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對於林清嘉奶奶這般年紀的人來說,自然是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人老了,對於物質的欲望也幾近於無。整日裏也隻盼著兒孫繞膝,家人團聚。


    奶奶的老房子在村子的最西邊,背靠大山,麵臨一汪池塘。老房子旁邊是一棟小樓,那便是林珊林瑜的家。此時房門緊閉,看起來沒人在家。


    奶奶家裏,收拾得整潔有序,大件小件的排開,顏色分類也很講究。林清嘉知道這不是為了迎接新年而設,是一慣便如此。


    爺爺手腳勤快,是個閑不住的人。物品整潔也是他的功勞,奶奶也得意地讚賞爺爺的愛幹淨。家裏家外基本都是他操持,除了做飯。


    林清嘉更覺得,自己的爺爺似乎有些強迫症。


    奶奶家房後有個二十平左右的菜園子,這放在城裏也算極難得了。除了種些尋常的蔥蒜、蔬菜外,還有甘蔗,園子外邊還有一株木瓜樹,現在還結有木瓜。


    因為林清嘉喜歡吃。以前一次林清嘉吃木瓜時,給王知秋拍了一張照片。然後王知秋說“你也知道你需要補呀”,林清嘉知道他說什麽,說她胸小。”切,這個又沒用好吧”,林清嘉隻是喜歡吃,反正也不是為了豐胸。“哦,你也知道啊”,林清嘉總是說不過他。


    菜園子也是爺爺打理,從挖土、種植,到施肥、采摘,一直到洗淨都是爺爺做,奶奶隻負責做菜。就連飯後的碗都不用洗一個,因為爺爺不舍得奶奶勞累。


    奶奶年輕時跟著爺爺吃了很多苦,到如今老了腰杆也挺不起來,看起來更顯得蒼老許多。


    爺爺年輕時常在外奔波,家裏全都是奶奶在照顧。林清嘉的父親、大伯小時候,每次玩鬧不聽話都被奶奶兇得厲害。因為奶奶每天忙得團團轉,實在沒有多的時間慢慢教育。幸好,他們長大了也懂事,體恤奶奶。


    而大伯是長子,也由於生意就留在家這邊,既可以賺錢養家,也方便照顧兩位老人。


    林清嘉的爸爸則因為理想,而選擇了去城市發展。每個月也會寄迴不少的錢給大伯,用於爺爺奶奶的生活開支。林清嘉的媽媽也會不時打電話迴家,陪老人說說話、解解悶。


    “囡囡,吃水果”,“囡囡吃糍粑”,“囡囡吃糖”……


    奶奶將他們帶進家裏安置後,便從櫃子裏、抽屜裏……搬出許多吃的,看得出是特意留給他們的。


    林清嘉當然不缺吃的,可是奶奶仍然什麽都想著留給她。並且她注意到,這些吃的都是她小時候非常喜歡的。


    就連糖果的包裝都是小時候的樣子,林清嘉除了在老家外,就沒再見過。


    林清嘉又不禁好奇起來,這樣的糖還有市場嗎,糖果廠居然還沒倒閉仍在生產。


    奶奶就在林清嘉旁邊坐著,一邊說著話,一邊看著林清嘉吃東西。


    坐了很久的車,林清嘉覺得有些口渴。於是拿起一個梨子,便削了起來。


    削完後,自然地切成兩半,遞給奶奶。奶奶卻說不行,她說老人家講究一個梨子不能兩個忍吃,因為“分梨”,“分離”。


    突然的,林清嘉有些悵然。王知秋啊,你吃了我的梨子的。


    林清嘉的爸媽都在廚房,將這次帶過來的雞鴨魚等整理進冰箱。奶奶家裏就養十來隻雞,為就是過年過節殺了吃的,還有就是留著老母雞下蛋。


    奶奶聽林媽媽說城裏土雞蛋賣得挺貴,就說要一直攢著等他們迴來帶走。剛才還很高興地帶林清嘉看了那些蛋,有些邀功、求表揚的孩子的行徑。


    其實林清嘉家裏也不常吃,再說土雞蛋就算貴些,又怎麽會吃不起呢。林媽媽也不過跟他們通話時,順口一提買菜看到的事。


    但是老人就是這樣,後輩孩子們隨口一句他們都放在心上,並會想盡辦法做到。


    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時,旁邊響起關門聲,大伯家迴來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姐姐迴來了,林清嘉趕緊跑出去看。


    結果看到的是林瑜,原來他一直在家。林清嘉看到他低著頭,雙手插上衣口袋,有些不情願地朝奶奶老房子這邊走來。


    林清嘉猜想,應該是剛才奶奶打電話告訴大伯他們迴到家,然後大伯讓林瑜過來陪她的。


    距離奶奶打電話,過了有一會兒了。林瑜到現在才過來,估計也是非常不情願的。想到這裏,林清嘉便向他笑著打招唿。


    她了解林瑜的性子,不是不待見他們,隻是他長大後就不喜歡與大人在一塊。就是怕沒話聊,氣氛會太尷尬。


    這一點也不像他小時候,那會兒林清嘉老拉著他往他外婆家跑,他也樂此不疲的。跟外婆說話時,嘴巴真甜。


    果然長大不由人啊,誰還是一成不變呢。那會她還不是屁顛屁顛地哪也湊上去,人家笑她“又不是你外婆”,也照樣樂樂嗬嗬的。


    林瑜在門口叫了聲“奶奶”之後,便到沿著牆邊,徑直走向菜園子。林清嘉好奇地跟著他一同走過去,結果看到爺爺在那。原來爺爺在整理菜園子的籬笆,林瑜是過來幫忙的。


    他們都沒多說什麽,各做各的,有種說不出默契。林清嘉看著他嫻熟的手法,還有幹起來一點也不嫌髒的態度。她想,林瑜應該是常常陪爺爺做的。


    就像小時候,林珊常常給爺爺染發一樣,是一種習慣、一種默契了。


    他們的爺爺,是個愛美的老頭。六七十歲了,頭發一白就染黑。走路時,始終挺直腰杆,看起來特別年輕。


    林珊大些時,就幫爺爺染發了,林瑜大了就幫爺爺整理籬笆。隻有她林清嘉,小時愛玩隻會給爺爺奶奶添亂。長大一些後,就隨著父母到城裏上學。


    久久才迴來一次,也因為不能常迴來,爺爺奶奶什麽也不讓她做。什麽都沒有為他們做,得到的寵愛卻是最多的。林瑜這個大孫子,都比不得她。


    林清嘉靠近他們,就在蹲在爺孫倆旁邊。看到林瑜伸手拿散落在土裏的竹匾,想搶先拿起來遞給他。


    本來默默幹活的爺爺此時也抬起頭,寵溺地笑著說“嘉嘉不要動,泥髒手”。


    林清嘉甜甜一笑,乖巧地說“迴去洗洗就行,不要緊”。惹得林瑜也抬頭看她,林清嘉注意到他的目光,轉過頭疑惑地看著他。


    之見林瑜抿嘴輕笑,林清嘉忽然想起小時候。自己什麽都指著他幹,林瑜一點不樂意,就說不要帶他玩了,然後他就乖乖的做了。


    “欸,不成,姑娘家的手得幹淨好看,有人做就不能讓你做。古人不說,一雙十指玉纖纖,不是風流物不拈。我們清嘉多好看的姑娘,手也要好看才行。”爺爺很正經地說,還說她好看,林清嘉有些不好意思。


    林瑜故意將手伸出,像是在炫耀也是在訴苦。他手指修長,骨節分明,手背上青筋爆出,給人很有力量的感覺。而手心布滿細雜的紋,手指根部,則有明眼可見的繭。


    林清嘉將手放到他手前比劃,才發現林瑜的手大她一號不止。本來她還覺得,自己的手白白嫩嫩,細膩幹淨。一比劃,頓時覺得自己的手沒有了靈氣。就像人們常說的,身高是硬傷那樣。


    林清嘉做出懊惱的表情,然後反手拍了林瑜手一下,好像是怪他手長得比她的好看。


    爺爺笑著看著他們倆,然後講林清嘉看著別動就好。爺爺也伸出手,然後放到林瑜手前。爺爺的手指比林瑜的更細長,手掌也更大,看起來容易給人安全感。


    但是林清嘉也注意到爺爺的手背上,有許多老年斑,散亂地布在鬆弛的皮肉上。手心裏則有多道深深的印記,還有厚厚的死皮。這是一雙曆經滄桑的手,清嘉看著有些傷感。


    “爺爺”林瑜的語氣裏有些小孩子氣,也在怪爺爺和他比手的感覺。這下林清嘉就樂得笑出聲來,然後靠近林瑜悄悄說了句“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然後林瑜也笑了,爺爺看著他們也笑了。


    林瑜以前覺得,林清嘉自從上了大學,就好像和他有了代溝。事實上,他們的年紀也差了許多,可是林瑜以前就沒覺得。林清嘉在人前的談吐體態都透著都市、精致和自信,林瑜覺得自己自卑了。


    初中的他,剛剛進入青春,而林清嘉已經是名“見過世麵”的大學生了。於是他害怕她嫌自己孤陋粗糙,就不敢同她玩了。


    也因為林清嘉的變化,他才有了強烈改變自己的願望。他能考上一中,很大的動力就是內心的自卑感。才使他立誌變得優秀,自信的和林清嘉對話。


    林清嘉拍他和剛才說這話,林瑜忽然覺得林清嘉其實又沒怎麽變。本質上還是那個喜歡欺負他,說搞怪話的林清嘉。沒想到她還會說“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看來也沒少玩手機嘛。


    林清嘉哪裏會想到,自己居然會對林瑜有這麽大的影響。


    臨近晚飯時,大伯、大伯娘和林珊才迴到家。在爺爺奶奶的小房子裏,真正的一家團聚了。


    飯桌上,大伯、大伯娘不停地問林清嘉話,似乎對她所學的專業很感興趣。而林清嘉的爸爸則過問林瑜的成績和理想,媽媽則關心林珊的終身大事。


    當著大家的麵林清嘉的爸爸還說些什麽,不在意女兒考得怎麽樣,說讓她隨意選擇自己專業等等。還勸大伯不要給林瑜壓力,勸林瑜努力考大學。


    林清嘉默默在心裏吐槽,她明明是被調劑的。但她也聽得出,爸爸言語裏的驕傲和嘚瑟。


    雖然她的大學並不是什麽雙一流大學,卻也是他們老林家第一個大學生。


    吃飯時聽伯娘講起,店裏的一位顧客有意要給林珊介紹對象。在林清嘉看來,姐姐年紀不大,可在伯娘眼中卻是個老姑娘了。


    伯娘又說林珊26了,很快就27。要是和顧客介紹的人對上眼,談戀愛、結婚,三十歲之前就可以生第一胎了。


    伯娘說完林清嘉才反應過來,姐姐已經26了,好像真的不算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海可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吃並收藏山海可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