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堅持住,堅持住。
柳念茹心裏默默的念著,她能感受到來自這個脆弱身體的溫度,她還沒有死去。
眾人抿著唇,看著柳念茹奇怪的舉動,卻無一人敢上前製止。
畢竟現在的柳念茹看起來就很可怕。
“啊…啊……”一聲微弱的哭聲驟然響了起來,聲音斷斷續續的,仿佛要隨時咽氣一般,緊隨而來的是孩子手腳的顫動。
聽到孩子的哭聲,柳念茹沉重的麵容終於鬆了下來,手上的動作也停了下來,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在場的眾人都愣住了,簡直不敢相信相信眼前的一幕,知道聽到耳邊孩童的哭聲越來越大。
“孩,孩子活了……”陳碧連的母親愣愣的開口,看著柳念茹懷中哭著的較小嬰兒,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孩子不是已經死了嗎?為什麽柳念茹打兩下還能把人給救活。
不過活了是好事,她心底也高興,於是走上前對柳念茹行了個禮,“多謝皇後娘娘妙手迴春,救了臣婦這外孫一命。”
陳碧連的眼中還有沒有散去的恐懼,顯然是在方才被柳念茹給嚇得。
柳念茹淡淡的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而是將孩子抱到熹神醫麵前,讓他診脈,“熹神醫,你看看這孩子。”
孩子雖然被她從鬼門關拉了迴來,但終究是身子太弱,放在現代是肯定要進保溫箱的,可古代可沒有這種東西,隻能求熹神醫有沒有這個能力了。
熹神醫倒是沒有像眾人那般驚訝,從一看到柳念茹拍打孩子腳掌的時候就意識到這是在就人了。
但雖然知道,卻還是表示驚奇,畢竟剛才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他也看過一眼,確實是活不過來才對,沒想到柳念茹竟然將人救過來了。
看著哭聲柔弱的孩子,熹神醫輕輕翻開嬰兒的眼臉看了看,又抓起孩子的手摸了摸,最後下定義:“這孩子體質是在是太弱,此番能活下來也算的上是個奇跡,隻是日後要花費上許多經曆將養,從小便會是個藥罐子,是藥三分毒,終究是於身體有害,能不能健康長大,草民也不敢下結論。”
熹神醫說話時一直蹙著眉,顯然不是危言聳聽,言下之意這孩子很弱,並且夭折的可能性也很大。
陳碧連聽了這話,立即慌了,立馬撲倒熹神醫麵前,哭訴道:“熹神醫,您可一定要救救我這可憐的外孫啊,他還那麽小。”
柳念茹再一次聽到陳碧連叫外孫,眉頭一抽,冷冷道:“孩子出生那麽久了你連性別都不知道嗎?這不是你外孫,是外孫女。”
這話讓陳碧連的母親猛然頓住,隨後目光不可置信的看向膚色青紫的嬰兒,不,不是兒子嗎?
隻有兒子才能讓他們在太傅府站穩腳跟,女兒可
不行,更何況還是一個病怏怏的女兒。
見陳碧連的母親不說話了,柳念茹才對熹神醫道;“請熹神醫盡力而為,保住這孩子。”
說到底柳念茹為了這孩子也費了不少勁,而成為母親的她更不願意看到天下的每一個孩子受傷,甚至死亡。
“草民盡力而為。”熹神醫點了點頭,之後為昏迷的陳碧連診脈開藥後便與柳念茹帶著孩子一道離開。
這孩子太弱小,不宜到外間吹風受涼,若不小心感染了風寒,怕是神仙也救不迴來了,所以柳念茹吩咐長舞去向太傅家和陳家說明情況後便帶著孩子去了溫暖的寢室。
陳碧連則被轉到了偏殿休息,人還昏迷著,總不能丟出去,陳碧連的母親則留下來陪著。
一場生產風波終於落下帷幕,來參加百日宴的賓客也沒有理由在待下去,陸陸續續離開。
最後隻剩下陳家和太傅家。
兩家人留了下來,一是為了看看那個孩子,二則是在禮儀上他們沒理由離開,畢竟生孩子的是他們的女兒和兒媳,皇上和皇後都沒說什麽,他們作為家屬拍屁股走人終究是不好。
“真是晦氣,生個女兒還搞這麽多事,在哪兒生不好,非得在宮裏生,之前就讓她乖乖在府上待著,偏不聽,非要跟來,現在好了,鬧的我們也走不了。”太傅婦人寒著臉,跺了跺腳抱怨道。
太傅側頭淡淡看了她一眼,隨後冷漠的來了一句:“閉嘴。”
現在什麽時候了,他們在這兒坐了兩個時辰了,沒有一個人來過問,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也煩的慌。
若是生了個兒子,他還能高高興興,怎麽說這一些家中長孫,結果卻是個女兒,還是個容易夭折的女兒,以後想養都難,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這讓他如何不怒。
而太傅的兒子,也就是陳碧連的夫君則淡淡的看著自家父母爭吵,安靜的坐在一旁,不發一言。
一旁的陳大人孤零零的坐著,明顯被太傅一家排擠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兒都在殿內,女兒更是不知死活,聽到親家說這種話,他卻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現在的陳家就是依附太傅家的,根本沒有地位。
再說另一邊,柳念茹和熹神醫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鳳鸞宮,此時孩子的情況並不好,唿吸很微弱,眼睛緊閉著,隻有膚色好了一些,沒有那麽青紫了,稍微有了點紅潤之色。
熹神醫蹙了蹙眉,接過孩子便抽出金針為孩子施針,此時此刻應該孩子的過於虛弱,她連掙紮的力氣都很小,讓施針方便了不少。
但卻更加讓柳念茹看的心疼,這要是個健康的孩子,怕是早就哭鬧起來了,哪裏承受的了這針紮之痛。
“娘娘,孩子還太小,不能吃藥,
草民隻能借用金針幫助她,後續草民會每日為她紮一次針,等一個月後便可在她的奶.水中加些許湯藥進去輔助恢複。”熹神醫收迴手中的金針,對柳念茹說道。
柳念茹點了點頭,為今之計,隻能這樣了,這裏不是現代,也不能打針輸液什麽的。
末了,熹太醫又囑咐道:“她身體太弱,切記感染風寒,受涼,對於常人來說的小病對於她而言都是致命的。”
(本章完)
柳念茹心裏默默的念著,她能感受到來自這個脆弱身體的溫度,她還沒有死去。
眾人抿著唇,看著柳念茹奇怪的舉動,卻無一人敢上前製止。
畢竟現在的柳念茹看起來就很可怕。
“啊…啊……”一聲微弱的哭聲驟然響了起來,聲音斷斷續續的,仿佛要隨時咽氣一般,緊隨而來的是孩子手腳的顫動。
聽到孩子的哭聲,柳念茹沉重的麵容終於鬆了下來,手上的動作也停了下來,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在場的眾人都愣住了,簡直不敢相信相信眼前的一幕,知道聽到耳邊孩童的哭聲越來越大。
“孩,孩子活了……”陳碧連的母親愣愣的開口,看著柳念茹懷中哭著的較小嬰兒,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孩子不是已經死了嗎?為什麽柳念茹打兩下還能把人給救活。
不過活了是好事,她心底也高興,於是走上前對柳念茹行了個禮,“多謝皇後娘娘妙手迴春,救了臣婦這外孫一命。”
陳碧連的眼中還有沒有散去的恐懼,顯然是在方才被柳念茹給嚇得。
柳念茹淡淡的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而是將孩子抱到熹神醫麵前,讓他診脈,“熹神醫,你看看這孩子。”
孩子雖然被她從鬼門關拉了迴來,但終究是身子太弱,放在現代是肯定要進保溫箱的,可古代可沒有這種東西,隻能求熹神醫有沒有這個能力了。
熹神醫倒是沒有像眾人那般驚訝,從一看到柳念茹拍打孩子腳掌的時候就意識到這是在就人了。
但雖然知道,卻還是表示驚奇,畢竟剛才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他也看過一眼,確實是活不過來才對,沒想到柳念茹竟然將人救過來了。
看著哭聲柔弱的孩子,熹神醫輕輕翻開嬰兒的眼臉看了看,又抓起孩子的手摸了摸,最後下定義:“這孩子體質是在是太弱,此番能活下來也算的上是個奇跡,隻是日後要花費上許多經曆將養,從小便會是個藥罐子,是藥三分毒,終究是於身體有害,能不能健康長大,草民也不敢下結論。”
熹神醫說話時一直蹙著眉,顯然不是危言聳聽,言下之意這孩子很弱,並且夭折的可能性也很大。
陳碧連聽了這話,立即慌了,立馬撲倒熹神醫麵前,哭訴道:“熹神醫,您可一定要救救我這可憐的外孫啊,他還那麽小。”
柳念茹再一次聽到陳碧連叫外孫,眉頭一抽,冷冷道:“孩子出生那麽久了你連性別都不知道嗎?這不是你外孫,是外孫女。”
這話讓陳碧連的母親猛然頓住,隨後目光不可置信的看向膚色青紫的嬰兒,不,不是兒子嗎?
隻有兒子才能讓他們在太傅府站穩腳跟,女兒可
不行,更何況還是一個病怏怏的女兒。
見陳碧連的母親不說話了,柳念茹才對熹神醫道;“請熹神醫盡力而為,保住這孩子。”
說到底柳念茹為了這孩子也費了不少勁,而成為母親的她更不願意看到天下的每一個孩子受傷,甚至死亡。
“草民盡力而為。”熹神醫點了點頭,之後為昏迷的陳碧連診脈開藥後便與柳念茹帶著孩子一道離開。
這孩子太弱小,不宜到外間吹風受涼,若不小心感染了風寒,怕是神仙也救不迴來了,所以柳念茹吩咐長舞去向太傅家和陳家說明情況後便帶著孩子去了溫暖的寢室。
陳碧連則被轉到了偏殿休息,人還昏迷著,總不能丟出去,陳碧連的母親則留下來陪著。
一場生產風波終於落下帷幕,來參加百日宴的賓客也沒有理由在待下去,陸陸續續離開。
最後隻剩下陳家和太傅家。
兩家人留了下來,一是為了看看那個孩子,二則是在禮儀上他們沒理由離開,畢竟生孩子的是他們的女兒和兒媳,皇上和皇後都沒說什麽,他們作為家屬拍屁股走人終究是不好。
“真是晦氣,生個女兒還搞這麽多事,在哪兒生不好,非得在宮裏生,之前就讓她乖乖在府上待著,偏不聽,非要跟來,現在好了,鬧的我們也走不了。”太傅婦人寒著臉,跺了跺腳抱怨道。
太傅側頭淡淡看了她一眼,隨後冷漠的來了一句:“閉嘴。”
現在什麽時候了,他們在這兒坐了兩個時辰了,沒有一個人來過問,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也煩的慌。
若是生了個兒子,他還能高高興興,怎麽說這一些家中長孫,結果卻是個女兒,還是個容易夭折的女兒,以後想養都難,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這讓他如何不怒。
而太傅的兒子,也就是陳碧連的夫君則淡淡的看著自家父母爭吵,安靜的坐在一旁,不發一言。
一旁的陳大人孤零零的坐著,明顯被太傅一家排擠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兒都在殿內,女兒更是不知死活,聽到親家說這種話,他卻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現在的陳家就是依附太傅家的,根本沒有地位。
再說另一邊,柳念茹和熹神醫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鳳鸞宮,此時孩子的情況並不好,唿吸很微弱,眼睛緊閉著,隻有膚色好了一些,沒有那麽青紫了,稍微有了點紅潤之色。
熹神醫蹙了蹙眉,接過孩子便抽出金針為孩子施針,此時此刻應該孩子的過於虛弱,她連掙紮的力氣都很小,讓施針方便了不少。
但卻更加讓柳念茹看的心疼,這要是個健康的孩子,怕是早就哭鬧起來了,哪裏承受的了這針紮之痛。
“娘娘,孩子還太小,不能吃藥,
草民隻能借用金針幫助她,後續草民會每日為她紮一次針,等一個月後便可在她的奶.水中加些許湯藥進去輔助恢複。”熹神醫收迴手中的金針,對柳念茹說道。
柳念茹點了點頭,為今之計,隻能這樣了,這裏不是現代,也不能打針輸液什麽的。
末了,熹太醫又囑咐道:“她身體太弱,切記感染風寒,受涼,對於常人來說的小病對於她而言都是致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