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烏蒙山會麵,為大魏求取一線生機
朕當亡國君,搬遷山海關立新朝! 作者:大明節度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就是阿史那。”來人冷冷說道。
一旁的隆科少眼皮一抬,剛要開口,卻被來人瞪了一眼後,到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咽了迴去。
廖永忠目光灼灼看著阿史那,深深記住了他的模樣。
這位哈察布的第三子,繼位之後,建國號大通,學習.漢人文化,建立起各種製度。
他野心勃勃,試圖馬踏中原,連年起兵,給大魏造成了天大的麻煩。
大魏整個遼東都丟了。
阿史那的目光也緊緊盯著廖永忠。
“派一個閹人來跟我談判,這就是你們大魏朝的誠意?”
廖永忠對阿史那的囂張跋扈很不爽。
沒想到匈奴人跟讀書人一個德性,瞧不起我們太監。
太監怎麽了,吃你們家大米了?
我們吃的是皇爺賞的大米。
廖永忠冷冷笑道:“你說這些沒用的廢話,是不敢見我家陛下嗎?”
“你不會是害怕了吧?”
阿史那麵露不屑,“我拍大魏朝的皇帝?真是天大的笑話。”
“好,我答應你們,就在鎮山和大定之間的烏蒙山,但我有一個條件,我要跟大魏皇帝單獨見麵。”
“單獨見麵?”
當廖永忠迴到鎮山,告訴李策的時候,李策心裏樂開了花。
李策求之不得。
他可是有手槍的人。
五米之內,他有十足的把握解決掉阿史那。
人的手速再快,也不可能超過槍支的速度。
但周世禮和蘇定邊均堅決反對。
“陛下,阿史那陰險狡詐,肯定有陰謀,借兵一事可以暫緩。”
李策卻道:“阿史那都不怕,朕又有何懼。”
“如果朕連單獨見麵都做不到的話,談何借兵,隻會被阿史那恥笑。”
“告訴阿史那,後天,朕準時赴約。”
李策做出決策後,周世禮和蘇定邊成了最忙碌的人,尤其是蘇定邊。
他帶著楊再興及三百騎兵去了烏蒙山,偵查地形,提前駐紮,防備匈奴布置陷阱。
錦衣衛的徐茂也跟著一起去了。
身為天子親軍,必須得為大魏皇帝陛下的安全負責。
他親自指揮軍卒砍掉了大批樹木,視野頓時開闊。
當然,他們也看到了匈奴人。
匈奴人也在為會麵做準備,也在砍樹。
雙方都怕樹林裏有埋伏。
徐茂囑咐道:“楊將軍,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如果他們耍花招,立即派人去鎮山稟報。”
匈奴人也看到了魏軍,隻是眼眸中盡是不屑。
實力和心理上的優勢,讓他們看魏軍就是像看牛羊。
但他們並沒有注意到飄在天上的熱氣球。
匈奴人的一舉一動,全在熱氣球的監視下。
震天雷都打光了,熱氣球隻剩下偵查一個作用。
範彪坐在熱氣球裏,腿上蓋著厚厚的被子,嘴裏叼著一根枯草,一副很無聊的樣子。
“俺直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俺這輩子竟然可以飛上天。”
“陛下真是了不起的人,不愧是紫微星下凡。”
是李策親自選拔他進入大魏皇家空軍,範彪但心眼裏感激皇帝陛下。
“我要是一個神箭手就好了,一箭射死阿史那那狗日的,為陛下出氣。”
旁邊的戰友馬帥撇撇嘴,“你可拉倒吧,飄了啊,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把陛下交待的事情做好,比什麽都強。”
範彪不服,“人要有理想,陛下都說了,不想當英雄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馬帥也覺得無聊,然後卻問了一個非常無聊的問題。
“你說,陛下明明要跟匈奴借兵,為何在鎮山要殺掉所有匈奴人,還做成人蠍子和京觀,這樣還能借到兵嗎?”
範彪微微一笑,“不懂了吧,陛下這是在泄憤。”
“如果不是韃子禍亂關外,大魏早把杜公明給消滅光了,怎麽可能會被杜公明趕出上京城。”
馬帥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陛下也是人,也需要撒氣。
就在這時,馬帥突然說道:“快看,那邊的山穀裏,他們在幹什麽?”
兩人用望遠鏡一看。
但見匈奴兵正在布置大鼓,有很多很多。
“匈奴又搞什麽鬼把戲?”
見個麵,需要這麽多鼓嗎?
馬帥當即說道:“趕緊向蘇將軍稟報,說不定是匈奴的陰謀。”
當蘇定邊把消息告訴李策的時候,李策蹙眉。
他一時也拿不準匈奴要幹什麽。
周世禮等一眾臣子紛紛勸道:“匈奴陰險狡詐,臣以為應當立即取消這次會麵,陛下不能冒險。”
李策卻道:“朕非去不可。”
“估計杜逆很快就要北上打山海關了,無論如何,朕都要穩住阿史那,不能讓山海關兩麵受敵。”
“蘇總兵,你們也要做好戰鬥準備,一旦朕和阿史那談判破裂,鎮山城免不了一場血戰。”
蘇定邊眼神堅定,“臣定當效死力。”
劉鋌緊跟其後表態,“臣會像守寧州一樣,死守鎮山。”
但呂飛愁容滿麵,小心翼翼說道:“眼下山海關隻有一萬三千多兵力,是不是太少了?”
呂飛沒見過之前李策率軍收複鎮山城的經過,心裏各種擔憂。
李策笑嗬嗬說道:“呂愛卿,事不宜遲,你立即去象島駐軍,襲擾匈奴後方。”
“象島就是一顆釘子,釘在匈奴眼皮底下,讓他們難受死。”
呂飛卻道:“等陛下跟阿史那會麵結束,臣再去不遲。”
李策卻斬釘截鐵,“朕要你現在就去。”
撲通一聲,呂飛跪在地上。
“陛下跟阿史那會麵,結局不得而知,臣此時離去,跟亂臣賊子有什麽分別?”
“臣有海船,一旦有意外,臣可以護送陛下走水路。”
“臣就是死,也不要離開陛下。”
呂飛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周世禮等人也勸道:“陛下三思。”
呂飛的登州水師在,他們也就有了一條後路。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想跟隨李策壯烈殉國。
“好吧。”
李策是一個從善如流的人。
“那呂愛卿就先留在這裏,靜觀其變。”
他掃視一圈,“在座的,都是我大魏的忠臣,朕都記在心裏了。”
“明天的會麵,朕會跟好好跟阿史那聊聊,為大魏求取一線生機。”
說到這裏,李策特意頓了頓,傷感了一會兒後,才繼續開口:“哪怕朕受點委屈,但能保存大魏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朕雖死無憾。”
一番話,把群臣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李策和阿史那見麵的日子終於到了。
晨曦初破,天邊泛起魚肚白,輕紗般的薄霧纏繞在山腰。
烏蒙山山腳下一處平地,擺著兩把太師椅,相距大約五米。
一旁的隆科少眼皮一抬,剛要開口,卻被來人瞪了一眼後,到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咽了迴去。
廖永忠目光灼灼看著阿史那,深深記住了他的模樣。
這位哈察布的第三子,繼位之後,建國號大通,學習.漢人文化,建立起各種製度。
他野心勃勃,試圖馬踏中原,連年起兵,給大魏造成了天大的麻煩。
大魏整個遼東都丟了。
阿史那的目光也緊緊盯著廖永忠。
“派一個閹人來跟我談判,這就是你們大魏朝的誠意?”
廖永忠對阿史那的囂張跋扈很不爽。
沒想到匈奴人跟讀書人一個德性,瞧不起我們太監。
太監怎麽了,吃你們家大米了?
我們吃的是皇爺賞的大米。
廖永忠冷冷笑道:“你說這些沒用的廢話,是不敢見我家陛下嗎?”
“你不會是害怕了吧?”
阿史那麵露不屑,“我拍大魏朝的皇帝?真是天大的笑話。”
“好,我答應你們,就在鎮山和大定之間的烏蒙山,但我有一個條件,我要跟大魏皇帝單獨見麵。”
“單獨見麵?”
當廖永忠迴到鎮山,告訴李策的時候,李策心裏樂開了花。
李策求之不得。
他可是有手槍的人。
五米之內,他有十足的把握解決掉阿史那。
人的手速再快,也不可能超過槍支的速度。
但周世禮和蘇定邊均堅決反對。
“陛下,阿史那陰險狡詐,肯定有陰謀,借兵一事可以暫緩。”
李策卻道:“阿史那都不怕,朕又有何懼。”
“如果朕連單獨見麵都做不到的話,談何借兵,隻會被阿史那恥笑。”
“告訴阿史那,後天,朕準時赴約。”
李策做出決策後,周世禮和蘇定邊成了最忙碌的人,尤其是蘇定邊。
他帶著楊再興及三百騎兵去了烏蒙山,偵查地形,提前駐紮,防備匈奴布置陷阱。
錦衣衛的徐茂也跟著一起去了。
身為天子親軍,必須得為大魏皇帝陛下的安全負責。
他親自指揮軍卒砍掉了大批樹木,視野頓時開闊。
當然,他們也看到了匈奴人。
匈奴人也在為會麵做準備,也在砍樹。
雙方都怕樹林裏有埋伏。
徐茂囑咐道:“楊將軍,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如果他們耍花招,立即派人去鎮山稟報。”
匈奴人也看到了魏軍,隻是眼眸中盡是不屑。
實力和心理上的優勢,讓他們看魏軍就是像看牛羊。
但他們並沒有注意到飄在天上的熱氣球。
匈奴人的一舉一動,全在熱氣球的監視下。
震天雷都打光了,熱氣球隻剩下偵查一個作用。
範彪坐在熱氣球裏,腿上蓋著厚厚的被子,嘴裏叼著一根枯草,一副很無聊的樣子。
“俺直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俺這輩子竟然可以飛上天。”
“陛下真是了不起的人,不愧是紫微星下凡。”
是李策親自選拔他進入大魏皇家空軍,範彪但心眼裏感激皇帝陛下。
“我要是一個神箭手就好了,一箭射死阿史那那狗日的,為陛下出氣。”
旁邊的戰友馬帥撇撇嘴,“你可拉倒吧,飄了啊,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把陛下交待的事情做好,比什麽都強。”
範彪不服,“人要有理想,陛下都說了,不想當英雄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馬帥也覺得無聊,然後卻問了一個非常無聊的問題。
“你說,陛下明明要跟匈奴借兵,為何在鎮山要殺掉所有匈奴人,還做成人蠍子和京觀,這樣還能借到兵嗎?”
範彪微微一笑,“不懂了吧,陛下這是在泄憤。”
“如果不是韃子禍亂關外,大魏早把杜公明給消滅光了,怎麽可能會被杜公明趕出上京城。”
馬帥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陛下也是人,也需要撒氣。
就在這時,馬帥突然說道:“快看,那邊的山穀裏,他們在幹什麽?”
兩人用望遠鏡一看。
但見匈奴兵正在布置大鼓,有很多很多。
“匈奴又搞什麽鬼把戲?”
見個麵,需要這麽多鼓嗎?
馬帥當即說道:“趕緊向蘇將軍稟報,說不定是匈奴的陰謀。”
當蘇定邊把消息告訴李策的時候,李策蹙眉。
他一時也拿不準匈奴要幹什麽。
周世禮等一眾臣子紛紛勸道:“匈奴陰險狡詐,臣以為應當立即取消這次會麵,陛下不能冒險。”
李策卻道:“朕非去不可。”
“估計杜逆很快就要北上打山海關了,無論如何,朕都要穩住阿史那,不能讓山海關兩麵受敵。”
“蘇總兵,你們也要做好戰鬥準備,一旦朕和阿史那談判破裂,鎮山城免不了一場血戰。”
蘇定邊眼神堅定,“臣定當效死力。”
劉鋌緊跟其後表態,“臣會像守寧州一樣,死守鎮山。”
但呂飛愁容滿麵,小心翼翼說道:“眼下山海關隻有一萬三千多兵力,是不是太少了?”
呂飛沒見過之前李策率軍收複鎮山城的經過,心裏各種擔憂。
李策笑嗬嗬說道:“呂愛卿,事不宜遲,你立即去象島駐軍,襲擾匈奴後方。”
“象島就是一顆釘子,釘在匈奴眼皮底下,讓他們難受死。”
呂飛卻道:“等陛下跟阿史那會麵結束,臣再去不遲。”
李策卻斬釘截鐵,“朕要你現在就去。”
撲通一聲,呂飛跪在地上。
“陛下跟阿史那會麵,結局不得而知,臣此時離去,跟亂臣賊子有什麽分別?”
“臣有海船,一旦有意外,臣可以護送陛下走水路。”
“臣就是死,也不要離開陛下。”
呂飛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周世禮等人也勸道:“陛下三思。”
呂飛的登州水師在,他們也就有了一條後路。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想跟隨李策壯烈殉國。
“好吧。”
李策是一個從善如流的人。
“那呂愛卿就先留在這裏,靜觀其變。”
他掃視一圈,“在座的,都是我大魏的忠臣,朕都記在心裏了。”
“明天的會麵,朕會跟好好跟阿史那聊聊,為大魏求取一線生機。”
說到這裏,李策特意頓了頓,傷感了一會兒後,才繼續開口:“哪怕朕受點委屈,但能保存大魏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朕雖死無憾。”
一番話,把群臣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李策和阿史那見麵的日子終於到了。
晨曦初破,天邊泛起魚肚白,輕紗般的薄霧纏繞在山腰。
烏蒙山山腳下一處平地,擺著兩把太師椅,相距大約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