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光陰荏苒。陳興文在大天坑不覺過了六年。他已融於大天坑的群體中,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勞動任務,也有自己的所得。
起初,人們期待他能找到走出大天坑的路。久而久之,他們的心情重歸於平靜。但他們還是喜歡聽他說外麵的大千世界,晚上或是閑暇之時,總有人到他的屋裏,要他說故事。他像個說書的先生了。
陳興文記掛著李嬌嬌、唐素素:不知道她們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她們現在過得怎樣?他一遍又一遍地想象與她們團聚的情景。於是,當初進來時的想法漸漸又改變了,他也渴望能衝出大天坑。他想:時過境遷,也許沒有人再去要他交出槍的秘密,就像當初大天坑的先人一樣,漢武帝沒幾年後就死了,再也沒有人向他們索要長命草。是該好好尋找出去的路徑了。
大丫、小丫長成了大姑娘,亭亭玉立;臉上的酒窩令後生們總多想看她們一眼;她們的目光總是特別的清澈而溫柔。
大天坑女多男少,隻要姑娘願意,在不同姓中,男人可以娶兩個媳婦。不過婚嫁的事,全由姑娘決定,就連周大爺那樣的寨老,也不能幹涉。小夥子們全看上了大丫、小丫,可他們尊重姑娘的選擇,不會在此問題上出亂子。這是大天坑的倫理習俗和思維模式。
而大丫、小丫,都想嫁給陳興文。
陳興文心存愧意:自己進了大天坑,占用了他們的木料和糧食,還要占用他們的女人嗎?再有,嬌嬌和素素以及孩子們,還在等著自己呢,怎麽忍心棄她們呢?因此,他拒絕了大丫和小丫的美意。
可大天坑的人不這麽想,在大丫、小丫的要求下,寨老們開了個會:大家一致認為陳興文是難得的異姓,有承擔繁衍後代責任,除非在一年內找到天坑的出口,不然,非娶大丫、小丫不可。
陳興文感到找到出口的迫切。
一日,陳興文與周大爺、大丫和小丫到深潭去釣魚。一路上,他們討論著找出口的事。
陳興文用肯定的語氣道:“先前一定有山洞通道,是被先人封堵住了。”
周大爺歎道:“我老了,出不出去無所謂,隻是子孫後代,不能一直呆在此地。鹽礦采得差不多了,再過十年八年便枯竭。若沒有了鹽,以後傳宗接代就是個問題啦。再者,女多男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再不出去,過了幾代人,將會嚴重失衡。我也曾經想過,會有山洞通道,但我們找了若幹代人,還是找不到,時間越久,痕跡越淺,越難尋覓。”
一隻山雞,被他們驚動,“噗”地飛向天空。
大丫指著空中的山雞,道:“興文哥,你能不能想個辦法,像鳥一樣飛出去呢?”
陳興文苦笑著搖頭:“辦不到啊。”
小丫看著懸崖:“我們的輕功再好,也躍不到懸崖的百分之一。若上麵有人放繩索下來就好了。”
陳興文也抬頭看了看,道:“上麵是深山老林,罕有人至。這麽高的懸崖,要有好長的繩索才行。要弄繩索,也不是一兩人之力弄得了的,是一件浩大工程啊。”
小丫不肯罷休,“上麵沒有人,我們可以自己搭天梯!”
周大爺道:“那可不是一兩代人做得了的事。祖輩們原來都不想出去,到想出去時誰也沒有這麽大的決心。輪到我們,已是火燒眉毛,來不及了。”
大丫氣餒道:“那是沒辦法了。”
陳興文依然堅持:“一定有出口,不然先人不可能幾十戶人家,帶著雞鴨牛羊、小麥玉米高粱進來。隻是我們找不到。”
周大爺又歎了口氣:“都翻遍了!沿著崖邊,看似有可能被封堵的地方,全翻了。可下麵都是原生的巨石。不在崖邊的地方,也翻了不少處,找不到啊!我們不可能把整個大天坑都翻一遍把?”
陳興文低頭看著身邊流淌的泉水,“翻遍整個天坑,那自然不是可取的辦法。若有山洞,一般會在低窪處。山洞因水而生,水流過的地方最有可能有山洞。”
周大爺神情黯然:“這我們也考慮過。現能看到水流最大的地方,就是深潭了。按理說,常年流水,深潭一定通往外界,要不然整個天坑都要被水淹沒了。可深潭都是水,人們不可能從那裏進出。”
陳興文略有所思,“是啊,我也注意到了:深潭魚類品種不少,且隨季節變化數量明顯不同,不與外界勾連,不會發生這種現象。而且,魚的顏色較深,不似長期生長於洞中的樣子,因而我推斷,深潭的水洞不會太長。
大丫不解其意,問到:“這怎麽說呢?”
陳興文解釋道:“常年不見陽光的魚,會顯得白一些。若水洞過長,就會有不少魚類,長年生活在水洞中不見陽光,因而他們的表皮會顯得蒼白。從我們撈上的魚看,沒有這樣的現象。它們的色澤,與我在外麵看到的魚幾乎沒有區別。”
小丫興奮道:“那我們可以從深潭處出去啦?”
周大爺搖頭道:“也試過了,會水的人潛下去看過,水洞太長了。他們去不遠,隻能返迴。聽說過有人不主動返迴的,最後靠著係繩把他們拉迴來,可他們都被憋死了。可以推想:即使水洞不是太長,也遠遠超過我們的忍受力。”
大丫道:“那我們把上麵的流水堵住。”
周大爺道:“那比搭天梯還難。”
說話間,他們來到了深潭。
深潭位於懸崖邊緣,是天坑裏幾支泉水匯集的地方。千百年來,它為大天坑的人們提供了不少的食物,為天坑人的繁衍,起了很大的作用。
陳興文並不急於放餌釣魚,而是看著深潭的水麵。周大爺三人知道他在想問題,不去打擾他,而是自忙自的,釣起魚來。
陳興文忽然問:“外麵有水倒灌進來的時候嗎?”
周大爺想了想:“沒有,我活了幾十年,從沒見過。”
陳興文又盯著水麵,限於沉思。過了良久,他喃喃自語:“深潭水麵平靜,不遠處一定有堰塞堵住了。”
周大爺問:“何為堰塞?”
陳興文道:“堰塞就是天然形成的堤壩。”
起初,人們期待他能找到走出大天坑的路。久而久之,他們的心情重歸於平靜。但他們還是喜歡聽他說外麵的大千世界,晚上或是閑暇之時,總有人到他的屋裏,要他說故事。他像個說書的先生了。
陳興文記掛著李嬌嬌、唐素素:不知道她們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她們現在過得怎樣?他一遍又一遍地想象與她們團聚的情景。於是,當初進來時的想法漸漸又改變了,他也渴望能衝出大天坑。他想:時過境遷,也許沒有人再去要他交出槍的秘密,就像當初大天坑的先人一樣,漢武帝沒幾年後就死了,再也沒有人向他們索要長命草。是該好好尋找出去的路徑了。
大丫、小丫長成了大姑娘,亭亭玉立;臉上的酒窩令後生們總多想看她們一眼;她們的目光總是特別的清澈而溫柔。
大天坑女多男少,隻要姑娘願意,在不同姓中,男人可以娶兩個媳婦。不過婚嫁的事,全由姑娘決定,就連周大爺那樣的寨老,也不能幹涉。小夥子們全看上了大丫、小丫,可他們尊重姑娘的選擇,不會在此問題上出亂子。這是大天坑的倫理習俗和思維模式。
而大丫、小丫,都想嫁給陳興文。
陳興文心存愧意:自己進了大天坑,占用了他們的木料和糧食,還要占用他們的女人嗎?再有,嬌嬌和素素以及孩子們,還在等著自己呢,怎麽忍心棄她們呢?因此,他拒絕了大丫和小丫的美意。
可大天坑的人不這麽想,在大丫、小丫的要求下,寨老們開了個會:大家一致認為陳興文是難得的異姓,有承擔繁衍後代責任,除非在一年內找到天坑的出口,不然,非娶大丫、小丫不可。
陳興文感到找到出口的迫切。
一日,陳興文與周大爺、大丫和小丫到深潭去釣魚。一路上,他們討論著找出口的事。
陳興文用肯定的語氣道:“先前一定有山洞通道,是被先人封堵住了。”
周大爺歎道:“我老了,出不出去無所謂,隻是子孫後代,不能一直呆在此地。鹽礦采得差不多了,再過十年八年便枯竭。若沒有了鹽,以後傳宗接代就是個問題啦。再者,女多男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再不出去,過了幾代人,將會嚴重失衡。我也曾經想過,會有山洞通道,但我們找了若幹代人,還是找不到,時間越久,痕跡越淺,越難尋覓。”
一隻山雞,被他們驚動,“噗”地飛向天空。
大丫指著空中的山雞,道:“興文哥,你能不能想個辦法,像鳥一樣飛出去呢?”
陳興文苦笑著搖頭:“辦不到啊。”
小丫看著懸崖:“我們的輕功再好,也躍不到懸崖的百分之一。若上麵有人放繩索下來就好了。”
陳興文也抬頭看了看,道:“上麵是深山老林,罕有人至。這麽高的懸崖,要有好長的繩索才行。要弄繩索,也不是一兩人之力弄得了的,是一件浩大工程啊。”
小丫不肯罷休,“上麵沒有人,我們可以自己搭天梯!”
周大爺道:“那可不是一兩代人做得了的事。祖輩們原來都不想出去,到想出去時誰也沒有這麽大的決心。輪到我們,已是火燒眉毛,來不及了。”
大丫氣餒道:“那是沒辦法了。”
陳興文依然堅持:“一定有出口,不然先人不可能幾十戶人家,帶著雞鴨牛羊、小麥玉米高粱進來。隻是我們找不到。”
周大爺又歎了口氣:“都翻遍了!沿著崖邊,看似有可能被封堵的地方,全翻了。可下麵都是原生的巨石。不在崖邊的地方,也翻了不少處,找不到啊!我們不可能把整個大天坑都翻一遍把?”
陳興文低頭看著身邊流淌的泉水,“翻遍整個天坑,那自然不是可取的辦法。若有山洞,一般會在低窪處。山洞因水而生,水流過的地方最有可能有山洞。”
周大爺神情黯然:“這我們也考慮過。現能看到水流最大的地方,就是深潭了。按理說,常年流水,深潭一定通往外界,要不然整個天坑都要被水淹沒了。可深潭都是水,人們不可能從那裏進出。”
陳興文略有所思,“是啊,我也注意到了:深潭魚類品種不少,且隨季節變化數量明顯不同,不與外界勾連,不會發生這種現象。而且,魚的顏色較深,不似長期生長於洞中的樣子,因而我推斷,深潭的水洞不會太長。
大丫不解其意,問到:“這怎麽說呢?”
陳興文解釋道:“常年不見陽光的魚,會顯得白一些。若水洞過長,就會有不少魚類,長年生活在水洞中不見陽光,因而他們的表皮會顯得蒼白。從我們撈上的魚看,沒有這樣的現象。它們的色澤,與我在外麵看到的魚幾乎沒有區別。”
小丫興奮道:“那我們可以從深潭處出去啦?”
周大爺搖頭道:“也試過了,會水的人潛下去看過,水洞太長了。他們去不遠,隻能返迴。聽說過有人不主動返迴的,最後靠著係繩把他們拉迴來,可他們都被憋死了。可以推想:即使水洞不是太長,也遠遠超過我們的忍受力。”
大丫道:“那我們把上麵的流水堵住。”
周大爺道:“那比搭天梯還難。”
說話間,他們來到了深潭。
深潭位於懸崖邊緣,是天坑裏幾支泉水匯集的地方。千百年來,它為大天坑的人們提供了不少的食物,為天坑人的繁衍,起了很大的作用。
陳興文並不急於放餌釣魚,而是看著深潭的水麵。周大爺三人知道他在想問題,不去打擾他,而是自忙自的,釣起魚來。
陳興文忽然問:“外麵有水倒灌進來的時候嗎?”
周大爺想了想:“沒有,我活了幾十年,從沒見過。”
陳興文又盯著水麵,限於沉思。過了良久,他喃喃自語:“深潭水麵平靜,不遠處一定有堰塞堵住了。”
周大爺問:“何為堰塞?”
陳興文道:“堰塞就是天然形成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