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一酒樓包間內。


    衛四方正在和前大魏大定參將,現大通平西侯姚覺坐在一起。


    姚覺早已削發,為了掩人耳目,戴了一頂氈帽,倒也看不出發型。


    “衛督師,我家主子爺知道你是了不起的人物,特派我來給你帶句話,隻要你肯歸順,你就是大同平南王爺。”


    衛四方皮笑肉不笑,“姚總兵,我願意見你,隻談風月,不談國事,你應該知道,我妹夫何大江也來為大周勸降過,但被我給殺了。”


    姚覺鎮定自若,淡然一笑,“大通跟杜公明不一樣,衛督師最清楚大通的實力,這天下早完是大通的。”


    姚覺是阿史那派來的。


    阿史那要入關,最近最好走的路線就是山海關。


    走漁陽,得從山溝裏轉,也很浪費時間。


    如果能勸降衛四方,那真是天命在大通了。


    姚覺繼續說道:“山海關南有杜公明,北有大通,孤城一座,守不住,衛督師要為自己的前程想一想。”


    “你的前任,李成棟李督師,現在可是大通的平東王了。”


    衛四方嘴角抽了抽。


    就在這時,盧克西進來,跟衛四方耳語了幾句。


    衛四方臉色一變,隨即借口離去。


    李策率軍奪迴鎮山城的消息傳到了山海關。


    張立群震驚了。


    衛四方震驚了。


    不會有詐吧?


    但消息來源,有錦衣衛,有寧州參將,基本可以排出是匈奴的陰謀。


    張立群開口道:“衛督師,陛下親率大軍,斬殺三千匈奴,收複鎮山城,可喜可賀,本官身為內閣首輔,理應代百官前往祝賀。”


    “這幾日,山海關就交給你了。”


    這個是露臉的機會。


    身為官場老油條,張立群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該怎麽做。


    衛四方嘴角抽了抽。


    好事你自己往前衝,把我扔到一邊,簡直無恥。


    “鎮山是前線,還是本督師去的好,張閣老理應坐鎮中樞。”


    曾經是燙手山芋的鎮山城成了香餑餑,張立群和衛四方你爭我搶,誰也不讓睡,恨不得立馬飛過去見皇帝陛下。


    就在兩人吹胡子瞪眼的時候,一個人出現了。


    東廠提督廖永忠。


    “兩位大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吵吵鬧鬧,也不怕被人看笑話。”


    “兩位大人的心情咱家能理解,但是你們想想,現在皇爺心裏想的是什麽?是希望兩位大人去道賀嗎?”


    張立群和衛四方麵麵相覷。


    隻聽廖永忠又說道:“還記得皇爺臨走時說的話嗎,讓你們守好山海關,等著他老人家迴來。”


    “你們兩個離開,那就是擅離職守,皇爺會怎麽想?”


    他這一說,兩人登時清醒了。


    不愧是皇帝陛下身邊的紅人,雖然身體不健全,但人家腦子好使。


    一語點醒夢中人。


    真要跑到鎮山城見陛下,不僅得不到褒獎,很有可能挨批。


    張立群問道:“廖公公,不去人也不合適吧?”


    廖永忠從容一笑,“不是有周閣老嗎。”


    周世禮得知後,心中mmp。


    你們不敢去,讓我去?


    我謝謝你們啊。


    ……


    廖永忠和周世禮帶著糧草,武器彈藥,酒肉等等,最快速度到了鎮山城。


    當看到城牆上的人蠍子和城北的京觀後,周世禮目瞪口呆,隻覺一股涼氣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


    就算三千人裏,有一半是大魏朝投降過去的,可剩下一半就是真真的匈奴人了。


    陛下不愧是紫微星下凡,太生猛了。


    廖永忠又是一番歌功頌德,什麽陛下英明神武,蓋世無雙之類,極盡溜須拍馬之能事。


    可周世禮卻一臉苦澀,吞吞吐吐,“陛下,這樣不好吧?”


    “哪裏不好,朕覺得挺好的啊,多壯觀。”李策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陛下不是要跟匈奴借兵嗎,眼下這個局麵,怕是談不成了。”


    匈奴確實該死。


    他們在遼東奸yin掠奪,無惡不作,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忠魂埋骨他鄉。


    匈奴之惡,罄竹難書。


    可皇帝陛下做的也太絕了,絕了借兵的一切可能。


    李策卻嗬嗬笑了笑,“談判,需要的是實力。”


    “尊嚴隻在刀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朕如果不展示一下實力,阿史那隻會小瞧了朕,獅子大開口。”


    “朕奪迴鎮山城,阿史那才更有可能跟朕見麵。”


    周世禮一臉茫然。


    您這麽牛逼,說話一套一套的,打仗也一套一套的,怎麽就被杜公明攆了上京?


    周世禮心裏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陛下這樣搞,匈奴肯定恨死大魏了。


    陛下把投降的阿敏宰了,還做成了人蠍子。


    以後匈奴會怎樣對待投降過去的魏軍?


    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李策似乎根本不在乎匈奴的反應,而是談起了另一個話題。


    “周愛卿,你覺得火銃這玩意兒怎麽樣?”


    周世禮雖然是文官,但也見過戰場大場麵,親眼看過魏軍和匈奴廝殺。


    他迴答了八個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距離近了,防不住匈奴騎兵,距離遠了,穿不透匈奴盔甲。”


    李策嗯了一聲。


    周世禮說到點子上了。


    火銃並不好用,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了。


    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裴璿璣。


    裴璿璣去了江南,尋找西洋人。


    不知道西洋人現在的火槍研發到了什麽地步。


    火槍火炮,大量需要。


    不管這些有的沒的了,先把眼下這些事做好。


    “周愛卿,你代朕給阿史那寫一封信,告訴他,真要跟他麵談,地點選在鎮山和大定之間。”


    “隻要他願意借兵助朕剿匪,朕可以給他很多很多銀子。”


    周世禮不愧是進士出身,片刻功夫,便寫出了一篇錦繡文章。


    信中迴顧了大魏和匈奴的傳統友誼,大魏和匈奴應該成為相互信任的好朋友、互利合作的好夥伴、相知相親的好兄弟。


    信中還表示,大魏皇帝陛下很想跟阿史那見一麵,共敘情誼,盼望早點結束戰端,攜手共進,平定杜逆。


    信寫完了,可誰去送呢?


    李策掃視一圈,目光落在廖永忠身上。


    在場人中,他最信任的就是這位太監總管了。


    “廖永忠,為了表達朕的誠意,你代朕走一趟,把信親手交到阿史那手裏。”


    廖永忠雖然恐懼匈奴,但他是李策最親信的奴仆。


    “奴婢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會把信件交到阿史那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當亡國君,搬遷山海關立新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節度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節度使並收藏朕當亡國君,搬遷山海關立新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