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遼國形勢
穿越知否,我成了韓章孫子? 作者:哀花淺自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朝(916—1125年),又稱遼國、契丹 ,是中國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又稱大契丹,民間或稱大蕃。
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
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滅後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 。
遼聖宗時期,太後蕭綽和聖宗耶律隆緒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對契丹社會實行了全麵改革,遼國進入全盛時期。
興宗後期,遼朝統治顯露衰敗跡象;傳至道宗耶律洪基,表麵雖維持太平盛世,實則是危機四伏。
內部被譽為‘皇太叔’的耶律重元多次在公開場合與耶律洪基唱反調,外加另一位權奸耶律乙辛不斷支持耶律洪基,這對叔侄的矛盾可謂日漸加深。
外部,由於耶律洪基錯誤判斷第二次宋夏之戰的進程,導致沒有來得及幹預,以至於遼國的聲望在宋遼夏之間越發低迷。
加之宋國掀起的全麵改革,使得國力日新月異,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變化。
這樣一來,遼國,或者說耶律洪基所麵臨的內外部生存壓力是空前的。
而原本時空中,在清寧九年,也就是大宋嘉佑八年的時候,耶律重元曾假稱有病,想誘使耶律洪基於出獵時順路去探望他,然後與其子耶律涅魯古乘機刺殺耶律洪基而奪位。
但是由於韓明的出現,以及對宋遼夏三國潛移默化的影響,包括對耶律洪基的聲望打擊,讓耶律重元看到另一種謀奪大位的手段。
這樣一來,原本該發生的叛亂,到治平二年還是沒有響動。
不過對於最近的耶律洪基來說,煩心事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件事,當屬南邊宋國派遣使臣來進行所謂的文化交流。
原本在中原的探子已經摸清楚宋國在推行新政後的變化,這讓耶律洪基很是緊張,或者說他懼怕宋國改革後崛起。
為此他甚至不惜在短短幾年之內,連續下詔調兵布置在宋遼邊境。
連他本人都親自坐鎮南京析津府(北京市),尋求對宋國的軍事打擊。
但是無論是先仁宗皇帝,還是宋廢帝和現在的英宗皇帝,都是全年十二時辰無休的警惕著北方這座龐大的帝國。
這讓耶律洪基很是被動,而在聽說宋國全麵改革的消息後,更是下定決心,率軍南下侵宋,給予宋國統治者和百姓以打擊。
結果這邊還沒來得及發兵,這邊韓明的國書直接遞了上來,把他和遼國上下架在上邊,不知道如何接招。
“你確定是那位安陽侯韓明?!”
耶律洪基背負雙手站在涼亭中,眼底的冷冽之色一閃而過。
“是的陛下,邊境遞交的國書簽署名單上,第一個就是韓明!”
作為大遼諜報部門的一把手,耶律良可謂是耶律洪基的天眼,整個大遼上下,都瞞不過他。
而一旁正好陪著耶律洪基散心觀景的皇後蕭觀音則是睜著靈動的大眼睛,晶瑩的耳朵一動一動的聽著二人對話。
“他好大的膽子,莫非以為作為使節而來,朕就不敢殺他?!”
耶律洪基如果說這幾年最厭惡的人是誰,第一位當屬從未謀過麵的韓明。
畢竟就是在韓明的各種動作下,以至於耶律洪基現在對於西夏的把控,和對宋國的壓製全然成了無用功。
甚至現在有點兩極反轉,大宋的國力和軍事實力每日劇增,讓周邊的小國都有點發顫不敢動。
“宋廷那邊遞交國書上言及希望和大遼進行軍事、文化、製度上的交流。”
“畢竟聖宗時期的改革讓大遼日新月異,進入盛世之治,宋廷希望能夠汲取經驗,為接下來的改革添磚加瓦。”
“同時,宋廷想要協商一番今年關於歲幣的情況...”
耶律良捧著小本本,將具體情況闡述出來。
“好一個兩國交流!”
耶律洪基身上殺氣四溢,拔出親衛腰間的長刀,惡狠狠的掃出。
周圍的人都被耶律洪基的動作嚇了一跳,立馬低頭不敢吭聲。
“阿蘇,宋廷可不是真心實意來交流的,他們是來拖延時間的!”
耶律洪基摩挲著寒光四溢的長刀,臉上陰晴不定。
“臣也是這個意思,不過宋廷能讓韓明親自北上使遼,可見其改革變法,富國圖強的決心!”
“因此陛下當即刻率軍南下伐宋,阻止宋人的險惡用心!”
耶律良的說法讓耶律洪基很是動心,不由得思索起來。
“耶律重元與耶律乙辛現在是什麽情況?”
耶律洪基雖然很想現在南下,但是國內拖後腿的不少,自家的這位‘皇太叔’和北院樞密使事、趙王,現在可是勢同水火。
耶律乙辛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皇室宗親,是製衡耶律重元的最大棋子。
可目前來看,雙方的爭鬥還沒有完全公開化,這樣一來就成為耶律洪基的牽掛。
他若南下,後方必定起火;他若不南下,大宋崛起指日可待。
“耶律重元目前還算冷靜,從清寧九年至今(鹹熙元年)開始,他似乎就主動避免對耶律乙辛發起正麵鬥爭。”
“耶律乙辛雖然屢次挑釁,甚至將其大部分人手分化下放,耶律重元依舊不為所動。”
耶律良的話讓耶律洪基的眉宇皺的很深。
“朕的這位皇太叔,現在是越來越沉得住氣了。”
“看來要抓緊時間了,所謂時不我待,大遼決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宋人崛起!”
“阿蘇你附耳過來。”
耶律洪基將耶律良叫到身前,貼近其耳邊小聲說著什麽。
皇後蕭觀音則是搖頭無奈一笑,拿起桌上的《靜遠詩詞》細細品味起來。
良久,等她迴過神來,耶律良早已離開後花園,隻剩下耶律洪基坐在自己身邊。
“陛下還在憂心?”
蕭觀音雖然貴為一代皇後,但是比起祖上那位蕭綽蕭燕燕(蕭皇後),可是差的不止一籌。
雖然被百姓尊稱為一代賢後,但是更多的還是不插手國事內政,安心給耶律洪基管理後宮的一個角色。
“那位安陽侯可不是好相與的,從他的詩詞中就能觀其人的幾分風範。”
耶律洪基夫婦可謂愛煞了韓明詩詞,但是作為對手來說,這也是極其難纏的。
“陛下何不嚐試拉攏一番,也許無功而返,但也能了卻一樁心事。”
蕭觀音有些謹慎的說了一句。
“哈哈,若是如你所言,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耶律洪基輕笑一聲,隨即思索幾秒。
“可惜了,當初他祖父出使遼國,先帝也對其禮遇有加,曾數次拉攏招募,都不可得。”
“如今這位小韓相公,怕是也與其祖父一般,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耶律洪基根本不做他想,雖從未謀麵,但對韓明這個人的感覺就是那麽簡單,他是絕不會歸順北朝!
“可惜了,臣妾對他的詩詞還是很心生向往的,原想著能相互交流一番,看樣子是不行了。”
蕭觀音很坦白的表述自己的對韓明的看法,畢竟她自己就是詩人出身。
“那朕此番就為皇後你求取幾首這位小韓相公的佳作如何?”
耶律洪基的話讓蕭觀音神色一喜。
“臣妾謝陛下恩典。”
耶律洪基看著展開笑顏的蕭觀音,不由得輕聲說道:“希望他不會讓朕和皇後失望,否則......”
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
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滅後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 。
遼聖宗時期,太後蕭綽和聖宗耶律隆緒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對契丹社會實行了全麵改革,遼國進入全盛時期。
興宗後期,遼朝統治顯露衰敗跡象;傳至道宗耶律洪基,表麵雖維持太平盛世,實則是危機四伏。
內部被譽為‘皇太叔’的耶律重元多次在公開場合與耶律洪基唱反調,外加另一位權奸耶律乙辛不斷支持耶律洪基,這對叔侄的矛盾可謂日漸加深。
外部,由於耶律洪基錯誤判斷第二次宋夏之戰的進程,導致沒有來得及幹預,以至於遼國的聲望在宋遼夏之間越發低迷。
加之宋國掀起的全麵改革,使得國力日新月異,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變化。
這樣一來,遼國,或者說耶律洪基所麵臨的內外部生存壓力是空前的。
而原本時空中,在清寧九年,也就是大宋嘉佑八年的時候,耶律重元曾假稱有病,想誘使耶律洪基於出獵時順路去探望他,然後與其子耶律涅魯古乘機刺殺耶律洪基而奪位。
但是由於韓明的出現,以及對宋遼夏三國潛移默化的影響,包括對耶律洪基的聲望打擊,讓耶律重元看到另一種謀奪大位的手段。
這樣一來,原本該發生的叛亂,到治平二年還是沒有響動。
不過對於最近的耶律洪基來說,煩心事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件事,當屬南邊宋國派遣使臣來進行所謂的文化交流。
原本在中原的探子已經摸清楚宋國在推行新政後的變化,這讓耶律洪基很是緊張,或者說他懼怕宋國改革後崛起。
為此他甚至不惜在短短幾年之內,連續下詔調兵布置在宋遼邊境。
連他本人都親自坐鎮南京析津府(北京市),尋求對宋國的軍事打擊。
但是無論是先仁宗皇帝,還是宋廢帝和現在的英宗皇帝,都是全年十二時辰無休的警惕著北方這座龐大的帝國。
這讓耶律洪基很是被動,而在聽說宋國全麵改革的消息後,更是下定決心,率軍南下侵宋,給予宋國統治者和百姓以打擊。
結果這邊還沒來得及發兵,這邊韓明的國書直接遞了上來,把他和遼國上下架在上邊,不知道如何接招。
“你確定是那位安陽侯韓明?!”
耶律洪基背負雙手站在涼亭中,眼底的冷冽之色一閃而過。
“是的陛下,邊境遞交的國書簽署名單上,第一個就是韓明!”
作為大遼諜報部門的一把手,耶律良可謂是耶律洪基的天眼,整個大遼上下,都瞞不過他。
而一旁正好陪著耶律洪基散心觀景的皇後蕭觀音則是睜著靈動的大眼睛,晶瑩的耳朵一動一動的聽著二人對話。
“他好大的膽子,莫非以為作為使節而來,朕就不敢殺他?!”
耶律洪基如果說這幾年最厭惡的人是誰,第一位當屬從未謀過麵的韓明。
畢竟就是在韓明的各種動作下,以至於耶律洪基現在對於西夏的把控,和對宋國的壓製全然成了無用功。
甚至現在有點兩極反轉,大宋的國力和軍事實力每日劇增,讓周邊的小國都有點發顫不敢動。
“宋廷那邊遞交國書上言及希望和大遼進行軍事、文化、製度上的交流。”
“畢竟聖宗時期的改革讓大遼日新月異,進入盛世之治,宋廷希望能夠汲取經驗,為接下來的改革添磚加瓦。”
“同時,宋廷想要協商一番今年關於歲幣的情況...”
耶律良捧著小本本,將具體情況闡述出來。
“好一個兩國交流!”
耶律洪基身上殺氣四溢,拔出親衛腰間的長刀,惡狠狠的掃出。
周圍的人都被耶律洪基的動作嚇了一跳,立馬低頭不敢吭聲。
“阿蘇,宋廷可不是真心實意來交流的,他們是來拖延時間的!”
耶律洪基摩挲著寒光四溢的長刀,臉上陰晴不定。
“臣也是這個意思,不過宋廷能讓韓明親自北上使遼,可見其改革變法,富國圖強的決心!”
“因此陛下當即刻率軍南下伐宋,阻止宋人的險惡用心!”
耶律良的說法讓耶律洪基很是動心,不由得思索起來。
“耶律重元與耶律乙辛現在是什麽情況?”
耶律洪基雖然很想現在南下,但是國內拖後腿的不少,自家的這位‘皇太叔’和北院樞密使事、趙王,現在可是勢同水火。
耶律乙辛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皇室宗親,是製衡耶律重元的最大棋子。
可目前來看,雙方的爭鬥還沒有完全公開化,這樣一來就成為耶律洪基的牽掛。
他若南下,後方必定起火;他若不南下,大宋崛起指日可待。
“耶律重元目前還算冷靜,從清寧九年至今(鹹熙元年)開始,他似乎就主動避免對耶律乙辛發起正麵鬥爭。”
“耶律乙辛雖然屢次挑釁,甚至將其大部分人手分化下放,耶律重元依舊不為所動。”
耶律良的話讓耶律洪基的眉宇皺的很深。
“朕的這位皇太叔,現在是越來越沉得住氣了。”
“看來要抓緊時間了,所謂時不我待,大遼決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宋人崛起!”
“阿蘇你附耳過來。”
耶律洪基將耶律良叫到身前,貼近其耳邊小聲說著什麽。
皇後蕭觀音則是搖頭無奈一笑,拿起桌上的《靜遠詩詞》細細品味起來。
良久,等她迴過神來,耶律良早已離開後花園,隻剩下耶律洪基坐在自己身邊。
“陛下還在憂心?”
蕭觀音雖然貴為一代皇後,但是比起祖上那位蕭綽蕭燕燕(蕭皇後),可是差的不止一籌。
雖然被百姓尊稱為一代賢後,但是更多的還是不插手國事內政,安心給耶律洪基管理後宮的一個角色。
“那位安陽侯可不是好相與的,從他的詩詞中就能觀其人的幾分風範。”
耶律洪基夫婦可謂愛煞了韓明詩詞,但是作為對手來說,這也是極其難纏的。
“陛下何不嚐試拉攏一番,也許無功而返,但也能了卻一樁心事。”
蕭觀音有些謹慎的說了一句。
“哈哈,若是如你所言,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耶律洪基輕笑一聲,隨即思索幾秒。
“可惜了,當初他祖父出使遼國,先帝也對其禮遇有加,曾數次拉攏招募,都不可得。”
“如今這位小韓相公,怕是也與其祖父一般,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耶律洪基根本不做他想,雖從未謀麵,但對韓明這個人的感覺就是那麽簡單,他是絕不會歸順北朝!
“可惜了,臣妾對他的詩詞還是很心生向往的,原想著能相互交流一番,看樣子是不行了。”
蕭觀音很坦白的表述自己的對韓明的看法,畢竟她自己就是詩人出身。
“那朕此番就為皇後你求取幾首這位小韓相公的佳作如何?”
耶律洪基的話讓蕭觀音神色一喜。
“臣妾謝陛下恩典。”
耶律洪基看著展開笑顏的蕭觀音,不由得輕聲說道:“希望他不會讓朕和皇後失望,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