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架勢兩人越吵越兇,徐嫋嫋便站到兩人中間,大聲道:“好了,別吵了,地我會掃的。”
徐清風作為大師哥的也識趣,不想與徐明月吵,免得惹的師弟師妹們笑話,於是便憤憤地走開了。
陳知衡來時,徐嫋嫋還在清掃院子裏桂樹底下的落葉。其他人因為還有場子便現行離開了,隻有徐嫋嫋還在院子裏清掃。陳知衡看到了便上去準備奪過徐嫋嫋手中的藤條掃帚替她掃,但是就在前一刻徐嫋嫋好像知道陳知衡會來奪她的掃帚,她隨即就側過身,便與陳知衡伸來的手錯過了。
徐嫋嫋認識陳知衡幾年了,雖然接觸的機會不多,但是她知道陳知衡的性子。凡是陳知衡能幫徐嫋嫋些什麽事情,必會替徐嫋嫋做到盡善盡美。
徐嫋嫋也大概猜出來了陳知衡想搶走她的掃帚替她掃地,但是她不願意。她覺得自己已經欠陳知衡太多,她也知道如若自己嫁給陳知衡,哪怕是做妾,也會讓別人瞧不起陳知衡,且說她還不想做別人的妾。
於是她覺得她不能讓陳知衡幫她更多的事情,即使是陳知衡心甘情願,也會讓她有些難受,心裏的虧欠之感就如樹根一樣紮根在不知名的深處,根部的尖尖還在繼續無休止地蔓延著。
她隻是冷冷地對陳知衡說道:“讓我自己來。”
她隻想用這種冷冷的態度去迴應陳知衡,並不是她對陳知衡無感,而是她無法報還陳知衡的恩情,她不想讓陳知衡為她錯付更多,陳知衡或許不知分寸,那她就做那個迴絕這段感情的狠心人。
於是陳知衡便站在她身旁,就如她水中的倒影一般,隻是樣貌不同。
陳知衡靜默著,隻是在徐嫋嫋身後靜靜地看著她,眼裏泛起了一絲溫柔,如春風一般溫和。
在陳知衡看來,哪怕徐嫋嫋就站在那兒,什麽也不說,隻要能看到她的身影,也是甜的,帶著蜜意,甜過了大梁皇宮裏最甜的乳酪,也甜過了世間萬物。
人就是這樣,隻要對著心上人便是滿心歡喜,無論心上人做什麽,哪怕是責罵他。
一盞茶的工夫,徐嫋嫋便掃完了院子,她去雜物間放掃帚,陳知衡一直默默地跟著他。如若不是身後那一道隱約的黑影,徐嫋嫋定會以為陳知衡走了,因為陳知衡就這樣站在徐嫋嫋背後,默不作聲,行路如風。
陳知衡對徐嫋嫋的愛從來不是烈酒,而是一盞清茶。
陳知衡在陳時衍和餘賢妃身上已經見到了轟轟烈烈的愛情,也見到了那轟轟烈烈的感情最後的下場,是被迫的分別,留下此生遺憾,哀怨半生,痛苦半生。
餘賢妃不是別人,是陳知衡的生母,是陳時衍的青梅竹馬,年少相知,但是最後因為陳時衍過分的寵愛,將她推上了不歸路,陳時衍竭盡全力去保護她一世長安,最後卻因為滿朝文武的反對,隻能將她處死。幸而當今的大梁皇後一直未育有子嗣,所以陳時衍才能將陳知衡扶上皇位,陳時衍以為用盡全力對他們的兒子好,便是對餘賢妃的補償。
因為看到了發生自己父皇和母妃身上的悲劇,所以陳知衡才知道,對一個人最好的愛便是默默守護,他願意永遠站在徐嫋嫋的身後,他不求濃烈的愛情,平平淡淡便好。所以,他不願意以梁國太子的身份與徐嫋嫋站在一起,他和徐嫋嫋在一起時便隻做尋常人罷了。
徐嫋嫋不知道今日陳知衡為何一直跟在自己身後,就像一根小尾巴一樣,有些惱他了,便轉身說道:“陳公子,你今日為什麽一直跟著我?”徐嫋嫋的語氣裏有些憤怒,直接就瞪著陳知衡,這是她第一次那樣對陳知衡。
此時陳知衡心裏分外憋屈,微紅的唇微微嘟起,雙眼裏透著些委屈的神色,他對別人從不這樣,他也就隻對徐嫋嫋這樣了。
他過去拉住徐嫋嫋的手,說道:“去年冬天,我們可是越好了,一起去泗鳴山上的寺廟燒香拜佛的。我急匆匆地從外地趕迴來和你赴約,你竟然忘記了,這就算了,你現在還惱我,真是憋屈死我了。”說完就隨即做出了憋屈的表情。
隻聽見徐嫋嫋撲哧一聲就笑出來了,陳知衡不曾見過徐嫋嫋笑,現在才發現原來徐嫋嫋笑起來是這般的好看。眼角微微翹起,比平日多了幾分溫婉。雙眸含笑,不似平日那般冷若冰霜。朱唇微起,似春桃漂染。兩側淺淺的梨渦,就似淡淡的薄酒,不會讓人太過於沉醉,但會在心裏留下淡淡的痕。那淡淡的痕就似幽香環繞,雖然不是撲鼻而來的濃香那般讓人驚豔,但是也會讓人無法輕易的忘懷,就似倩女的手勾著你的魂那般。
就在那一刻,陳知衡的心為之顫動,感覺渾身酥酥麻麻的。
徐嫋嫋看了看自己今日的著裝,感覺有些不太合適,有些舊了,針腳都出來了,而且那花樣都是四五年前的了,是原先戲班子裏師姐穿不下了留給她穿的,看起來就像沒見過市麵的鄉下丫頭。
原先徐嫋嫋是不在意這些的,但是今日卻有些在意了,難道是因為要和陳知衡一起出門嗎?
她不知道,但是她現在心裏否定了那段感情,陳知衡於她來說隻是恩人,隻是知己,絕非情人。
徐嫋嫋對站在身旁的陳知衡柔聲說道:“你在這裏等我,我去換衣服。”
陳知衡站在那棵桂樹底下,就那樣靜靜地等著徐嫋嫋,待一會兒徐嫋嫋再出來時,身上換了曹夫人賞的那件素色齊胸襦裙,頭上隻是帶了一根木簪子。雖然打扮得很素雅,但是更多了幾分動人,不似別家的姑娘那般豔麗,卻也多了幾分清麗之姿。
陳知衡的馬就停在徐家大院門外,是一匹渾身棗紅色的駿馬。陳知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赤霞,正如它那赤霞一般火紅色的身子。
陳知衡一個輕巧的翻身率先就上了馬,他伸出手欲拉徐嫋嫋上馬,但是徐嫋嫋並沒有將手搭上去,她就是站在那裏看著陳知衡。
陳知衡坐在馬上,看出了她好似有些不願,便說道:“你想走著去泗鳴山嗎?那恐怕每天都不會到,不如騎著我的馬,很快,也就半個多時辰。”
徐嫋嫋並沒有去過泗鳴山,不知道位於何處,她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上,因為男女授受不親,她還沒有什麽,隻是怕汙了陳知衡的名聲,畢竟和戲子做出這般輕薄之事會被人議論紛紛,如若是尋常戲子也罷,未必會被人認出,但她是徐嫋嫋,聞名整個燕京城的徐嫋嫋,定會被人認出來的。
陳知衡似知道徐嫋嫋心中的不願,便側身向徐嫋嫋的方向側去,徐嫋嫋離他站的不遠,大概隻有一尺多點的距離,陳知衡稍稍一側身,便靠近了她的耳畔,她的耳畔細吹來了一陣溫柔的風,隻聽陳知衡溫柔地說道:“如若你想與我在外麵過夜的話,那便走著去吧。”
徐嫋嫋側遮掩,隻是手搭在了陳知衡伸來的那隻手上,陳知衡握住了徐嫋嫋搭在他手上的那隻玉手,輕輕一拽,徐嫋嫋便入了他的懷。他們兩個人的身體就這樣緊緊地貼著,透過衣服的溫度交融在一起,化在三月的春風裏。
此刻,陳知衡隻覺得胸口有隻興奮的雀兒在歡蹦著,他的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了一絲笑意。徐嫋嫋被他摟在懷裏,她不敢抬著頭,怕四處的行人看清她的臉,她不想因為這樣被人誤會。
徐嫋嫋靠在陳知衡懷裏,有一股不知名的淡香撲鼻,不是尋常大戶人家用的那些庸俗香,味道很淡,但是很舒服,就猶如書卷裏透出的香氣,好似脫離了凡塵俗世。那股香味莫名的和徐嫋嫋身上白茉莉香味很配,都是隱隱的,帶著些許憂傷,好似玉女黯然的淚。
不一會兒,他們兩個人便騎著馬出了城。城外遍地綠草如碧玉,春花似玉瑛,春風撲麵如少女睡覺時的鼻息一般溫和,柔和的春光如戀愛時少女的目光一般怡人。
再過了一刻鍾時間,差不多就到了泗鳴山腳下。泗鳴山腳下是一片桃花林,遠遠看去是一片緋霞,也如少女見到心上人時臉上露出的紅暈,林間飛著幾隻小雀兒,是不是發出幾聲脆鳴。幾隻蛺蝶飛舞在花叢間,為桃花林添了別樣的色彩。要到泗鳴山上的白雲寺,必須要經過這片桃花林。
白雲寺之所以叫做白雲寺,是因為橫在泗鳴山的山腰上,山腰上雲霧繚繞,那座寺廟猶如飄蕩在白雲之間。曾經有傳聞白雲寺裏住著一位年邁的老和尚,樂善好施,經常幫助老和尚圓寂之後,便成了佛,庇佑一方。於是,燕京城和附近其他城裏的老百姓經常帶著虔誠的願望來到了這裏。
陳知衡和徐嫋嫋坐在赤霞厚實的背上,便那樣進入了桃花林。桃花林的泥土濕潤,被馬蹄輕輕的一踏,便留下了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腳印上還留著幾片淺色的桃花瓣。
赤霞走的極慢,赤霞走的時候一抖一抖的,使得脖子上掛的銅鈴晃動,發出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音,伴著鳥鳴聲,如若這山間的仙樂。
徐清風作為大師哥的也識趣,不想與徐明月吵,免得惹的師弟師妹們笑話,於是便憤憤地走開了。
陳知衡來時,徐嫋嫋還在清掃院子裏桂樹底下的落葉。其他人因為還有場子便現行離開了,隻有徐嫋嫋還在院子裏清掃。陳知衡看到了便上去準備奪過徐嫋嫋手中的藤條掃帚替她掃,但是就在前一刻徐嫋嫋好像知道陳知衡會來奪她的掃帚,她隨即就側過身,便與陳知衡伸來的手錯過了。
徐嫋嫋認識陳知衡幾年了,雖然接觸的機會不多,但是她知道陳知衡的性子。凡是陳知衡能幫徐嫋嫋些什麽事情,必會替徐嫋嫋做到盡善盡美。
徐嫋嫋也大概猜出來了陳知衡想搶走她的掃帚替她掃地,但是她不願意。她覺得自己已經欠陳知衡太多,她也知道如若自己嫁給陳知衡,哪怕是做妾,也會讓別人瞧不起陳知衡,且說她還不想做別人的妾。
於是她覺得她不能讓陳知衡幫她更多的事情,即使是陳知衡心甘情願,也會讓她有些難受,心裏的虧欠之感就如樹根一樣紮根在不知名的深處,根部的尖尖還在繼續無休止地蔓延著。
她隻是冷冷地對陳知衡說道:“讓我自己來。”
她隻想用這種冷冷的態度去迴應陳知衡,並不是她對陳知衡無感,而是她無法報還陳知衡的恩情,她不想讓陳知衡為她錯付更多,陳知衡或許不知分寸,那她就做那個迴絕這段感情的狠心人。
於是陳知衡便站在她身旁,就如她水中的倒影一般,隻是樣貌不同。
陳知衡靜默著,隻是在徐嫋嫋身後靜靜地看著她,眼裏泛起了一絲溫柔,如春風一般溫和。
在陳知衡看來,哪怕徐嫋嫋就站在那兒,什麽也不說,隻要能看到她的身影,也是甜的,帶著蜜意,甜過了大梁皇宮裏最甜的乳酪,也甜過了世間萬物。
人就是這樣,隻要對著心上人便是滿心歡喜,無論心上人做什麽,哪怕是責罵他。
一盞茶的工夫,徐嫋嫋便掃完了院子,她去雜物間放掃帚,陳知衡一直默默地跟著他。如若不是身後那一道隱約的黑影,徐嫋嫋定會以為陳知衡走了,因為陳知衡就這樣站在徐嫋嫋背後,默不作聲,行路如風。
陳知衡對徐嫋嫋的愛從來不是烈酒,而是一盞清茶。
陳知衡在陳時衍和餘賢妃身上已經見到了轟轟烈烈的愛情,也見到了那轟轟烈烈的感情最後的下場,是被迫的分別,留下此生遺憾,哀怨半生,痛苦半生。
餘賢妃不是別人,是陳知衡的生母,是陳時衍的青梅竹馬,年少相知,但是最後因為陳時衍過分的寵愛,將她推上了不歸路,陳時衍竭盡全力去保護她一世長安,最後卻因為滿朝文武的反對,隻能將她處死。幸而當今的大梁皇後一直未育有子嗣,所以陳時衍才能將陳知衡扶上皇位,陳時衍以為用盡全力對他們的兒子好,便是對餘賢妃的補償。
因為看到了發生自己父皇和母妃身上的悲劇,所以陳知衡才知道,對一個人最好的愛便是默默守護,他願意永遠站在徐嫋嫋的身後,他不求濃烈的愛情,平平淡淡便好。所以,他不願意以梁國太子的身份與徐嫋嫋站在一起,他和徐嫋嫋在一起時便隻做尋常人罷了。
徐嫋嫋不知道今日陳知衡為何一直跟在自己身後,就像一根小尾巴一樣,有些惱他了,便轉身說道:“陳公子,你今日為什麽一直跟著我?”徐嫋嫋的語氣裏有些憤怒,直接就瞪著陳知衡,這是她第一次那樣對陳知衡。
此時陳知衡心裏分外憋屈,微紅的唇微微嘟起,雙眼裏透著些委屈的神色,他對別人從不這樣,他也就隻對徐嫋嫋這樣了。
他過去拉住徐嫋嫋的手,說道:“去年冬天,我們可是越好了,一起去泗鳴山上的寺廟燒香拜佛的。我急匆匆地從外地趕迴來和你赴約,你竟然忘記了,這就算了,你現在還惱我,真是憋屈死我了。”說完就隨即做出了憋屈的表情。
隻聽見徐嫋嫋撲哧一聲就笑出來了,陳知衡不曾見過徐嫋嫋笑,現在才發現原來徐嫋嫋笑起來是這般的好看。眼角微微翹起,比平日多了幾分溫婉。雙眸含笑,不似平日那般冷若冰霜。朱唇微起,似春桃漂染。兩側淺淺的梨渦,就似淡淡的薄酒,不會讓人太過於沉醉,但會在心裏留下淡淡的痕。那淡淡的痕就似幽香環繞,雖然不是撲鼻而來的濃香那般讓人驚豔,但是也會讓人無法輕易的忘懷,就似倩女的手勾著你的魂那般。
就在那一刻,陳知衡的心為之顫動,感覺渾身酥酥麻麻的。
徐嫋嫋看了看自己今日的著裝,感覺有些不太合適,有些舊了,針腳都出來了,而且那花樣都是四五年前的了,是原先戲班子裏師姐穿不下了留給她穿的,看起來就像沒見過市麵的鄉下丫頭。
原先徐嫋嫋是不在意這些的,但是今日卻有些在意了,難道是因為要和陳知衡一起出門嗎?
她不知道,但是她現在心裏否定了那段感情,陳知衡於她來說隻是恩人,隻是知己,絕非情人。
徐嫋嫋對站在身旁的陳知衡柔聲說道:“你在這裏等我,我去換衣服。”
陳知衡站在那棵桂樹底下,就那樣靜靜地等著徐嫋嫋,待一會兒徐嫋嫋再出來時,身上換了曹夫人賞的那件素色齊胸襦裙,頭上隻是帶了一根木簪子。雖然打扮得很素雅,但是更多了幾分動人,不似別家的姑娘那般豔麗,卻也多了幾分清麗之姿。
陳知衡的馬就停在徐家大院門外,是一匹渾身棗紅色的駿馬。陳知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赤霞,正如它那赤霞一般火紅色的身子。
陳知衡一個輕巧的翻身率先就上了馬,他伸出手欲拉徐嫋嫋上馬,但是徐嫋嫋並沒有將手搭上去,她就是站在那裏看著陳知衡。
陳知衡坐在馬上,看出了她好似有些不願,便說道:“你想走著去泗鳴山嗎?那恐怕每天都不會到,不如騎著我的馬,很快,也就半個多時辰。”
徐嫋嫋並沒有去過泗鳴山,不知道位於何處,她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上,因為男女授受不親,她還沒有什麽,隻是怕汙了陳知衡的名聲,畢竟和戲子做出這般輕薄之事會被人議論紛紛,如若是尋常戲子也罷,未必會被人認出,但她是徐嫋嫋,聞名整個燕京城的徐嫋嫋,定會被人認出來的。
陳知衡似知道徐嫋嫋心中的不願,便側身向徐嫋嫋的方向側去,徐嫋嫋離他站的不遠,大概隻有一尺多點的距離,陳知衡稍稍一側身,便靠近了她的耳畔,她的耳畔細吹來了一陣溫柔的風,隻聽陳知衡溫柔地說道:“如若你想與我在外麵過夜的話,那便走著去吧。”
徐嫋嫋側遮掩,隻是手搭在了陳知衡伸來的那隻手上,陳知衡握住了徐嫋嫋搭在他手上的那隻玉手,輕輕一拽,徐嫋嫋便入了他的懷。他們兩個人的身體就這樣緊緊地貼著,透過衣服的溫度交融在一起,化在三月的春風裏。
此刻,陳知衡隻覺得胸口有隻興奮的雀兒在歡蹦著,他的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了一絲笑意。徐嫋嫋被他摟在懷裏,她不敢抬著頭,怕四處的行人看清她的臉,她不想因為這樣被人誤會。
徐嫋嫋靠在陳知衡懷裏,有一股不知名的淡香撲鼻,不是尋常大戶人家用的那些庸俗香,味道很淡,但是很舒服,就猶如書卷裏透出的香氣,好似脫離了凡塵俗世。那股香味莫名的和徐嫋嫋身上白茉莉香味很配,都是隱隱的,帶著些許憂傷,好似玉女黯然的淚。
不一會兒,他們兩個人便騎著馬出了城。城外遍地綠草如碧玉,春花似玉瑛,春風撲麵如少女睡覺時的鼻息一般溫和,柔和的春光如戀愛時少女的目光一般怡人。
再過了一刻鍾時間,差不多就到了泗鳴山腳下。泗鳴山腳下是一片桃花林,遠遠看去是一片緋霞,也如少女見到心上人時臉上露出的紅暈,林間飛著幾隻小雀兒,是不是發出幾聲脆鳴。幾隻蛺蝶飛舞在花叢間,為桃花林添了別樣的色彩。要到泗鳴山上的白雲寺,必須要經過這片桃花林。
白雲寺之所以叫做白雲寺,是因為橫在泗鳴山的山腰上,山腰上雲霧繚繞,那座寺廟猶如飄蕩在白雲之間。曾經有傳聞白雲寺裏住著一位年邁的老和尚,樂善好施,經常幫助老和尚圓寂之後,便成了佛,庇佑一方。於是,燕京城和附近其他城裏的老百姓經常帶著虔誠的願望來到了這裏。
陳知衡和徐嫋嫋坐在赤霞厚實的背上,便那樣進入了桃花林。桃花林的泥土濕潤,被馬蹄輕輕的一踏,便留下了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腳印上還留著幾片淺色的桃花瓣。
赤霞走的極慢,赤霞走的時候一抖一抖的,使得脖子上掛的銅鈴晃動,發出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音,伴著鳥鳴聲,如若這山間的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