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國本來就小,不過一日,方十裏便已經看到地上矗立著一座小小的碑,上書“薑”字。他知道,這便是走出了薑國地界。
眼看天色已晚,寒氣更重,須得尋個地方過夜了。若是不找地方遮蔽風寒,恐怕沒人能在這冰天雪地裏過上一夜,安然活到明日太陽升起。
方十裏一路往前走一路張望,終於在太陽徹底消失之前看到一座破破爛爛的小廟,儼然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當地山神廟。
方十裏連忙走進去。他先是在布滿灰塵的山神泥塑前拜了一拜,這才四周尋找起來,想要找一些破舊的木頭和幹草點上一堆火來取暖。
廟中角落裏有一堆幹柴,方十裏走了過去。但是待到走近,他目光卻微微一凝。
這堆幹柴旁赫然蜷縮著一個人。此人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身著一襲單薄的白衣,長相普通。雖然是蜷縮著,卻還是能夠看出她身形頗為高大,倒不像是個女子的身形。她手裏死死地抱著一柄劍,這劍無鞘,由於她將這劍懷抱地太緊,胸前的肌膚已然為劍鋒所割破,鮮血染紅了白色衣衫。她眼睛緊閉,嘴唇白裏透紫,一動不動。
方十裏小心地探了探她的鼻息,發現這白衣女子還有唿吸,雖然已經極為微弱。
他曾經見過被凍死的人,也是這番模樣。想來是這女子在凍暈前尋到了這座山神廟,卻再也無力生火取暖,所以倒在這裏。不過好在這山神廟為她擋住了寒風和驟雪,不至於直接凍死。
方十裏小心翼翼地將這白衣女子身邊一些木柴聚攏到離他不遠的地方,又用火折子將幹草點了,片刻一個火堆在黑夜中亮了起來。周圍慢慢變暖起來。
方十裏取來一些雪,用火化了,將化成的水慢慢倒入女子的口中。他略懂些藥理,身上也帶了些治療刀瘡劍傷的外傷草藥,於是上前去想要給這女子的劍傷處理一番。本想將這劍取下,但是這女子的手如同鋼鐵一般,劍柄好似被嵌在她的右手上,根本無法取下。無奈方十裏隻好將這女子環抱劍刃的左手移開,這才發現她的左手手臂處也被劃得鮮血淋漓。方十裏將這女子懷中的劍往外拉了寸許,也顧不得男女之別,將草藥給她的傷口處敷上,又從行禮裏取一件幹淨的衣衫撕下些布條來給傷口包紮了。
做完這些,方十裏才喝著雪水,吃了些幹糧,又尋些幹草先給這女子蓋了。
走了一天的路,此刻他也是精疲力竭,眼皮直打架。
但是方十裏還是強打起精神,拔下自己的十餘根發絲。他的發質頗為堅韌柔軟,所以很容易地便將這些頭發連在一起,結為了丈許長的發絲之繩。他將這發絲一端係在自己的食指之處,一端綁在這女子的腳腕上。而後讓自己和這女子的距離剛好能讓發絲微微繃緊,這才就地鋪上些幹草,沉沉睡去。
山神廟外朔風漸起,一絲絲涼風裹挾著雪花飄進廟中,落在方十裏的臉上。方十裏睡夢正酣,被這絲涼意驚醒,朦朦朧朧間睜開了雙眼。
模糊間,他竟然看見一個婀娜的背影站在廟裏的神像前,此刻正在參拜。
方十裏心中一驚:這並不是那個白衣女子!
廟中光線昏暗,神像肅穆。細看之下,這女子體態風韻娉婷,綽約多姿。她鳳髻蟠空,羅衣錦裘,雪白鬥篷拖在地上。那受傷的白衣女子仍然躺在那裏,沒有半點要醒轉的模樣。
這女子慢悠悠地轉過頭來,俏生生地道:“小郎君醒了?”
這聲音柔媚,如黃鶯輕啼,宛轉悠揚。
火堆還沒有熄滅,有點點火苗在跳動,微弱的火光照亮了這女子的臉龐。
她麵容素白,娥眉橫翠,粉麵生春。一點朱唇如丹砂,額頭有粉色花瓣。妖嬈窈窕國色傾城,舉止間雍容華貴。
方十裏暗道不妙,但還是恭恭敬敬地站起身來拱手道:“見過夫人,不知可是小生有何等地方冒犯了夫人?”
白裘女子笑道:“小郎君原來是個讀書人。我如今在為我的三個孩兒尋一位良師,教他們識文斷字。小郎君長相俊俏,氣度不凡,可願意做我孩兒的老師嗎?”
方十裏心中歎了口氣,這婦人來者不善,身上頗顯妖邪之氣,恐怕不是善茬,他麵上不動聲色:“那夫人恐怕找錯人了,在下隻是一介村夫,哪裏懂得識文斷字呢?我若做了老師隻會誤人子弟啊!”
婦人笑道:“哦?既是如此,那倒是妾身唐突了。小郎君既然做不得老師,我府中還缺上一道菜肴,便委屈你當那道菜肴了。”
方十裏麵色一僵,哈哈笑道:“實不相瞞,剛剛我隻是與夫人開了個玩笑。夫人有所不知,小生十二歲便考取童生,十四歲就高中秀才,十裏八鄉誰人不知小生姓名?我自小便熟諳聖賢之言,禮教之法,做人師長是綽綽有餘!”
白裘婦人掩麵輕笑:“既然如此,就勞煩小郎君跟妾身迴府了。”
方十裏心中苦澀,卻毫無辦法,隻好應聲。
這婦人也不施展法術禦空,隻是當先走在前頭,方十裏跟在她身後,兩人前後走出山神廟。
方十裏迴頭看了那泥塑的神像一眼,心中苦笑:“倒是白白拜了你這神靈了……”
他沒有逃跑的心思,他深知凡人的力量又多渺小,妄自逃跑隻會激怒於她,得不償失。
行走了不過半個時辰,前麵便看見了一處山壁,山壁前遍布積雪,毫無異處。但雖是如此,這婦人還是徑直往石壁上走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一絲。待到走進石壁,她倏地消失不見,隻留下地上一行腳印。
方十裏微微凝神,看向這石壁,卻看不出有什麽玄妙之處,前方傳來那婦人的聲音:“小郎君,還不快些進來罷?”
方十裏一閉眼,也朝著山壁的方向進去。再睜開眼睛時,卻發現這哪裏是什麽山壁?分明是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樓,想來這山壁不過是這婦人所施展的障眼法。
這牌樓裏處處繁花錦簇,雕欄畫棟,複道迴廊,空中彌滿著異香。
牌樓後麵是一個園子,一眼看去大概方圓十餘裏大小。到了這裏異香更加濃鬱,原來是這園中栽滿奇藤異草,惠芝幽蘭。還有一方不小的池塘,池塘中有蓮葉恬恬,藕花曼妙。外界那番嚴冬的景致在此番連一丁點也感受不到。
園中有幾根石柱,石柱頂端是巨大的夜明珠,發出柔和的光芒。故而就算是此刻是夜晚,這園子中也是纖塵可見。
婦人無奈地看著池塘,清叱道:“不要玩兒了,成天嬉戲打鬧成何體統。娘親給你們找了位先生,你們快快上來!”
下方的一片蓮葉忽然微微搖動,隨後有幾個白影從中躥出,落在池塘旁的石桌上。
方十裏瞧了過去,不由得微笑,這原來是幾隻小狐狸。
這幾隻小狐狸不過巴掌大小,個個通體雪白,身上毛茸茸的好似一團線球,烏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轉著,憨態可掬。此刻一個個匍匐在石桌上,吱吱地衝著方十裏叫。
婦人轉過頭來對方十裏笑道:“小郎君,看來我的這些孩兒很喜歡你,你可是與他們有緣啊!”
方十裏笑道:“我看見他們也是甚為歡喜。”
婦人大喜:“如此最好。小郎君且看,這左手邊的那一件屋子便是書房了,這些年來我網羅了不少人類的書籍典藏,明日你便開始教導它們吧。”
她又指向在桌麵上又開始打鬧的三隻小狐狸:“他們聽得懂人語,隻是近些年來苦於沒有良師教導。我不求它們能引經據典,隻求能讀書明理便足夠了。”
方十裏深深地看了這婦人一眼,笑道:“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聖賢之經,上消天災,下庇萬民。它們隨我修聖賢之書,日後明心見性,身合天理,以後定然前程無算。”
婦人眼中第一次露出凝重,看向方十裏的眼神有了些許鄭重與肅然,她施了個萬福:“先生頗有見地,既然如此,我將幾個孩兒托付給你也就安心了。”
一隻小狐狸忽然跳到了方十裏的肩上,抓著他的一綹頭發蕩來蕩去。
方十裏微微一笑,摸了摸小狐狸的毛發:“既然讀了聖賢書,便是聖賢門徒。我自然會盡全力教它們學問。”
婦人頷首,“先生,這園中僅有我們母子四人,空餘廂房百餘間都不止,您可隨意挑選一間作為住處。園中百果皆有靈氣,足矣充饑,日日服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不在話下。”
方十裏點點頭:“那就多謝夫人了。”
婦人朝著仍在方十裏頭上蕩秋千的小狐狸一瞪眼:“還不快下來,先生還未休息,明日再與先生學經罷!”
小狐狸依依不舍地鬆開頭發,乖乖地下來落在石桌上,然後三隻白色小毛球一齊跟在婦人的身後,溜溜地走往園子深處。
隻剩下方十裏站在原地,不由得感慨世事難料。不過來之則安之,驚慌不定反倒讓人家笑話。每逢大事須有靜氣,處變不驚才能有應對良策。
方十裏悠悠地往前走,旁邊有一株一人高的小樹,上麵結著十幾顆紅彤彤的果子,都有兒童拳頭大小,甜香撲鼻。他摘下一顆咬了一口,果真覺得口齒迴甘,肚子裏好像湧起一陣暖流。
這果子倒真如婦人所說,可以增強人的體魄。
方十裏又摘了一顆,邊走邊吃,隨便尋了一間廂房推門走了進去。這房間一概陳設頗為典雅古樸,門一開屋內的香爐就自己升起紫煙,沁人心脾。
方十裏吃完果子,脫下衣服躺在床上,取下發髻間的翠綠葉子在手上摩挲。他誌在求仙問道,如今困在這狐狸窩裏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他又想起了那山神廟中的白衣女子,可是自己尚且自顧不暇,她能否活下來也隻能看造化了。
轉眼就是天明,方十裏洗漱完畢,走到園中。這林園白天看起來又是別有一番景致,與晚間頗為不同。
來到藏書房中,方十裏一愣。
藏書房中有數十個古香古色的書架,上麵皆是一些書籍典藏。最前方擺放著三個蒲團,三隻小狐狸赫然正伏在蒲團上,搖頭擺尾地看著方十裏。
點點大的小東西趴在偌大的蒲團上,顯得很是喜人。
方十裏對這些小狐狸頗為喜愛,對它們笑道:“你們的母親說你們聽得懂人語,確是如此嗎?”
三隻小狐狸眨巴眨巴眼,齊齊點頭。
方十裏大致看了看,這些書架上的書籍頗為齊全,也不知道這狐妖是從哪弄來的。他先挑了一部世人多用以給孩童啟蒙的《蒙學》,開始給這些小狐狸講起字來。
“你們是狐狸一族,我便先教你們狐狸二字吧。”
三隻小狐狸又是齊刷刷地點頭。
方十裏啞然失笑,上去撫了撫它們順滑的毛發,然後給他們啟蒙。昔年他給教導方贖讀書認字也是這般,故而也算駕輕就熟。
這些小狐狸聰明伶俐,沒想到僅僅半天就已經學會了百十來個字,這還是方十裏有意循序漸進的緣故。方十裏驚歎之餘頗為欣喜,更加用心的教導它們。
突然,方十裏心中一凜,好像有一陣風自書房中吹過。他知道這是那狐妖婦人在窺視此間的場景,害怕自己是個欺詐之徒又或是向這些小狐狸傳授些歪理邪說。
不過方十裏卻也不屑於做這等事,讀聖賢書,立君子之品行,若是行宵小之事,反倒是對自己的侮辱。
……
方十裏每日教導小狐狸學問,自己也翻看這書架上的浩瀚書籍。這些書籍中有幾本是對修仙之事的描述,方十裏根本看不懂。不過好在他記性不差,將這些內容記了個七七八八。
就這樣,方十裏每日除了教書就是讀書,時間飛逝,轉眼便是三月有餘。
這日方十裏在教導三隻小狐狸《師言》。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人有三命,一為父母所生之命,二為師造之命,三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師造其魂,而後自立其命。所以師者,再生父母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為師父。”
“天降生靈,作之道,作之師,故而天地道親師,師者尊者也。”
“小靈,你麵前的是齋典,你取錯書了!”
方十裏得知,這四隻大小狐狸乃是白月靈狐一族,故而為了方便,給這三個小家夥取名為小白、小月和小靈。
小靈最為調皮,昔日抓住方十裏發絲的便是她了。她的兩個哥哥雖然也是玩心甚重,但到了她麵前卻還是差了一籌。
小狐狸吐了吐粉嫩的舌頭,小爪子一揮,這本書就迴到了書架上,又有一本書飄落下來,正是那本師言。
方十裏不由得心中感慨,這三隻小狐狸初見時不過巴掌大小,就算是如今長了一圈,也還是小小的一團。卻個個身懷法力,躥簷走壁不在話下,牽引拿物更是手到擒來。
這是,突然聽到一聲稚嫩的童音:“方夫子!”
方十裏心中一動,看了過去,赫然便是小靈在那裏口吐人語。
方十裏笑道:“你最是調皮,讀書也沒有你哥哥們用心,卻不曾想你是第一個開口說話的。”
小狐狸吱吱笑了起來,高興地張牙舞爪。
另外兩隻小狐狸聽得她這般開口,卻是急得抓耳撓腮,半晌後兩聲稚嫩的聲音也是相繼從他們口中傳來。
“方夫子!”
“方夫子!”
方十裏心中驚喜,更多的還有欣慰,正要開口,卻看見屋中空氣微微蕩漾,一個身影慢慢由虛化實,凝聚成形,正是那狐妖婦人。
婦人此刻再顧不上姿態雍容了,大步上前攬住三隻小狐狸,激動萬分:“我兒果真有出息了……果真有出息了!為娘當年修煉至化形才可煉化橫骨,口吐人言,沒想到你們出生不過十年就能開口說話,我白月靈狐一族要在你們身上重現妖聖風采!”
三隻小狐狸爭先恐後地開口:“娘親!娘親!娘親!“
婦人喜極而泣,連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朝著方十裏行了一禮:“多謝先生教導之恩!先生可有什麽心願?妾身定當全力讓先生順心所願。”
方十裏心中微微腹誹,這婦人竟是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這邊的場景,他含笑道:“我倒不求什麽迴報,隻望夫人讓我離開便可。”
三隻小狐狸聽到此言,小白連忙道:“方夫子,您……您要走了嗎?”
他初會講話,還不太純熟,有些磕磕碰碰。
方十裏摸了摸他的頭:“我不能永遠教導你們,你們日後需學而時習,溫故知新。還要記住,知過而改,仿聖效賢。“
狐妖婦人抿嘴微笑:“先生既然想要離開,妾身自無不允。先生且隨我來。“
說罷她袖擺一揮,方十裏眼前一片雪白,旋即兩人來到了園中。
婦人看著方十裏,眼波流轉:“先生真要棄我們母子而去嗎?”
其聲哀轉,好像是被情郎拋棄的怨婦一般。
方十裏察言觀色,敏銳地從這婦人的眼中看到一絲絲寒意,頓時心中一凜。這可是妖類,其性難測,此刻恐怕對自己已經動了殺機!
方十裏不露聲色:“夫人,須知強扭的瓜不甜,更何況古往今來,豈有囚師之說?”
婦人此刻已然殺意必現,但神色卻更為哀婉:“先生,您若是離去了,可叫我等怎麽活呀?我三個孩兒學經才初顯成效,你若離去,不是前功盡棄嗎?”
方十裏右眼狂跳,“夫人,你莫非要殺我?”
婦人咯咯一笑:“那倒不會,先生安心在此地住下來,待到我三個孩兒皆明天地之理,得以化形,便讓先生離去如何?先生身合靈氣,妾身明日便去為你尋得一修煉的法門,送您入道途,您意下如何?”
方十裏搖了搖頭:“我在外界早有安排,不可在此地長留。如今我的三個弟子皆已明聖賢之理,它們本就天資卓越,我這一身學問已然教無可教,上等的學問,在於自省。夫人何必拘泥此事呢?”
婦人緊緊注視著方十裏:“先生可知這長洲大地,白月靈狐一族,除了我母子四人可能再也沒有了。你若是離開後將消息散出,有金丹乃至元嬰的大能尋上門來,要滅殺我等或是捕捉我們作為靈寵,我們豈不是自掘墳墓?先生執意要離開,莫非果真是死誌已決?”
方十裏汗毛都已經豎起,但是還是強自微笑道:“我是三隻小狐狸的老師,教他們聖賢之理,啟蒙之經。你白月靈狐一族天資毓秀,日後元嬰紫府,也未必修不成。你若殺了我,與它們弑師有何區別?修行也是修心,它們道心有缺,日後道行有損,白白折了前途,這便是夫人想看到的嗎?”
他看著狐妖婦人的眼睛,目光如清水。
“自入你這狐園以來,我以真心待你們,想來夫人也看在眼裏。三隻小狐狸是我的弟子,我自然不會做出有害它們的事情,這點夫人也請放心。我以真心待明月,還望明月有清輝。”
婦人眯了迷狹長的雙眼,有些嗤笑道:“這幾日你一直在教導它們《師道》、《師言》、《尊師》、《師經》,想來便是為了此刻吧?這也算真心麽?”
方十裏笑道:“心不生惡,無愧於天,便是真心了。天地道親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得它們尊我敬我。”
婦人仰麵看天,麵色陰晴不定,思索片刻,突然展顏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送先生離去吧。我觀先生心思細膩,心竅剔透,日後定當不凡。還望您修道有成,百年後可以照拂一二你的三位弟子。”
方十裏點頭稱是:“這是自然。”
狐妖婦人再揮一下袖擺:“出來送一下你們的先生罷。”
頓時三隻小狐狸出現在空中。
“方夫子,您現在就要走了嗎?”
“老師,您能不能多陪陪小靈……”
“夫子……”
三隻小狐狸攀附在方十裏身上,淚眼朦朧,滿是不舍,不肯鬆開它們的爪子。
方十裏也很不舍,經過三個月的相處,他早已和這三個小家夥感情極好,拿它們當做自己的弟子和親人。但是人各有去處,他不可能永遠呆在這安樂窩之中,直達老死。大道當先,他不能停留。
方十裏將三隻小狐狸捧在手心,說道:“世人對狐狸頗有偏見,有人認為狐族乃賢族,身隨祥瑞。有人說狐族狡詐不詳,招惹禍端。但是我卻認為他們說得都不對。人分善惡,萬物也分陰陽。同樣是天地所生,你們的善惡都隻在你們的一念之間,與我等人族無異。所謂有教無類,所以人類的聖賢文章你們也可習得,我也不吝教導你們。你們須得記住我的話,凡事明善惡,無愧於心,便是聖賢門徒了。如此才可道心澄明,親近天地之理。”
方十裏不懂修行之事,不過料想應當和讀書做學問也差不多。
三隻小狐狸似懂非懂,都齊刷刷地點頭。
就連狐妖婦人也是麵色凝重,向方十裏施了一禮:“妾身多謝先生教誨。”
婦人手上虛劃一下,方十裏眼前景致再變,赫然又迴到了之前的山壁處。此刻已過三個月,外麵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方十裏感受著和煦的陽光,心中感慨。他看向前方,目光卻一頓。
離他們半裏處,赫然站著一個白衣女子。這女子身形高高大大,身長能有七尺,怕是許多男子也不及她。她身後背負著一柄劍,身邊有白雲流轉起伏,身後矗立著一座巍巍高山的虛影。她麵朝狐妖婦人和方十裏,衣袂飄揚,雖然樣貌普普通通,卻是淵渟嶽峙,頗有宗師風度。
這便是那夜在山神廟中所遇見的那名女子。她竟然活了下來,看其模樣也是修道之人。
她三步兩步就來到方十裏二人的麵前。
“苦尋你們多日,如今總算不負我一番勞頓。”
聲音清清冷冷,如山澗流溪。
方十裏有些驚喜:“姑娘,你沒死!”
白衣女子瞥了他一眼:“你第一次見麵這樣和姑娘這樣說話?”
方十裏訥訥一笑。
白衣女子接著道:“當日我正是築基的緊要關頭,神魂皆斂體內,雖然能感應四周,卻無暇自保。若不是你,我恐怕已然被凍死。我知道你被狐妖擄走,故而一醒來便四處尋找你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找了三月有餘,終於給我發現了這一處狐妖洞窟。”
說話間她拔出背後的那柄劍,抬手便是一劍!
劍光恢弘,似一道長河,直奔狐妖婦人而去。
狐妖婦人俏臉變色,一條粗大的尾巴自她身後伸展開來,擋在她的麵前。須臾間白色的匹練劍光便和白色狐尾相撞,這狐狸尾巴甚至沒有堅持片刻被擊潰,化作漫天白色絲絮。
婦人悶哼一聲,身體直接被這道劍光轟的跌落在地上。
“你分明是剛剛築基,氣息都還不穩,怎會有此實力?我築基中期的境界,竟然不能接你一劍之力!”
婦人口中咳血。
白衣女子搖了搖頭:“我平生隻修一劍,劍出法隨,你區區一個築基中期的妖類,受我一劍不死已經很不錯了。”
說罷,她手上那柄看似平凡的鐵劍再次抬起:“下一劍,你便擋不住了。”
劍刃上有白光凝聚。
“且慢!”
方十裏站到狐妖麵前,笑道:“這位夫人並非惡妖,她請我過去做客也並無歹意,她現在已經答應放我離開,還請姑娘也放她一條生路如何?”
方十裏身後的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她知道,方十裏隻字未提三隻小狐狸是因為他自己也摸不清這女子的行事作風,若是保不下自己,起碼能保住小狐狸。
白衣女子手中劍仍未放下:“愚昧!你可知異類便是異類,它們如何懂得人的道理?她之前不殺你,恐怕是看你沒有肉,想要將你養肥了再吃!還不快快離開!”
方十裏不肯動:“姑娘,之前我算是救了你一命,如今換得這位夫人一命,可否?”
白衣女子眉頭結在一起,深深地看著方十裏,發現他目光清明,沒有被蠱惑的意思。
她將劍又束迴身後,伸手一抓,方十裏便來到她身旁。“既然如此,我便饒她一命。你快隨我離開,待你安全了,我也算不欠你……”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怔怔地看向前方。
方十裏好奇間也把目光投了過去。
那狐妖婦人正笑眯眯地看著二人,哪裏還有之前受傷的模樣。她身後一片粉色的霧彌漫,驚人的氣勢在其中孕育。
白衣女子地盯著她,口中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金丹妖修!”
看著她這番模樣,婦人囅然而笑:“小姑娘,你的天賦不錯,可惜今日之後,世間要少了你這樣一個天驕了。”
她轉而看向方十裏:“方先生,本來我還在考慮要不要放你離去,故而試探你一下。沒想到是妾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妾身在此給你賠罪了!”
她身後的粉色霧氣向著白衣女子籠罩過去。
形式急轉,雙方兩級顛倒。
白衣女子臉上微變,一言不發,抬手便是十餘道劍光驟發!
這些劍光好似化作一道劍網,氣勢洶洶地直奔霧氣切割過去。但是一進入粉色霧氣,這劍網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消失不見。
白衣女子的氣息頓時萎靡下來,但是看著迎麵而來的霧氣,她的眼神依舊倔強。她隻修一劍,除此之外再無別的術法,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夫人且慢!”
還是方十裏,他又擋在了白衣女子的身前,粉色霧氣戛然而止。
“夫人,她也不是存心要殺你,何苦害她一條性命呢?”
狐妖婦人似笑非笑:“她是先生的朋友,妾身又怎麽會殺她呢?隻因她方才言出不遜,我這才嚇她一下,好教她長個記性。”
眼看天色已晚,寒氣更重,須得尋個地方過夜了。若是不找地方遮蔽風寒,恐怕沒人能在這冰天雪地裏過上一夜,安然活到明日太陽升起。
方十裏一路往前走一路張望,終於在太陽徹底消失之前看到一座破破爛爛的小廟,儼然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當地山神廟。
方十裏連忙走進去。他先是在布滿灰塵的山神泥塑前拜了一拜,這才四周尋找起來,想要找一些破舊的木頭和幹草點上一堆火來取暖。
廟中角落裏有一堆幹柴,方十裏走了過去。但是待到走近,他目光卻微微一凝。
這堆幹柴旁赫然蜷縮著一個人。此人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身著一襲單薄的白衣,長相普通。雖然是蜷縮著,卻還是能夠看出她身形頗為高大,倒不像是個女子的身形。她手裏死死地抱著一柄劍,這劍無鞘,由於她將這劍懷抱地太緊,胸前的肌膚已然為劍鋒所割破,鮮血染紅了白色衣衫。她眼睛緊閉,嘴唇白裏透紫,一動不動。
方十裏小心地探了探她的鼻息,發現這白衣女子還有唿吸,雖然已經極為微弱。
他曾經見過被凍死的人,也是這番模樣。想來是這女子在凍暈前尋到了這座山神廟,卻再也無力生火取暖,所以倒在這裏。不過好在這山神廟為她擋住了寒風和驟雪,不至於直接凍死。
方十裏小心翼翼地將這白衣女子身邊一些木柴聚攏到離他不遠的地方,又用火折子將幹草點了,片刻一個火堆在黑夜中亮了起來。周圍慢慢變暖起來。
方十裏取來一些雪,用火化了,將化成的水慢慢倒入女子的口中。他略懂些藥理,身上也帶了些治療刀瘡劍傷的外傷草藥,於是上前去想要給這女子的劍傷處理一番。本想將這劍取下,但是這女子的手如同鋼鐵一般,劍柄好似被嵌在她的右手上,根本無法取下。無奈方十裏隻好將這女子環抱劍刃的左手移開,這才發現她的左手手臂處也被劃得鮮血淋漓。方十裏將這女子懷中的劍往外拉了寸許,也顧不得男女之別,將草藥給她的傷口處敷上,又從行禮裏取一件幹淨的衣衫撕下些布條來給傷口包紮了。
做完這些,方十裏才喝著雪水,吃了些幹糧,又尋些幹草先給這女子蓋了。
走了一天的路,此刻他也是精疲力竭,眼皮直打架。
但是方十裏還是強打起精神,拔下自己的十餘根發絲。他的發質頗為堅韌柔軟,所以很容易地便將這些頭發連在一起,結為了丈許長的發絲之繩。他將這發絲一端係在自己的食指之處,一端綁在這女子的腳腕上。而後讓自己和這女子的距離剛好能讓發絲微微繃緊,這才就地鋪上些幹草,沉沉睡去。
山神廟外朔風漸起,一絲絲涼風裹挾著雪花飄進廟中,落在方十裏的臉上。方十裏睡夢正酣,被這絲涼意驚醒,朦朦朧朧間睜開了雙眼。
模糊間,他竟然看見一個婀娜的背影站在廟裏的神像前,此刻正在參拜。
方十裏心中一驚:這並不是那個白衣女子!
廟中光線昏暗,神像肅穆。細看之下,這女子體態風韻娉婷,綽約多姿。她鳳髻蟠空,羅衣錦裘,雪白鬥篷拖在地上。那受傷的白衣女子仍然躺在那裏,沒有半點要醒轉的模樣。
這女子慢悠悠地轉過頭來,俏生生地道:“小郎君醒了?”
這聲音柔媚,如黃鶯輕啼,宛轉悠揚。
火堆還沒有熄滅,有點點火苗在跳動,微弱的火光照亮了這女子的臉龐。
她麵容素白,娥眉橫翠,粉麵生春。一點朱唇如丹砂,額頭有粉色花瓣。妖嬈窈窕國色傾城,舉止間雍容華貴。
方十裏暗道不妙,但還是恭恭敬敬地站起身來拱手道:“見過夫人,不知可是小生有何等地方冒犯了夫人?”
白裘女子笑道:“小郎君原來是個讀書人。我如今在為我的三個孩兒尋一位良師,教他們識文斷字。小郎君長相俊俏,氣度不凡,可願意做我孩兒的老師嗎?”
方十裏心中歎了口氣,這婦人來者不善,身上頗顯妖邪之氣,恐怕不是善茬,他麵上不動聲色:“那夫人恐怕找錯人了,在下隻是一介村夫,哪裏懂得識文斷字呢?我若做了老師隻會誤人子弟啊!”
婦人笑道:“哦?既是如此,那倒是妾身唐突了。小郎君既然做不得老師,我府中還缺上一道菜肴,便委屈你當那道菜肴了。”
方十裏麵色一僵,哈哈笑道:“實不相瞞,剛剛我隻是與夫人開了個玩笑。夫人有所不知,小生十二歲便考取童生,十四歲就高中秀才,十裏八鄉誰人不知小生姓名?我自小便熟諳聖賢之言,禮教之法,做人師長是綽綽有餘!”
白裘婦人掩麵輕笑:“既然如此,就勞煩小郎君跟妾身迴府了。”
方十裏心中苦澀,卻毫無辦法,隻好應聲。
這婦人也不施展法術禦空,隻是當先走在前頭,方十裏跟在她身後,兩人前後走出山神廟。
方十裏迴頭看了那泥塑的神像一眼,心中苦笑:“倒是白白拜了你這神靈了……”
他沒有逃跑的心思,他深知凡人的力量又多渺小,妄自逃跑隻會激怒於她,得不償失。
行走了不過半個時辰,前麵便看見了一處山壁,山壁前遍布積雪,毫無異處。但雖是如此,這婦人還是徑直往石壁上走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一絲。待到走進石壁,她倏地消失不見,隻留下地上一行腳印。
方十裏微微凝神,看向這石壁,卻看不出有什麽玄妙之處,前方傳來那婦人的聲音:“小郎君,還不快些進來罷?”
方十裏一閉眼,也朝著山壁的方向進去。再睜開眼睛時,卻發現這哪裏是什麽山壁?分明是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樓,想來這山壁不過是這婦人所施展的障眼法。
這牌樓裏處處繁花錦簇,雕欄畫棟,複道迴廊,空中彌滿著異香。
牌樓後麵是一個園子,一眼看去大概方圓十餘裏大小。到了這裏異香更加濃鬱,原來是這園中栽滿奇藤異草,惠芝幽蘭。還有一方不小的池塘,池塘中有蓮葉恬恬,藕花曼妙。外界那番嚴冬的景致在此番連一丁點也感受不到。
園中有幾根石柱,石柱頂端是巨大的夜明珠,發出柔和的光芒。故而就算是此刻是夜晚,這園子中也是纖塵可見。
婦人無奈地看著池塘,清叱道:“不要玩兒了,成天嬉戲打鬧成何體統。娘親給你們找了位先生,你們快快上來!”
下方的一片蓮葉忽然微微搖動,隨後有幾個白影從中躥出,落在池塘旁的石桌上。
方十裏瞧了過去,不由得微笑,這原來是幾隻小狐狸。
這幾隻小狐狸不過巴掌大小,個個通體雪白,身上毛茸茸的好似一團線球,烏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轉著,憨態可掬。此刻一個個匍匐在石桌上,吱吱地衝著方十裏叫。
婦人轉過頭來對方十裏笑道:“小郎君,看來我的這些孩兒很喜歡你,你可是與他們有緣啊!”
方十裏笑道:“我看見他們也是甚為歡喜。”
婦人大喜:“如此最好。小郎君且看,這左手邊的那一件屋子便是書房了,這些年來我網羅了不少人類的書籍典藏,明日你便開始教導它們吧。”
她又指向在桌麵上又開始打鬧的三隻小狐狸:“他們聽得懂人語,隻是近些年來苦於沒有良師教導。我不求它們能引經據典,隻求能讀書明理便足夠了。”
方十裏深深地看了這婦人一眼,笑道:“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聖賢之經,上消天災,下庇萬民。它們隨我修聖賢之書,日後明心見性,身合天理,以後定然前程無算。”
婦人眼中第一次露出凝重,看向方十裏的眼神有了些許鄭重與肅然,她施了個萬福:“先生頗有見地,既然如此,我將幾個孩兒托付給你也就安心了。”
一隻小狐狸忽然跳到了方十裏的肩上,抓著他的一綹頭發蕩來蕩去。
方十裏微微一笑,摸了摸小狐狸的毛發:“既然讀了聖賢書,便是聖賢門徒。我自然會盡全力教它們學問。”
婦人頷首,“先生,這園中僅有我們母子四人,空餘廂房百餘間都不止,您可隨意挑選一間作為住處。園中百果皆有靈氣,足矣充饑,日日服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不在話下。”
方十裏點點頭:“那就多謝夫人了。”
婦人朝著仍在方十裏頭上蕩秋千的小狐狸一瞪眼:“還不快下來,先生還未休息,明日再與先生學經罷!”
小狐狸依依不舍地鬆開頭發,乖乖地下來落在石桌上,然後三隻白色小毛球一齊跟在婦人的身後,溜溜地走往園子深處。
隻剩下方十裏站在原地,不由得感慨世事難料。不過來之則安之,驚慌不定反倒讓人家笑話。每逢大事須有靜氣,處變不驚才能有應對良策。
方十裏悠悠地往前走,旁邊有一株一人高的小樹,上麵結著十幾顆紅彤彤的果子,都有兒童拳頭大小,甜香撲鼻。他摘下一顆咬了一口,果真覺得口齒迴甘,肚子裏好像湧起一陣暖流。
這果子倒真如婦人所說,可以增強人的體魄。
方十裏又摘了一顆,邊走邊吃,隨便尋了一間廂房推門走了進去。這房間一概陳設頗為典雅古樸,門一開屋內的香爐就自己升起紫煙,沁人心脾。
方十裏吃完果子,脫下衣服躺在床上,取下發髻間的翠綠葉子在手上摩挲。他誌在求仙問道,如今困在這狐狸窩裏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他又想起了那山神廟中的白衣女子,可是自己尚且自顧不暇,她能否活下來也隻能看造化了。
轉眼就是天明,方十裏洗漱完畢,走到園中。這林園白天看起來又是別有一番景致,與晚間頗為不同。
來到藏書房中,方十裏一愣。
藏書房中有數十個古香古色的書架,上麵皆是一些書籍典藏。最前方擺放著三個蒲團,三隻小狐狸赫然正伏在蒲團上,搖頭擺尾地看著方十裏。
點點大的小東西趴在偌大的蒲團上,顯得很是喜人。
方十裏對這些小狐狸頗為喜愛,對它們笑道:“你們的母親說你們聽得懂人語,確是如此嗎?”
三隻小狐狸眨巴眨巴眼,齊齊點頭。
方十裏大致看了看,這些書架上的書籍頗為齊全,也不知道這狐妖是從哪弄來的。他先挑了一部世人多用以給孩童啟蒙的《蒙學》,開始給這些小狐狸講起字來。
“你們是狐狸一族,我便先教你們狐狸二字吧。”
三隻小狐狸又是齊刷刷地點頭。
方十裏啞然失笑,上去撫了撫它們順滑的毛發,然後給他們啟蒙。昔年他給教導方贖讀書認字也是這般,故而也算駕輕就熟。
這些小狐狸聰明伶俐,沒想到僅僅半天就已經學會了百十來個字,這還是方十裏有意循序漸進的緣故。方十裏驚歎之餘頗為欣喜,更加用心的教導它們。
突然,方十裏心中一凜,好像有一陣風自書房中吹過。他知道這是那狐妖婦人在窺視此間的場景,害怕自己是個欺詐之徒又或是向這些小狐狸傳授些歪理邪說。
不過方十裏卻也不屑於做這等事,讀聖賢書,立君子之品行,若是行宵小之事,反倒是對自己的侮辱。
……
方十裏每日教導小狐狸學問,自己也翻看這書架上的浩瀚書籍。這些書籍中有幾本是對修仙之事的描述,方十裏根本看不懂。不過好在他記性不差,將這些內容記了個七七八八。
就這樣,方十裏每日除了教書就是讀書,時間飛逝,轉眼便是三月有餘。
這日方十裏在教導三隻小狐狸《師言》。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人有三命,一為父母所生之命,二為師造之命,三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師造其魂,而後自立其命。所以師者,再生父母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為師父。”
“天降生靈,作之道,作之師,故而天地道親師,師者尊者也。”
“小靈,你麵前的是齋典,你取錯書了!”
方十裏得知,這四隻大小狐狸乃是白月靈狐一族,故而為了方便,給這三個小家夥取名為小白、小月和小靈。
小靈最為調皮,昔日抓住方十裏發絲的便是她了。她的兩個哥哥雖然也是玩心甚重,但到了她麵前卻還是差了一籌。
小狐狸吐了吐粉嫩的舌頭,小爪子一揮,這本書就迴到了書架上,又有一本書飄落下來,正是那本師言。
方十裏不由得心中感慨,這三隻小狐狸初見時不過巴掌大小,就算是如今長了一圈,也還是小小的一團。卻個個身懷法力,躥簷走壁不在話下,牽引拿物更是手到擒來。
這是,突然聽到一聲稚嫩的童音:“方夫子!”
方十裏心中一動,看了過去,赫然便是小靈在那裏口吐人語。
方十裏笑道:“你最是調皮,讀書也沒有你哥哥們用心,卻不曾想你是第一個開口說話的。”
小狐狸吱吱笑了起來,高興地張牙舞爪。
另外兩隻小狐狸聽得她這般開口,卻是急得抓耳撓腮,半晌後兩聲稚嫩的聲音也是相繼從他們口中傳來。
“方夫子!”
“方夫子!”
方十裏心中驚喜,更多的還有欣慰,正要開口,卻看見屋中空氣微微蕩漾,一個身影慢慢由虛化實,凝聚成形,正是那狐妖婦人。
婦人此刻再顧不上姿態雍容了,大步上前攬住三隻小狐狸,激動萬分:“我兒果真有出息了……果真有出息了!為娘當年修煉至化形才可煉化橫骨,口吐人言,沒想到你們出生不過十年就能開口說話,我白月靈狐一族要在你們身上重現妖聖風采!”
三隻小狐狸爭先恐後地開口:“娘親!娘親!娘親!“
婦人喜極而泣,連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朝著方十裏行了一禮:“多謝先生教導之恩!先生可有什麽心願?妾身定當全力讓先生順心所願。”
方十裏心中微微腹誹,這婦人竟是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這邊的場景,他含笑道:“我倒不求什麽迴報,隻望夫人讓我離開便可。”
三隻小狐狸聽到此言,小白連忙道:“方夫子,您……您要走了嗎?”
他初會講話,還不太純熟,有些磕磕碰碰。
方十裏摸了摸他的頭:“我不能永遠教導你們,你們日後需學而時習,溫故知新。還要記住,知過而改,仿聖效賢。“
狐妖婦人抿嘴微笑:“先生既然想要離開,妾身自無不允。先生且隨我來。“
說罷她袖擺一揮,方十裏眼前一片雪白,旋即兩人來到了園中。
婦人看著方十裏,眼波流轉:“先生真要棄我們母子而去嗎?”
其聲哀轉,好像是被情郎拋棄的怨婦一般。
方十裏察言觀色,敏銳地從這婦人的眼中看到一絲絲寒意,頓時心中一凜。這可是妖類,其性難測,此刻恐怕對自己已經動了殺機!
方十裏不露聲色:“夫人,須知強扭的瓜不甜,更何況古往今來,豈有囚師之說?”
婦人此刻已然殺意必現,但神色卻更為哀婉:“先生,您若是離去了,可叫我等怎麽活呀?我三個孩兒學經才初顯成效,你若離去,不是前功盡棄嗎?”
方十裏右眼狂跳,“夫人,你莫非要殺我?”
婦人咯咯一笑:“那倒不會,先生安心在此地住下來,待到我三個孩兒皆明天地之理,得以化形,便讓先生離去如何?先生身合靈氣,妾身明日便去為你尋得一修煉的法門,送您入道途,您意下如何?”
方十裏搖了搖頭:“我在外界早有安排,不可在此地長留。如今我的三個弟子皆已明聖賢之理,它們本就天資卓越,我這一身學問已然教無可教,上等的學問,在於自省。夫人何必拘泥此事呢?”
婦人緊緊注視著方十裏:“先生可知這長洲大地,白月靈狐一族,除了我母子四人可能再也沒有了。你若是離開後將消息散出,有金丹乃至元嬰的大能尋上門來,要滅殺我等或是捕捉我們作為靈寵,我們豈不是自掘墳墓?先生執意要離開,莫非果真是死誌已決?”
方十裏汗毛都已經豎起,但是還是強自微笑道:“我是三隻小狐狸的老師,教他們聖賢之理,啟蒙之經。你白月靈狐一族天資毓秀,日後元嬰紫府,也未必修不成。你若殺了我,與它們弑師有何區別?修行也是修心,它們道心有缺,日後道行有損,白白折了前途,這便是夫人想看到的嗎?”
他看著狐妖婦人的眼睛,目光如清水。
“自入你這狐園以來,我以真心待你們,想來夫人也看在眼裏。三隻小狐狸是我的弟子,我自然不會做出有害它們的事情,這點夫人也請放心。我以真心待明月,還望明月有清輝。”
婦人眯了迷狹長的雙眼,有些嗤笑道:“這幾日你一直在教導它們《師道》、《師言》、《尊師》、《師經》,想來便是為了此刻吧?這也算真心麽?”
方十裏笑道:“心不生惡,無愧於天,便是真心了。天地道親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得它們尊我敬我。”
婦人仰麵看天,麵色陰晴不定,思索片刻,突然展顏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送先生離去吧。我觀先生心思細膩,心竅剔透,日後定當不凡。還望您修道有成,百年後可以照拂一二你的三位弟子。”
方十裏點頭稱是:“這是自然。”
狐妖婦人再揮一下袖擺:“出來送一下你們的先生罷。”
頓時三隻小狐狸出現在空中。
“方夫子,您現在就要走了嗎?”
“老師,您能不能多陪陪小靈……”
“夫子……”
三隻小狐狸攀附在方十裏身上,淚眼朦朧,滿是不舍,不肯鬆開它們的爪子。
方十裏也很不舍,經過三個月的相處,他早已和這三個小家夥感情極好,拿它們當做自己的弟子和親人。但是人各有去處,他不可能永遠呆在這安樂窩之中,直達老死。大道當先,他不能停留。
方十裏將三隻小狐狸捧在手心,說道:“世人對狐狸頗有偏見,有人認為狐族乃賢族,身隨祥瑞。有人說狐族狡詐不詳,招惹禍端。但是我卻認為他們說得都不對。人分善惡,萬物也分陰陽。同樣是天地所生,你們的善惡都隻在你們的一念之間,與我等人族無異。所謂有教無類,所以人類的聖賢文章你們也可習得,我也不吝教導你們。你們須得記住我的話,凡事明善惡,無愧於心,便是聖賢門徒了。如此才可道心澄明,親近天地之理。”
方十裏不懂修行之事,不過料想應當和讀書做學問也差不多。
三隻小狐狸似懂非懂,都齊刷刷地點頭。
就連狐妖婦人也是麵色凝重,向方十裏施了一禮:“妾身多謝先生教誨。”
婦人手上虛劃一下,方十裏眼前景致再變,赫然又迴到了之前的山壁處。此刻已過三個月,外麵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方十裏感受著和煦的陽光,心中感慨。他看向前方,目光卻一頓。
離他們半裏處,赫然站著一個白衣女子。這女子身形高高大大,身長能有七尺,怕是許多男子也不及她。她身後背負著一柄劍,身邊有白雲流轉起伏,身後矗立著一座巍巍高山的虛影。她麵朝狐妖婦人和方十裏,衣袂飄揚,雖然樣貌普普通通,卻是淵渟嶽峙,頗有宗師風度。
這便是那夜在山神廟中所遇見的那名女子。她竟然活了下來,看其模樣也是修道之人。
她三步兩步就來到方十裏二人的麵前。
“苦尋你們多日,如今總算不負我一番勞頓。”
聲音清清冷冷,如山澗流溪。
方十裏有些驚喜:“姑娘,你沒死!”
白衣女子瞥了他一眼:“你第一次見麵這樣和姑娘這樣說話?”
方十裏訥訥一笑。
白衣女子接著道:“當日我正是築基的緊要關頭,神魂皆斂體內,雖然能感應四周,卻無暇自保。若不是你,我恐怕已然被凍死。我知道你被狐妖擄走,故而一醒來便四處尋找你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找了三月有餘,終於給我發現了這一處狐妖洞窟。”
說話間她拔出背後的那柄劍,抬手便是一劍!
劍光恢弘,似一道長河,直奔狐妖婦人而去。
狐妖婦人俏臉變色,一條粗大的尾巴自她身後伸展開來,擋在她的麵前。須臾間白色的匹練劍光便和白色狐尾相撞,這狐狸尾巴甚至沒有堅持片刻被擊潰,化作漫天白色絲絮。
婦人悶哼一聲,身體直接被這道劍光轟的跌落在地上。
“你分明是剛剛築基,氣息都還不穩,怎會有此實力?我築基中期的境界,竟然不能接你一劍之力!”
婦人口中咳血。
白衣女子搖了搖頭:“我平生隻修一劍,劍出法隨,你區區一個築基中期的妖類,受我一劍不死已經很不錯了。”
說罷,她手上那柄看似平凡的鐵劍再次抬起:“下一劍,你便擋不住了。”
劍刃上有白光凝聚。
“且慢!”
方十裏站到狐妖麵前,笑道:“這位夫人並非惡妖,她請我過去做客也並無歹意,她現在已經答應放我離開,還請姑娘也放她一條生路如何?”
方十裏身後的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她知道,方十裏隻字未提三隻小狐狸是因為他自己也摸不清這女子的行事作風,若是保不下自己,起碼能保住小狐狸。
白衣女子手中劍仍未放下:“愚昧!你可知異類便是異類,它們如何懂得人的道理?她之前不殺你,恐怕是看你沒有肉,想要將你養肥了再吃!還不快快離開!”
方十裏不肯動:“姑娘,之前我算是救了你一命,如今換得這位夫人一命,可否?”
白衣女子眉頭結在一起,深深地看著方十裏,發現他目光清明,沒有被蠱惑的意思。
她將劍又束迴身後,伸手一抓,方十裏便來到她身旁。“既然如此,我便饒她一命。你快隨我離開,待你安全了,我也算不欠你……”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怔怔地看向前方。
方十裏好奇間也把目光投了過去。
那狐妖婦人正笑眯眯地看著二人,哪裏還有之前受傷的模樣。她身後一片粉色的霧彌漫,驚人的氣勢在其中孕育。
白衣女子地盯著她,口中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金丹妖修!”
看著她這番模樣,婦人囅然而笑:“小姑娘,你的天賦不錯,可惜今日之後,世間要少了你這樣一個天驕了。”
她轉而看向方十裏:“方先生,本來我還在考慮要不要放你離去,故而試探你一下。沒想到是妾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妾身在此給你賠罪了!”
她身後的粉色霧氣向著白衣女子籠罩過去。
形式急轉,雙方兩級顛倒。
白衣女子臉上微變,一言不發,抬手便是十餘道劍光驟發!
這些劍光好似化作一道劍網,氣勢洶洶地直奔霧氣切割過去。但是一進入粉色霧氣,這劍網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消失不見。
白衣女子的氣息頓時萎靡下來,但是看著迎麵而來的霧氣,她的眼神依舊倔強。她隻修一劍,除此之外再無別的術法,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夫人且慢!”
還是方十裏,他又擋在了白衣女子的身前,粉色霧氣戛然而止。
“夫人,她也不是存心要殺你,何苦害她一條性命呢?”
狐妖婦人似笑非笑:“她是先生的朋友,妾身又怎麽會殺她呢?隻因她方才言出不遜,我這才嚇她一下,好教她長個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