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詞叫做“逐臭之夫”常常是指“喻嗜好怪癖異於常人”,其實說白了,意思無非是你認為是臭的,我卻覺得很香。
正如聶小蠻曾說過的,“美食之於一人,毒藥之另一人”,實在是最合適不過了。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南洋供品“韶子”了,也有叫做“榴蓮果”的,自從進貢之後,漸漸引種到大明來,在南方栽種。
而從此物一來,明朝軍民便完全分成了兩派,強烈的愛好者或特別的憎惡者,絕對沒有中間路線可走。有人聞到榴蓮時喜歡得要命,但金陵城中一直有個傳聞,說有六名江陰人,相約來金陵逛街采辦,見有群眾圍著,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擠上前,東西沒看到,隻嗅到一陣毒氣,結果六人之中,有五個被榴蓮的味道熏得暈倒,此事千真萬確,一時間坊間竟傳為奇談。
其實逐臭之夫,天朝上國曆來並不乏其人,而且發黴食物特別多,據說內地有些省份,家中人人有個臭缸,什麽吃不完的東西都扔進去,發黴後,生出翠綠的長毛,其狀恐怖,卻是人人爭啖的美食。
還有人以臭豆腐為大明朝的第一國寶,黃的、赤的都覺生得可愛,甚至還有漆黑如墨的。上麵長滿像會蠕動的綠苔,發出令一些人忍受不了的異味,但一經油炸,又是香的了。好此道者還嫌炸完味道淡了,不如蒸的夠味。
青香莧,聽起來像是什麽香花蘭草之屬,其實正好相反。這種菜杭州人頗愛吃,金陵好此道者也不在少數。聶小蠻便是其中之一,在小蠻看來如果一個老饕不懂得追腥逐臭,那便算不得真食客。
這種菜用的是莧菜的梗,普通莧菜很細,你萬想不到那種莖會長得像人手指般粗,就算用鹽水將它醃得腐爛,皮還是那麽地堅韌,但裏麵的纖維卻已化為濃漿,輕輕一嗅,一股臭氣攻鼻。用來和臭豆腐一齊蒸,就是名菜“臭味相投”了。
小蠻和景墨進嘉和樓的時候,還隻卯時鍾光景,但談天說地居然完全忘了時間,不知不覺間近兩個時辰就這樣過去了。本來說好的兩人是來品嚐這一道“臭味相投”,可是菜沒吃完,酒卻喝去了不少。雖然這兩人都沒有什麽酒量,不過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之間也各喝了一斤半靠壁清。
這靠壁清也是金陵名酒,以草藥釀成,因置在壁間月餘,色清香冽,所以叫做靠壁清,也有叫竹葉清的,鄉下人管這種酒叫杜茅柴。因為此酒在十月釀成者尤佳,所以還有叫十月白的。
此時已經接近小寒,接連飄了兩天的細雨,風刀霜劍,一抬頭都是黑雲壓城之感,天氣也出奇地冷。小蠻和景墨為了暖暖身子,便幹脆放縱一次,暢懷多飲幾杯。
這邊兩人正在對飲,卻聽見隔桌上有兩個白須的老者,正在高聲大發議論:一會兒談到倭寇猖獗禍亂東南半壁,把倭奴好一通痛罵,一會又罵起當今的學子來,隻知道看文選作八股,學的是進身之術,根本不是聖人之道。隻要不幹係朝廷,景墨這個錦衣衛也管不著,這也是笑罵由人了。
聶小蠻和景墨聽了兩老頭的談話,隻當耳旁風過,繼續舉杯對飲閑聊,這酒就如長江流水一般連綿不絕,也不知什麽時候起,桌子上不知不覺地已經擺了五六把空壺。
聶小蠻這才大著舌頭警醒道:“景墨,今天就到此為止吧。你看你臉都快紅成猴子屁股了,你要是再飲幾杯,迴府後南星罵起人來,你肯定要推在我身上。”
景墨笑道:“休玩笑,什麽猴子屁股,我紅臉那說明我赤膽忠心,關老爺的臉才紅呢,你說是不是?”
“是,是,是,你說的都是,今天我已經喝得過量了。再喝下去,這迴去的路上要有什麽不方便怎麽辦?行了,我就不喝了啊。”
“你這不必擔心。半夜三更,實在不行的話你就去我家睡。”
聶小蠻的醬紅色的臉上現出憨笑。“哈哈哈,說得好,我去你家裏睡,不過,我去你家裏睡的話,你去哪睡?”
“對啊,你來我家的話,我上哪去?”景墨說著,笑了出來:“那我就去你家吧,你來我家,我去你家。咱們換一換不是正好嗎嗎?”
“我倒是沒什麽意見,隻怕是南星要剪刀紮我。”聶小蠻笑了一笑,看了看樓外的燈火。“好了,咱們都別說醉話了,教人聽去了成了笑話。巳時三刻哩,迴去吧。”
兩人於是會鈔後,走出了嘉和酒樓。聶小蠻準備坐轎子迴饞貓書齋,景墨卻決定步行迴家。本來雖說借酒消寒,但一時忘情多飲了幾杯,一身的酒肉臭氣給南星聞了,隻怕不喜。因此,景墨倒願意一路多吹吹風。
聶小蠻勸景墨道:“我看你至少也得找輛車子迴家吧。這幾天路上可不太平,況且天晚夜寒,你身上又穿著這件新做的金鼠皮袍,怕是更不安全。”
景墨喝得有些忘情了,大聲笑道:“哈哈哈哈哈!你當真希望我遇見強盜嗎?在這金陵城裏有敢劫錦衣衛的路匪嗎,隻怕不未生出來吧?”
“景墨,別開玩笑了,你又沒穿飛魚服,誰曉得你是什麽人?而且我瞧你下樓的時候,兩條腿也似乎有些不太聽使喚了!”
“這才是笑話!我此刻頭腦十分清楚,你假如不放心,我可以和你賭一個東道。我現在迴家,假如半途上當真跌一跤,明天我就請你飛鴻居去吃魚翅。好不好?”
聶小蠻見景墨如此固執己見,隻好淡淡一笑不再說什麽,彼此點了點頭,便各自迴家了。
殊不知道,景墨剛才雖然嘴硬,其實說話的檔口已經感覺頭腦開始略略有些沉重,背脊上也似有一陣陣的冷氣遊來走去,不過走路時仍還與平日無二。景墨心想,小蠻說我兩腿顫動,其實哪有這麽嚴重,實在是有些形容過甚。
景墨出了八步溝,穿過大石壩街,一直向西,到了黑水橋相近,因為走動的的關係,周身上下的血脈流通了,身上的冷氣也覺消減了不少,頭和臉上受了寒風的刺激,沉重感也就好了許多。
細雨仍綿綿不停,那一陣陣裹著細雨的冷風不住地迎麵拍來。景墨身上披著蓑衣,頭上戴著鬥笠,足上也穿著棠木屐,,走路還不覺得什麽。
正如聶小蠻曾說過的,“美食之於一人,毒藥之另一人”,實在是最合適不過了。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南洋供品“韶子”了,也有叫做“榴蓮果”的,自從進貢之後,漸漸引種到大明來,在南方栽種。
而從此物一來,明朝軍民便完全分成了兩派,強烈的愛好者或特別的憎惡者,絕對沒有中間路線可走。有人聞到榴蓮時喜歡得要命,但金陵城中一直有個傳聞,說有六名江陰人,相約來金陵逛街采辦,見有群眾圍著,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擠上前,東西沒看到,隻嗅到一陣毒氣,結果六人之中,有五個被榴蓮的味道熏得暈倒,此事千真萬確,一時間坊間竟傳為奇談。
其實逐臭之夫,天朝上國曆來並不乏其人,而且發黴食物特別多,據說內地有些省份,家中人人有個臭缸,什麽吃不完的東西都扔進去,發黴後,生出翠綠的長毛,其狀恐怖,卻是人人爭啖的美食。
還有人以臭豆腐為大明朝的第一國寶,黃的、赤的都覺生得可愛,甚至還有漆黑如墨的。上麵長滿像會蠕動的綠苔,發出令一些人忍受不了的異味,但一經油炸,又是香的了。好此道者還嫌炸完味道淡了,不如蒸的夠味。
青香莧,聽起來像是什麽香花蘭草之屬,其實正好相反。這種菜杭州人頗愛吃,金陵好此道者也不在少數。聶小蠻便是其中之一,在小蠻看來如果一個老饕不懂得追腥逐臭,那便算不得真食客。
這種菜用的是莧菜的梗,普通莧菜很細,你萬想不到那種莖會長得像人手指般粗,就算用鹽水將它醃得腐爛,皮還是那麽地堅韌,但裏麵的纖維卻已化為濃漿,輕輕一嗅,一股臭氣攻鼻。用來和臭豆腐一齊蒸,就是名菜“臭味相投”了。
小蠻和景墨進嘉和樓的時候,還隻卯時鍾光景,但談天說地居然完全忘了時間,不知不覺間近兩個時辰就這樣過去了。本來說好的兩人是來品嚐這一道“臭味相投”,可是菜沒吃完,酒卻喝去了不少。雖然這兩人都沒有什麽酒量,不過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之間也各喝了一斤半靠壁清。
這靠壁清也是金陵名酒,以草藥釀成,因置在壁間月餘,色清香冽,所以叫做靠壁清,也有叫竹葉清的,鄉下人管這種酒叫杜茅柴。因為此酒在十月釀成者尤佳,所以還有叫十月白的。
此時已經接近小寒,接連飄了兩天的細雨,風刀霜劍,一抬頭都是黑雲壓城之感,天氣也出奇地冷。小蠻和景墨為了暖暖身子,便幹脆放縱一次,暢懷多飲幾杯。
這邊兩人正在對飲,卻聽見隔桌上有兩個白須的老者,正在高聲大發議論:一會兒談到倭寇猖獗禍亂東南半壁,把倭奴好一通痛罵,一會又罵起當今的學子來,隻知道看文選作八股,學的是進身之術,根本不是聖人之道。隻要不幹係朝廷,景墨這個錦衣衛也管不著,這也是笑罵由人了。
聶小蠻和景墨聽了兩老頭的談話,隻當耳旁風過,繼續舉杯對飲閑聊,這酒就如長江流水一般連綿不絕,也不知什麽時候起,桌子上不知不覺地已經擺了五六把空壺。
聶小蠻這才大著舌頭警醒道:“景墨,今天就到此為止吧。你看你臉都快紅成猴子屁股了,你要是再飲幾杯,迴府後南星罵起人來,你肯定要推在我身上。”
景墨笑道:“休玩笑,什麽猴子屁股,我紅臉那說明我赤膽忠心,關老爺的臉才紅呢,你說是不是?”
“是,是,是,你說的都是,今天我已經喝得過量了。再喝下去,這迴去的路上要有什麽不方便怎麽辦?行了,我就不喝了啊。”
“你這不必擔心。半夜三更,實在不行的話你就去我家睡。”
聶小蠻的醬紅色的臉上現出憨笑。“哈哈哈,說得好,我去你家裏睡,不過,我去你家裏睡的話,你去哪睡?”
“對啊,你來我家的話,我上哪去?”景墨說著,笑了出來:“那我就去你家吧,你來我家,我去你家。咱們換一換不是正好嗎嗎?”
“我倒是沒什麽意見,隻怕是南星要剪刀紮我。”聶小蠻笑了一笑,看了看樓外的燈火。“好了,咱們都別說醉話了,教人聽去了成了笑話。巳時三刻哩,迴去吧。”
兩人於是會鈔後,走出了嘉和酒樓。聶小蠻準備坐轎子迴饞貓書齋,景墨卻決定步行迴家。本來雖說借酒消寒,但一時忘情多飲了幾杯,一身的酒肉臭氣給南星聞了,隻怕不喜。因此,景墨倒願意一路多吹吹風。
聶小蠻勸景墨道:“我看你至少也得找輛車子迴家吧。這幾天路上可不太平,況且天晚夜寒,你身上又穿著這件新做的金鼠皮袍,怕是更不安全。”
景墨喝得有些忘情了,大聲笑道:“哈哈哈哈哈!你當真希望我遇見強盜嗎?在這金陵城裏有敢劫錦衣衛的路匪嗎,隻怕不未生出來吧?”
“景墨,別開玩笑了,你又沒穿飛魚服,誰曉得你是什麽人?而且我瞧你下樓的時候,兩條腿也似乎有些不太聽使喚了!”
“這才是笑話!我此刻頭腦十分清楚,你假如不放心,我可以和你賭一個東道。我現在迴家,假如半途上當真跌一跤,明天我就請你飛鴻居去吃魚翅。好不好?”
聶小蠻見景墨如此固執己見,隻好淡淡一笑不再說什麽,彼此點了點頭,便各自迴家了。
殊不知道,景墨剛才雖然嘴硬,其實說話的檔口已經感覺頭腦開始略略有些沉重,背脊上也似有一陣陣的冷氣遊來走去,不過走路時仍還與平日無二。景墨心想,小蠻說我兩腿顫動,其實哪有這麽嚴重,實在是有些形容過甚。
景墨出了八步溝,穿過大石壩街,一直向西,到了黑水橋相近,因為走動的的關係,周身上下的血脈流通了,身上的冷氣也覺消減了不少,頭和臉上受了寒風的刺激,沉重感也就好了許多。
細雨仍綿綿不停,那一陣陣裹著細雨的冷風不住地迎麵拍來。景墨身上披著蓑衣,頭上戴著鬥笠,足上也穿著棠木屐,,走路還不覺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