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天使,趙明立即下令調動兵馬。


    禦林軍還剩兩千五百人,趙明迴來之後並沒有補充,他一直抱著希望,能抽到一個練兵大將幫他打造一支戰力無雙的禦林軍,那時禦林軍難免要重組,所以迴來之後,他並沒有補充禦林軍,兩千五百人,暫時夠用了。


    調嶽飛部六千兵馬隨軍,傳說嶽飛、盧俊義、史文恭、林衝是是兄弟,趙明對這個還是有些興趣的,雖然跨了時空,天知道係統會怎麽安排。


    再使人去阿達部調王蘭英帶一千五百步卒來聽用,不是說梁山有三名女將嗎?讓王蘭英給她們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女將。


    一萬步卒湊齊,加上馬超的三千騎兵,再令穆羽為隴西縣尉,換王進來隨軍,前世王進是史進的師傅,少華山派的四人史進、朱武、陳達、楊春乃趙明看上的人。


    如此,此次剿滅梁山的文武定了下來。


    禦林軍:趙明、範增、魏忠賢、展昭、養由基、陸文龍、嶽雲、楊延嗣、楊延順。


    嶽家軍:嶽飛、張憲、牛皋、王貴、張顯、湯懷。


    騎兵營:馬超、馬岱、龐德。


    再加上王蘭英、王進。


    文官:兵曹參軍事馬謖,主記陳琳、主簿賈詡,以及賈詡的頭號打手胡車兒隨軍出征。


    賈詡抄了大量的士族,得罪人實在太多了,趙明不放心,專門把胡車兒留給了賈詡。


    這個武將班子絕不弱於梁山,文官方麵,範增、賈詡、馬謖已經足夠在各方麵完爆吳用。


    一個是真正的能指點江山,謀劃天下的範增,一個是擅長揣摩人心各種陰謀詭計的賈詡,吳用遇到這二人,不知道還能有什麽作為?


    不過,說起這個吳用,也算是個牛人了,手段之狠,心思之黑,恐怕不下於賈詡。隻不過賈詡是真小人,而他是偽君子。兩人還真有點像,隻是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吳用還停留在謀兵之上,謀國之下,而賈詡則是謀天下的國士。


    不到十天時間,王蘭英已帶兵風塵仆仆趕到了隴西。趙明雖然讓她節製她帶來的一千五百兵馬,但王蘭英說什麽都不幹,她隻願帶領她自己親手訓練的五百人。


    趙明有些好笑,還能有武將跟七郎、八郎一樣嫌帶兵多的,但又有些奇怪,專門跑去看了看王蘭英那五百人。


    清一色的刀盾手,個個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樣子,接近三尺的大盾拿在手上跟玩似的,再加上一把二十斤重的長刀,為什麽說長刀?刀柄比普通的樸刀要長很多,比雙手大刀又要短一些。


    我擦!趙明一見,忽然想起了前世王蘭英破天門陣時,就是隻帶了五百西歧兵卒。這五百人個個如狼似虎,以一當十。對手大遼的契丹兵馬,這以一當十是什麽概念?那是精兵中的精兵啊。


    趙明連忙調用係統查詢了一下這些兵卒的武力,靠了,這五百人平均武力接近60啊,60+就是百長的水準了,王蘭英這是帶了五百個百長呐,雖然沒有實戰過,並不知道這五百人的實際戰力如何,但趙明的口水已經流下來了。


    這就是他要的練兵大家啊。


    嶽飛不能練兵嗎?


    能。


    可趙明要的不是嶽飛那種能把幾萬人練成精兵的人,他要的就是王蘭英這種把幾百人或者千人練成精兵中的精兵,猶如“陷陣營”那種可以威震天下的強兵。


    什麽都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身為武王,這一輩子還不知道要親自上戰場打多少戰,就眼下禦林軍這個戰力,根本不能保護他,更不能打出武王的威風。


    趙明也曾無數次想象自己帶個千人殺入敵人之中,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此刻,趙明對這五百人可是充滿了期待的,隻要這五百人實戰過關,他會毫不猶豫擼到自己身邊,當然是連王蘭英一起。


    雖然這五百人是羌人,但都是阿達部的子民,阿達部幾個頭目都是他的死忠,沒什麽問題。


    三軍到齊,趙明讓王蘭英休息了一日便點將出征。


    從隴西到豫州魯地,不亞於一次萬裏長征啊。


    趙明心中清楚,這太子就是要將他作為打手,往死裏用。可這幾戰打下來,非但沒有損兵折將,還讓兵馬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此番出征梁山,還可以名正言順的征募五千水軍,若再能收得幾個中意的梁山頭目,萬裏長征也值了。


    一萬三千兵馬,趙明可是極其光棍的幾乎讓他們空著手到了長安,該拿的拿,不用跟朝廷客氣。


    隻有王蘭英的五百刀盾手是自帶武器的,沒辦法,他們的武器很特殊,要專門打造。


    出了長安,走在路上,趙明忽然想起一事,趕緊問係統道:“那公孫勝傳說可是會唿風喚雨有法術的道人,在這個世界不會也有法力吧?”


    我擦!竟然把這個事情忘記了,四大寇手下可都是有法師存在的,萬一那公孫勝耍無賴各種唿風喚雨,這戰還打個毛線啊。


    “滴滴……宿主放心,並不存在什麽法術,四大寇手下法師的設定隻是會些軍陣,有些智謀之人。”


    還好還好!趙明差點沒把自己嚇一跳。


    走了差不多二十日,過了兗州濮陽,進入鄆地,最多再走百裏便可到鄆城。


    此時趙明得到了一個消息,梁山賊寇正在攻打鄆城曾頭市。


    ……真有曾頭市?趙明來不及感慨,那曾頭市可是有一員大將史文恭,此人可招募到麾下為陣前大將。


    “傳令馬超,速去救援曾頭市,若曾頭市無礙,可在附近遊弋,等待大軍,若曾頭市有危險,能救則救,不用勉強。”


    趙明還是保持了理智,不可為史文恭一人使三千騎兵犯險。


    馬超領命而去,趙明也催促步卒抓緊行軍。


    馬超到的時候,曾頭市已破,史文恭單人獨馬殺出重圍,卻遇上了守株待兔的盧俊義,史文恭見到盧俊義,知道不好相與,正是萬念俱灰之時,馬超忽然引騎兵殺來,史文恭見狀大喜,抖擻精神不顧人困馬乏與盧俊義戰了起來。


    盧俊義見戰史文恭不下,馬超騎兵又盛,無奈引兵退去。馬超有軍令在身,並未遠追,隻接了史文恭在曾頭市附近遊弋。


    兩個時辰之後,武王府大軍趕到,見曾頭市已破,趙明暗歎一聲:宿命呐,曾家五虎注定是個醬油。


    於是領兵在梁山大營前四十裏下寨,安營紮寨之後,趙明接見了史文恭。


    史文恭:統禦89、武力96、智力67、政治54、魅力52、年齡28、身份:原曾頭市教頭。


    不錯,史文恭不止可做一個陣前大將,統兵也還可以,武將之中,他的智力還算過關。


    想到這,趙明直接說道:“孤王見史將軍武藝不凡,如今曾頭市已破,史將軍可願入我武王府,將來保國殺胡,建功立業?”


    史文恭此刻正是無家可歸迷茫之時,一聽堂堂武王竟然招攬於他,趕緊拜道:“武王大人威震天下,並州一戰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可武王大人卻一枝獨秀,襲營斬殺左賢王之事名傳四方,史某一想到此便熱血沸騰,恨不得為武王大人馬前小卒,隨武王大人征戰四方,如今武王大人相召,敢不從命。”


    趙明點點頭,說道:“文恭可先入我禦林軍,待將來立功之時,再行封賞。”


    說完,便掃了一下史文恭的忠誠度。90(武王趙明);90(天子趙翌)。


    還不錯。


    趙明又問道:“史將軍如何看這梁山賊寇?”


    史文恭說道:“梁山賊寇確有不凡,能征善戰者甚多,大王雖然親征,但若不能一戰全勝,那梁山賊寇縮迴水泊之中,恐怕難以剿滅。”


    史文恭果然有些見識,趙明又問道:“史將軍可知梁山有多少人馬?”


    史文恭答道:“恐怕不下三四萬之眾,眼前曾頭市便不下三萬人馬。不過,臣今日見到大王麾下兵鋒,才知道那梁山之兵,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趙明暗笑,這史文恭倒不是拍馬屁,馬家騎兵,嶽飛的嶽家軍這快一年時間已經被打磨得很有樣子了,隻是缺乏幾場實戰而已。


    自己的禦林軍雖說戰力一般,但也經過與胡人幾場大戰,絕非梁山草寇可比。


    大帳中,趙明聚將議事:“我軍遠來,史將軍方才也說了梁山能征善戰者不少,諸位看,那梁山賊寇今夜會不會趁我軍立足未穩,跑來襲營?”


    範增笑道:“武王之名於外,那梁山之中既然有善戰者,必不敢小看我等,如何敢來襲營?相反,大王倒是可以使用襲營之策,今夜使馬都尉去襲營,必能獲勝。”


    趙明奇道:“亞父何以肯定能勝?”


    範增道:“我軍自隴西而來,一路不下萬裏,士卒多有疲憊,梁山之人大多如此想法,是故,若我軍今夜襲營,必能成功。”


    趙明點點頭,說道:“亞父所言甚是,隻是孤王擔心襲營之後,梁山賊寇萬一破膽,連夜離開迴他那水泊之中,我軍無可奈何啊。”


    範增點頭認同趙明所說,道:“大王說的正是,我隴西缺乏水軍,朝廷雖給了五千水軍額度,但倉促之間招兵,如何能當大用。對梁山之戰,必須一戰成功,不把梁山打痛、打殘,大王欲招安之事難行。”


    一路而來趙明便和眾人商量過了,也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大方針上還是招安為好,趙明當然不會說他看中了梁山那些將領,隻大義凜然地說“憂心朝廷國事艱難,若梁山之兵真有些能耐,可招安他們為國效力,北上殺胡。”


    所以範增等人也了解了趙明的心思,大體上是圍繞這招安來打這場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召喚之群雄共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百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百家並收藏華夏召喚之群雄共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