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創造生命火,


    萬物有靈心相連。


    生命螺旋dna,


    儲存宇宙全息麵。


    細胞雖小卻圓滿,


    完美生命之呈現。


    拚圖組合有高下,


    十界眾生隨緣變。


    為了專注於重要的事情,需要放下和遺忘其他的事物,分靈是記憶,我們是一切。但就物質而言,分靈必須忘記一切,因為這是唯一,分靈可以在目的地,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因此物質是分靈必須一步一步通過學習,去了解自己不同麵相的模式。


    這些由分靈創造,並開始在宇宙中分裂的模式,是在現實中,每一個付出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經驗的目標,這就稱為個體的靈性進化。


    進化是為了體驗,並在每一個幾何路線的學習,和傳授的經驗中得到成長。這是第一階段,虛空一心創造了這三個模式,激活了靈體。靈體是第一個被物理化的。


    身心靈不是不同的東西,而是具有不同物質振動水平的同一個事物(即源頭能量),因此宇宙中第一個爆炸的事物是靈體,也叫做火,也叫做四麵體。


    也就是太極生兩儀,形成陰陽能量,兩儀生四象,即陰陽時空,是形成世界的實驗環境;也稱四方上下、成住壞空、春夏秋冬、受想行識等名相。


    四麵體是從一開始,點燃靈體的物質,然後它創造立方體,立方體是將每一個維度,裝在物質中的模型。


    然後又在這個基礎上創造了八麵體,後又稱為四象生八卦,也稱之為河圖洛書;九宮八卦:乾坤坎離,震巽兌艮;梅爾卡巴等名相。


    在那之後,虛空一心又用陰陽波動的唿吸,創造了十二麵體的網絡,後世稱之為天幹地支,星相宮位,十二時辰等等表達和涵義。它可以幫分靈維持住這個創造本身,也就是矩陣。


    矩陣是宇宙的十二個麵,體驗整個現實的能量場域的表達。因此幾何圖形的前五個體現,從許多不同的振動水平,維係著靈體,心魂和載體。也可以簡稱為靈、心、身三位一體的存在幾何模型。


    第一個也就是四麵體,可以讓分靈感受到火,因此靈體在這裏也呈現為四麵體。


    當分靈開始不斷的把四麵體,以分形方式疊加的時候,會得到一個螺旋dna的形狀。


    因此dna是靈體的物理表達,靈體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被虛空一心創造出來的物理物質,叫做dna,是生命的密碼。


    每一個在螺旋中,通過四麵體形狀,被創造出來的模型,都是靈體的火。裏麵保存著整個宇宙,自創世以來的每一條信息,是阿卡西記錄的全息副本。


    靈體是分靈在宇宙中的表達,也是虛空一心本我的全息生命信息藍圖,也稱之為生命之花。


    讓分靈可以在第三維度意識中,意識到靈體不在我們頭頂上,而是在血液裏,是以物質形式,存在於第三維度的靈體。


    第三維度在時空中,受製於第二維度。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它們不是物質的,也不是真的。


    時間和空間隻是虛空一心本我嚐試,專注於進一步去尋找自己另一麵的角度而已。


    因此分靈選擇自己想要出聲,想要表達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與靈體的意義,高度一致的四麵體。


    因此分靈需要這個四麵體,存在於陰陽兩麵,在第三維度把它放在一起,便會得到一個八麵體,它可以讓我們把自己分成不同的意識水平。


    就像創造脈輪的心魂有絲分裂一樣,每一個維度維係在分靈體內的立方體,叫做細胞。


    細胞是立方體分裂成千千萬萬個之後,所創造的球體。這個球體不是字麵上所指的球體,它是宇宙中每一個,幾何圖形互相組合起來,最完美的球體。


    它是讓每一個,可能實現存在於第三維度的完美形狀。唯一可以觀測每一個維度的方式,是通過每一個球體去觀測。


    宇宙中進化程度最高的生命體是球體的,它裏麵包含每一種創造模式。


    因此唯一可以完成第三維度現實的方式,可以離開這個維度的方式,就是完成分靈所有建造的模型。


    就像分靈看見一個裏麵,有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的海洋,分布在不同的區。分靈需要選擇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把它們裝進口袋,然後學會如何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這叫做出生時刻。


    當所有的幾何圖形,象碎片放在一起,當分靈把靈體碎片與重力,時間和空間進行擠壓,把自己塑造成,在宇宙中選擇的所有幾何圖形。


    因此,分靈可以體驗一件,或二件,或三四件事。當分靈出生時,必須要經曆所有創造那個幾何圖形的,每一個線和點。


    如果沒有實現物質的完整意義,去發現這個幾何圖形的每一個維度,分靈需要迴來再次嚐試。


    根據幾何圖形的組合特性,演化出了不同存在狀態的有形物質種類,按能量場域大小和振動頻率高低的排列。


    形成了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天人,阿修羅,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十個法界有情生命體;和礦物,植物,山河大地,受想行識,風土水火等無情生命體。


    這些有情和無情的生命體,他們都被稱之為一切眾生,共同創造了完整的宇宙發展和運作的藍圖。


    無論這十個法界眾生,最終分靈把它定義為各種不同的名稱,但他們的本質是同樣的。


    他們隻是為了區分不同的幾何圖形的組合,而這些組合都有他們各自的頻率和能量波動範圍。


    能量頻率振動越高,活動範圍和靈動性就越大。如同水的三種形態組合:冰,水,水氣。冰不能自己移動,活動範圍很小;當冰經過升溫,融化成水,就有了流動性,可以依照從高往低處流的特性去運動;水經過高溫蒸煮,化為氣體,融入虛空,活動空間就無比的廣闊。


    當水氣遇到了適合的溫度和條件,又可以直接轉化成為水,或者是冰。它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更加的豐富。


    相反,冰就隻能夠先轉化成水,才可以轉化成氣。路徑單一,隻能向上走,也就是向上進化。水則可以退化成冰,或者進化成水氣。


    萬物也都是如此,根據他們的振動頻率和能量狀態,進化的方向也不同。而高維的生命體,主要是向下兼容或者是退化。對於處在中間態的物體來說,進化之路,不進則退,這也是因果相生的結果。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慈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慈雲並收藏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