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養了個白眼狼
龍鳳佩成精,我助古代將軍登帝位 作者:棠燦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悠悠從洛氏離開,就坐車進山去考古隊報到。
而蕭雲徹和蘇霖,則是在五日後迴到忍奴。
與他們一同迴來的,還有當今太後也就是蕭雲徹的親姑母,以及她的兩個貼身嬤嬤。
“姑母,你以後就住在此處,糧食和菜肉都備的有,以後我也會日日給您送新鮮的來。”
蕭雲徹離開之前,就在王城挑了一處院子讓人收拾好,專程給太後備著。
“好。”
太後到現在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她以為她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離開的皇宮,竟真的離開了。
而且還是坐著那樣一個聞所未聞的能在天上飛的‘車’。
她蕭家兒郎,果真是勇猛無敵。
“晏之,你快跟姑母說說,這幾十萬兵將守著的忍奴國怎的就被你攻下了?”
太後自從蕭家被抄家流放後,就從不邁出佛堂一步。
就連安景帝每月初一十五來跟她請安,也都隻能在佛堂外與她說說話。
這四年多以來,安景帝甚至連她的麵都不曾見過。
也正是因為如此,蕭雲徹這次將她帶出皇宮才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姑母,忍奴國的幾十萬兵將,是被他們自己消耗掉的,我們來時,就隻剩十幾萬人守著邊城。
我蕭家軍英勇善戰,三萬對十五萬,易出反掌。”
蕭雲徹編了個瞎話,太後也沒有懷疑。
她是蕭家女,怎能不知蕭家軍的實力。
“你說他們自己消耗了幾十萬兵將,是何原由?”
太後問。
她每日吃齋念佛,朝堂的事情從不過問,所以並不知曉忍奴王帶兵去睛州送人頭的事。
在她心裏,隻惦記著蕭家,盼著此生還能重迴蕭家。
安景帝是她養大的,卻養了個白眼狼。
她對安景帝,心裏隻有恨。
對先帝,亦隻剩恨。
若非先帝默許,她堂堂皇後,又何至於生下幾個兒女都因各種原由無法養成。
“忍奴王和齊王合謀......”
蕭雲徹將齊王的陰謀告訴了太後,又同她說了北州和賓州的事情。
“竟是如此?與虎謀皮,那齊王倒是膽大。若非你出手,怕是嶸安早已兵荒馬亂。”
太後聽完,一臉了然。
齊王有野心,在先皇時期她就知曉。
隻是他爭不過先皇,便隻能在封地待著。
沒想到,他隻是在蟄伏著等待時機。
“嗯,晏之懷疑他不僅與忍奴王合謀,烏肅那邊他可能也許了好處,鎮北軍中,說不準也有他的人。”
齊王與忍奴王的合謀,蕭雲徹有確切的證據。
但北境的事情,他還隻是猜測。
“楚氏皇族,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就為了那麽個龍椅,竟然不惜搭上半壁江山,真不知道齊王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
太後歎息一聲,眼裏都是無盡的失望。
“據說鎮南侯也在增兵,嶸安國怕是很快就要亂成一鍋粥。”
蕭雲徹狀似無意的提起鎮南侯。
既是與姑母說嶸安國的局勢,提起南境也無可厚非。
鎮南侯與姑母年輕時的二三事,他幼時偶爾也聽過一耳朵。
他想知道姑母會不會為了救嶸安國,而從鎮南侯身上想辦法。
畢竟鎮南侯手上還有十萬兵馬,如若增兵之事並非傳言,那他現在的兵馬定然更多。
江南富庶,物產豐饒,人丁自然也興旺萬分。
“鎮南侯增兵?他是要護南境,還是要護京城?亦或是要將小齊王趕迴睛州?”
太後聽見鎮南侯的消息,還真如蕭雲徹所料那般,明顯有了情緒。
“這個,晏之不好揣測,得看皇上的意思。”
蕭雲徹的確猜不出鎮南侯的心思。
守好南境是鎮南侯家族的世代使命,但護住京城,也是一個忠君將領應盡的職責。
不過,除了守好南鏡,其他想法都需要安景帝的旨意。
就如他現在的處境一般。
沒有安景帝的聖旨,他迴京城相助不對,打烏肅也不對,打小齊王更不對。
由東境到京城,前幾個城池早就被齊王收買,小齊王一路暢通。
後麵的城池見前麵的城池都放小齊王的兵馬通過,便也不敢阻攔。
當然,他們也不是不想阻攔,而安景帝根本就未派兵馬前來支援。
指著他們最多三五千人的守城軍,無論如何也攔不住小齊王的二三十萬兵馬。
既如此,還不如賣小齊王一個人情。
若齊王知曉安景帝是這般反應,恐怕棺材板都壓不住。
為了攻進京城,他不惜與忍奴王合謀,沒想到安景帝竟然不抵抗,他的那條命當真是白丟了。
也正是因為小齊王和守城軍未產生衝突,蕭雲徹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皇上的意思?皇上現在隻會慌亂,早沒了主意。”
太後是不關心朝政,但安景帝她還是‘關心’的,她就想知道這個白眼狼什麽時候把嶸安國的江山折騰散。
先帝忌憚蕭家,安景帝在自己還未站穩腳跟時,就迫不及待的將蕭家鏟除。
如若嶸安國不保,就是皇家的報應。
“啊?這......”
蕭雲徹沒想到安景帝會這樣,還以為他有什麽嚴密的布局,所以才安穩的什麽動靜也沒有呢。
原來竟是早就沒了主意?
那些朝臣呢?難道就無人獻計獻策?
“這幾年,朝堂上早就大換血,可用之人怕是沒幾個了。”
太後猜測到。
若非朝中無可用之人,也不至於拿不出個禦敵的法子。
“姑母,那咱們就眼睜睜看著皇位易主?”
蕭雲徹不想為安景帝賣命,心裏卻還是有些著急。
小齊王他暫時不了解,但齊王他是了解的。
睛州自從成為齊王的封地之後,稅賦就比其他州府高了三成。
年景好時,睛州百姓還能混口飯吃。
年景稍差時,百姓就得餓肚子。
安景帝雖說在用人上昏聵,但在稅賦上,他還是延用著先皇時期的製度。
他登基之後,百姓的生活還是和先皇時期一樣,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如若小齊王奪了天下,再與齊王一樣加重賦稅,那嶸安百姓怕是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如若小齊王真奪了皇位,你說他會不會將烏肅趕出北境?”
太後沒有迴答蕭雲徹的問題,而是沒頭沒腦的拋出另一個問題。
“這個不好說,如若齊王與烏肅有協議,小齊王恐怕不會輕易與烏肅決裂。”
蕭雲徹想了想,不確定道。
“如若他不趕走烏肅,嶸安國早晚被烏肅整個吞下。”
太後在宮中時,從不與安景帝談及國事,談了他也不會聽。
但她對融成大陸各國的了解,卻並不比安景帝少。
“姑母說的是,那依姑母看,晏之當如何?”
而蕭雲徹和蘇霖,則是在五日後迴到忍奴。
與他們一同迴來的,還有當今太後也就是蕭雲徹的親姑母,以及她的兩個貼身嬤嬤。
“姑母,你以後就住在此處,糧食和菜肉都備的有,以後我也會日日給您送新鮮的來。”
蕭雲徹離開之前,就在王城挑了一處院子讓人收拾好,專程給太後備著。
“好。”
太後到現在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她以為她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離開的皇宮,竟真的離開了。
而且還是坐著那樣一個聞所未聞的能在天上飛的‘車’。
她蕭家兒郎,果真是勇猛無敵。
“晏之,你快跟姑母說說,這幾十萬兵將守著的忍奴國怎的就被你攻下了?”
太後自從蕭家被抄家流放後,就從不邁出佛堂一步。
就連安景帝每月初一十五來跟她請安,也都隻能在佛堂外與她說說話。
這四年多以來,安景帝甚至連她的麵都不曾見過。
也正是因為如此,蕭雲徹這次將她帶出皇宮才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姑母,忍奴國的幾十萬兵將,是被他們自己消耗掉的,我們來時,就隻剩十幾萬人守著邊城。
我蕭家軍英勇善戰,三萬對十五萬,易出反掌。”
蕭雲徹編了個瞎話,太後也沒有懷疑。
她是蕭家女,怎能不知蕭家軍的實力。
“你說他們自己消耗了幾十萬兵將,是何原由?”
太後問。
她每日吃齋念佛,朝堂的事情從不過問,所以並不知曉忍奴王帶兵去睛州送人頭的事。
在她心裏,隻惦記著蕭家,盼著此生還能重迴蕭家。
安景帝是她養大的,卻養了個白眼狼。
她對安景帝,心裏隻有恨。
對先帝,亦隻剩恨。
若非先帝默許,她堂堂皇後,又何至於生下幾個兒女都因各種原由無法養成。
“忍奴王和齊王合謀......”
蕭雲徹將齊王的陰謀告訴了太後,又同她說了北州和賓州的事情。
“竟是如此?與虎謀皮,那齊王倒是膽大。若非你出手,怕是嶸安早已兵荒馬亂。”
太後聽完,一臉了然。
齊王有野心,在先皇時期她就知曉。
隻是他爭不過先皇,便隻能在封地待著。
沒想到,他隻是在蟄伏著等待時機。
“嗯,晏之懷疑他不僅與忍奴王合謀,烏肅那邊他可能也許了好處,鎮北軍中,說不準也有他的人。”
齊王與忍奴王的合謀,蕭雲徹有確切的證據。
但北境的事情,他還隻是猜測。
“楚氏皇族,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就為了那麽個龍椅,竟然不惜搭上半壁江山,真不知道齊王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
太後歎息一聲,眼裏都是無盡的失望。
“據說鎮南侯也在增兵,嶸安國怕是很快就要亂成一鍋粥。”
蕭雲徹狀似無意的提起鎮南侯。
既是與姑母說嶸安國的局勢,提起南境也無可厚非。
鎮南侯與姑母年輕時的二三事,他幼時偶爾也聽過一耳朵。
他想知道姑母會不會為了救嶸安國,而從鎮南侯身上想辦法。
畢竟鎮南侯手上還有十萬兵馬,如若增兵之事並非傳言,那他現在的兵馬定然更多。
江南富庶,物產豐饒,人丁自然也興旺萬分。
“鎮南侯增兵?他是要護南境,還是要護京城?亦或是要將小齊王趕迴睛州?”
太後聽見鎮南侯的消息,還真如蕭雲徹所料那般,明顯有了情緒。
“這個,晏之不好揣測,得看皇上的意思。”
蕭雲徹的確猜不出鎮南侯的心思。
守好南境是鎮南侯家族的世代使命,但護住京城,也是一個忠君將領應盡的職責。
不過,除了守好南鏡,其他想法都需要安景帝的旨意。
就如他現在的處境一般。
沒有安景帝的聖旨,他迴京城相助不對,打烏肅也不對,打小齊王更不對。
由東境到京城,前幾個城池早就被齊王收買,小齊王一路暢通。
後麵的城池見前麵的城池都放小齊王的兵馬通過,便也不敢阻攔。
當然,他們也不是不想阻攔,而安景帝根本就未派兵馬前來支援。
指著他們最多三五千人的守城軍,無論如何也攔不住小齊王的二三十萬兵馬。
既如此,還不如賣小齊王一個人情。
若齊王知曉安景帝是這般反應,恐怕棺材板都壓不住。
為了攻進京城,他不惜與忍奴王合謀,沒想到安景帝竟然不抵抗,他的那條命當真是白丟了。
也正是因為小齊王和守城軍未產生衝突,蕭雲徹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皇上的意思?皇上現在隻會慌亂,早沒了主意。”
太後是不關心朝政,但安景帝她還是‘關心’的,她就想知道這個白眼狼什麽時候把嶸安國的江山折騰散。
先帝忌憚蕭家,安景帝在自己還未站穩腳跟時,就迫不及待的將蕭家鏟除。
如若嶸安國不保,就是皇家的報應。
“啊?這......”
蕭雲徹沒想到安景帝會這樣,還以為他有什麽嚴密的布局,所以才安穩的什麽動靜也沒有呢。
原來竟是早就沒了主意?
那些朝臣呢?難道就無人獻計獻策?
“這幾年,朝堂上早就大換血,可用之人怕是沒幾個了。”
太後猜測到。
若非朝中無可用之人,也不至於拿不出個禦敵的法子。
“姑母,那咱們就眼睜睜看著皇位易主?”
蕭雲徹不想為安景帝賣命,心裏卻還是有些著急。
小齊王他暫時不了解,但齊王他是了解的。
睛州自從成為齊王的封地之後,稅賦就比其他州府高了三成。
年景好時,睛州百姓還能混口飯吃。
年景稍差時,百姓就得餓肚子。
安景帝雖說在用人上昏聵,但在稅賦上,他還是延用著先皇時期的製度。
他登基之後,百姓的生活還是和先皇時期一樣,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如若小齊王奪了天下,再與齊王一樣加重賦稅,那嶸安百姓怕是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如若小齊王真奪了皇位,你說他會不會將烏肅趕出北境?”
太後沒有迴答蕭雲徹的問題,而是沒頭沒腦的拋出另一個問題。
“這個不好說,如若齊王與烏肅有協議,小齊王恐怕不會輕易與烏肅決裂。”
蕭雲徹想了想,不確定道。
“如若他不趕走烏肅,嶸安國早晚被烏肅整個吞下。”
太後在宮中時,從不與安景帝談及國事,談了他也不會聽。
但她對融成大陸各國的了解,卻並不比安景帝少。
“姑母說的是,那依姑母看,晏之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