍華尺命,實際上,對宮中的刺殺事件已經早有耳聞,詳細具體也已經聽過。對於曾經宰相羅宿的死依舊心有餘悸,他直接提出等會兒去城外的陵園祭奠一下宰相羅宿,同時親自去看望一下羅宿的家人,表示慰問。


    又簡單地敘述了一番後,楚國的使臣正式走進了大殿之內。為首的一個使者是楚國的一位大臣,名叫,項光。在他身邊,有一位楚國王室宗親的人,名字叫羋和身材高大,風度翩翩,有讀書的儒家韻味。在他們的背後,就是一些隨行之人,以及在暗中守護的雲夢弟子。


    項光,作為大臣舉止做事充滿禮節,特別是在這種使臣會晤上:“楚國臣子項光拜見越王。”


    “起身吧!速速就坐。”越王十分和藹的說道。


    羋和這個時候也頗為有禮貌的雙手行禮說道:“楚國王室羋和,久仰越王不壽的威名特來朝見。”


    羋和,這個名字不斷的迴響在魏子衡的腦海中,似乎曾經聽他那位師弟羋陽,說起過。好像是一位表兄弟,深得楚王熊祁的喜愛,在楚王錯綜複雜的權力之爭中,有著極大的勢力和威望。除此之外,了解就十分少了,畢竟自己的師弟也經常不願提起他們楚國王室的暗潮湧動。


    之後傳入魏子衡耳朵的便是一些極其客套的話。充滿著官方的言語和一些阿諛奉承的話,雖然有的時候並不想聽,但是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禮節的一種。


    項光隨便敘述了一番之後,便將話題直接轉正:“越王大人對於兩國之間領土糾紛,楚王命我來此與越王協調。”


    越王會心一笑,摸了摸自己的王位說:“如此甚好,你但說無妨。畢竟這是遺留我們祖輩的一些問題,作為後輩的我們理應積極解決,先前我越國大將軍華尺命興師動眾已經是萬不得已。既然楚王有積極解決的想法,那麽我也同樣希望可以讓兩國百姓安居樂業,解決矛盾。說說看楚王的想法。”


    羋和這個時候在一旁站了出來,聲音正直的說道:“越王,楚越邊境一帶本是荒蕪之地,雜草重生猛獸出沒,本不是適宜人居住的地方。對於之前的衝突,是我楚國協調不當,造成了這樣的慘劇。楚王讓我向越王表示歉意,並同時希望可以積極磋商,重新劃分邊境。”


    高者嘴角微微一笑,這種的使臣會晤實際上對越國大為有利,在邊境之地,越國已經占據上風,華尺命大將在之前邊境之地已經擊潰了楚軍。無論在各方麵的形式上,越國都應當爭取更多的土地。在這個有關於國家主權以及根本的問題上。陸離,木仁和,高者三人都持有相同的態度。


    越王不壽,此時顯得十分大度,伸出了手說:“既然如此,為了鞏固兩國之間的友誼,不妨由楚國使臣先來敘述一番。不知道你們認為這邊境領土劃分應該如何?”


    這句話說出非常具有針對性,直接將話語權轉交給楚國的使臣,讓他們提出方案,這在外交談話上是讓使臣為難的一個很重要的點。在別人的國度之中,如果言辭稍有不慎,會招來一些敵意。會影響兩國的關係。如果過多地將解決方案偏向於越國的話,他們迴國之後恐怕也會遭到冷眼旁觀。好在這兩位楚國的使者心中早已經有些方案,以及應對之策。


    項光向前又走了一步,低頭說道:“昔日越國滅吳,為我楚國剿滅了一個心腹大患。我們將時間再往前推,在曾經吳王夫差攜伍子胥進攻楚國的時候,越王勾踐從會稽突襲姑蘇城。為我楚軍緩解了不少壓力。如此相助,楚國至今沒有感謝。現在借這個機會,再次向越國表示昔日相助之情。


    同時,楚國和越國本是中原以南的曆史悠久的諸侯。很早之前便和平共處,兩不相犯。與曆史之事而言,楚越兩國本應該協同並進。現如今,楚國為弱國,而越國為強國。我們沒有道理,與這樣的一個霸主國充滿敵意以及對抗。我們也相信越國並沒有把我們楚國,作為真正的敵人。如此背景之下,我們的談話將會非常的輕鬆。我直接坦蕩的說,邊境領土劃分,楚國願意退讓。”


    這句話令在場的說越國群臣心中竊喜,領土劃分,願意退讓。這番話頓時確定了,本次使臣會晤的一個重要基點。同時又將話語權轉交給了越國的這群臣子。


    接下來為難的便就是越王了。很顯然,這一位項光敘述一些曆史事情來表示,兩國之間的關係應當和睦。同時在爭議地區願意退讓,這無疑將接下來決定權轉交在了越王,自己手上。實在是有些沒有想到,你以為會有所爭論,但是不想卻如此直截了當。願意退讓這句話,看起來自己將會占不小的便宜,實際上仔細想想也頗為棘手。


    越國作為霸主國,威信存在中原各地,身為霸主,本來就是應該主持公正,絕不可持強淩弱,攻占他國土地這一事,必然有所緣由。僅僅與兩國邊境衝突而導致楚國大片割地。若是讓華夏諸侯知道,恐怕著霸主的地位會有所動搖。讓外界知道越國為了領土不惜發動戰爭,為了維持霸權,應有的禮節,以及相應的道理,還必須有的。


    這次事件楚國本不在理,同時又積極的承擔自己的失誤以及過錯。接下來就看越王不壽,該如何處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韜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穿秋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穿秋淚並收藏六韜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