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聖分析藍星狀,


    各出良策作計劃。


    匯集眾智為解危,


    慈悲大愛寫神話。


    化身入世繪藍圖,


    互相協作無牽掛。


    功德圓滿歸極樂,


    十方共讚人人誇。


    慈光殿內外,到處都是一片祥和,喜悅,溫暖美好,充滿著無比的愛與幸福的氛圍!


    來自極樂世界的觀世音,大勢至,彌勒,藥王,山海慧,獅子吼,虛空藏,三昧王等菩薩們,大家圍坐成圓,有些坐在地上,有些漂浮在空中。


    其他各個世界的菩薩和聖者們,也都各自圍成所屬的圓圈。大家分成各個小組,在一起商討,關於化身藍海星救助的具體計劃藍圖。


    觀世音菩薩對極樂世界的諸菩薩們,微笑合掌作禮並道:


    “今日我等代表極樂世界,參與藍海星的升維救援計劃,諸位聖者當盡心盡力,發揚合一的團結包容精神,為計劃的成功作出貢獻。”


    “我與大勢至菩薩,長久以來與娑婆世界閻浮提的眾生,有深厚的緣分,也化身無量,在藍海星上救助和普渡眾生,深知藍海星眾生的特性。


    他們剛強勇猛,喜愛互相之間的競爭比拚,追求有突出的表現,喜歡受到他人的認可。”


    “由於藍海星的緯度較低,是個物質的世界,整體能量的構成,密度大,振動頻率較低,使得絕大多數的生命體的靈智,未得進化。


    他們的思維特征,是傾向於二元化對立的狀態。麵對一件事物,總喜歡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社會某些固有的規則和習俗。


    給出是非,善惡,好壞,黑白,美醜等等對立性的結論,這樣使得他們,容易找到處理事情的指導方向。


    因此迷惑在二元對立的意識狀態當中,常常無法超脫,不能夠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同時看到是非,好壞,對錯,美醜,他們是一個完整的整體。


    當看到黑的時候,看不到黑的意義是幫助白顯化的基礎和底色,沒有黑的話,白也就不存在,無法顯化。


    由於二元對立的意識表現是分離的,這個星球上的眾生,大多數在心底,認為自己和外界的他人是對立的。


    因此就有了你我他的分別之心,也因此就會表現出遠近親疏等,各種不同的對應的關係。也就有了利益上的分隔,大小,多少,長短的分別!……


    因為產生了迷失,他們就會把物質的身體認為是自己,並且很難感受到非物質存在的心魂,靈體,磁場,信息等等。


    因此就會為了讓物質身體,感受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造作出種種的業力行為,和能量上的纏繞糾結。


    當它們個體與個體之間,互相喜歡和諧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和意識的振動頻率,都能夠互相的保持穩定;


    或者是互相的提升,從而進入能量提升的過程,幫助他們得到更出色和優秀的表現。


    而他們互相討厭和憎恨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和意識的振動頻率,就被互相的拉低,從而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繼續產生貪婪,懷疑,嗔恚,愚癡,驕慢等等念頭,使得進一步互相拉低能量的事件發生……


    這就讓他們愈發的,陷入在六道輪迴的遊戲裏麵,無法掀開遮擋在眼前隔世麵紗的障礙。


    從而深受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等八種,特別有代表性的痛苦感受的糾纏……


    在壽終之時,根據他們不同的福報善根或惡業,在十方世界的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及阿修羅,人,天三善道當中,不停的受身轉化,互償果報,難以出離,迴歸源頭,通達極樂。”


    大勢至菩薩也慈憫的合掌作禮說道:


    “觀世音菩薩所說甚是!藍海星絕大多數眾生,生性多疑,遇到善知識開示,多不肯信!


    因此無法看破二元性對立思維的局限,容易陷入我執及我見的偏執之中。故而意識能量的頻率,一直處於低振動的狀態。


    這些苦難的眾生,心智迷惑,諸罪造作而不自知,因此循環往複,迷於六道輪轉之中,痛苦煩惱,因蔓不斷,不得出離!


    世尊末法時期,佛光逐漸衰減,正法弘傳被刻意障礙。為魔王眾子孫所亂法,紊亂眾多寺院庵堂。


    迷惑的苦難眾生,智慧不足,難以分辨正邪,使得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因此,世尊創設的出家修行之道,逐漸在混亂中,發生變質,使得正法的傳統流布之地,逐漸失去原有的功能。


    許多寺院庵堂佛菩薩不再住持,最終淪落成為了眾生的旅遊之地。此後,正法的弘傳在這些傳統的興盛之地,也將逐漸的衰落。


    看到這些趨勢變化,我們應該早做計劃。既然魔王子孫混亂寺院和庵堂,誘惑罪苦眾生,我等需要依世尊指引,反其道而行。


    諸佛菩薩化身人世,從此逐漸走出寺院庵堂,入世修行,隱沒於世間,弘傳源頭正法。


    示現或為長者居士,宰輔大臣,或為將帥士卒,或為教師,農夫,商販……又或者男女老少,婦孺病殘……


    無論以何麵目和職業出現,其所言所行,必然遵循宇宙一的法則,傳播覺正淨理念,依佛教誨,帶給人們愛與光明,智慧和喜悅……


    他們的言語柔和,充滿愛敬,尊重生命,平等以待,無有分別與執著!


    他們的行持,必然是安定徐為,不驕不躁,不悲不喜,平和安樂,自在逍遙……


    他們必持有廣大慈悲願心,致力於開啟周圍人的覺知和智慧,和諧六道眾生。


    一切隨緣,飲食簡約,出入淡定,相好端嚴,和藹可親,隨順眾生,為人欽敬。”


    彌勒菩薩微笑讚歎,合掌作禮而言:


    “大勢至菩薩及觀音菩薩所言甚是!我觀察藍海星上的人類,如果以年齡作為參考的標準,他們的靈性能量水平高下不等。


    如果從高排列到低,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是聖人,即是通過修行,找迴真實的自己,靈魂重新迴歸本源,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我是誰的人。


    明心見性,知道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


    我與本源是一體,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動搖,本不生滅,無垢無淨,無欲無求,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能生萬法……


    他們無為而為,逍遙自在,心無憂慮,自然清靜,道法自然。是能量振動頻率最高的人群。


    他們的容貌端莊,擁有慈悲可親,和仙風道骨的外貌和體態,眼神清澈明亮,自然而然的吸引他人,向往去追隨!


    他們舉手投足和言語,散發著光和愛,氣質超凡脫俗,能夠影響到別人的情緒,在人們身邊,就能夠起到療愈心靈的作用,讓人們感覺到寧靜和喜悅!”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慈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慈雲並收藏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