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知道了這個消息以後,眼裏均是怒火,“此人居然如此放肆!居然讓自己手裏的人去濫殺無辜,實在是無法無天!”
“皇上,臣,有個不情之請。”
“什麽不情之請?”
“那就是希望能夠向皇上要一道聖旨,讓本大人前往矽林鎮,畢竟矽林鎮離京城路途太過於遙遠,若是要這般坐等消息的話,這邊的消息總是最快也得要晚一兩日,若是時間追不上的話,本大人怕是會錯過太多,所以,本大人想要親自出馬前往矽林鎮。”
“朕準奏!”
得到了皇上的應允以後,薛薄連自然就好辦多了,於是次日便坐著馬車前往矽林鎮,來到了矽林鎮的大街之上,這裏比曾經的人煙要少了很多,薛薄連也隻是冷笑道:“雖說出過殺人事件,但此處倒也極其熱鬧非凡。”
“迴稟大人,聽聞這裏出事之前,也是極其熱鬧,隻是,這裏已經是矽林鎮,在下認為,您還是不必太拋頭露麵的好,畢竟,二王爺那邊的人可是能夠認識你。”
經過這些天的泡澡,薛薄連已經不用戴著麵具了,臉上的傷已經好了很多,已經恢複成了昔日俊朗的模樣,“你覺得,本大人現在的這般模樣,二王爺身邊的人能認得出來?”
賀溪聽到了此話以後,一時之間便沉默了,薛薄連也隻是冷冷地瞅了他一眼道:“你放心好了,昔日本大人的臉上以及身上全部都潰爛了,如今已經好了,他們可沒有見過本大人這肌膚還尚未潰爛的模樣。”
賀溪想了想,這倒也是,薛薄連看向了賀溪,“倒是你,你是要真需要蒙著臉。”
賀溪一臉懵逼,話說上次他又沒有跟著去,怎麽會讓他蒙著臉?薛薄連的話向來都是讓人難以理解,所以他也隻得聽從自家主子的安排蒙著臉,其實這一路上他便一直都在想詢問了,但每次都被薛薄連一個眼神迴過去了,最終隻得作罷。
來到了一家客棧之中二人便已經住下,薛薄連寫了一封信箋過去,在賀溪接過信箋以後滿臉的疑惑,薛薄連道:“將此信箋交到一個乞丐的手中,讓這個乞丐將這封信箋送過去,就說交到袖口上邊有一個‘連’字即可。”
聽到了此話以後,賀溪的心中還是有些擔憂,“可是,大人,您要讓乞丐去送信,這信能夠送到他們手中嗎?”
“三王爺與二王爺以及陳洋幾人均是非常不喜乞丐,一看到他的著裝便會想吐,不過,總有人會出來的罷,到時候看著對方的袖口之上的記號便好。”
“是,大人所命令在下辦的事情,在下定會送到!”
聽到了賀溪肯定的答複,薛薄連也便沒有再說話。
信箋已經交給了一個小乞丐,這個小乞丐幾乎還沒有六尺來高,非常淩亂的穿著,甚至識不出是男還是女,衣服襤褸得幾乎可以看到裏邊的肌膚,跟薛薄連所言的這般,無論是二王爺還是三王爺一看到這乞丐不僅當成無視,還踢他,“哎?你這是哪兒的小乞丐,快點給老子滾!這個地方豈能是你能待的地方。”
話說這小乞丐可也是有傲骨的,待此人離開了以後,撇撇嘴道:“還以為自己住在什麽大院當中,還不就是一個荒廢的四合院,搞得自己像是家裏挺有錢的樣子!”小乞丐一臉不屑地坐在了角落裏曬著大太陽,一直都在觀察著是否有那個在袖口上有“連”的字樣的人,後來終於瞧見了一位差爺的袖口上有“連”字,於是立即湊了上去,“可憐可憐我罷,我已經好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
這位爺還當真將一顆金子給他,“謝謝,謝謝這位爺。”嘴裏邊說著感謝,邊從自己的袖口當中露出了一封信箋,差爺很快便知曉這位小乞丐定是有什麽事情想要跟他說,於是立即帶著這個小乞丐來到了一邊,小乞丐這才將信箋拿了出來,“是一位公子送給你的一封信箋,還說務必讓我將這封信箋,送到袖口上有‘連’字的人的手中。”
差爺立即接過了信箋,小乞丐立即便離開了,待差爺打開信箋以後這才知曉薛薄連要傳達什麽消息,信箋上說,待子時就讓那二十多人以及他手中的所有手下全體集合在騰飛客棧的後院中,所以今日騰飛客棧直至到了子時還亮著燈。
“你們所傳達的消息,本大人都已經知曉,隻是,因為中途有著時間的耽擱,最晚也得需要四五日才能夠得到你們的消息,然而,再者四五日當中會出什麽樣的變故均不知曉,所以,本大人已經在皇上那邊請命,讓本大人親自前來矽林鎮,這樣的話,本大人便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得到消息。
好了,這幾日,這二王爺和三王爺那邊是否有了什麽異動。”
其中一名手下這才趕了過來道:“如今的矽林鎮已經跟曾經裏水鎮一般,二王爺又命這裏的百姓們去鑄造玄鐵,負責玄鐵之人依然是陳洋,並且還道這次無論如何都不得出差錯,隻是,他們所在之地,我等不知,隻知那個地方,像是一個高門大戶的宅院,但是遠門緊閉,我們這些人根本就無法入內,隻有陳洋所規定的人才能夠入內,大人,您看……”
賀溪看向了薛薄連,“大人,這樣的情況跟裏水鎮的一樣,就怕在裏水鎮的那一幕,到了此處又再度重演。”
“對了,大人,聽聞之前那個猛哥自從為皇上做完了一切以後便已經離開了,陳洋知曉這件事情以後,那可是大發雷霆。”
“猛哥?”
一聽“猛哥”這個名字,這倒是讓薛薄連想起了那個膽小怕事的猛哥,此人雖說是非常的愛財,但最終還是自己的小命要緊,在此之後,定是皇上給了他很大的好處。
“猛哥這件事情也不用再提了,既然好處均是皇上給他的,那想必讓他逃到無人能夠尋到他的地方,現在本大人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救出那些正在被迫鑄造玄鐵的那些百姓。”
“皇上,臣,有個不情之請。”
“什麽不情之請?”
“那就是希望能夠向皇上要一道聖旨,讓本大人前往矽林鎮,畢竟矽林鎮離京城路途太過於遙遠,若是要這般坐等消息的話,這邊的消息總是最快也得要晚一兩日,若是時間追不上的話,本大人怕是會錯過太多,所以,本大人想要親自出馬前往矽林鎮。”
“朕準奏!”
得到了皇上的應允以後,薛薄連自然就好辦多了,於是次日便坐著馬車前往矽林鎮,來到了矽林鎮的大街之上,這裏比曾經的人煙要少了很多,薛薄連也隻是冷笑道:“雖說出過殺人事件,但此處倒也極其熱鬧非凡。”
“迴稟大人,聽聞這裏出事之前,也是極其熱鬧,隻是,這裏已經是矽林鎮,在下認為,您還是不必太拋頭露麵的好,畢竟,二王爺那邊的人可是能夠認識你。”
經過這些天的泡澡,薛薄連已經不用戴著麵具了,臉上的傷已經好了很多,已經恢複成了昔日俊朗的模樣,“你覺得,本大人現在的這般模樣,二王爺身邊的人能認得出來?”
賀溪聽到了此話以後,一時之間便沉默了,薛薄連也隻是冷冷地瞅了他一眼道:“你放心好了,昔日本大人的臉上以及身上全部都潰爛了,如今已經好了,他們可沒有見過本大人這肌膚還尚未潰爛的模樣。”
賀溪想了想,這倒也是,薛薄連看向了賀溪,“倒是你,你是要真需要蒙著臉。”
賀溪一臉懵逼,話說上次他又沒有跟著去,怎麽會讓他蒙著臉?薛薄連的話向來都是讓人難以理解,所以他也隻得聽從自家主子的安排蒙著臉,其實這一路上他便一直都在想詢問了,但每次都被薛薄連一個眼神迴過去了,最終隻得作罷。
來到了一家客棧之中二人便已經住下,薛薄連寫了一封信箋過去,在賀溪接過信箋以後滿臉的疑惑,薛薄連道:“將此信箋交到一個乞丐的手中,讓這個乞丐將這封信箋送過去,就說交到袖口上邊有一個‘連’字即可。”
聽到了此話以後,賀溪的心中還是有些擔憂,“可是,大人,您要讓乞丐去送信,這信能夠送到他們手中嗎?”
“三王爺與二王爺以及陳洋幾人均是非常不喜乞丐,一看到他的著裝便會想吐,不過,總有人會出來的罷,到時候看著對方的袖口之上的記號便好。”
“是,大人所命令在下辦的事情,在下定會送到!”
聽到了賀溪肯定的答複,薛薄連也便沒有再說話。
信箋已經交給了一個小乞丐,這個小乞丐幾乎還沒有六尺來高,非常淩亂的穿著,甚至識不出是男還是女,衣服襤褸得幾乎可以看到裏邊的肌膚,跟薛薄連所言的這般,無論是二王爺還是三王爺一看到這乞丐不僅當成無視,還踢他,“哎?你這是哪兒的小乞丐,快點給老子滾!這個地方豈能是你能待的地方。”
話說這小乞丐可也是有傲骨的,待此人離開了以後,撇撇嘴道:“還以為自己住在什麽大院當中,還不就是一個荒廢的四合院,搞得自己像是家裏挺有錢的樣子!”小乞丐一臉不屑地坐在了角落裏曬著大太陽,一直都在觀察著是否有那個在袖口上有“連”的字樣的人,後來終於瞧見了一位差爺的袖口上有“連”字,於是立即湊了上去,“可憐可憐我罷,我已經好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
這位爺還當真將一顆金子給他,“謝謝,謝謝這位爺。”嘴裏邊說著感謝,邊從自己的袖口當中露出了一封信箋,差爺很快便知曉這位小乞丐定是有什麽事情想要跟他說,於是立即帶著這個小乞丐來到了一邊,小乞丐這才將信箋拿了出來,“是一位公子送給你的一封信箋,還說務必讓我將這封信箋,送到袖口上有‘連’字的人的手中。”
差爺立即接過了信箋,小乞丐立即便離開了,待差爺打開信箋以後這才知曉薛薄連要傳達什麽消息,信箋上說,待子時就讓那二十多人以及他手中的所有手下全體集合在騰飛客棧的後院中,所以今日騰飛客棧直至到了子時還亮著燈。
“你們所傳達的消息,本大人都已經知曉,隻是,因為中途有著時間的耽擱,最晚也得需要四五日才能夠得到你們的消息,然而,再者四五日當中會出什麽樣的變故均不知曉,所以,本大人已經在皇上那邊請命,讓本大人親自前來矽林鎮,這樣的話,本大人便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得到消息。
好了,這幾日,這二王爺和三王爺那邊是否有了什麽異動。”
其中一名手下這才趕了過來道:“如今的矽林鎮已經跟曾經裏水鎮一般,二王爺又命這裏的百姓們去鑄造玄鐵,負責玄鐵之人依然是陳洋,並且還道這次無論如何都不得出差錯,隻是,他們所在之地,我等不知,隻知那個地方,像是一個高門大戶的宅院,但是遠門緊閉,我們這些人根本就無法入內,隻有陳洋所規定的人才能夠入內,大人,您看……”
賀溪看向了薛薄連,“大人,這樣的情況跟裏水鎮的一樣,就怕在裏水鎮的那一幕,到了此處又再度重演。”
“對了,大人,聽聞之前那個猛哥自從為皇上做完了一切以後便已經離開了,陳洋知曉這件事情以後,那可是大發雷霆。”
“猛哥?”
一聽“猛哥”這個名字,這倒是讓薛薄連想起了那個膽小怕事的猛哥,此人雖說是非常的愛財,但最終還是自己的小命要緊,在此之後,定是皇上給了他很大的好處。
“猛哥這件事情也不用再提了,既然好處均是皇上給他的,那想必讓他逃到無人能夠尋到他的地方,現在本大人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救出那些正在被迫鑄造玄鐵的那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