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番外
為拖延離婚,冷麵兵王智計百出 作者:夢想退休養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屆全省農業交流大會在安城舉行,全省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農業的發展道路。
交流大會最後的環節是表彰大會,十名全省優秀農業工作者受此殊榮。
他們中有田間勞作的農民,有底層的科技工作者,有農科院研究院,有大學教授,不管身份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農業人!
作為手握兩個西瓜品種和大豆窄行密集種植技術的農業科技人員,陸青枝也是其中之一。
過去一年,陸青枝的生活緊湊又精彩。
去年九月,縣農技站有個到安城農大進修的機會,於兆將她的名字報了上去。
陸青枝有幸去農大進修半年。
因優異的表現,今年初,她被調到了安城農科院工作,擔任助理研究員,陸續發表了《無籽西瓜的培育技術》、《安城西瓜種植淺談》、《大豆窄行密集種植技術探討》等論文,廣受業內好評,半年後轉正為正式的研究員。
九月,陸青枝還被邀請去農大講課。
這次表彰大會,她是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所以獲得了一項殊榮,代表農業優秀工作者們上台講話。
陸青枝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白襯衣和別在胸口的獎章,最後看了一遍稿子,然後在主持人大氣洪亮的聲音中上台,接過話筒。
望著下麵那一張張或長滿皺紋,或洋溢著青春,或飽含風霜的臉,陸青枝倍感親切,這些都是她的同誌,她的同路人。
在過去的一年多,下麵有人借過她書籍筆記,有人指點過她的課業,有人與她探討過西瓜的培育,有人幫她買過種子,有人給她尋過顯微鏡。
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陸青枝微笑著,麵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安城農科院的研究員陸青枝,很高興能在這裏跟大家見麵。”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從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沒有停歇的時候,但家裏的糧食總還是不夠吃,到了農閑的冬天總是要餓肚子。”
“我那時候總是想,為什麽田裏的水稻不能多結一些穀子,為什麽穀子不能大一點,一粒能有拳頭那麽大,一頓吃一粒就能填飽肚子……”
“現在地裏的小麥、田裏的稻穀仍然不能一顆就填飽肚子,但我國的水稻畝產從1950年的150公斤左右增長到了兩百多公斤,小麥產量也由49年的100斤增長到了130斤,大豆、棉花等的產量都在不斷提高。這一切都離不開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離不開無數學農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建國後八年內,我們廣大的農民同誌、科研工作者培育了上千個新品種,研究出了多種防止農作物病蟲害的方法,並且還在不斷地努力探索新技術,培育新品種!”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水稻畝產能過千,小麥能翻好幾倍,豬都能吃上玉米大豆。我們會實現白米飯自由,豬肉自由,西瓜自由,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在座每一位同誌的努力。”
“在此,致我最親愛的戰友們,一路同行,砥礪前行,此生不悔入農門!”
交流大會最後的環節是表彰大會,十名全省優秀農業工作者受此殊榮。
他們中有田間勞作的農民,有底層的科技工作者,有農科院研究院,有大學教授,不管身份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農業人!
作為手握兩個西瓜品種和大豆窄行密集種植技術的農業科技人員,陸青枝也是其中之一。
過去一年,陸青枝的生活緊湊又精彩。
去年九月,縣農技站有個到安城農大進修的機會,於兆將她的名字報了上去。
陸青枝有幸去農大進修半年。
因優異的表現,今年初,她被調到了安城農科院工作,擔任助理研究員,陸續發表了《無籽西瓜的培育技術》、《安城西瓜種植淺談》、《大豆窄行密集種植技術探討》等論文,廣受業內好評,半年後轉正為正式的研究員。
九月,陸青枝還被邀請去農大講課。
這次表彰大會,她是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所以獲得了一項殊榮,代表農業優秀工作者們上台講話。
陸青枝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白襯衣和別在胸口的獎章,最後看了一遍稿子,然後在主持人大氣洪亮的聲音中上台,接過話筒。
望著下麵那一張張或長滿皺紋,或洋溢著青春,或飽含風霜的臉,陸青枝倍感親切,這些都是她的同誌,她的同路人。
在過去的一年多,下麵有人借過她書籍筆記,有人指點過她的課業,有人與她探討過西瓜的培育,有人幫她買過種子,有人給她尋過顯微鏡。
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陸青枝微笑著,麵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安城農科院的研究員陸青枝,很高興能在這裏跟大家見麵。”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從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沒有停歇的時候,但家裏的糧食總還是不夠吃,到了農閑的冬天總是要餓肚子。”
“我那時候總是想,為什麽田裏的水稻不能多結一些穀子,為什麽穀子不能大一點,一粒能有拳頭那麽大,一頓吃一粒就能填飽肚子……”
“現在地裏的小麥、田裏的稻穀仍然不能一顆就填飽肚子,但我國的水稻畝產從1950年的150公斤左右增長到了兩百多公斤,小麥產量也由49年的100斤增長到了130斤,大豆、棉花等的產量都在不斷提高。這一切都離不開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離不開無數學農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建國後八年內,我們廣大的農民同誌、科研工作者培育了上千個新品種,研究出了多種防止農作物病蟲害的方法,並且還在不斷地努力探索新技術,培育新品種!”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水稻畝產能過千,小麥能翻好幾倍,豬都能吃上玉米大豆。我們會實現白米飯自由,豬肉自由,西瓜自由,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在座每一位同誌的努力。”
“在此,致我最親愛的戰友們,一路同行,砥礪前行,此生不悔入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