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幻化造大千,


    成住壞空境不同。


    風土水火交相匯,


    聚散離合巧天工。


    精美絕倫令人讚,


    萬物生發共繁榮。


    三千大千之世界,


    諸佛國土妙無窮。


    每一個宇宙由許多的佛國世界組成,一個佛的教區,也叫一佛土。每一佛土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處於同時生成,同時入住,同時損壞,同時空無的成住壞空循環之中。


    在空無之中,經過漫長的時空演變,各個分靈意識微塵的能量振動,再次形成風土水火等元素,並在不斷的波動,碰撞,互相的吸引和排斥之中,由不同的振動頻率逐漸轉化,然後形成物質……


    曆經劫數,空中的水元素開始聚集, 並漸漸增長,到達至梵天所住世界。梵天界水滿,然這些水聚集在一起,由住風、持風、不動風、堅固風四種風輪的力量,束縛和固定它們。


    這些無量廣闊的水,就像潮起潮落,聚集了會再退迴去。一時,四方突然吹起狂風,吹動這些積水,掀起驚濤駭浪,波濤沸湧,混亂不停。於是這些積水中,自然生起大泡沫,並且堆積如山。


    這時超級的狂風,吹動這些積聚的泡沫,擲置於空中,從最上麵開始,建造出諸梵天宮殿。無盡的微妙殊勝,令人喜愛。


    這些宮殿都由金銀,琉璃,玻璃(也稱水玉),紅色寶珠,車磲,瑪瑙等七類珍寶混合建造裝飾而成。


    因為這個因緣,才有上麵如此美妙動人,富麗堂皇,光明燦爛的宮殿和牆壁。然後就有梵天,和諸天人在這些宮殿出生。


    而這些廣闊無邊的積水聚集,然後又退下,就和建造上層宮殿一樣,四周又起狂風,吹擲水上泡沫,又建成新的宮殿,名魔身天。


    宮殿的莊嚴輝煌和梵身天,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有建築用的七寶,材質粗細的情況稍差一些。


    就是這樣的循環往複,造出他化自在諸天宮殿,化樂諸天宮殿,次後造作兜率諸天宮殿,次造夜摩諸天宮殿,就是這樣按順序條件的滿足,而產生出來。


    他們都類似梵身諸天宮殿,但其建築材料用的七寶材質,逐漸減少且粗劣。


    以此循環往複,各種諸天宮殿,各大部洲,小洲,大小鐵圍山,皆已造作出來,最終形成了廣大各異的諸佛國土。


    每一佛國各自相對獨立,具備成住壞空的特性;每一佛國有著自己的靈體生命之樹,既是佛教化的能量場域,也是佛土的昆達裏尼,梅爾卡巴係統,九宮八卦,河圖洛書,生命螺旋。


    是佛的願力激活和發揮作用的安全範圍,也是與其他的佛國刹土,相區隔的保護邊界,當該世界損壞之時,不會影響他方佛刹和整個宇宙之存在。


    每一個佛國中的各個星球,及星球上的一切生命存在體,就是佛國的物質現實承載體。


    每一個佛國中的各維度分靈,生命體的意識表達,都是佛隨順成就眾生願望的意識表達,是佛的意識表達,也都是虛空一心本源意識的表達。


    佛土的生命之樹能量場就是佛國的靈體,各級星係及生命存在體,以及融入於這些實體的意識和心念,三者之間構成了佛國的三位一體。


    靈體、心魂,佛土物質合並,稱之為一佛國,他是活的高維智慧生命體。


    每一佛國過去、現在、未來都有教化佛。佛的法身,也指靈體,就是虛空一心自己的本體,是源頭的能量場域。


    十方無量佛,共同一法身,其法身遍滿虛空法界,既一切宇宙,與虛空一心實現合一。


    每一佛都依本自願力,創造了自己的現實莊嚴佛國妙土,即佛之報身。其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世界……


    被十方佛國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光普照十方無量世界。其他世界的佛陀,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每個佛刹又各自分為,幾種不同的國土類別,分別為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和常寂光土。


    四類國土就像人類的學校一樣,小學生有小學校,小學跟中學不在一起,小學生見不到中學生,中學生也見不到小學生。中學跟大學也不在一起,它是分開的,有利於眾生靈性成長的教化。


    見思煩惱沒有斷的分靈在六道裏,處於六道輪迴之中。六道中天,人,阿羅漢,畜生,餓鬼,地獄眾生,都屬於凡聖同居土,這裏麵有凡夫、有聖人,叫凡聖同居土。


    處在迷惑顛倒意識中的分靈稱為凡夫,他們落在生死輪迴之道中,感受到的是生滅法。


    對宇宙人生真相了解的分靈稱為聖人,智者,覺者。


    聖人有兩種:一種是覺悟的凡夫在這裏修行,他的功夫還沒有到家,還不能超越六道,還在這裏修行。世人眼中真正的修行,就屬於這一類。


    第二種聖人,是分靈學習圓滿了靈性進化課程的高維智慧生命體,稱之為佛菩薩,又可稱之為星際家人,星際聯盟誌願者。


    他們乘願再來幫助有緣眾生,到這個地方來作為榜樣,親身示範,度化無明和迷惑的眾生,完成認知宇宙人生真相,的靈性的進化課程。


    幫助他們提升覺正淨的意識振動水平,恢複心靈感應能力,實現迴歸本源,轉凡成聖,獲取源頭自由能源的能力。


    幫助低維度的眾生,教會他們改善生存環境的各項技能和知識,最終提升他們的意識振動水平,從而實現星球整體的進化。


    他們既然示現在這裏,他們也作為凡夫的樣子,出生成長,居住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地區叫凡聖同居土,也是六道輪迴眾生居住的世界。


    假如見思煩惱斷盡,超越六道輪迴,那就入另外一個淨土,這個淨土叫方便有餘土;不在六道輪迴裏麵,這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外的世界。


    阿羅漢、辟支佛、全教菩薩他們居住的處所叫方便有餘土,這是已經斷見思,還沒有破無明,還沒有達到圓滿成佛的境界,住在這個地方,被稱之為四聖法界。


    這個淨土凡夫見不到,也是宇宙空間當中的高維生命所居住的世界,他們是星光體乃至無形的意識形態存在形式。


    假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們就離開方便有餘土,生到實報莊嚴土。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慈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慈雲並收藏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