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子孫?英宗無子,難道你想扶一位親王登基?咱們白家長期居於邊陲,對各路王爺也不盡了解。萬一挑選之人並非明君,那可是有罪於天下!”
白禮自然知道東宋江山之主需得在趙氏尋覓,但想到要立明主豈非易事,頓感頭疼不已。
這一切白青看在眼裏,心中更是確定了自己的想法,開口繼續引導道:
“三伯,你認為若是這英宗趙吉性情大變之前,可算是個好皇帝?”
“英宗自幼聰慧過人,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坐了皇帝位。登基之後又雄才大略且為君仁善,有口皆碑是位‘明君’啊,可惜...”
白禮客觀地評價了趙吉的皇帝形象,而後想到其性格大變做出那等陰損之事,正是沮喪之間,又聞白青話音響起:
“侄兒先前聽爹爹也時常稱讚英宗陛下聖明英武。那麽說若無其他,他僅僅是天下人心中那位英主,那邊妥了。三伯,依您之見呢?”
白青微笑看向自己這位眉頭緊鎖的三伯,繼續引導道。
“青兒,這還用說?若如你所說,他未曾覺醒那陰毒小人記憶,未曾做過那般天地不容的錯事,那真真是位英明聖武的君王,至少在現今存世的趙氏子孫之中,無人能出其二!”
說道這裏,白禮有些著急了,看著白青一副雲淡風輕跟自己閑聊一般模樣,頓時出言:
“青兒,莫要再此談論無稽之事了,如今東宋天下無主,你爹也沒醒來,還是抓緊打算吧!”
“三伯,侄兒與您所說,便是此事。您且聽我說完。”
說著,白青身形向一側挪開,將那位緊隨源生之側的人現出,喚道:
“請上前來吧!”
白禮雖一直疑惑為何有人一直跟隨,但先前白青不說自然也沒多問。此事來到近前,白禮才仔細看了看。此人一身長長灰布長袍,將自身從頭到腳捂了個嚴嚴實實。加之麵部始終深埋在套頭長袍的陰影之中,仍是無法看清。
“三伯,你看這位是何人?”
又轉向長袍人說道:
“請取下頭罩吧。”
白禮聽聞白青話語中帶著絲絲敬意,正感疑惑。不過當眼前長袍神秘之人取下衫帽,白禮頓時目瞪口呆,當場愣住。
眼前之人也不說話,隻是微笑看著白禮。四目相對好半天,白禮才從口幹舌燥的口中冒出一句:
“英宗陛下?!”
白青一聽便知,白禮應是已從這位趙吉的眼中感受到了毫無雜質的皇帝之氣。自己這位三伯此時並未稱唿對方名諱,自然是下意識已當他為東宋之主。心頭大石算是緩緩落下,畢竟,若是親曆先前血腥煉獄的白禮都能真心認同的話,心中計劃便一定能成功。
“白禮,先前朕被妖魔挾持,才使得妖人為禍天下,你白家‘匡社稷,扶宋主’,不亞於當年助太祖之功。本該好好賞你們,但現在萬民受難,朕先給你們記下,以後再賞。”
那英俊男子,儼然便是勇總趙吉,自然便是那位再造之人。先前白青用新生之界土捏成泥胎,又為其開拓識海神經,最後將這片天地尋迴的英宗記憶魂魄打入識海造就。那魂魄進駐泥胎識海神經,經過數個時辰的融合適應,終於得成再造!
然而,再造雖然成功,但趙吉的記憶掐頭去尾之後,最後的記憶卻在三年前覺醒前夜。當下突然醒來見自己身處不明之處,縱是一代帝王心性,亦是有些許驚駭。
幸好,正當其四下觀察之時,一個熟悉的麵孔出現。白青在感受到趙吉醒來的第一時間便趕來,向其講述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費了一番唇舌,才使得趙吉相信這三年被妖人劫持,又用秘法使其喪失了神誌。
而在英宗陛下昏迷不醒期間,妖人為禍人間。為了避免東宋天下就此傾覆,於是白家召集天下忠義之士,集結二十萬大軍入京,終於才斬殺妖人,喚醒趙吉。
“英宗陛下!我替大哥蜀英候白榮謝恩!不過...”
白禮自然還不清楚事情使然,正要發問,卻被源生拉到一旁。白青上前向趙吉一拱手,說道:
“英宗陛下,汴京城於大戰之後還需多加疏導,三年間上至朝堂,下至官府皆已荒廢。臣父白榮目前重病,還望陛下能授權我三伯白禮,助您行駛匡扶之事。”
那被陰毒前世反噬之前的英宗陛下何等聖明?自然早已對朝堂荒覆之事有所猜測。
而這白家集結大軍來救,功成之後全然沒有自立之心二世立刻喚醒自己複辟,想來定是忠貞之輩。既然值得信賴,那麽白青此時提出的建議自然可行。
很快,英宗便開口:
“白青,你所言甚好,朕亦有此意。不過方才你三伯似乎還有顧慮啊。”
“英宗陛下不必擔心,畢竟大戰之後,三伯疲乏,我會助他。陛下請先在此歇息,臣去與他講。”
趙吉此時的確心緒未平,亦是知道白青他們行事需要時間,便當即應允,登台於龍椅之上坐下,閉目養神去了。
白青除了金鑾大殿之門,拉起一側等候的源生和三伯白禮。三人很快尋了一處偏殿入內。如今,也是時候將心中計劃向三伯和盤托出了。白青讓三伯坐下,開口講道:
“三伯,相信您已是猜到侄兒心中所想。侄兒現在變將計劃講明,望三伯替侄兒斟酌。”
拱手一拜,白青見白禮示意自己快說,便繼續說道:
“此趙吉,已非先前之人,而是侄兒借助一些天地造化之力再造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記憶,隻自出生起,至那妖人覺醒前止。因此現在這位英宗陛下,應該說才是徹頭徹尾的太祖十三世孫英宗趙吉!”
說道此處,白青仔細觀察白禮神色。果然,與自己初見那天地之力送來的趙吉魂識一般無二,白禮頓時驚喜萬分:
“青兒!你說真的?若真隻是那一段,這英宗陛下可是天下少有的明君聖主啊!青兒,此事不可戲言,你可確定?!”
“三伯放心,雖不知天地之力如何做到的,但據我探查其魂識,應是錯不了!”
不待白青答完,白禮已坐不住了,起身興奮的有些失態,口中還念念有詞:
“太好了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
不過很快,又似是想到其中弊病,眉頭一皺,迴到白青麵前,正要開口,卻被白青搶了話頭:
“三伯,我知您心中所想,您再聽我說。這次咱們遣二十萬軍汴京城外叫陣之時,城內突生異變,當時不是有人稱是英宗命人開了那結界,讓百姓入皇城躲避嗎?”
“正是如此!”
得到白禮肯定,白青繼續說道:
“那麽在百姓心中所知,是英宗陛下心係百姓,開皇城以求救人。可是?”
“這麽一說倒也是,不過百姓於大陣之中亦有損傷...”
“三伯,除你之外,這入城之人之中,無論百姓還是隨您救人的將士,可有人見過趙吉那時麵目?”
白禮一聽此言,頓時有些明白白青之言,再次興奮答道:
“青兒,那時周遭之人盡是被大陣迷惑。那妖人應是衝著我來才肯現身,應該出窩之外無人見過!你意思是說?”
“三伯英明,侄兒的意思是將計就計。既然一開始,天下共傳宦官篡權,為禍天下,我白家便‘匡社稷,扶宋主’。後來又有英宗設法開皇城救百姓。這皆是符合英宗陛下明君聖主之相的。而以眼下之英宗陛下的德行,若是真遇此時,必也是如此救國救民。然而,除了我們無人知曉那妖人覺醒之事,如此,我白家亦不算胡亂編纂吧?”
白禮聽得連連點頭,此事若成天下即定。心中高興,欣慰地看著侄兒。
“另外,方才這位英宗陛下對你所講,自己被妖人所困之事,便是我講與他的。他對此時深信不疑也是好事,可以心無旁騖地繼續做天下的好皇帝。”
見白禮徹底心安,白青拉起他,再次扶其再次入座,自己拱手立在對麵,這才將後續之事說出:
“三伯,既然計劃可行,那麽侄兒鬥膽替您謀了一職,望三伯不要怪罪!”
“你小子那點心思,你三伯我能猜到一些。現在雖說塵埃落定,但百廢待興,需要有人助帝王操持,而你爹又行動不便,你最放心的人便是我這把老骨頭是不是?”
白青聽三伯此言,頓時滿臉恢複少年心性,嬉皮笑臉的湊去身前:
“侄兒哪裏能瞞得住我英明神武的三伯,被您猜了個正著。方才我與英宗陛下提及,皇帝也應允了。隻是接下來,這個爛攤子就要勞煩三伯您了。”
“小娃娃放心吧,你三伯亦是白家血脈,這點覺悟都沒有嗎?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現在你的當務之急,是救治你爹,他一日未愈,不僅是你,我心亦是難安。”
“知道了三伯。”
此間的事情算是有了決定,三人分開。白禮意氣風發地去迴稟英宗陛下,白青帶著源生也是迴到了源瓶之中。
對於白青而言,救治父親自然是最為重要,不過幸好目前並未傷及本源,僅需靜養。因此,原界升階之事,便無時無刻不是縈繞心頭。
白禮自然知道東宋江山之主需得在趙氏尋覓,但想到要立明主豈非易事,頓感頭疼不已。
這一切白青看在眼裏,心中更是確定了自己的想法,開口繼續引導道:
“三伯,你認為若是這英宗趙吉性情大變之前,可算是個好皇帝?”
“英宗自幼聰慧過人,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坐了皇帝位。登基之後又雄才大略且為君仁善,有口皆碑是位‘明君’啊,可惜...”
白禮客觀地評價了趙吉的皇帝形象,而後想到其性格大變做出那等陰損之事,正是沮喪之間,又聞白青話音響起:
“侄兒先前聽爹爹也時常稱讚英宗陛下聖明英武。那麽說若無其他,他僅僅是天下人心中那位英主,那邊妥了。三伯,依您之見呢?”
白青微笑看向自己這位眉頭緊鎖的三伯,繼續引導道。
“青兒,這還用說?若如你所說,他未曾覺醒那陰毒小人記憶,未曾做過那般天地不容的錯事,那真真是位英明聖武的君王,至少在現今存世的趙氏子孫之中,無人能出其二!”
說道這裏,白禮有些著急了,看著白青一副雲淡風輕跟自己閑聊一般模樣,頓時出言:
“青兒,莫要再此談論無稽之事了,如今東宋天下無主,你爹也沒醒來,還是抓緊打算吧!”
“三伯,侄兒與您所說,便是此事。您且聽我說完。”
說著,白青身形向一側挪開,將那位緊隨源生之側的人現出,喚道:
“請上前來吧!”
白禮雖一直疑惑為何有人一直跟隨,但先前白青不說自然也沒多問。此事來到近前,白禮才仔細看了看。此人一身長長灰布長袍,將自身從頭到腳捂了個嚴嚴實實。加之麵部始終深埋在套頭長袍的陰影之中,仍是無法看清。
“三伯,你看這位是何人?”
又轉向長袍人說道:
“請取下頭罩吧。”
白禮聽聞白青話語中帶著絲絲敬意,正感疑惑。不過當眼前長袍神秘之人取下衫帽,白禮頓時目瞪口呆,當場愣住。
眼前之人也不說話,隻是微笑看著白禮。四目相對好半天,白禮才從口幹舌燥的口中冒出一句:
“英宗陛下?!”
白青一聽便知,白禮應是已從這位趙吉的眼中感受到了毫無雜質的皇帝之氣。自己這位三伯此時並未稱唿對方名諱,自然是下意識已當他為東宋之主。心頭大石算是緩緩落下,畢竟,若是親曆先前血腥煉獄的白禮都能真心認同的話,心中計劃便一定能成功。
“白禮,先前朕被妖魔挾持,才使得妖人為禍天下,你白家‘匡社稷,扶宋主’,不亞於當年助太祖之功。本該好好賞你們,但現在萬民受難,朕先給你們記下,以後再賞。”
那英俊男子,儼然便是勇總趙吉,自然便是那位再造之人。先前白青用新生之界土捏成泥胎,又為其開拓識海神經,最後將這片天地尋迴的英宗記憶魂魄打入識海造就。那魂魄進駐泥胎識海神經,經過數個時辰的融合適應,終於得成再造!
然而,再造雖然成功,但趙吉的記憶掐頭去尾之後,最後的記憶卻在三年前覺醒前夜。當下突然醒來見自己身處不明之處,縱是一代帝王心性,亦是有些許驚駭。
幸好,正當其四下觀察之時,一個熟悉的麵孔出現。白青在感受到趙吉醒來的第一時間便趕來,向其講述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費了一番唇舌,才使得趙吉相信這三年被妖人劫持,又用秘法使其喪失了神誌。
而在英宗陛下昏迷不醒期間,妖人為禍人間。為了避免東宋天下就此傾覆,於是白家召集天下忠義之士,集結二十萬大軍入京,終於才斬殺妖人,喚醒趙吉。
“英宗陛下!我替大哥蜀英候白榮謝恩!不過...”
白禮自然還不清楚事情使然,正要發問,卻被源生拉到一旁。白青上前向趙吉一拱手,說道:
“英宗陛下,汴京城於大戰之後還需多加疏導,三年間上至朝堂,下至官府皆已荒廢。臣父白榮目前重病,還望陛下能授權我三伯白禮,助您行駛匡扶之事。”
那被陰毒前世反噬之前的英宗陛下何等聖明?自然早已對朝堂荒覆之事有所猜測。
而這白家集結大軍來救,功成之後全然沒有自立之心二世立刻喚醒自己複辟,想來定是忠貞之輩。既然值得信賴,那麽白青此時提出的建議自然可行。
很快,英宗便開口:
“白青,你所言甚好,朕亦有此意。不過方才你三伯似乎還有顧慮啊。”
“英宗陛下不必擔心,畢竟大戰之後,三伯疲乏,我會助他。陛下請先在此歇息,臣去與他講。”
趙吉此時的確心緒未平,亦是知道白青他們行事需要時間,便當即應允,登台於龍椅之上坐下,閉目養神去了。
白青除了金鑾大殿之門,拉起一側等候的源生和三伯白禮。三人很快尋了一處偏殿入內。如今,也是時候將心中計劃向三伯和盤托出了。白青讓三伯坐下,開口講道:
“三伯,相信您已是猜到侄兒心中所想。侄兒現在變將計劃講明,望三伯替侄兒斟酌。”
拱手一拜,白青見白禮示意自己快說,便繼續說道:
“此趙吉,已非先前之人,而是侄兒借助一些天地造化之力再造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記憶,隻自出生起,至那妖人覺醒前止。因此現在這位英宗陛下,應該說才是徹頭徹尾的太祖十三世孫英宗趙吉!”
說道此處,白青仔細觀察白禮神色。果然,與自己初見那天地之力送來的趙吉魂識一般無二,白禮頓時驚喜萬分:
“青兒!你說真的?若真隻是那一段,這英宗陛下可是天下少有的明君聖主啊!青兒,此事不可戲言,你可確定?!”
“三伯放心,雖不知天地之力如何做到的,但據我探查其魂識,應是錯不了!”
不待白青答完,白禮已坐不住了,起身興奮的有些失態,口中還念念有詞:
“太好了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
不過很快,又似是想到其中弊病,眉頭一皺,迴到白青麵前,正要開口,卻被白青搶了話頭:
“三伯,我知您心中所想,您再聽我說。這次咱們遣二十萬軍汴京城外叫陣之時,城內突生異變,當時不是有人稱是英宗命人開了那結界,讓百姓入皇城躲避嗎?”
“正是如此!”
得到白禮肯定,白青繼續說道:
“那麽在百姓心中所知,是英宗陛下心係百姓,開皇城以求救人。可是?”
“這麽一說倒也是,不過百姓於大陣之中亦有損傷...”
“三伯,除你之外,這入城之人之中,無論百姓還是隨您救人的將士,可有人見過趙吉那時麵目?”
白禮一聽此言,頓時有些明白白青之言,再次興奮答道:
“青兒,那時周遭之人盡是被大陣迷惑。那妖人應是衝著我來才肯現身,應該出窩之外無人見過!你意思是說?”
“三伯英明,侄兒的意思是將計就計。既然一開始,天下共傳宦官篡權,為禍天下,我白家便‘匡社稷,扶宋主’。後來又有英宗設法開皇城救百姓。這皆是符合英宗陛下明君聖主之相的。而以眼下之英宗陛下的德行,若是真遇此時,必也是如此救國救民。然而,除了我們無人知曉那妖人覺醒之事,如此,我白家亦不算胡亂編纂吧?”
白禮聽得連連點頭,此事若成天下即定。心中高興,欣慰地看著侄兒。
“另外,方才這位英宗陛下對你所講,自己被妖人所困之事,便是我講與他的。他對此時深信不疑也是好事,可以心無旁騖地繼續做天下的好皇帝。”
見白禮徹底心安,白青拉起他,再次扶其再次入座,自己拱手立在對麵,這才將後續之事說出:
“三伯,既然計劃可行,那麽侄兒鬥膽替您謀了一職,望三伯不要怪罪!”
“你小子那點心思,你三伯我能猜到一些。現在雖說塵埃落定,但百廢待興,需要有人助帝王操持,而你爹又行動不便,你最放心的人便是我這把老骨頭是不是?”
白青聽三伯此言,頓時滿臉恢複少年心性,嬉皮笑臉的湊去身前:
“侄兒哪裏能瞞得住我英明神武的三伯,被您猜了個正著。方才我與英宗陛下提及,皇帝也應允了。隻是接下來,這個爛攤子就要勞煩三伯您了。”
“小娃娃放心吧,你三伯亦是白家血脈,這點覺悟都沒有嗎?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現在你的當務之急,是救治你爹,他一日未愈,不僅是你,我心亦是難安。”
“知道了三伯。”
此間的事情算是有了決定,三人分開。白禮意氣風發地去迴稟英宗陛下,白青帶著源生也是迴到了源瓶之中。
對於白青而言,救治父親自然是最為重要,不過幸好目前並未傷及本源,僅需靜養。因此,原界升階之事,便無時無刻不是縈繞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