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人又不舍,文鵑明著是在請罪,實際上就是說文鴛在宮裏做錯了事。
“你在宮裏究竟幹了什麽?”文大人扭頭看向文鴛。
“爹,沒,沒有啊……”文鴛心虛得不敢看文大人。
“老爺,您怎地一進門就罵鴛兒啊,你知道她膽子小,身子也骨也弱。”文夫人不滿地看了文大人一眼。
“你就護著吧。”文大人指著文夫人,“你莫不是以為你這樣,就能瞞得住,以為我查問不出來?”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文夫人瞪了文鵑一眼,該說的時候不說,不該說的時候嘴那麽快。
文夫人正想斟酌著該怎麽把這件事情說得更好聽些,門外卻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老爺,夫人,禧福宮來人啦!”
一句話,文家人的臉全都白了。
“禧福宮?”文大人扭頭看向文夫人,咬牙道,“迴頭再來找你算賬。”
文大人去接待了禧福宮的來使,過了許久才迴到後宅。
“老爺,宮裏的人都說了些什麽呀?”文夫人戰戰兢兢地看著文大人。
“都是你教的好女兒。”文大人指著文夫人的鼻子罵道,“宮裏的娘娘說,讓咱們好好地教教她,沒什麽事就別出門了。”
“這是何意?”文夫人臉一白,這不是變相地禁足嗎。
馬上就過年了,年後就是走親戚的時候,這若不出門恐怕說什麽的都有。
年紀小也就罷了,在家裏待上兩年,等大家漸漸忘了這事兒也就罷了。
可文鴛已經十四了,五皇子那邊已經不可能了,若名聲再毀了……想到這兒,文夫人抓住文大人:“那劉家的事?”
劉家雖有意向,但因為文鴛一直不同意,所以文夫人也有些迴避,並沒有放到台麵上說。
聽到文夫人這一句,一旁的文鵑眉頭動了動,卻被旁邊的何姨娘瞪了一眼。
“劉家詩書傳家,名聲極好……”文大人瞟了文鴛一事,“就盼著宮裏的事,別傳到人家耳朵裏。”
這如果是對別人說的,就隻當是個笑話,但針對劉家,便還有一些希望。
劉家一家子都屬於那種閉門隻讀聖賢書的,一向不大管外麵的事情,也因為這個,文鴛越發地不想嫁。
文大人離開後,文鴛忍不住抽泣起來。
文夫人打發了何姨娘和文鵑,見文鴛哭成那樣,又有些心疼:“你現在知道哭了,之前怎麽就不動動腦子?”
“娘,女兒這也是沒辦法。”文鴛哭得越發地大聲,“五皇子明顯很喜歡那個崇義仙君,對女兒都不看一眼,女兒如果不趁著她在想想法子,可是半點兒機會都沒了。”
“你現在才叫沒有半點兒機會。”文夫人歎了口氣,“怎麽什麽都不跟我商量呢,就算正妃是那崇義仙君的,那王府還有側妃,還有夫人啊。”
“我姑母是貴妃,我怎能做側室?”文鴛有些難以接受。
“你姑母是貴妃,但她可有半點兒幫襯娘家的意思?你別老想著這個了,能沾到她一點兒光就算是謝天謝地了,你還端什麽架子。”
文夫人恨恨地瞪了一眼女兒,見她神情懨懨的,又道,“先為側室,迴頭再扶正也是常事,這是在皇家。”
官宦之家若是側室扶正,會讓人笑話,但是皇家卻不然。
皇後也好,皇妃也罷,似乎長壽的都不大多,而且側室和妃嬪家世好的不知多少,之所以為側室,是因為正室隻能有一位而已。
也因此,側室扶正便成為尋常,甚至和出身也無關了,隻關乎寵愛。
“可,可表哥也不喜我呀。”文鴛低著頭道。
“這會兒他許是真的被那崇義仙君迷住了,也有可能是做給皇上看的,畢竟是賜婚。”文夫人說到這裏一聲冷笑,“就那崇義仙君連個母家都沒有,你難道還被她製住了不成?”
文夫人的這一番話,說得文鴛的頭又抬起來了。
“娘,現在崇義仙君可是住在南靖侯府的,她和蘇家的兩位姑娘瞧著也是情同姐妹。”文鴛還是有些擔心南靖侯府會出手幫忙。
“情同姐妹,但卻並非真的姐妹。”文夫人想到蘇氏便不由得撇嘴,“便是幫又如何?一家子都是女子,招的贅婿都給休了,怕她們做甚。”
“這倒也是。”文鴛點了點頭,終於鬆了一口氣。
“可是現在所有的機會都被你給……唉,在宮裏鬧了這麽大個笑話,你還怎麽入五皇子府啊?”文夫人恨鐵不成鋼地瞪著文鴛。
“娘,我哪知道您心裏是這樣的打算啊,您也沒跟我說。”文鴛眼中的淚意又湧了上來。
“你若不經過這一遭,難不成還會聽娘的?”文夫人對自己的女兒還是了解的。
“娘,都是女兒的不是,您千萬要替女兒打算啊。”文鴛撲進文夫人的懷裏哭了起來,“女兒的一輩子就在娘的身上了。”
“唉,我不幫你,還能幫誰?”文夫人一聲歎。
那個當貴妃的小姑子指望不上,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的女兒了,她若進了五皇子府,憑小姑子的盛寵,難保五皇子不會榮登大寶。
到那個時候,便不是正室又如何?一個貴妃的位置也跑不了。
想到文鴛成了貴妃,文家便也能像紀家一樣成為侯府,文夫人便打定了主意,這件事情一定要辦成。
而這個時候,何姨娘也在斥責文鵑。
“四姑娘我可告訴你,三姑娘的婚事可不是你能動心思的。”何姨娘板著臉斥責著文鵑。
“我沒有。”文鵑否認道。
“你是我生的,你眉頭動一動,我都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何姨娘說道。
“姨娘也別覺得有多了解我,從小到大,您心裏隻有三姐姐,何曾有過我?”文鵑嘲諷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三姐姐才是您親生的呢。”
“你胡說什麽。”何姨娘掐了文鵑一把,“我……我自你出生哪兒對不起你了,你就是這麽報答我的。”
文鵑吃痛,躲了躲,怒視著何姨娘:“姨娘,再怎麽說,我也是府裏的姑娘,您還是莫要動手的好。”
“你在宮裏究竟幹了什麽?”文大人扭頭看向文鴛。
“爹,沒,沒有啊……”文鴛心虛得不敢看文大人。
“老爺,您怎地一進門就罵鴛兒啊,你知道她膽子小,身子也骨也弱。”文夫人不滿地看了文大人一眼。
“你就護著吧。”文大人指著文夫人,“你莫不是以為你這樣,就能瞞得住,以為我查問不出來?”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文夫人瞪了文鵑一眼,該說的時候不說,不該說的時候嘴那麽快。
文夫人正想斟酌著該怎麽把這件事情說得更好聽些,門外卻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老爺,夫人,禧福宮來人啦!”
一句話,文家人的臉全都白了。
“禧福宮?”文大人扭頭看向文夫人,咬牙道,“迴頭再來找你算賬。”
文大人去接待了禧福宮的來使,過了許久才迴到後宅。
“老爺,宮裏的人都說了些什麽呀?”文夫人戰戰兢兢地看著文大人。
“都是你教的好女兒。”文大人指著文夫人的鼻子罵道,“宮裏的娘娘說,讓咱們好好地教教她,沒什麽事就別出門了。”
“這是何意?”文夫人臉一白,這不是變相地禁足嗎。
馬上就過年了,年後就是走親戚的時候,這若不出門恐怕說什麽的都有。
年紀小也就罷了,在家裏待上兩年,等大家漸漸忘了這事兒也就罷了。
可文鴛已經十四了,五皇子那邊已經不可能了,若名聲再毀了……想到這兒,文夫人抓住文大人:“那劉家的事?”
劉家雖有意向,但因為文鴛一直不同意,所以文夫人也有些迴避,並沒有放到台麵上說。
聽到文夫人這一句,一旁的文鵑眉頭動了動,卻被旁邊的何姨娘瞪了一眼。
“劉家詩書傳家,名聲極好……”文大人瞟了文鴛一事,“就盼著宮裏的事,別傳到人家耳朵裏。”
這如果是對別人說的,就隻當是個笑話,但針對劉家,便還有一些希望。
劉家一家子都屬於那種閉門隻讀聖賢書的,一向不大管外麵的事情,也因為這個,文鴛越發地不想嫁。
文大人離開後,文鴛忍不住抽泣起來。
文夫人打發了何姨娘和文鵑,見文鴛哭成那樣,又有些心疼:“你現在知道哭了,之前怎麽就不動動腦子?”
“娘,女兒這也是沒辦法。”文鴛哭得越發地大聲,“五皇子明顯很喜歡那個崇義仙君,對女兒都不看一眼,女兒如果不趁著她在想想法子,可是半點兒機會都沒了。”
“你現在才叫沒有半點兒機會。”文夫人歎了口氣,“怎麽什麽都不跟我商量呢,就算正妃是那崇義仙君的,那王府還有側妃,還有夫人啊。”
“我姑母是貴妃,我怎能做側室?”文鴛有些難以接受。
“你姑母是貴妃,但她可有半點兒幫襯娘家的意思?你別老想著這個了,能沾到她一點兒光就算是謝天謝地了,你還端什麽架子。”
文夫人恨恨地瞪了一眼女兒,見她神情懨懨的,又道,“先為側室,迴頭再扶正也是常事,這是在皇家。”
官宦之家若是側室扶正,會讓人笑話,但是皇家卻不然。
皇後也好,皇妃也罷,似乎長壽的都不大多,而且側室和妃嬪家世好的不知多少,之所以為側室,是因為正室隻能有一位而已。
也因此,側室扶正便成為尋常,甚至和出身也無關了,隻關乎寵愛。
“可,可表哥也不喜我呀。”文鴛低著頭道。
“這會兒他許是真的被那崇義仙君迷住了,也有可能是做給皇上看的,畢竟是賜婚。”文夫人說到這裏一聲冷笑,“就那崇義仙君連個母家都沒有,你難道還被她製住了不成?”
文夫人的這一番話,說得文鴛的頭又抬起來了。
“娘,現在崇義仙君可是住在南靖侯府的,她和蘇家的兩位姑娘瞧著也是情同姐妹。”文鴛還是有些擔心南靖侯府會出手幫忙。
“情同姐妹,但卻並非真的姐妹。”文夫人想到蘇氏便不由得撇嘴,“便是幫又如何?一家子都是女子,招的贅婿都給休了,怕她們做甚。”
“這倒也是。”文鴛點了點頭,終於鬆了一口氣。
“可是現在所有的機會都被你給……唉,在宮裏鬧了這麽大個笑話,你還怎麽入五皇子府啊?”文夫人恨鐵不成鋼地瞪著文鴛。
“娘,我哪知道您心裏是這樣的打算啊,您也沒跟我說。”文鴛眼中的淚意又湧了上來。
“你若不經過這一遭,難不成還會聽娘的?”文夫人對自己的女兒還是了解的。
“娘,都是女兒的不是,您千萬要替女兒打算啊。”文鴛撲進文夫人的懷裏哭了起來,“女兒的一輩子就在娘的身上了。”
“唉,我不幫你,還能幫誰?”文夫人一聲歎。
那個當貴妃的小姑子指望不上,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的女兒了,她若進了五皇子府,憑小姑子的盛寵,難保五皇子不會榮登大寶。
到那個時候,便不是正室又如何?一個貴妃的位置也跑不了。
想到文鴛成了貴妃,文家便也能像紀家一樣成為侯府,文夫人便打定了主意,這件事情一定要辦成。
而這個時候,何姨娘也在斥責文鵑。
“四姑娘我可告訴你,三姑娘的婚事可不是你能動心思的。”何姨娘板著臉斥責著文鵑。
“我沒有。”文鵑否認道。
“你是我生的,你眉頭動一動,我都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何姨娘說道。
“姨娘也別覺得有多了解我,從小到大,您心裏隻有三姐姐,何曾有過我?”文鵑嘲諷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三姐姐才是您親生的呢。”
“你胡說什麽。”何姨娘掐了文鵑一把,“我……我自你出生哪兒對不起你了,你就是這麽報答我的。”
文鵑吃痛,躲了躲,怒視著何姨娘:“姨娘,再怎麽說,我也是府裏的姑娘,您還是莫要動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