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拂曉時分,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清軍的號角聲在寂靜的晨曦中響起。


    在7門輕便馬炮的猛烈火力掩護下,革命軍整裝待發,準備對叛軍陣地發起猛烈的攻勢。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革命軍如潮水般湧向叛軍陣地。


    旌善騎兵作為先鋒,衝在最前麵。


    他們策馬奔騰,勢如破竹,很快便突破了叛軍的第一道防線。


    騎兵們如同猛虎下山,魚貫而入,直撲叛軍陣地。


    然而,就在這時,驚人的一幕發生了。


    叛軍傷兵們不顧生死,全身捆綁著炸彈,他們抱著革命軍騎兵的馬腿,以血肉之軀將騎兵連人帶馬一一炸毀。


    爆炸聲此起彼伏,戰場上瞬間陷入一片混亂。


    黃萬鵬將軍目睹這一切,震驚得無以複加。他征戰沙場多年,曆經無數戰役,卻從未見過如此慘烈的自殺式攻擊戰法。


    黃萬鵬意識到,這種戰法對革命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必須立即采取措施。


    他果斷下令全軍撤退100米,在安全距離內重新組織防線。


    同時,他命令火器部隊迅速調整射擊位置,繼續用猛烈的火力對敵軍進行壓製。


    戰至下午,陽光已經開始西斜,戰場上的硝煙似乎更加濃重。


    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叛軍女營的頭領白大娘在指揮戰鬥時不幸被清軍炮火擊中頭部,壯烈陣亡。


    失去了領袖的叛軍女兵營士氣大受影響,幾乎死傷殆盡,戰場上女兵們的身影逐漸稀疏。


    革命軍騎兵見狀,迅速下馬,沿著山脊分別向南、向北包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傍晚時分,迴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全部被清軍攻破,形勢岌岌可危。


    悍將馬元,麵對如此絕境,依然指揮部下堅持抵抗。


    他率領剩下的兩百多人退往一個石壘,做最後的掙紮。


    然而,革命軍已經將加特林機槍抬到了製高點,居高臨下地向石壘瘋狂射擊。


    加特林機槍的火力如同暴風驟雨,無險可守的迴軍殘兵在密集的彈雨中如同破布一般,成片地被打倒在地,血染紅了石壘的每一寸土地。


    眼見石壘已無法存身,馬元知道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來。


    他率領最後三十多個女兵,迎著炮火,奮力衝出石壘,試圖衝上山脊逃跑。


    這些女兵們雖然身心俱疲,但仍然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決心。


    然而,革命軍此時已經四麵合圍,東南西北皆密不透風,如同一個鐵桶一般。


    馬元和女兵們的突圍行動幾乎是在自殺,革命軍的火力網密集得讓人無法唿吸。


    在革命軍的圍剿下,馬元和他的女兵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他們的英勇最終化作了戰場上的一縷英魂。


    夜幕降臨,革命軍徹底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而叛軍的抵抗也在此刻畫上了悲壯的句號。


    次日,天色微明,俄軍駐突厥斯坦司令楊諾夫少校已經提前部署,派出一支隊伍在納倫河畔等待馬明及其殘部的到來。


    楊諾夫少校站在河岸高處,目光如炬,注視著遠方。


    當叛軍艱難地翻越了險峻的恰克馬克山口,出現在河畔時,楊諾夫少校立即下達了放行的命令。


    俄軍的士兵們迅速移動,搭起浮橋,引導馬明的部隊過河,進入俄國的領土。


    此時,黃萬鵬率領的旌善騎兵緊追不舍,終於趕到了納倫河邊。


    他們眼看著叛軍就要渡過河去,急欲上前攔截。


    然而,當他們抵達河邊時,卻發現俄軍已經架起了11挺機槍和數門火炮,形成了嚴密的防線,橫加阻攔。


    黃萬鵬心中清楚,若是此時強行交火,將會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承擔的責任。


    在權衡利弊之後,他無奈地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


    旌善騎兵的士兵們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服從命令,停止了前進。


    黃萬鵬命令部隊在河岸邊就地下營,同時派出使者與俄軍進行交涉,試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問題。


    他知道,此刻的局勢已經超出了單純軍事行動的範疇,需要更為謹慎和周到的處理。


    河對岸,叛軍的殘部在俄軍的保護下緩緩渡過納倫河,馬明迴首望向河對岸的革命軍,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而黃萬鵬則站在河的這一邊,望著遠去的敵人,深知此次追擊任務的遺憾,但也深知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外交危機。


    戰場上的一時勝負,終究抵不過國家利益的大局。


    至此,新疆戰役結束。


    在古都長安,遠方的戰事消息總是緩緩傳來。


    馬岱得知馬明撤出新疆的消息後,他的思緒飄向了那片遙遠而多舛的土地。


    他坐在府邸的書房中,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能穿越千山萬水,看到新疆的廣袤天地。


    “新中國成立四年,新疆全麵收複,再下來就是伊犁問題,是打還是和平解決?”馬岱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他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憂慮。


    傅善祥坐在馬岱的腿上,沉思片刻,然後緩緩開口:“此時沙俄斷然不敢與我等開戰。因為此時隻有西域與沙俄接壤,其南下與我國華夏中間還隔著滿清的地盤。沙俄雖然野心勃勃,但亦深知戰爭的雙刃劍會傷及自身。再者,我國新生之國,民心所向,國力漸盛,沙俄不會輕易冒險。因此,暫時伊犁問題應該通過和平外交來解決。”


    傅善祥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可以派遣使臣,與沙俄進行談判,明確我國對伊犁地區的立場。同時,加強邊境防禦,顯示我國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特別是那些與沙俄有利益衝突的國家,以此來增加我們的談判籌碼。”


    馬岱聽後,微微點頭,他明白傅善祥所言甚是。


    和平解決伊犁問題,不僅能避免無謂的戰爭,更能為國家贏得發展的時間,鞏固新生政權的基礎。


    “那就依你所言,著手準備外交事宜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起義恩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旁門門主左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旁門門主左道並收藏清末起義恩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