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穿著龍袍,一直在城牆上逛遊,而且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和軍卒打成一片,對他們噓寒問暖,和他們聊家常,傾聽他們的心聲。


    這叫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李策還指望著他們擋住杜公明主力的第一波攻勢呢。


    但他沒等來杜公明,反而等來了衛四方。


    衛四方穿著嶄新的朝服,來到唐州,參拜皇帝。


    “臣遼東督師、山海關總兵衛四方,參見吾皇。”


    他撩開官袍下擺跪下的時候,特意悄悄觀察了一下李策的眼神。


    跟之前見麵的時候,不一樣了。


    臉上氣血十足不說,眸底那股霸道十足的氣質,讓人望而生畏,不敢直視。


    不知為何,衛四方發現自己很緊張,心跳得厲害。


    李策深深打量了衛四方一眼。


    濃眉細眼,鼻梁高挺,雖然不帥,但起碼比朝中那些隻會紙上談兵的蛀蟲順眼多了。


    人家畢竟真正跟匈奴打過,護國有功。


    “臣勤王不力,致使陛下蒙塵,罪該萬死,請陛下降罪。”


    衛四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顫顫巍巍。


    即便手握兵權,也不敢對李策不敬。


    國家養士一百年,誰也不敢對大魏天子不敬。


    君君臣臣,早已深深刻在了他們骨子裏。


    這也是李策敢來山海關的原因。


    李策扶起衛四方,嗬嗬一笑,“此事不怪衛愛卿,是朕優柔寡斷,沒有早點給你旨意進京。”


    “上京雖然淪陷,但也讓朕看清了那些人的真麵目,是朕用人不識。”


    皇帝陛下自我批評的這些話,聽聽就行了,千萬別當真。


    衛四方急忙拱手,“陛下言重了。”


    “陛下射殺王守貴,陣斬龐鎮業,英明神武,高出前古,舉世無雙,必能驅逐匈奴,擊潰杜逆,重整天下。”


    一旁的梁興眼皮一跳。


    瞧瞧人家這話說得多漂亮,自己得學多學著點。


    誰也喜歡聽好話。


    李策對衛四方的印象又加深了幾分。


    他看向和衛四方一起來的錦衣衛指揮同知夏侯傑。


    “太後如何了?”


    雖然太後不仁,但李策不能不義,不過問就顯得不孝。


    畢竟大魏以孝治天下。


    “臣已將太後安置妥當,請陛下安心。”


    所謂安置妥當,就是永久監禁了。


    李策嗯了一聲,收迴目光,突然問道:“衛愛卿,你能聯係到匈奴嗎?”


    衛四方頓時嚇得脊背發涼,跪在地上,直冒冷汗。


    “陛下明鑒,臣絕對沒有私通匈奴。”


    他人麻了。


    這兩天錦衣衛來了大批人馬,衛四方隻當是他們運送金銀。


    難道他們還向陛下告了自己的黑狀?


    怪不得朝中大臣都反對錦衣衛,這幫人果然都是壞胚子。


    李策看著他的反應,笑了笑:“衛愛卿誤會了,朕的意思是,讓你想辦法聯係匈奴,朕要跟阿史那見一麵,向他借兵。”


    啊?


    跟匈奴借兵?


    陛下的腦迴路也太大了吧?


    衛四方無法理解。


    匈奴殺了無數魏人不說,還把遼東占了去。


    大魏跟匈奴可是世仇。


    “陛下,匈奴陰險狡詐,一旦讓他們入關,猶如洪水猛獸,後果不堪設想。”


    衛四方跟匈奴交手多年,深知匈奴的性子。


    李策嗬嗬笑了笑,“大魏跟匈奴打了這麽多年,朕還沒跟他們首領見過麵。”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況且,杜逆占據了上京,他們現在才是朕最大的敵人。”


    李策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


    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大魏,跟杜逆是內部矛盾,跟匈奴是民族矛盾。


    如果大魏亡於大周,李策可以勉強接受,但亡於大通,絕對不行。


    亡國可以,但不能亡天下。


    李策見阿史那,可不是真借兵,而是陰他們。


    “衛愛卿,你不要有心理壓力,按照朕的指示辦,朕真的想跟阿史那見一麵,和他喝茶聊聊天。”


    衛四方硬著頭皮領了旨意。


    “臣先護送陛下去山海關。”


    李策卻搖搖頭,“朕先不去山海關,等阿史那答應跟朕見麵,再去也不遲。”


    衛四方大驚失色。


    “陛下萬萬不可,杜逆大軍不日便到,為陛下計,為大魏計,還請陛下即刻移駕山海關。”


    不隻是衛四方,蘇定邊、梁興他們也在勸。


    跪了一地。


    “縱然陛下不願意留在山海關,也可以一路乘船南下,前往金陵。”


    “江南在,大魏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李策笑了笑,“諸位都是忠臣,大大的忠臣。”


    下一秒,他收起笑容,話鋒一轉。


    “先前,百官跟朕諫言,讓朕親自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指揮天下兵馬討伐杜逆。”


    “朕從善如流,恩準了。”


    “現在,朕是大魏天下兵馬大元帥。”


    “可朕的弟弟景王,不知是死是活,朕雖然心痛,但軍國大事耽誤不得。”


    “衛愛卿,朕封你為副元帥,如何?”


    衛四方一怔。


    他可是聽說過,胡溪近等人是想讓景王李睿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的。


    然後,胡溪近、李睿等人就被下了大牢。


    他沒有絲毫猶豫,“臣領旨謝恩。”


    自此,衛四方的頭銜又增加了一個。


    天下兵馬副元帥,遼東督師,山海關總兵,加兵部尚書銜。


    “衛愛卿,咱們君臣一心,等滅了匈奴和杜逆,朕還要給你封侯封國公,與國同休。”


    反正畫大餅又不上稅。


    而且,古代人就吃這一套。


    但是,有些大餅,不能白給。


    “衛愛卿,唐州直麵杜逆,卻隻有一萬守軍,防守壓力很大,朕要你撥過來一些人馬,不用多,就要五千關寧鐵騎。”


    衛四方眼皮一跳。


    該來的總是要來。


    果然,天上沒有掉餡餅的。


    李策這話當眾說的,即便衛四方一百個不樂意,也得答應。


    更何況,人家是皇帝,自己沒有拒絕的餘地。


    他不敢表露內心的苦澀,“臣這便從山海關撥五千人馬過來。”


    “好,朕希望最晚明天,就能看到這支騎兵。”


    望著衛四方離去的背影,李策內心複雜。


    “大舅哥,朕有一個想法,想把寧州交給你,有你在那,朕才安心。”


    山海關—寧州—鎮山,這條防線給匈奴製造了無數困難。


    可如今鎮山已經丟了,寧州不能再丟。


    “過些日子,朕和你一起去寧州城。”


    亂世,人心叵測。


    李策也怕,萬一衛四方真要投靠了匈奴,自己大事去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當亡國君,搬遷山海關立新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節度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節度使並收藏朕當亡國君,搬遷山海關立新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