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府與梁山人馬一路行來,十日便已到達洛陽。禦林軍與梁山人馬駐紮在洛陽城外,趙明隻留下林衝看管人馬,帶諸將與王蘭英的二百多老刀盾手進入城中,又使陳琳去官衙報備入城信息,便迴到了洛陽武王府中。
前此離開之時,趙明以各種名義將府中那些紅名留在了洛陽,而這次迴來,要琢磨琢磨怎麽把這些紅名處理掉。
迴府之後,初步清理了一下,內院使刀盾手把守,任何人無令不得進入。又與賈詡商量道:“老師,我等離開洛陽王府一年多時間,孤王擔心原王府中留守之人,怕是有不少被各勢力收買的內應,此事該如何處理?”
賈詡一笑:“大王,若是將這些人處理掉,各勢力還是會收買新的內應,故而臣不建議除掉這些人,隻需隨便給他們個差事,讓他們遠離王府便是,洛陽王府我等並不久居,等事情結束之後再將他們召迴便好。”
趙明點頭同意,隨即將原王府之人召集起來,吩咐道:“孤王欲收集一些好玩的事物給母妃,你等在洛陽久居,定熟知京畿附近的事物,今日便給你等一個任務,四處去尋些好玩、新鮮的事物迴來,孤王帶迴去給母妃,若母妃高興,少不了你等的賞賜。”
眾人領命出去之後,兩都負責情報的張龍卻送來了一個消息。那呂布果然好勇鬥狠,去了河東李府,沒讓趙明失望。
一向自詡為並州第一高手的呂布聽到謠言之後,便坐不住了。他的“並州第一高手”乃是趙明當時在壺關之時隨口說出的,天地良心,趙明當時確實是隨口一說,可聽在呂布耳中卻有不同的份量。
趙明是誰?鼎鼎大名的武王啊,武王親口“封”的並州第一高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現在不知道哪裏跑出來的李淵,自稱手下有幾個無敵的勇將,這讓呂布如何能忍?
向老丈人嚴虎打了個招唿,呂布便迫不及待帶著張遼、高順跑到河東解良找李淵去了。從壺關到解良並不遠,幾日便趕到了解良。
李淵最近正在頭疼,不曉得是哪個勢力與他作對,使得謠言四起,對他十分不利。這一日正與手下商議如何應對。
二兒子李世民卻道:“父親,當如今風雲悸動,朝局不穩,太子、襄陽王、武王三人矛盾已深,更有異族入侵,朝廷動蕩,此時我等再行拋光養晦之策,豈非不智?若真有一日烽煙四起之時,天下何人識得我河東李家?孩兒以為,不管是誰造的謠言,我河東李家當趁此機會,揚名天下。”
李淵麵色一沉:“你懂什麽?為父今日隻是小小的縣守而已,位卑權低,若是太過張揚,太子等人要拿捏我等還不是隨心所欲?”
李世民又爭辯道:“正因如此,我李家更應該抓緊機會,揚名天下,好叫天下人知道我河東李家之能,方可使太子等人不敢隨意拿捏我等,利用天下人悠悠眾口為我李家保護之傘。”
李淵有些怒了,這次子李世民雖然確實聰穎無比,但鋒芒畢露一點都不像他,大兒子李建成卻溫文儒雅,行事穩當,很合他的胃口。
隻聽李淵怒道:“隻怕你這豎子還沒揚名天下,便折戟沉沙,一撮黃土罷了。”
李世民還待爭辯,大哥李建成見父子二人越說越僵,立即打斷道:“父親,此事當求助於長安主家,謠言四起雖對我河東李家不利,但仔細想想,恐怕是針對長安李閥而來,想我河東李家一向低調,名聲不顯,何人會來害我?隻怕是通過我河東李家隱射長安李閥,此事隻需將厲害說與主家知曉,想來驃騎將軍自有應對,我等不需太過擔憂。”
老成之言,李淵非常滿意這個大兒子,一番分析應對,即把自己摘了出來,又把長安李閥拖下了水。
李淵點頭同意,正與諸人商議細節之時,卻聽聞壺關呂布來訪。
李淵的臉頓時就黑了,這呂布來幹嘛他心裏非常清楚,可如何應對呢?
若是避戰,真顯得他河東李家太過無能,李淵有的是野心,隻怕這一避戰,對何東李家的聲譽影響甚大,不利於將來之事。
若是應戰呢?呂布天天在壺關自詡“並州第一高手”,若是勝了他,怕是真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李淵考慮良久,下了決心,戰。
不僅要戰,還要勝。否則戰了又有何益?
眼下局勢由不得他再退縮,否則河東李家聲譽一落千丈,將來如何行大事?
風口浪尖便風口浪尖,事後便按李建成的辦法,將長安李閥綁上戰車,讓他們做自己的擋箭牌就好。
天掉下來了有高個頂著,上麵還有個大名鼎鼎的驃騎將軍呢。
眾人見了呂布,呂布並不廢話,拱手就道:“聽聞河東李家有無數豪傑,布今日不請自來,想討教一二。”
李淵笑道:“呂將軍天下聞名,並州一戰,隨武王大人砍下了匈奴左賢王首級,我府中豪傑也是好生敬佩,李淵雖非豪傑,但一向敬佩英雄,呂將軍既然來了,自然要討教一二。”
李淵隨即便設宴先使呂布等人飽餐之後,再下令麾下武將校場演武。
呂布騎了赤兔馬,手提方天畫戟在校場隨意跑了一圈熟悉一下地形,便指著李家諸將問道:“誰先來?”
“我來,”一員小將手提雙錘催馬而來。
“來者報名?”
“河東秦用。”此人乃秦瓊的義子,隋末四猛八大錘之一,武藝還在秦瓊之上。
錘、戟相交,二人轉眼就走了一個迴合,呂布大笑:“好氣力,可惜不夠。”
秦用大怒,掄錘便砸,二人又戰了十餘迴合,呂布大叫:“不夠,河東李家隻有你這等身手之人?”
此話惹怒了秦瓊與尉遲恭,二人提鐧掄斧催馬助戰,呂布毫無懼色,一人敵住了三英,一場大戰,呂布越打越興奮,不住大笑。
而三人卻越打越腦,以三戰一竟不能取勝,這呂布果然了得。
李淵等人見到呂布如此勇猛,不免心中暗歎:不愧是武王親“封”的並州第一高手,今日要勝,隻怕是有些難了。
四人轉眼間就戰了百餘迴合,戰局對三英越來越不利,武藝上說,三英足以敵住呂布,但呂布胯下乃是赤兔馬,而三人胯下都是普通戰馬,百迴合過了,戰馬疲憊,無法再戰。
眼見三人要敗,呂布卻極不過癮大叫道:“還有沒有更強的,不過癮啊不過癮。”
一邊的程咬金早就按耐不住要提斧上去助戰,卻被李世民死死摁住,以三敵一已是不公,再去一人,即便勝了又有何益?
此時一見四人分開,李世民立即暗示薛仁貴去戰呂布。他眼睛賊亮,知道這呂布勇武世間少有,今日想勝,隻怕非薛仁貴與自己的四弟李元霸不可。
薛仁貴卻不願占呂布的便宜,這是校場比武,並非戰場廝殺,比武之時占人便宜多有不妥。
隻聽薛仁貴打馬出來說道:“請呂將軍稍息片刻,薛仁貴再來討教。”
呂布卻哪管許多,正是殺得興起之時,一見薛仁貴出來,方天畫戟一抖,直取薛仁貴,口中卻叫道:“不用,那三個廢柴花不了呂某多少氣力。”
呂布殺得興起口不擇言,這下可把兩大門神與秦用氣得夠嗆。
一見呂布攻來,薛仁貴不得不應戰,兩把畫戟空中相交,火星四濺,這才是一場真正的龍虎之鬥,隻看得眾人心曠神怡,連連叫好。
見得呂布勇猛如此,著實令李家父子起了招攬之心,隻是如何行事?他們李家如今隻是縣守,貌似官還沒有呂布這個雜號將軍大,難以下手啊。
轉眼間一百五六十迴合過了,二人難分勝負,可薛仁貴的戰馬早已累得氣喘如牛,呂布一見,心中不甘,叫道:“你速去換馬來戰。”
薛仁貴卻搖頭笑道:“呂將軍武藝,薛禮佩服,呂將軍先與人戰了一百多迴合,再與薛禮對戰,薛禮卻仍無法取勝,甘拜下風。”
呂布心中不爽,卻也暗自心驚這薛仁貴的武藝,雖比不上自己,但自己要勝他也是真難,若是真要戰場廝殺起來,也隻有占著赤兔馬之力才能勝他。此刻見薛禮避戰,呂布腦子一轉,說道:“聽說李大人的四兒子,天賦異稟,武藝高強,何不請來一戰?”
李淵一聽呂布提到自己的四子元霸,不由得臉上一抽,這個四子最是讓他頭疼,相貌醜陋不說,卻從小氣力驚人,但難以控製,不過最難控製的是他的脾氣,動輒大喊大叫,亂砸亂鬧,難以管束,時常打死下人,令府中之人懼怕不已。李淵無奈隻好將他用鐵鏈鎖住,不讓他鬧騰。
隻是此乃家醜,李淵早已下了封口令,此次造謠的人是如何得知自己的四子天賦異稟?這令李淵之後有些疑神疑鬼,十分警惕。
可惜他抓破頭也不知道,趙明認識他上千年了,“你老李家那點事,傳了上千年,哪有多少秘密?”
前此離開之時,趙明以各種名義將府中那些紅名留在了洛陽,而這次迴來,要琢磨琢磨怎麽把這些紅名處理掉。
迴府之後,初步清理了一下,內院使刀盾手把守,任何人無令不得進入。又與賈詡商量道:“老師,我等離開洛陽王府一年多時間,孤王擔心原王府中留守之人,怕是有不少被各勢力收買的內應,此事該如何處理?”
賈詡一笑:“大王,若是將這些人處理掉,各勢力還是會收買新的內應,故而臣不建議除掉這些人,隻需隨便給他們個差事,讓他們遠離王府便是,洛陽王府我等並不久居,等事情結束之後再將他們召迴便好。”
趙明點頭同意,隨即將原王府之人召集起來,吩咐道:“孤王欲收集一些好玩的事物給母妃,你等在洛陽久居,定熟知京畿附近的事物,今日便給你等一個任務,四處去尋些好玩、新鮮的事物迴來,孤王帶迴去給母妃,若母妃高興,少不了你等的賞賜。”
眾人領命出去之後,兩都負責情報的張龍卻送來了一個消息。那呂布果然好勇鬥狠,去了河東李府,沒讓趙明失望。
一向自詡為並州第一高手的呂布聽到謠言之後,便坐不住了。他的“並州第一高手”乃是趙明當時在壺關之時隨口說出的,天地良心,趙明當時確實是隨口一說,可聽在呂布耳中卻有不同的份量。
趙明是誰?鼎鼎大名的武王啊,武王親口“封”的並州第一高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現在不知道哪裏跑出來的李淵,自稱手下有幾個無敵的勇將,這讓呂布如何能忍?
向老丈人嚴虎打了個招唿,呂布便迫不及待帶著張遼、高順跑到河東解良找李淵去了。從壺關到解良並不遠,幾日便趕到了解良。
李淵最近正在頭疼,不曉得是哪個勢力與他作對,使得謠言四起,對他十分不利。這一日正與手下商議如何應對。
二兒子李世民卻道:“父親,當如今風雲悸動,朝局不穩,太子、襄陽王、武王三人矛盾已深,更有異族入侵,朝廷動蕩,此時我等再行拋光養晦之策,豈非不智?若真有一日烽煙四起之時,天下何人識得我河東李家?孩兒以為,不管是誰造的謠言,我河東李家當趁此機會,揚名天下。”
李淵麵色一沉:“你懂什麽?為父今日隻是小小的縣守而已,位卑權低,若是太過張揚,太子等人要拿捏我等還不是隨心所欲?”
李世民又爭辯道:“正因如此,我李家更應該抓緊機會,揚名天下,好叫天下人知道我河東李家之能,方可使太子等人不敢隨意拿捏我等,利用天下人悠悠眾口為我李家保護之傘。”
李淵有些怒了,這次子李世民雖然確實聰穎無比,但鋒芒畢露一點都不像他,大兒子李建成卻溫文儒雅,行事穩當,很合他的胃口。
隻聽李淵怒道:“隻怕你這豎子還沒揚名天下,便折戟沉沙,一撮黃土罷了。”
李世民還待爭辯,大哥李建成見父子二人越說越僵,立即打斷道:“父親,此事當求助於長安主家,謠言四起雖對我河東李家不利,但仔細想想,恐怕是針對長安李閥而來,想我河東李家一向低調,名聲不顯,何人會來害我?隻怕是通過我河東李家隱射長安李閥,此事隻需將厲害說與主家知曉,想來驃騎將軍自有應對,我等不需太過擔憂。”
老成之言,李淵非常滿意這個大兒子,一番分析應對,即把自己摘了出來,又把長安李閥拖下了水。
李淵點頭同意,正與諸人商議細節之時,卻聽聞壺關呂布來訪。
李淵的臉頓時就黑了,這呂布來幹嘛他心裏非常清楚,可如何應對呢?
若是避戰,真顯得他河東李家太過無能,李淵有的是野心,隻怕這一避戰,對何東李家的聲譽影響甚大,不利於將來之事。
若是應戰呢?呂布天天在壺關自詡“並州第一高手”,若是勝了他,怕是真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李淵考慮良久,下了決心,戰。
不僅要戰,還要勝。否則戰了又有何益?
眼下局勢由不得他再退縮,否則河東李家聲譽一落千丈,將來如何行大事?
風口浪尖便風口浪尖,事後便按李建成的辦法,將長安李閥綁上戰車,讓他們做自己的擋箭牌就好。
天掉下來了有高個頂著,上麵還有個大名鼎鼎的驃騎將軍呢。
眾人見了呂布,呂布並不廢話,拱手就道:“聽聞河東李家有無數豪傑,布今日不請自來,想討教一二。”
李淵笑道:“呂將軍天下聞名,並州一戰,隨武王大人砍下了匈奴左賢王首級,我府中豪傑也是好生敬佩,李淵雖非豪傑,但一向敬佩英雄,呂將軍既然來了,自然要討教一二。”
李淵隨即便設宴先使呂布等人飽餐之後,再下令麾下武將校場演武。
呂布騎了赤兔馬,手提方天畫戟在校場隨意跑了一圈熟悉一下地形,便指著李家諸將問道:“誰先來?”
“我來,”一員小將手提雙錘催馬而來。
“來者報名?”
“河東秦用。”此人乃秦瓊的義子,隋末四猛八大錘之一,武藝還在秦瓊之上。
錘、戟相交,二人轉眼就走了一個迴合,呂布大笑:“好氣力,可惜不夠。”
秦用大怒,掄錘便砸,二人又戰了十餘迴合,呂布大叫:“不夠,河東李家隻有你這等身手之人?”
此話惹怒了秦瓊與尉遲恭,二人提鐧掄斧催馬助戰,呂布毫無懼色,一人敵住了三英,一場大戰,呂布越打越興奮,不住大笑。
而三人卻越打越腦,以三戰一竟不能取勝,這呂布果然了得。
李淵等人見到呂布如此勇猛,不免心中暗歎:不愧是武王親“封”的並州第一高手,今日要勝,隻怕是有些難了。
四人轉眼間就戰了百餘迴合,戰局對三英越來越不利,武藝上說,三英足以敵住呂布,但呂布胯下乃是赤兔馬,而三人胯下都是普通戰馬,百迴合過了,戰馬疲憊,無法再戰。
眼見三人要敗,呂布卻極不過癮大叫道:“還有沒有更強的,不過癮啊不過癮。”
一邊的程咬金早就按耐不住要提斧上去助戰,卻被李世民死死摁住,以三敵一已是不公,再去一人,即便勝了又有何益?
此時一見四人分開,李世民立即暗示薛仁貴去戰呂布。他眼睛賊亮,知道這呂布勇武世間少有,今日想勝,隻怕非薛仁貴與自己的四弟李元霸不可。
薛仁貴卻不願占呂布的便宜,這是校場比武,並非戰場廝殺,比武之時占人便宜多有不妥。
隻聽薛仁貴打馬出來說道:“請呂將軍稍息片刻,薛仁貴再來討教。”
呂布卻哪管許多,正是殺得興起之時,一見薛仁貴出來,方天畫戟一抖,直取薛仁貴,口中卻叫道:“不用,那三個廢柴花不了呂某多少氣力。”
呂布殺得興起口不擇言,這下可把兩大門神與秦用氣得夠嗆。
一見呂布攻來,薛仁貴不得不應戰,兩把畫戟空中相交,火星四濺,這才是一場真正的龍虎之鬥,隻看得眾人心曠神怡,連連叫好。
見得呂布勇猛如此,著實令李家父子起了招攬之心,隻是如何行事?他們李家如今隻是縣守,貌似官還沒有呂布這個雜號將軍大,難以下手啊。
轉眼間一百五六十迴合過了,二人難分勝負,可薛仁貴的戰馬早已累得氣喘如牛,呂布一見,心中不甘,叫道:“你速去換馬來戰。”
薛仁貴卻搖頭笑道:“呂將軍武藝,薛禮佩服,呂將軍先與人戰了一百多迴合,再與薛禮對戰,薛禮卻仍無法取勝,甘拜下風。”
呂布心中不爽,卻也暗自心驚這薛仁貴的武藝,雖比不上自己,但自己要勝他也是真難,若是真要戰場廝殺起來,也隻有占著赤兔馬之力才能勝他。此刻見薛禮避戰,呂布腦子一轉,說道:“聽說李大人的四兒子,天賦異稟,武藝高強,何不請來一戰?”
李淵一聽呂布提到自己的四子元霸,不由得臉上一抽,這個四子最是讓他頭疼,相貌醜陋不說,卻從小氣力驚人,但難以控製,不過最難控製的是他的脾氣,動輒大喊大叫,亂砸亂鬧,難以管束,時常打死下人,令府中之人懼怕不已。李淵無奈隻好將他用鐵鏈鎖住,不讓他鬧騰。
隻是此乃家醜,李淵早已下了封口令,此次造謠的人是如何得知自己的四子天賦異稟?這令李淵之後有些疑神疑鬼,十分警惕。
可惜他抓破頭也不知道,趙明認識他上千年了,“你老李家那點事,傳了上千年,哪有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