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後,眾人各自迴房休息。打了一個通宵戰,大家都累壞了。
當晚,劉備問孔明:“曹軍這次中了我們的火攻之計,汲取了教訓,倘若近日再至,該如何應對?”
孔明笑曰:“主公放心,我心中已有良策。”
“請賜教。”
“新野乃彈丸之地,不宜久留。聽說荊州牧劉表身患重病,命在旦夕,主公可乘機取彼作安身之所。若能取下荊州,北拒曹操、南拒孫權,皆不在話下。”
劉備聽了,半日不語,一味歎氣。
孔明問及原因,劉備說:“其實軍師之言,徐庶已跟我提過。此言甚是有理,無奈違背人道。我與劉景升乃同宗兄弟,又曾受恩於他,方能在此任縣令一職。如今要我恩將仇報,奪其基業,豈不是要我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此舉實在是勉為其難。”
孔明搖頭說:“在卑職看來,劉表讓主公來管理新野,從表麵上看,的確是一片好意,但也未必純粹是為主公著想,也許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劉備不解:“軍師之意是?”
孔明輕搖羽扇,說:“主公試想一下,劉表身邊有那麽多人嫉妒主公的才能,都怕主公日後會喧賓奪主,難道就沒有人私下向劉表進讒,說主公的一句半言?劉表雖與主公為同宗兄弟,但也僅僅是同宗,這種關係與親兄弟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劉表能坐擁荊州之土,心中難道無半點城府?依我看來,劉表把主公安排到新野當縣令,一來是為了消除下屬的異議,二來也是為了抵禦曹操。”
劉備一愣:“你意思是說,景升讓我來管理新野,是為了抵製曹操?”
“首先,劉表對主公有恩,這一點我不否認;另外,主公與曹操有過數次交戰經曆,這也是眾所皆知的,這是劉表所欠缺的。劉表當初收留主公,應該也考慮到這方麵的因素,畢竟他知道曹操遲早會來攻打荊州,隻有讓主公去管理新野,壯大兵馬,才有對抗曹軍的實力。而且還有一點,劉表根本料不到病魔會突然找上門來,所以,在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後,他對主公的態度就截然不同了。在此危難之際,他知道,隻有把州主之位出讓給主公你,才能保住荊州;除了主公,他讓位給任何一人都保不住荊州,這一點他應該心裏很清楚。”孔明分析得頭頭是道。
劉備細想之下,覺得也有一定道理,但他還是不願接受這種讓賢。
“所以說,劉表的內心是希望主公你當荊州之主的,所以根本不用強奪;劉表現在身體每況愈下,很快便會退位讓賢的。”
“盡管如此,那也隻是因為其二子暫未具備治州資質而已,若其中一人足以擔此重任,他也不會讓位於我了。”
“這個我明白,隻是時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主公應順應天意。”
劉備歎道:“唉,難道天意就是讓我去強奪恩人的基業?”
“亮剛才說了,非強奪也,而是臨危受命,義舉也。荊州乃聯結東、西、北三麵的交通要塞,地大物博,曆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若落在曹操手裏,後果不堪設想,主公宜深思熟慮為妙。”
劉備搖頭不語。孔明深知他重情重義,便說:“我很敬重主公的德義,否則也不會跟隨主公出來打天下;但請主公細觀目前的形勢,雖談不上火燒眉毛,可也算是箭在弦上了。若曹操親率百萬大軍南下,這小小的新野將如何抵敵?荊州如今民心不穩,劉表的威望已大不如前,其手下分派係且不團結,就算劉表不讓賢,若主公盡全力攻打,也可馬到功成。既然機會難得,何必錯過?”
劉備不斷搖頭,心事重重。
“現在不取荊州,將來後悔莫及啊!”孔明作最大的努力。
“並非不想取,實在是不想遭天下人唾罵啊!”劉備執迷不悟。
“主公言重了。實際上,主公成為荊州之主乃眾望所歸,不僅是劉表,更是荊州百姓所期待,豈有遭唾罵之理?雖然形式不夠傳統,但客觀效果是好的;況且時勢所迫,切勿感情用事啊!”
“我知道,其實我也在考慮何時接任最為合適。”劉備找托辭。
“唉,希望主公盡快定奪。”孔明看得出他在找借口敷衍,隻好失望離去。
一旁的關羽說:“大哥,多年以來我一直都是站在你這一邊的,但這一次,我認為軍師說得對,是應趁此機會接受劉表的重托,以拒曹操。”
劉備再三歎氣,說:“二弟有所不知啊!我劉備一生‘義’字當頭,四十多年來雷打不動。要我放棄做人的原則,我寧可戰死沙場也不會幹此等背信棄義之事!當年陶恭祖三讓徐州,我尚不受之;今天又何來接受劉景升基業之理呢!”
關羽聽了,無話可說。劉備的執著,使在場所有人都無可奈何。
夏侯惇收拾殘局逃迴許昌,叫人將自己五花大綁起來,進見曹操,伏地請罪道:“卑職無法完成任務,反遭敵人暗算,罪該萬死,請丞相降罪!”
於禁、李典也跪了下來,齊聲說:“請丞相同治我三人之罪!”
曹操問夏侯惇:“你平日足智多謀,這次怎如此輕率,栽在劉備手上?”
夏侯惇羞愧難當:“我一時衝動,急功近利,隻顧催軍衝殺,卻沒料到…”
“好啦,”曹操打斷他,“出兵前,老夫已千叮萬囑,叫你以曹仁為前車之鑒,切莫輕敵,你不放在心上;如今重蹈覆轍,叫老夫以後怎麽信任你?!”
夏侯惇無地自容。李典說:“我等隻想盡快為丞相肅清亂黨,不料對方技高一籌,奇襲我軍,故此一敗。我倆也有罪,請丞相治罪!”
曹操沉思片刻,親自下去為三人鬆綁,說:“你們不必自責了,戰事無定局,老夫剛才生氣,也是一時衝動而已,三位不必介懷;況且這次劉備有伏龍相助,如虎添翼,確實難以應付,就算了。”
三人齊聲拜謝。曹操問及戰敗過程,夏侯惇便說了敵軍用火攻一事。
曹操皺眉說:“火攻是戰爭中常用的招數,攻擊力強,破壞性大,若用對頭了,將勢不可擋;看來你們這次失敗是注定的。”
三人聽了,慚愧不已;夏侯惇更是萬分自責,假如當初聽李典一言,起碼不用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曹操對夏侯惇說:“你自幼用兵,應該知道‘狹處需防火’的道理吧?”
“是,丞相。”夏侯惇低著頭,不敢正視他。他知道自己是個急性子,一急起來就無法冷靜思考了。
“算了,下次一定要汲取教訓。十萬大軍算什麽?下次老夫親率五十萬大軍去攻打新野,誓要鏟除劉備!”曹操不愧為梟雄,出語不凡。
程昱問:“丞相又打算出兵?”
“對,我已連敗兩局,不能再敗。傳令下去,七日內再次出兵!”曹操斬釘截鐵地說。
荀彧說:“七天太短了,恐怕籌備不及;且我軍新敗,士氣不足,難以取勝。”
“怕什麽!劉備一個小小縣令,怎抵我五十萬大軍?我心已決,你們不必多言。”曹操毅然決然地說。
程昱說:“主公莫急,還是先…”
“不!”曹操打斷他,“老夫已經想好,這次要出動白虎隊!”
此決定令在場所有人震驚不已。一般來講,曹操在迫不得已或被對方逼得走投無路時,才會亮出王牌。
李典不解:“對付一個小小劉備何需出動白虎隊?”
“老夫並非怕劉備,而是孔明。此人詭計多端,不可不防。”
於禁不解:“孔明真有這麽厲害嗎,竟要丞相如此勞師動眾?”
“你們不就是敗於其手嗎?此人如靈蛇之珠,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有經天緯地之鬼才,雖村野出身,但對軍事戰略的研究可謂苦心孤詣,境界為常人所不達。所以,要除劉備,必先除孔明,否則老夫也不會輕易出動白虎隊。”曹操深謀遠慮,深知“欲殺大鵬,先除羽翼”之理。
荀彧說:“丞相何不順便將徐庶一同請來,共同商議出兵之事?”
曹操這才想起好久沒見徐庶了,便說:“自從喪母之後,他一直對老夫恨之入骨,應該不會助我討伐他的舊主;況且,老夫也基本放棄他了…不過話說迴來,他隨白眉將軍去了午虎山這麽多天,怎麽還不見迴來?”
程昱明白他的意思,說:“丞相,此事交給我去辦吧,我願親自去一趟白虎寨,再作一次努力;順便為丞相傳達出兵之令。”
曹操想了想,說:“好。這次老夫決定由白眉將軍和鬼影虎任全軍統帥,因為他們點子多、武功好,足以抗衡孔明、關羽等人。明早老夫會把公函給你帶去,你召集他們來這裏,具體作戰計劃等人齊再說。另外,你要設法說服徐庶作軍隊的參謀,若他實在不從也無妨,但務必要將他帶迴來。”
“是,我一定盡力說服徐庶。”程昱信心十足。
當晚,曹操立書一封,內容主要有四點:
1、劉備深得天下民心,是個禍患,不可不除;
2、孔明用兵如神,也是個禍患,須除之;
3、夏侯惇敗北,考慮到事態嚴重和敵人之強大,決定出動白虎隊;
4、誠意懇請徐庶作隨軍參謀,共伐逆臣劉備,為魏之將來掃清障礙。
次日,曹操將文書和令牌交給程昱。程昱當即帶隨從往午虎山而來。
自從天風一去不返之後,白虎隊群龍無首,後經眾人推舉,怒黑虎成為代理寨主。他吩咐所有人對天風之事守口如瓶,就連曹操也不讓知道,畢竟未能確認其生死。雪蟬更是終日“以淚洗臉”,為了達到最可信的效果,她飯量減少了一半,睡眠時間也縮短一半,寢食難安導致麵黃肌瘦。她堅信誌鳴已打敗天風並且還活著,隻是暫時未找到返迴人間的方法而已。
一天,怒黑虎召集了寨中的所有虎王,說:“數天已過,基本可以認定,我們的首領已被打敗了。雖然那小子也因此無法返迴人間,但此仇還是非報不可!”
月弓虎怒道:“既然那小子迴不來了,我們就去找劉備算帳!臣債君償!”
“對!”眾虎王異口同聲。
怒黑虎說:“幻飛虎,你很久沒出場了,這次特意把你召來,就是想由你作前鋒,率領寨中的所有精英分子,一起殺奔新野城!”
幻飛虎說:“求之不得,我也希望早日鏟除劉備,不僅要為首領報仇,更要除去曹操的心頭大忌。”
正說間,人報程昱來了。怒黑虎沒想到他會來,說:“請他到玉虎堂等。”
玉虎堂是虎王議事之地,離白虎宮很近。他們來到玉虎堂,見了程昱。
怒黑虎問:“程大人親自前來,不知有何貴幹?”
程昱從袖筒中取出信函遞給他,說:“此為曹丞相手書,請將軍過目。”
怒黑虎接過信函一看,知道機會來了。當看到曹操想請徐庶做隨軍參謀時,他詭秘一笑,說:“請轉告丞相,我們一定會出動精銳部隊,鏟除劉備!”
程昱謝過,說:“可否帶我去見天風將軍?”
怒黑虎搖搖頭說:“十分抱歉,首領近來身體不適,不便見客。程大人請放心,這封函我會轉交給他。”
“那徐庶的事?”
“放心,此事我會安排。大人可在客房休息一晚,明早我們一同去見丞相。”怒黑虎讓士兵帶程昱到客房休息。
程昱走後,怒黑虎把信函給其他人看,興奮地說:“機會來了,我們正好趁此機會將劉備軍一舉殲滅!”
武天虎問:“那徐庶的事怎麽辦?”
怒黑虎神秘一笑,說:“那就要看幻飛虎的‘起死迴生’術了。”
幻飛虎會意地點點頭。當晚,他來到徐庶遺體的臨時停放處,施展起特殊技能來。幾十秒後……
當晚,劉備問孔明:“曹軍這次中了我們的火攻之計,汲取了教訓,倘若近日再至,該如何應對?”
孔明笑曰:“主公放心,我心中已有良策。”
“請賜教。”
“新野乃彈丸之地,不宜久留。聽說荊州牧劉表身患重病,命在旦夕,主公可乘機取彼作安身之所。若能取下荊州,北拒曹操、南拒孫權,皆不在話下。”
劉備聽了,半日不語,一味歎氣。
孔明問及原因,劉備說:“其實軍師之言,徐庶已跟我提過。此言甚是有理,無奈違背人道。我與劉景升乃同宗兄弟,又曾受恩於他,方能在此任縣令一職。如今要我恩將仇報,奪其基業,豈不是要我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此舉實在是勉為其難。”
孔明搖頭說:“在卑職看來,劉表讓主公來管理新野,從表麵上看,的確是一片好意,但也未必純粹是為主公著想,也許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劉備不解:“軍師之意是?”
孔明輕搖羽扇,說:“主公試想一下,劉表身邊有那麽多人嫉妒主公的才能,都怕主公日後會喧賓奪主,難道就沒有人私下向劉表進讒,說主公的一句半言?劉表雖與主公為同宗兄弟,但也僅僅是同宗,這種關係與親兄弟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劉表能坐擁荊州之土,心中難道無半點城府?依我看來,劉表把主公安排到新野當縣令,一來是為了消除下屬的異議,二來也是為了抵禦曹操。”
劉備一愣:“你意思是說,景升讓我來管理新野,是為了抵製曹操?”
“首先,劉表對主公有恩,這一點我不否認;另外,主公與曹操有過數次交戰經曆,這也是眾所皆知的,這是劉表所欠缺的。劉表當初收留主公,應該也考慮到這方麵的因素,畢竟他知道曹操遲早會來攻打荊州,隻有讓主公去管理新野,壯大兵馬,才有對抗曹軍的實力。而且還有一點,劉表根本料不到病魔會突然找上門來,所以,在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後,他對主公的態度就截然不同了。在此危難之際,他知道,隻有把州主之位出讓給主公你,才能保住荊州;除了主公,他讓位給任何一人都保不住荊州,這一點他應該心裏很清楚。”孔明分析得頭頭是道。
劉備細想之下,覺得也有一定道理,但他還是不願接受這種讓賢。
“所以說,劉表的內心是希望主公你當荊州之主的,所以根本不用強奪;劉表現在身體每況愈下,很快便會退位讓賢的。”
“盡管如此,那也隻是因為其二子暫未具備治州資質而已,若其中一人足以擔此重任,他也不會讓位於我了。”
“這個我明白,隻是時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主公應順應天意。”
劉備歎道:“唉,難道天意就是讓我去強奪恩人的基業?”
“亮剛才說了,非強奪也,而是臨危受命,義舉也。荊州乃聯結東、西、北三麵的交通要塞,地大物博,曆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若落在曹操手裏,後果不堪設想,主公宜深思熟慮為妙。”
劉備搖頭不語。孔明深知他重情重義,便說:“我很敬重主公的德義,否則也不會跟隨主公出來打天下;但請主公細觀目前的形勢,雖談不上火燒眉毛,可也算是箭在弦上了。若曹操親率百萬大軍南下,這小小的新野將如何抵敵?荊州如今民心不穩,劉表的威望已大不如前,其手下分派係且不團結,就算劉表不讓賢,若主公盡全力攻打,也可馬到功成。既然機會難得,何必錯過?”
劉備不斷搖頭,心事重重。
“現在不取荊州,將來後悔莫及啊!”孔明作最大的努力。
“並非不想取,實在是不想遭天下人唾罵啊!”劉備執迷不悟。
“主公言重了。實際上,主公成為荊州之主乃眾望所歸,不僅是劉表,更是荊州百姓所期待,豈有遭唾罵之理?雖然形式不夠傳統,但客觀效果是好的;況且時勢所迫,切勿感情用事啊!”
“我知道,其實我也在考慮何時接任最為合適。”劉備找托辭。
“唉,希望主公盡快定奪。”孔明看得出他在找借口敷衍,隻好失望離去。
一旁的關羽說:“大哥,多年以來我一直都是站在你這一邊的,但這一次,我認為軍師說得對,是應趁此機會接受劉表的重托,以拒曹操。”
劉備再三歎氣,說:“二弟有所不知啊!我劉備一生‘義’字當頭,四十多年來雷打不動。要我放棄做人的原則,我寧可戰死沙場也不會幹此等背信棄義之事!當年陶恭祖三讓徐州,我尚不受之;今天又何來接受劉景升基業之理呢!”
關羽聽了,無話可說。劉備的執著,使在場所有人都無可奈何。
夏侯惇收拾殘局逃迴許昌,叫人將自己五花大綁起來,進見曹操,伏地請罪道:“卑職無法完成任務,反遭敵人暗算,罪該萬死,請丞相降罪!”
於禁、李典也跪了下來,齊聲說:“請丞相同治我三人之罪!”
曹操問夏侯惇:“你平日足智多謀,這次怎如此輕率,栽在劉備手上?”
夏侯惇羞愧難當:“我一時衝動,急功近利,隻顧催軍衝殺,卻沒料到…”
“好啦,”曹操打斷他,“出兵前,老夫已千叮萬囑,叫你以曹仁為前車之鑒,切莫輕敵,你不放在心上;如今重蹈覆轍,叫老夫以後怎麽信任你?!”
夏侯惇無地自容。李典說:“我等隻想盡快為丞相肅清亂黨,不料對方技高一籌,奇襲我軍,故此一敗。我倆也有罪,請丞相治罪!”
曹操沉思片刻,親自下去為三人鬆綁,說:“你們不必自責了,戰事無定局,老夫剛才生氣,也是一時衝動而已,三位不必介懷;況且這次劉備有伏龍相助,如虎添翼,確實難以應付,就算了。”
三人齊聲拜謝。曹操問及戰敗過程,夏侯惇便說了敵軍用火攻一事。
曹操皺眉說:“火攻是戰爭中常用的招數,攻擊力強,破壞性大,若用對頭了,將勢不可擋;看來你們這次失敗是注定的。”
三人聽了,慚愧不已;夏侯惇更是萬分自責,假如當初聽李典一言,起碼不用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曹操對夏侯惇說:“你自幼用兵,應該知道‘狹處需防火’的道理吧?”
“是,丞相。”夏侯惇低著頭,不敢正視他。他知道自己是個急性子,一急起來就無法冷靜思考了。
“算了,下次一定要汲取教訓。十萬大軍算什麽?下次老夫親率五十萬大軍去攻打新野,誓要鏟除劉備!”曹操不愧為梟雄,出語不凡。
程昱問:“丞相又打算出兵?”
“對,我已連敗兩局,不能再敗。傳令下去,七日內再次出兵!”曹操斬釘截鐵地說。
荀彧說:“七天太短了,恐怕籌備不及;且我軍新敗,士氣不足,難以取勝。”
“怕什麽!劉備一個小小縣令,怎抵我五十萬大軍?我心已決,你們不必多言。”曹操毅然決然地說。
程昱說:“主公莫急,還是先…”
“不!”曹操打斷他,“老夫已經想好,這次要出動白虎隊!”
此決定令在場所有人震驚不已。一般來講,曹操在迫不得已或被對方逼得走投無路時,才會亮出王牌。
李典不解:“對付一個小小劉備何需出動白虎隊?”
“老夫並非怕劉備,而是孔明。此人詭計多端,不可不防。”
於禁不解:“孔明真有這麽厲害嗎,竟要丞相如此勞師動眾?”
“你們不就是敗於其手嗎?此人如靈蛇之珠,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有經天緯地之鬼才,雖村野出身,但對軍事戰略的研究可謂苦心孤詣,境界為常人所不達。所以,要除劉備,必先除孔明,否則老夫也不會輕易出動白虎隊。”曹操深謀遠慮,深知“欲殺大鵬,先除羽翼”之理。
荀彧說:“丞相何不順便將徐庶一同請來,共同商議出兵之事?”
曹操這才想起好久沒見徐庶了,便說:“自從喪母之後,他一直對老夫恨之入骨,應該不會助我討伐他的舊主;況且,老夫也基本放棄他了…不過話說迴來,他隨白眉將軍去了午虎山這麽多天,怎麽還不見迴來?”
程昱明白他的意思,說:“丞相,此事交給我去辦吧,我願親自去一趟白虎寨,再作一次努力;順便為丞相傳達出兵之令。”
曹操想了想,說:“好。這次老夫決定由白眉將軍和鬼影虎任全軍統帥,因為他們點子多、武功好,足以抗衡孔明、關羽等人。明早老夫會把公函給你帶去,你召集他們來這裏,具體作戰計劃等人齊再說。另外,你要設法說服徐庶作軍隊的參謀,若他實在不從也無妨,但務必要將他帶迴來。”
“是,我一定盡力說服徐庶。”程昱信心十足。
當晚,曹操立書一封,內容主要有四點:
1、劉備深得天下民心,是個禍患,不可不除;
2、孔明用兵如神,也是個禍患,須除之;
3、夏侯惇敗北,考慮到事態嚴重和敵人之強大,決定出動白虎隊;
4、誠意懇請徐庶作隨軍參謀,共伐逆臣劉備,為魏之將來掃清障礙。
次日,曹操將文書和令牌交給程昱。程昱當即帶隨從往午虎山而來。
自從天風一去不返之後,白虎隊群龍無首,後經眾人推舉,怒黑虎成為代理寨主。他吩咐所有人對天風之事守口如瓶,就連曹操也不讓知道,畢竟未能確認其生死。雪蟬更是終日“以淚洗臉”,為了達到最可信的效果,她飯量減少了一半,睡眠時間也縮短一半,寢食難安導致麵黃肌瘦。她堅信誌鳴已打敗天風並且還活著,隻是暫時未找到返迴人間的方法而已。
一天,怒黑虎召集了寨中的所有虎王,說:“數天已過,基本可以認定,我們的首領已被打敗了。雖然那小子也因此無法返迴人間,但此仇還是非報不可!”
月弓虎怒道:“既然那小子迴不來了,我們就去找劉備算帳!臣債君償!”
“對!”眾虎王異口同聲。
怒黑虎說:“幻飛虎,你很久沒出場了,這次特意把你召來,就是想由你作前鋒,率領寨中的所有精英分子,一起殺奔新野城!”
幻飛虎說:“求之不得,我也希望早日鏟除劉備,不僅要為首領報仇,更要除去曹操的心頭大忌。”
正說間,人報程昱來了。怒黑虎沒想到他會來,說:“請他到玉虎堂等。”
玉虎堂是虎王議事之地,離白虎宮很近。他們來到玉虎堂,見了程昱。
怒黑虎問:“程大人親自前來,不知有何貴幹?”
程昱從袖筒中取出信函遞給他,說:“此為曹丞相手書,請將軍過目。”
怒黑虎接過信函一看,知道機會來了。當看到曹操想請徐庶做隨軍參謀時,他詭秘一笑,說:“請轉告丞相,我們一定會出動精銳部隊,鏟除劉備!”
程昱謝過,說:“可否帶我去見天風將軍?”
怒黑虎搖搖頭說:“十分抱歉,首領近來身體不適,不便見客。程大人請放心,這封函我會轉交給他。”
“那徐庶的事?”
“放心,此事我會安排。大人可在客房休息一晚,明早我們一同去見丞相。”怒黑虎讓士兵帶程昱到客房休息。
程昱走後,怒黑虎把信函給其他人看,興奮地說:“機會來了,我們正好趁此機會將劉備軍一舉殲滅!”
武天虎問:“那徐庶的事怎麽辦?”
怒黑虎神秘一笑,說:“那就要看幻飛虎的‘起死迴生’術了。”
幻飛虎會意地點點頭。當晚,他來到徐庶遺體的臨時停放處,施展起特殊技能來。幾十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