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供給製的真正底牌,分田地
朕當亡國君,搬遷山海關立新朝! 作者:大明節度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策目光灼灼看著蕭燕燕,眸底帶著一股熱切的期待,“朕打算在白杆兵中試點供給製。”
“停發軍餉後,軍卒作戰和生活所需,全部有軍隊供給,如果月末有結餘,就當津貼發給軍卒。”
“不管是軍官,還是軍卒,平等分配。”
蕭燕燕精致的臉龐上寫滿了四個字:不可思議。
她下意識問道:“陛下,供給製,臣之前聞所未聞,能行嗎?”
“行不行,試過才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反正白杆兵已經很久沒發軍餉了,以後軍隊管他們的吃喝穿行,不需要他們個人購買。”
“而且,無論軍官和軍卒,都一樣,朕想,他們應該能接受。”
蕭燕燕卻道:“陛下,臣覺得軍隊是最不應該講平等的地方,軍隊講的是令行禁止,軍官必須得有權威。”
“如果跟普通軍卒待遇都一樣,那成什麽了?”
“目無尊卑,軍官怕是指揮不動軍隊。”
“臣請陛下三思。”
蕭燕燕這些顧慮,都很有道理。
封建社會的人,哪能知道供給製的強大生命力。
李策嗬嗬一笑,“指揮軍隊,靠的是信任,而不是尊卑。”
“朕還要在白杆兵中成立軍卒委員會,監督軍官,如果軍官再隨意打罵軍卒,或者搞特殊,軍卒委員會可以跟你蕭將軍反映。”
“如果哪位軍官反對,朕也不會為難,給遣散費,讓他迴家。”
可蕭燕燕還是麵露狐疑。
陛下說的這些,都非常好。
但要實行起來,千難萬難。
不說別的,單是不發軍餉,恐怕絕大多數人接受不了。
她的表情,李策盡收眼底。
“蕭將軍,你先別著急,朕推行供給製,還有一個大殺招。”
“朕承諾,給白杆兵分田地。”
蕭燕燕猛然抬眸,眼底抹過一絲喜色,“陛下的意思是,要把土地分給軍卒?”
李策非常肯定地點點頭。
“大魏的土地都進了官紳手裏,富者連田阡陌,貧者幾無立錐之地,最後成了流民,這不公平。”
“杜逆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也是這個原因。”
“所以,朕要打土豪,分田地。”
供給製能推行,最根本的願意在於分田地。
沒有好處,誰願跟著你造反?!
蕭燕燕震驚了。
“陛下要給老百姓分田地嗎,那真是萬民之福。”
蕭燕燕雖然是零州宣慰使,但她見過窮苦百姓生存有多艱難,也曾見過易子而食有多淒慘。
李策走到蕭燕燕麵前,兩人的距離,幾乎要臉貼臉了。
“蕭將軍千裏勤王,朕相信你的忠心,更相信你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白杆兵都是山溝裏出來的窮苦人,肯定十分渴望擁有自己的土地,所以朕才決定在白杆兵中試行。”
“蕭將軍一定會支持朕,對吧?”
撲通一聲,蕭燕燕直接跪在李策麵前。
她現在完全接受李策的供給製了。
簡直就是給白杆兵發福利。
為了分田地,他們見了敵人,還不得往死裏打。
“臣帶三千白杆將士,跪下陛下隆恩。”
陛下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可陛下如果能早一點醒悟,又何至於此。
“陛下此舉,真能大魏之幸,蒼生之福了。”
“臣伏願陛下切勿再朝令夕改,急功近利了。”
額……
李策尷尬地抽了抽鼻子。
蕭燕燕變相批評自己呢。
“以前是朕做得不好,朕知道錯了,以後不會幹那些蠢事。”
李策扶起蕭燕燕,目光忍不住在她臉上多停留了幾秒鍾。
大魏有如此風姿綽約,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又是誰的福氣呢。
嘿嘿。
“軍製改革,朕就交給蕭將軍你了。”
“能不能試行成功,還得靠你多做軍卒的工作。”
“但朕相信,白杆兵一定做得很好。”
……
又過了一天。
衛四方那邊還沒有聯係到匈奴的消息。
李策若有所思。
“或許他根本就沒有聯係匈奴。”
蘇定邊不解,“這是陛下給他的旨意,他不敢抗旨吧?”
李策卻道:“他沒有抗旨,隻是在拖延。”
“如果你是衛四方,聯係匈奴進展太快的話,會不會擔心朕懷疑你跟匈奴之前私通過?”
“衛四方還真是滴水不漏。”
“不過沒關心,朕親自去一趟寧州城,看看他們在搞什麽鬼。”
蘇定邊急忙勸道:“寧州是最前線,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不可。”
萬一李策在寧州出個好歹,他沒法跟妹妹交待,更沒法給天下人交待。
這位皇帝陛下未免也太能折騰了。
老老實實留在唐州,或者去山海關不好嗎,為什麽偏偏要去寧州?
君子不立圍牆之下啊。
“陛下如果著急,派臣去,臣想辦法聯係匈奴。”
李策卻道:“不都說匈奴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嗎,朕去寧州,就是想看看匈奴是不是三頭六臂,怎麽就那麽難打?”
李策召見了梁興和蕭燕燕。
梁興臉色不是很好看,有些蠟黃,眼底隱隱約約藏著一股子怨氣。
估計是這幾天跟軍卒一起吃大鍋飯,不適應了。
“朕這兩天要去一趟山海關,唐州城,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梁興暗自鬆了一口氣。
陛下終於要走了。
走了好啊。
走了,自己能偷偷開個小灶。
李策沒有理會梁興,而是看著英姿颯爽的蕭燕燕。
“供給製改革,就交給蕭將軍了,希望朕迴來的時候,白杆兵能有一個不一樣的麵貌。”
蕭燕燕當即表態:“臣一定全力以赴,白杆兵定不負陛下重托。”
一旁的梁興心裏偷著樂。
陛下明明是看著女人家好欺負,所以才搞什麽供給製改革。
不發軍餉,誰能接受?
你以為當兵真是為了打仗啊,不就是為了那點軍餉嗎。
沒了軍餉,他們還會為你賣命?
信不信分分鍾投靠杜公明?
嗯?
不對。
想到此,梁興突然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陛下搞改革,不會是搞亂白杆兵,趁機奪取蕭燕燕的兵權吧?
臥槽。
真是這樣,下一個被搞的人,會不會自己?
他突然害怕了。
李策似乎察覺到了梁興的心思,淡淡一笑,“梁總兵不必羨慕蕭將軍,關寧軍和白杆兵大不相同,供給製是朕為白杆兵量身打造,並不合適關寧軍。”
關寧軍一個個都是兵痞,李策暫時真不想動他們。
李策也擔心,太過激進,會引起關寧軍震動。
弄不好,他們投降杜公明或者阿史那,自己可就悲劇了。
唐州城,有蕭燕燕和三千白杆兵在,李策也算安心。
可還沒等李策離開,便有緊急軍情。
杜公明軍隊來攻唐州。
“停發軍餉後,軍卒作戰和生活所需,全部有軍隊供給,如果月末有結餘,就當津貼發給軍卒。”
“不管是軍官,還是軍卒,平等分配。”
蕭燕燕精致的臉龐上寫滿了四個字:不可思議。
她下意識問道:“陛下,供給製,臣之前聞所未聞,能行嗎?”
“行不行,試過才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反正白杆兵已經很久沒發軍餉了,以後軍隊管他們的吃喝穿行,不需要他們個人購買。”
“而且,無論軍官和軍卒,都一樣,朕想,他們應該能接受。”
蕭燕燕卻道:“陛下,臣覺得軍隊是最不應該講平等的地方,軍隊講的是令行禁止,軍官必須得有權威。”
“如果跟普通軍卒待遇都一樣,那成什麽了?”
“目無尊卑,軍官怕是指揮不動軍隊。”
“臣請陛下三思。”
蕭燕燕這些顧慮,都很有道理。
封建社會的人,哪能知道供給製的強大生命力。
李策嗬嗬一笑,“指揮軍隊,靠的是信任,而不是尊卑。”
“朕還要在白杆兵中成立軍卒委員會,監督軍官,如果軍官再隨意打罵軍卒,或者搞特殊,軍卒委員會可以跟你蕭將軍反映。”
“如果哪位軍官反對,朕也不會為難,給遣散費,讓他迴家。”
可蕭燕燕還是麵露狐疑。
陛下說的這些,都非常好。
但要實行起來,千難萬難。
不說別的,單是不發軍餉,恐怕絕大多數人接受不了。
她的表情,李策盡收眼底。
“蕭將軍,你先別著急,朕推行供給製,還有一個大殺招。”
“朕承諾,給白杆兵分田地。”
蕭燕燕猛然抬眸,眼底抹過一絲喜色,“陛下的意思是,要把土地分給軍卒?”
李策非常肯定地點點頭。
“大魏的土地都進了官紳手裏,富者連田阡陌,貧者幾無立錐之地,最後成了流民,這不公平。”
“杜逆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也是這個原因。”
“所以,朕要打土豪,分田地。”
供給製能推行,最根本的願意在於分田地。
沒有好處,誰願跟著你造反?!
蕭燕燕震驚了。
“陛下要給老百姓分田地嗎,那真是萬民之福。”
蕭燕燕雖然是零州宣慰使,但她見過窮苦百姓生存有多艱難,也曾見過易子而食有多淒慘。
李策走到蕭燕燕麵前,兩人的距離,幾乎要臉貼臉了。
“蕭將軍千裏勤王,朕相信你的忠心,更相信你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白杆兵都是山溝裏出來的窮苦人,肯定十分渴望擁有自己的土地,所以朕才決定在白杆兵中試行。”
“蕭將軍一定會支持朕,對吧?”
撲通一聲,蕭燕燕直接跪在李策麵前。
她現在完全接受李策的供給製了。
簡直就是給白杆兵發福利。
為了分田地,他們見了敵人,還不得往死裏打。
“臣帶三千白杆將士,跪下陛下隆恩。”
陛下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可陛下如果能早一點醒悟,又何至於此。
“陛下此舉,真能大魏之幸,蒼生之福了。”
“臣伏願陛下切勿再朝令夕改,急功近利了。”
額……
李策尷尬地抽了抽鼻子。
蕭燕燕變相批評自己呢。
“以前是朕做得不好,朕知道錯了,以後不會幹那些蠢事。”
李策扶起蕭燕燕,目光忍不住在她臉上多停留了幾秒鍾。
大魏有如此風姿綽約,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又是誰的福氣呢。
嘿嘿。
“軍製改革,朕就交給蕭將軍你了。”
“能不能試行成功,還得靠你多做軍卒的工作。”
“但朕相信,白杆兵一定做得很好。”
……
又過了一天。
衛四方那邊還沒有聯係到匈奴的消息。
李策若有所思。
“或許他根本就沒有聯係匈奴。”
蘇定邊不解,“這是陛下給他的旨意,他不敢抗旨吧?”
李策卻道:“他沒有抗旨,隻是在拖延。”
“如果你是衛四方,聯係匈奴進展太快的話,會不會擔心朕懷疑你跟匈奴之前私通過?”
“衛四方還真是滴水不漏。”
“不過沒關心,朕親自去一趟寧州城,看看他們在搞什麽鬼。”
蘇定邊急忙勸道:“寧州是最前線,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不可。”
萬一李策在寧州出個好歹,他沒法跟妹妹交待,更沒法給天下人交待。
這位皇帝陛下未免也太能折騰了。
老老實實留在唐州,或者去山海關不好嗎,為什麽偏偏要去寧州?
君子不立圍牆之下啊。
“陛下如果著急,派臣去,臣想辦法聯係匈奴。”
李策卻道:“不都說匈奴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嗎,朕去寧州,就是想看看匈奴是不是三頭六臂,怎麽就那麽難打?”
李策召見了梁興和蕭燕燕。
梁興臉色不是很好看,有些蠟黃,眼底隱隱約約藏著一股子怨氣。
估計是這幾天跟軍卒一起吃大鍋飯,不適應了。
“朕這兩天要去一趟山海關,唐州城,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梁興暗自鬆了一口氣。
陛下終於要走了。
走了好啊。
走了,自己能偷偷開個小灶。
李策沒有理會梁興,而是看著英姿颯爽的蕭燕燕。
“供給製改革,就交給蕭將軍了,希望朕迴來的時候,白杆兵能有一個不一樣的麵貌。”
蕭燕燕當即表態:“臣一定全力以赴,白杆兵定不負陛下重托。”
一旁的梁興心裏偷著樂。
陛下明明是看著女人家好欺負,所以才搞什麽供給製改革。
不發軍餉,誰能接受?
你以為當兵真是為了打仗啊,不就是為了那點軍餉嗎。
沒了軍餉,他們還會為你賣命?
信不信分分鍾投靠杜公明?
嗯?
不對。
想到此,梁興突然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陛下搞改革,不會是搞亂白杆兵,趁機奪取蕭燕燕的兵權吧?
臥槽。
真是這樣,下一個被搞的人,會不會自己?
他突然害怕了。
李策似乎察覺到了梁興的心思,淡淡一笑,“梁總兵不必羨慕蕭將軍,關寧軍和白杆兵大不相同,供給製是朕為白杆兵量身打造,並不合適關寧軍。”
關寧軍一個個都是兵痞,李策暫時真不想動他們。
李策也擔心,太過激進,會引起關寧軍震動。
弄不好,他們投降杜公明或者阿史那,自己可就悲劇了。
唐州城,有蕭燕燕和三千白杆兵在,李策也算安心。
可還沒等李策離開,便有緊急軍情。
杜公明軍隊來攻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