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側上來幾名兵士將李逵拖了下去,趙明這才仔細看了看六人的數據。
秦明:統禦84、武力91、智力35、政治27、魅力31、年齡30、身份:梁山馬軍頭領。
索超:統禦78、武力90、智力34、政治35、魅力45、年齡28、身份: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
楊誌:統禦80、武力90、智力53、政治26、魅力41、年齡31、身份: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
楊雄:統禦75、武力86、智力41、政治32、魅力39、年齡27、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石秀:統禦70、武力85、智力59、政治34、魅力40、年齡23、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李逵:統禦34、武力88、智力35、政治3、魅力32、年齡24、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趙明暗道一聲:梁山此次損失真是不小啊,尤其是步軍,十名頭領死了四個被抓了三個,五虎將被抓了一個,八驃騎死了一個被抓了兩個,折的都是些重要人物。
“八郎。”趙明忽然叫道。
身旁八郎楊延順一呆,不知何事?
趙明接著說道:“去給楊誌鬆綁。”
八郎臉一黑,他打心底裏認為楊誌是老楊家的汙點,雖然他是義子,但也深受老楊家的照顧、恩情,全家真把他當自己家人一樣看待,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他甚至比老楊家人更敏感,更看重老楊家的聲譽。
趙明雖猜到了八郎的心思,但管不了這許多,隻催促八郎給楊誌鬆綁。
八郎一臉不情願給楊誌解開了繩索,楊誌不明白趙明用意,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趙明傲然說道:“在我隴西,楊業將軍一門忠烈,孤王不信,同樣是老楊家人,你楊誌甘心做一名草寇。”
其實趙明這是鬼扯,他看到楊誌對宋江的忠誠隻有70點,完全可以嚐試拉攏。此刻他身邊高手如雲,根本不怕楊誌會對他怎樣,所以他很裝x的來了個義釋楊誌。
這些人中,楊誌忠誠度最低;楊雄、石秀85;索超88;秦明95;李逵120。楊誌的數據在老楊家中算不上出眾,但也算一名將才,人才嘛,不嫌多。
秦明是這六人中武力最高的,但卻是個腦殘,全家人都被宋江、吳用害死了,嫁了個花榮的妹妹給他,他就死心塌地跟著宋江幹,趙明完全對他無語了……
索超嘛,武力尚可,可做兩軍陣前大將,此人或許可以動動腦筋收服。
想遠了,先試試楊誌能不能收服再說。此刻趙明盯著楊誌,隻見楊誌臉色青一陣紅一陣,顯然心中極為掙紮。
趙明正色說道:“楊誌,你可敢做孤王一名親衛,將來隨本王殺胡立功,為國出力,更為老楊家正名,讓世人知道,老楊家隻有將軍沒有草寇?”
楊誌聽聞,長歎一聲跪倒說道:“大王為國為民,楊誌敢不從命,隻是……”
趙明打斷道:“孤王知道你心中所想,此戰結束之前,你隻負責保護孤王,其他事情,你不聞、不問、不看、不想便可。”
趙明知道楊誌再低怎麽也是有70點忠誠度之人,他心中不願與梁山的老兄弟們交手,這種要求趙明當然能接受,壓根兒沒指望利用梁山降將來對付梁山。
楊誌聽罷還能說什麽,直接拜倒道:“願為大王一小卒。”
趙明很開心的笑了,這是第一個,但絕不是最後一個,掃了一眼楊誌的忠誠90點,心中暗喜:我靠!這就是納頭便拜的節奏啊,剛招降忠誠竟然比剛才對宋江的忠誠還高。
秦明、石秀一見楊誌投降,在一旁大罵起來,趙明沒理他們,直接讓人押了下去。
第二日,宋江便命盧俊義領燕青、史進、陳達、楊春率五千兵馬,以朱武為軍師,沿水路去打範縣。他們可不敢走陸路,馬超那三千騎兵哪裏容得梁山兵馬從容離去。
斥候戰上的完全壓製,使得宋江的一切動作都逃不過趙明的耳目,不多久馬超便來報告此事。
趙明問道:“可知是哪些頭領,又領了多少兵馬,去了何地?”
馬超搖頭道:“抓到的都是小嘍羅,隻知道領頭之人是盧俊義,其他未能探到。”
趙明對眾人問道:“諸位可能猜出這宋江的用意?”
範增笑道:“無他,隻是害怕我隴西騎兵,調虎離山而已。”
可惜吳用不在這裏,否則一定氣到吐血,一番苦心剛出門便被範增猜到了,遇上範增,他是真的無用了。
趙明沉吟道:“盧俊義啊,若是能將此人收為己用……”
範增又笑道:“這有何難?”
趙明大喜:“亞父有何計策?”
範增說道:“梁山之強,在於水泊;若是在這陸上,我隴西大軍隨手可破,何需騎兵?宋江此計,故意分兵去打別處,意圖使我隴西騎兵遠去救援。可我隴西軍又何必非要順著他的意思隻派騎兵去救援,我軍今日隻管修整,待探得這五千人馬具**置,拔營而起,全軍去救,必能打宋江一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範增頓了頓又道:“盧俊義那五千人馬,在陸地之上就是我軍之食,隨手可滅。屆時我等隻看那宋江救是不救這五千人馬,若不救,大王正好招降,若救,我軍可在路上設伏,先敗宋江,再圍盧俊義,到時,梁山大勢已去,除非盧俊義是那梁山死忠,否則不由得他不降。”
妙計,也是將計就計,讓那吳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趙明暗笑:範增與吳用果然不是一個檔次的,合著我這位亞父從來就沒把梁山放在眼中,一口一個隨手可破,隻要梁山不縮迴他的水泊,怎麽打都是敗。
這一戰使趙明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古代戰爭騎兵的作用是如此明顯。隴西軍與梁山軍的戰力差先不說,導致這個局勢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武王府有三千騎兵。這使得梁山不得不做出各種應對,而武王府卻穩坐釣魚台,見招拆招,將計就計,主動權永遠在武王府手中。
梁山與武王府打,唯一的勝算就是迴水泊,可惜宋江和吳用都還沒有意識到。
五日後,範縣求援,趙明與諸將找來地圖研究了一會兒,定下計策之後,便全家拔營而起,直奔範縣而去。
宋江與吳用萬萬沒想到趙明竟然將目標直接對準了盧俊義,完全放棄他們就這麽走了。
這確實是打了梁山一個措手不及,作為軍師,吳用難辭其咎。他還是太小看武王府了,或者說他太高看自己了,出世之後一路順風順水,算無遺策,他一直覺得武王府靠的是兵鋒之利才能打敗他們。如今,他不得不正視武王府了,可惜天知道是不是晚了些。
救還是不救?吳用心中猶豫,若救,極可能中伏;若不救,則可能寒了眾兄弟的心。雖然可以從水上去救援盧俊義,但隴西軍行軍如此之快,哪裏會給他們時間走水上去救援?
吳用心中難以決斷,這個鍋他有些背不起啊。盧俊義一黨雖說在山上人數不多,但盧俊義武藝卻是技壓群雄的,眾頭領對盧俊義的武藝極為敬服,若是不救盧俊義,怕是難以向中立派的那些人交代。更何況梁山若是連盧俊義都折了,那真是賠到姥姥家了。
若救,吳用幾乎肯定隴西軍會設伏,就算不設伏,又如何能在野戰中打敗隴西騎兵?
想到這,他想不下去了,因為宋江已經在向他問計了。
宋江也算是個梟雄了,軍謀上比不了吳用,但權謀上卻極有一套,隴西軍的意圖明顯,救還是不救?他宋江也想了一會兒,死道友不死貧道,宋江立刻將球踢到了吳用腳下,既然是你出的注意,鍋還是你來背吧。
吳用哪裏敢背鍋,隻得采取中庸之道,說道:“盧員外不可不救,但我軍不可走陸路救援盧員外,我等需走水路去救。”
吳用有意將走水路需要更多時間忽略了,名義上肯定是要去救的,隻是這怎麽救嘛,隻能希望盧員外自求多福了。
宋江當即拍板:“就依加亮之見,傳令三軍點齊人馬,我等速速去救援盧員外。”
卻說盧俊義這邊,打範縣是假,他僅僅是圍了範縣嚇唬嚇唬人,又故意放走了範縣請援的信使。
之後便安營紮寨,一心加固營房,他可不敢小看隴西騎兵。
老實說,宋江讓他來範縣吸引隴西騎兵,他心中是極為不情願的,他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此行的危險,五千人馬對三千騎兵,盧俊義哪裏敢戰,拚命加固營房,固守待援。
固守是固守了,這援兵什麽時候迴來就不曉得了。宋江率主力與隴西步卒決戰,勝了還好,若敗了的話,他這五千人馬完全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就這樣等了幾日,盧俊義等來了馬超,當然也等來了武王趙明。
秦明:統禦84、武力91、智力35、政治27、魅力31、年齡30、身份:梁山馬軍頭領。
索超:統禦78、武力90、智力34、政治35、魅力45、年齡28、身份: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
楊誌:統禦80、武力90、智力53、政治26、魅力41、年齡31、身份: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
楊雄:統禦75、武力86、智力41、政治32、魅力39、年齡27、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石秀:統禦70、武力85、智力59、政治34、魅力40、年齡23、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李逵:統禦34、武力88、智力35、政治3、魅力32、年齡24、身份:梁山步軍頭領。
趙明暗道一聲:梁山此次損失真是不小啊,尤其是步軍,十名頭領死了四個被抓了三個,五虎將被抓了一個,八驃騎死了一個被抓了兩個,折的都是些重要人物。
“八郎。”趙明忽然叫道。
身旁八郎楊延順一呆,不知何事?
趙明接著說道:“去給楊誌鬆綁。”
八郎臉一黑,他打心底裏認為楊誌是老楊家的汙點,雖然他是義子,但也深受老楊家的照顧、恩情,全家真把他當自己家人一樣看待,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他甚至比老楊家人更敏感,更看重老楊家的聲譽。
趙明雖猜到了八郎的心思,但管不了這許多,隻催促八郎給楊誌鬆綁。
八郎一臉不情願給楊誌解開了繩索,楊誌不明白趙明用意,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趙明傲然說道:“在我隴西,楊業將軍一門忠烈,孤王不信,同樣是老楊家人,你楊誌甘心做一名草寇。”
其實趙明這是鬼扯,他看到楊誌對宋江的忠誠隻有70點,完全可以嚐試拉攏。此刻他身邊高手如雲,根本不怕楊誌會對他怎樣,所以他很裝x的來了個義釋楊誌。
這些人中,楊誌忠誠度最低;楊雄、石秀85;索超88;秦明95;李逵120。楊誌的數據在老楊家中算不上出眾,但也算一名將才,人才嘛,不嫌多。
秦明是這六人中武力最高的,但卻是個腦殘,全家人都被宋江、吳用害死了,嫁了個花榮的妹妹給他,他就死心塌地跟著宋江幹,趙明完全對他無語了……
索超嘛,武力尚可,可做兩軍陣前大將,此人或許可以動動腦筋收服。
想遠了,先試試楊誌能不能收服再說。此刻趙明盯著楊誌,隻見楊誌臉色青一陣紅一陣,顯然心中極為掙紮。
趙明正色說道:“楊誌,你可敢做孤王一名親衛,將來隨本王殺胡立功,為國出力,更為老楊家正名,讓世人知道,老楊家隻有將軍沒有草寇?”
楊誌聽聞,長歎一聲跪倒說道:“大王為國為民,楊誌敢不從命,隻是……”
趙明打斷道:“孤王知道你心中所想,此戰結束之前,你隻負責保護孤王,其他事情,你不聞、不問、不看、不想便可。”
趙明知道楊誌再低怎麽也是有70點忠誠度之人,他心中不願與梁山的老兄弟們交手,這種要求趙明當然能接受,壓根兒沒指望利用梁山降將來對付梁山。
楊誌聽罷還能說什麽,直接拜倒道:“願為大王一小卒。”
趙明很開心的笑了,這是第一個,但絕不是最後一個,掃了一眼楊誌的忠誠90點,心中暗喜:我靠!這就是納頭便拜的節奏啊,剛招降忠誠竟然比剛才對宋江的忠誠還高。
秦明、石秀一見楊誌投降,在一旁大罵起來,趙明沒理他們,直接讓人押了下去。
第二日,宋江便命盧俊義領燕青、史進、陳達、楊春率五千兵馬,以朱武為軍師,沿水路去打範縣。他們可不敢走陸路,馬超那三千騎兵哪裏容得梁山兵馬從容離去。
斥候戰上的完全壓製,使得宋江的一切動作都逃不過趙明的耳目,不多久馬超便來報告此事。
趙明問道:“可知是哪些頭領,又領了多少兵馬,去了何地?”
馬超搖頭道:“抓到的都是小嘍羅,隻知道領頭之人是盧俊義,其他未能探到。”
趙明對眾人問道:“諸位可能猜出這宋江的用意?”
範增笑道:“無他,隻是害怕我隴西騎兵,調虎離山而已。”
可惜吳用不在這裏,否則一定氣到吐血,一番苦心剛出門便被範增猜到了,遇上範增,他是真的無用了。
趙明沉吟道:“盧俊義啊,若是能將此人收為己用……”
範增又笑道:“這有何難?”
趙明大喜:“亞父有何計策?”
範增說道:“梁山之強,在於水泊;若是在這陸上,我隴西大軍隨手可破,何需騎兵?宋江此計,故意分兵去打別處,意圖使我隴西騎兵遠去救援。可我隴西軍又何必非要順著他的意思隻派騎兵去救援,我軍今日隻管修整,待探得這五千人馬具**置,拔營而起,全軍去救,必能打宋江一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範增頓了頓又道:“盧俊義那五千人馬,在陸地之上就是我軍之食,隨手可滅。屆時我等隻看那宋江救是不救這五千人馬,若不救,大王正好招降,若救,我軍可在路上設伏,先敗宋江,再圍盧俊義,到時,梁山大勢已去,除非盧俊義是那梁山死忠,否則不由得他不降。”
妙計,也是將計就計,讓那吳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趙明暗笑:範增與吳用果然不是一個檔次的,合著我這位亞父從來就沒把梁山放在眼中,一口一個隨手可破,隻要梁山不縮迴他的水泊,怎麽打都是敗。
這一戰使趙明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古代戰爭騎兵的作用是如此明顯。隴西軍與梁山軍的戰力差先不說,導致這個局勢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武王府有三千騎兵。這使得梁山不得不做出各種應對,而武王府卻穩坐釣魚台,見招拆招,將計就計,主動權永遠在武王府手中。
梁山與武王府打,唯一的勝算就是迴水泊,可惜宋江和吳用都還沒有意識到。
五日後,範縣求援,趙明與諸將找來地圖研究了一會兒,定下計策之後,便全家拔營而起,直奔範縣而去。
宋江與吳用萬萬沒想到趙明竟然將目標直接對準了盧俊義,完全放棄他們就這麽走了。
這確實是打了梁山一個措手不及,作為軍師,吳用難辭其咎。他還是太小看武王府了,或者說他太高看自己了,出世之後一路順風順水,算無遺策,他一直覺得武王府靠的是兵鋒之利才能打敗他們。如今,他不得不正視武王府了,可惜天知道是不是晚了些。
救還是不救?吳用心中猶豫,若救,極可能中伏;若不救,則可能寒了眾兄弟的心。雖然可以從水上去救援盧俊義,但隴西軍行軍如此之快,哪裏會給他們時間走水上去救援?
吳用心中難以決斷,這個鍋他有些背不起啊。盧俊義一黨雖說在山上人數不多,但盧俊義武藝卻是技壓群雄的,眾頭領對盧俊義的武藝極為敬服,若是不救盧俊義,怕是難以向中立派的那些人交代。更何況梁山若是連盧俊義都折了,那真是賠到姥姥家了。
若救,吳用幾乎肯定隴西軍會設伏,就算不設伏,又如何能在野戰中打敗隴西騎兵?
想到這,他想不下去了,因為宋江已經在向他問計了。
宋江也算是個梟雄了,軍謀上比不了吳用,但權謀上卻極有一套,隴西軍的意圖明顯,救還是不救?他宋江也想了一會兒,死道友不死貧道,宋江立刻將球踢到了吳用腳下,既然是你出的注意,鍋還是你來背吧。
吳用哪裏敢背鍋,隻得采取中庸之道,說道:“盧員外不可不救,但我軍不可走陸路救援盧員外,我等需走水路去救。”
吳用有意將走水路需要更多時間忽略了,名義上肯定是要去救的,隻是這怎麽救嘛,隻能希望盧員外自求多福了。
宋江當即拍板:“就依加亮之見,傳令三軍點齊人馬,我等速速去救援盧員外。”
卻說盧俊義這邊,打範縣是假,他僅僅是圍了範縣嚇唬嚇唬人,又故意放走了範縣請援的信使。
之後便安營紮寨,一心加固營房,他可不敢小看隴西騎兵。
老實說,宋江讓他來範縣吸引隴西騎兵,他心中是極為不情願的,他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此行的危險,五千人馬對三千騎兵,盧俊義哪裏敢戰,拚命加固營房,固守待援。
固守是固守了,這援兵什麽時候迴來就不曉得了。宋江率主力與隴西步卒決戰,勝了還好,若敗了的話,他這五千人馬完全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就這樣等了幾日,盧俊義等來了馬超,當然也等來了武王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