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別不知好歹!
重生嫁山裏漢,狀元娘子我不當了 作者:四月清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他對經營小團夥看得淡了,一門心思苦練功夫。
阮氏賣不完的豬下水什麽的,張成鳳也不來跟他搶了,都被他吃進了肚裏。現在他一個十歲的孩子,身上竟然有了結實的肌肉。
二十歲以下的孩子,都不願意跟他打架了。
而且有時候,他還會主動幫阮氏剔骨分肉什麽的,這讓日益疲累的阮氏感到分外欣慰。
這孩子,那些打,沒白挨!
鄰居們都紛紛誇讚,成龍這孩子,現在也不鬧事了,還會幫母親做活,練功也刻苦,以後肯定有出息,阮氏以後也算是有著落了。
阮氏也歡喜,這畢竟是她的親生兒子,雖然他父親是畜生,但他本人能學好,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生活有了盼頭,疲累似乎也輕了些。
可惜好景不長,這天晚上,幾個賊人翻過院牆闖進了她家,直接暴力踹開房門搶劫!
阮成龍奮起反抗,可惜他還是太小,力弱,被人一掌砍暈了。
阮氏被人推了一把,逼到牆角,被嚇得不敢動彈。
有點奇怪的是,張有財這個瘸子是沒有反抗的,可不知怎麽,也許是夜晚看不太清,混亂中被人砍中了一刀,當場就死了!
賊人搜刮完屋子,很快就走了,似乎很擔心被抓,連阮氏藏在裏衣的銀票都沒有搜到。
阮氏唿天搶地,第二天一早就報了官。
這也隻是盡人事而已,遭賊這種事,多半是沒有結果的。
還好她還有些銀子,買了一口薄皮棺材,在鄉鄰親友的幫助下,將張有財下葬。
張成龍對於父親的死,除了紅了眼睛,基本上沒太大感覺。
沒給他什麽幫助,這就不說了,關鍵是他爹做下的事,讓他抬不起頭來。
越長大,越感到羞愧。
他從小就立誌要做一個豪俠,將八大金剛打出響亮的名號,仗劍江湖,快意恩仇,可怎麽會有這樣的爹?
家裏的男人沒有了,鄉鄰親友們都很同情,張成龍還小,這以後的日子怎麽過?
這不是瞎擔心,因為在吊唁的時候,張成龍的二叔就將屋子裏外仔細打量了一遍,還說這屋子挺不錯的。
屋子當然不錯,前麵是鋪子,後麵是住宅,這種格局,是好多人夢寐以求的。
可不錯也不是現在才不錯,張有財沒死的時候,怎麽沒見他這麽上心?
果然下葬結束後,他二叔就拉著張成龍走到一邊,說道:
“成龍啊,你爹死了,別太難過,你得想想以後了。你是我們張家人,不如跟著我過活吧。那阮氏一個女人,怎麽照看這麽大的屋子?而且她現在成了寡婦,不宜過多拋頭露麵,不如叔拿這鋪子做點生意,怎麽也能養活你。你看怎樣?”
張成龍迴了他一個字:
“滾!”
他二叔黑著臉走了,不過臨走前,還丟下一句話。
“你才多大,別不知好歹!二叔是為你好,才好言相勸的,我勸你再好好想想!”
鄉鄰們都為這種親戚不恥,可她們是外人,不好多說什麽。
不過讓眾人再次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下葬剛結束的第二天,肉鋪門口來了五個衣著光鮮的漢子,而且個個都騎著大馬,外加一輛馬車。
這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啊!
不光是鄰居,好多人都圍過來看稀奇,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來者聲稱是阮棉娘派他們來的,來接阮氏母子去京城生活。
眾人一聽頓時嚷嚷開了,
沒想到阮棉娘這麽有出息,這麽孝順,這才去京城多久,就要接阮氏也去京城麽?
阮氏有些不可置信,來人卻拿出了一封信,是棉娘親手寫的。
信中說阮氏年紀越來越大,不適合開肉鋪子了,太累,過去後,會給她找一個輕鬆的活計幹的。
阮氏如在夢裏,半天迴不過神來,直到鄰居說她趕緊收拾東西去京城啊,這是女兒接你去享福的,還猶豫什麽呢?
她這才迴過味來,連忙把人請進屋,端茶倒水,然後去張羅收拾東西。
她本來就是漂泊至此的,這裏本來就不是她的家鄉,隻是多年來熟悉了,有些許舍不得,要走的話,還是沒多大心理障礙的。
張成龍更不用說,這小子從小就想著仗劍天涯,換個地方簡直是太好了。
她還準備將那些殺豬剔肉的工具帶上的,萬一到時候沒有活做,還可以重操舊業。
來人卻說不用,萬一沒活做,就不做好了,保證有人養著你和成龍。
在來人的勸說下,阮氏和張成龍就隻帶了一些簡單的衣物,就一同上路了。
這一路,自然是心情激蕩,再加上一些忐忑不安,再加上對未來的些許期望。
……
杜夫人這些天,是天天與棉娘在一起,晚上也是,不是在盛家,就是在杜府。
她對棉娘也是真好,直接送了棉娘一個莊園!
這處莊園叫作鏡湖別莊,名字是根據莊園裏的一個湖泊而來。
因為這座湖泊的水非常清澈,而且麵積還不小。湖泊的盡頭,有一座山,坐在湖邊,就能看到那座山被倒映在湖中,如同上下拚合在一起,再加上雲彩,水天一色,極為養眼。
除了這一水一山,莊園裏有院落一個,共有房屋二十餘間。
還有三十多畝農田,七畝果園。這些田園有長工一直在打理的。
總的來說,這處莊園雖然占地不小,但大部分都是那一水一山,真正實用的地方隻占小部分,所以隻能稱小莊園。
但於棉娘來說,這可是她做夢都沒想到過的事物!
她連連推辭,杜夫人卻堅持要她收下。
“娘跟你說,你就兩個哥哥,他們跟你爹一樣,都是打仗的命,這輩子隻怕都不會來京城居住,你不要誰要?放在娘手裏也是浪費,娘也不可能一直呆在京城,總要迴去的,你就當是幫娘一個忙了。”
這話說得!
一個莊園,怎麽會浪費呢?
隻要有人管理,那就可供幾十人生活了,還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那種。
推辭不過,她也隻得收下了,隻是覺得有些燙手。
哎,姐就是天生窮命啊!
阮氏賣不完的豬下水什麽的,張成鳳也不來跟他搶了,都被他吃進了肚裏。現在他一個十歲的孩子,身上竟然有了結實的肌肉。
二十歲以下的孩子,都不願意跟他打架了。
而且有時候,他還會主動幫阮氏剔骨分肉什麽的,這讓日益疲累的阮氏感到分外欣慰。
這孩子,那些打,沒白挨!
鄰居們都紛紛誇讚,成龍這孩子,現在也不鬧事了,還會幫母親做活,練功也刻苦,以後肯定有出息,阮氏以後也算是有著落了。
阮氏也歡喜,這畢竟是她的親生兒子,雖然他父親是畜生,但他本人能學好,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生活有了盼頭,疲累似乎也輕了些。
可惜好景不長,這天晚上,幾個賊人翻過院牆闖進了她家,直接暴力踹開房門搶劫!
阮成龍奮起反抗,可惜他還是太小,力弱,被人一掌砍暈了。
阮氏被人推了一把,逼到牆角,被嚇得不敢動彈。
有點奇怪的是,張有財這個瘸子是沒有反抗的,可不知怎麽,也許是夜晚看不太清,混亂中被人砍中了一刀,當場就死了!
賊人搜刮完屋子,很快就走了,似乎很擔心被抓,連阮氏藏在裏衣的銀票都沒有搜到。
阮氏唿天搶地,第二天一早就報了官。
這也隻是盡人事而已,遭賊這種事,多半是沒有結果的。
還好她還有些銀子,買了一口薄皮棺材,在鄉鄰親友的幫助下,將張有財下葬。
張成龍對於父親的死,除了紅了眼睛,基本上沒太大感覺。
沒給他什麽幫助,這就不說了,關鍵是他爹做下的事,讓他抬不起頭來。
越長大,越感到羞愧。
他從小就立誌要做一個豪俠,將八大金剛打出響亮的名號,仗劍江湖,快意恩仇,可怎麽會有這樣的爹?
家裏的男人沒有了,鄉鄰親友們都很同情,張成龍還小,這以後的日子怎麽過?
這不是瞎擔心,因為在吊唁的時候,張成龍的二叔就將屋子裏外仔細打量了一遍,還說這屋子挺不錯的。
屋子當然不錯,前麵是鋪子,後麵是住宅,這種格局,是好多人夢寐以求的。
可不錯也不是現在才不錯,張有財沒死的時候,怎麽沒見他這麽上心?
果然下葬結束後,他二叔就拉著張成龍走到一邊,說道:
“成龍啊,你爹死了,別太難過,你得想想以後了。你是我們張家人,不如跟著我過活吧。那阮氏一個女人,怎麽照看這麽大的屋子?而且她現在成了寡婦,不宜過多拋頭露麵,不如叔拿這鋪子做點生意,怎麽也能養活你。你看怎樣?”
張成龍迴了他一個字:
“滾!”
他二叔黑著臉走了,不過臨走前,還丟下一句話。
“你才多大,別不知好歹!二叔是為你好,才好言相勸的,我勸你再好好想想!”
鄉鄰們都為這種親戚不恥,可她們是外人,不好多說什麽。
不過讓眾人再次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下葬剛結束的第二天,肉鋪門口來了五個衣著光鮮的漢子,而且個個都騎著大馬,外加一輛馬車。
這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啊!
不光是鄰居,好多人都圍過來看稀奇,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來者聲稱是阮棉娘派他們來的,來接阮氏母子去京城生活。
眾人一聽頓時嚷嚷開了,
沒想到阮棉娘這麽有出息,這麽孝順,這才去京城多久,就要接阮氏也去京城麽?
阮氏有些不可置信,來人卻拿出了一封信,是棉娘親手寫的。
信中說阮氏年紀越來越大,不適合開肉鋪子了,太累,過去後,會給她找一個輕鬆的活計幹的。
阮氏如在夢裏,半天迴不過神來,直到鄰居說她趕緊收拾東西去京城啊,這是女兒接你去享福的,還猶豫什麽呢?
她這才迴過味來,連忙把人請進屋,端茶倒水,然後去張羅收拾東西。
她本來就是漂泊至此的,這裏本來就不是她的家鄉,隻是多年來熟悉了,有些許舍不得,要走的話,還是沒多大心理障礙的。
張成龍更不用說,這小子從小就想著仗劍天涯,換個地方簡直是太好了。
她還準備將那些殺豬剔肉的工具帶上的,萬一到時候沒有活做,還可以重操舊業。
來人卻說不用,萬一沒活做,就不做好了,保證有人養著你和成龍。
在來人的勸說下,阮氏和張成龍就隻帶了一些簡單的衣物,就一同上路了。
這一路,自然是心情激蕩,再加上一些忐忑不安,再加上對未來的些許期望。
……
杜夫人這些天,是天天與棉娘在一起,晚上也是,不是在盛家,就是在杜府。
她對棉娘也是真好,直接送了棉娘一個莊園!
這處莊園叫作鏡湖別莊,名字是根據莊園裏的一個湖泊而來。
因為這座湖泊的水非常清澈,而且麵積還不小。湖泊的盡頭,有一座山,坐在湖邊,就能看到那座山被倒映在湖中,如同上下拚合在一起,再加上雲彩,水天一色,極為養眼。
除了這一水一山,莊園裏有院落一個,共有房屋二十餘間。
還有三十多畝農田,七畝果園。這些田園有長工一直在打理的。
總的來說,這處莊園雖然占地不小,但大部分都是那一水一山,真正實用的地方隻占小部分,所以隻能稱小莊園。
但於棉娘來說,這可是她做夢都沒想到過的事物!
她連連推辭,杜夫人卻堅持要她收下。
“娘跟你說,你就兩個哥哥,他們跟你爹一樣,都是打仗的命,這輩子隻怕都不會來京城居住,你不要誰要?放在娘手裏也是浪費,娘也不可能一直呆在京城,總要迴去的,你就當是幫娘一個忙了。”
這話說得!
一個莊園,怎麽會浪費呢?
隻要有人管理,那就可供幾十人生活了,還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那種。
推辭不過,她也隻得收下了,隻是覺得有些燙手。
哎,姐就是天生窮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