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一掃六人的數據。


    盧俊義:統禦88、武力96、智力43、政治51、魅力52、年齡34、身份:梁山總頭領之一。


    燕青:統禦68、武力89、智力68、政治69、魅力80、年齡19、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史進:統禦73、武力90、智力33、政治6940魅力70、年齡28、身份:梁山八驃騎。


    朱武:統禦61、武力62、智力93、政治75、魅力44、年齡32、身份:梁山參軍事。


    陳達:統禦70、武力75、智力34、政治38、魅力48、年齡25、身份:梁山頭領。


    楊春:統禦72、武力78、智力41、政治39、魅力50、年齡25、身份:梁山頭領。


    再一掃衝忠誠度,盧俊義85;燕青85,史進85;朱武95;陳達、楊春90。


    趙明暗笑:朱武,有點意思啊,這麽高的忠誠度,剛才沒有任何猶豫,看來是早有打算呐。有了朱武的忠誠,基本就不用擔心史進的忠誠,少華山四人組算是穩當了。


    隻是這盧俊義85的忠誠有些微妙啊,不高不低,讓人放不下心來。


    第二日,嶽飛、馬超二軍押送一幹俘虜與趙明在範縣匯合。


    趙明看了看俘虜名單,竟然有兩個他感興趣的人在列,林衝與張清。


    當日大戰,林衝遇到了嶽飛,四十迴合後不敵被擒,而張清則石打馬岱,傷了馬岱的前額,還好並不嚴重,惹怒了旁邊的馬超,不是龐德在馬超身邊的話,馬超差點沒把張清給挑了。


    還有穆春、施恩、宋萬等亂七八糟的十來人,趙明親自去看了一眼,數據最高的也隻有70+,頓時沒了多大興趣,隻讓人先把林衝、張清押了上來。


    林衝:統禦81、武力94、智力52、政治40、魅力72、年齡27、身份:梁山五虎將。


    張清:統禦78、武力90、智力53、政治45、魅力54、年齡25、身份:梁山八驃騎。


    林衝的武藝果然不錯,在己方大敗毫無希望的情況下,還能與98的嶽飛大戰四十迴合,名不虛傳。


    而張清90的武力,能輕鬆打傷同樣是90的馬岱,同階之內,少有人能避過他的飛石,基本上算是同階無敵了。


    再看看二人的忠誠,林衝82;張清95。


    趙明有點意外張清竟然有這麽高的忠誠度,按理說張清應該不是宋江那個派係的才對。而林衝嘛,本來就是走投無路之下才投的梁山,他哪裏願意做什麽草寇,但凡有一點其他活路都不會上梁山。


    想到這,趙明問道:“二位都說說吧,怎麽上的梁山?一身武藝為何甘願落草為寇?”


    林衝冷著一張臉說道:“奸人所害,走投無路之下……”


    趙明一喜,對林衝此人,多用情才能籠絡其心,若是林衝真有仇,他這個武王幫林衝出一次頭又如何,“林將軍被誰所害?”


    林衝道:“陳留郡守之子,林某本是陳留郡校尉,那陳留郡守之子強搶林某之妻,林某一怒之下打傷了他,知道闖下大禍,本欲連夜辭官與妻兒遠走他鄉,誰知剛出陳留不遠,便被那陳留郡守之子帶兵追了上來,林某無奈之下欲殺出重圍,誰知此時我那義兄魯智深聞訊趕到,郡守之子被我義兄所殺,第二日那郡守便發下海捕文書,走投無路之下,投了梁山。”


    與前世雖然稍稍有點不一樣,但也大同小異啊,趙明暗道。


    “陳留郡守之子好大的膽子,一個衙內敢強搶民女,更膽敢私自調動我朝廷兵馬,那陳留郡守有這樣一個兒子,自己怕也好不到哪裏去。”


    說著,轉身叫來主記陳琳:“起草一份奏章,說陳留郡守克扣我隴西軍糧,派人送來的都是數年陳糧,搞得我軍將士怨聲載道,有嘩變嘯營之虞,請朝廷降旨責問陳留郡守之罪。”


    林衝一聽,堂堂武王竟然毫不懷疑他的話,心中對這個即將15歲的武王多了幾分感動,可又想到,這武王行事也太……赤裸裸的陷害陳留郡守,不免心中有些疑問:位高權重的人都是這道道嗎?行事無所不用其極?


    趙明哪裏知道林衝所想,他能做的也就這個了,總不能派人去砍了陳留郡守。武王再牛,眼下也隻有暫時節製周圍幾郡兵馬的權利,對於一方大員根本不可能有生殺大權。當然,趙明要咬著牙去殺了陳留郡守,大概也沒人能把他怎樣,隻是擅殺一方大員的行為,後患無窮啊。


    “林校尉,”趙明看著林衝說道:“朝廷的海捕文書在我武王府不好使,孤王再給你一個做校尉的機會,不知你可願意。”


    武王的招攬之心已經很明顯了,隻要林衝入他武王府,什麽海捕文書都是浮雲,哪怕做了武王府一個看門的,也沒人敢去武王府抓他。


    林衝掙紮了好一會兒,趙明一見有戲,打鐵趁熱道:“林校尉不為自己想,也為妻兒想想,真要做一輩子草寇嗎?”


    趙明這話就是當年宋江對梁山兄弟說的,大家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是痛快了,可兄弟們的後代呢?世世代代背上一個草寇的名號嗎?


    林衝聽罷,不再猶豫,拜道:“林衝敢不從命,隻是我那義兄……”


    魯智深啊,這人趙明可不喜歡,他是武王,不是英雄好漢,魯智深這樣的人雖能算得上行俠仗義,但此等人處事,一言不合拳腳相向,置朝廷法度於何地?若有這樣的屬下可夠趙明頭疼的,動不動就打死人,你來行俠仗義了,我要包拯是幹嘛用的?


    可眼下林衝的意思很明顯,魯智深是和他綁定了,趙明隻得裝作無奈,長歎道:“國事艱難,北方戰事連綿,孤王不欲在此多留,所以孤王想代朝廷招安梁山,不止你的義兄,梁上眾人若願為朝廷效力,孤王自然既往不咎,你那義兄魯智深也可入我武王府,受我武王府庇護,隻是若入我武王府,必須遵守我武王府法度,梁山之中多有綠林中人,這一點孤王有些擔憂呐。”


    林衝聽罷,且喜且憂,他也知道魯智深的脾氣,但他已下定決心去勸魯智深,隻要入了武王府,有武王府庇護,再也不用擔心被那些位高權重的人陷害。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若隻是響應朝廷招安,將來前途未卜,誰知道會不會又攤上一個陳留郡守那樣的上司,他怕啊。


    想到此,林衝說道:“大王不計前嫌,林衝定會勸我那義兄來投,我義兄武藝也是不凡,必可為大王陣前立功。”


    趙明笑道:“如此,便要辛苦林校尉了。”說完,一掃林衝的忠誠度:90,笑尿了。


    搞定了林衝,趙明又轉身看了看張清,有些頭疼,這貨可是對宋江有95的忠誠,接近死忠了,怎麽搞定他趙明沒什麽頭緒,隻得依樣問道:“這位張將軍呢?為何一身武藝,卻隻願在梁山為草寇?”


    張清看了看趙明,說道:“無他,宋公明哥哥義薄雲天,張清士為知己者死而已。”


    這與前世不一樣,前世張清連打梁山15名大將,被吳用用計逼到了水裏,被水軍所擒,無奈才投的梁山。


    任何事情都沒有完美,張清都能說出“士為知己者死”這種話了,完全堵住了趙明的招攬之心,趙明無奈,隻得將他暫且押下。


    不過招攬了林衝,趙明心情也不錯,當即升帳議事。


    趙明坐在主位上說道:“如今大局已定,梁山兵馬退迴了水泊,孤王之意,當在此時招安梁山眾將,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範增坐在下首第一位,點頭說道:“梁山已如此局麵,正是大王行招安之機。”


    此刻的梁山兵馬元氣大傷,頭領更是損失慘重,兩名總頭領之一的盧俊義都降了,還要負隅頑抗,就是取死之道了。


    趙明心中也打定主意,梁山此時若是不降,好,一個都別想活。


    我現在拿你水泊沒辦法,不過你也別想出來,梁山數萬人不事生產就是最大的隱患,搶曾頭市的那點糧草夠你梁山這麽多人吃多久?若是宋江還負隅頑抗的話,他趙明也不攻水泊,隻慢慢的練他的五千水兵,你梁山下來一次我打迴去一次,用不了多久糧草耗盡,你死不死?


    想到這,對幾名降將說道:“哪位將軍願意代孤王上山,傳達孤王招安之意?”


    心底裏趙明是希望盧俊義去的,雖然他盧俊義一黨沒幾個人,但盧俊義表麵上還是梁山總頭領之一,說話夠分量。


    那邊盧俊義還沒說話,朱武就站了出來,說道:“朱武願自薦與盧員外上山。”


    “如此甚好,”趙明大喜,盧俊義拙於言辭,朱武有急智,他倆一起去,可讓盧俊義不至於吃宋江、吳用的虧。


    人選定了下來,趙明又親手寫了封信給宋江,大概意思就是趕緊降,此時朝廷正是用兵之際,隻要你願意帶兵去北方作戰,立下軍功,何愁朝廷沒有你的位置。末尾,趙明沒忘記再威脅幾句:哥時間不多,你宋江若是鐵了心在這裏浪費哥的時間,把哥逼急了,你山上一個人都別想活。


    武王嘛,就要行霸道之策,不聽話,殺你梁山全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召喚之群雄共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百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百家並收藏華夏召喚之群雄共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