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啥?
我才是你大爺呢!
我迴敬他道,“年齡不大,好的沒學,盡學些拐彎罵人的話。”
他笑笑,“我們那邊平均壽命是三百歲,小老兒已經七十有餘,應該比你大吧?”
好吧!
反正我是陌鄉人,也不知道你說的真的假的,暫且相信。
那麽,請問大爺,你們那邊人都能活三百歲,你們小鎮又如何安放源源不斷出生的和綿延不絕長壽的人口?
他瞅我一眼後,又重複了一遍那句話:你們這個世界的人無法理解我們那個世界,你們總是愛用狹隘的一塵不變的地域觀念去看待事物。
說話間,來到一處凸起的山包前。
不對!大草原上咋會平白無故地冒出一個山包?
而且還是一個有洞的山包。
小屁孩指著那個洞對我說,穿過這個洞就能迴家了。
哎!
這狐狸的世界實在不懂,為何總是和洞打交道呢?
這洞相比三年前那個洞明顯小多了,必須彎著腰擠著身子才能進去。
我連人帶車帶行李拚命往裏塞,別說多憋屈了。
好在洞不深,沒走幾步就看到光亮。
等走出洞口時,眼前的景象又讓我吃了一驚。
站在洞口,山腳下竟然萬家燈火,和三年前景象一模一樣。
鎮子四麵環山,被鬱鬱蔥蔥的千年古樹包裹著,鎮子上空飄蕩著一層薄薄的夜舞如夢如幻,空氣中飄來一陣清新的檀香味。
我信步朝山腳快速走去,到了鎮口竟然聽不到一聲狗叫,看到的卻是有文化氣息的石板路直入鎮內,所有的房子都是青磚白瓦、飛垣走鳥,非常地有古代建築風格味道。
沿著石板路慢慢進入鎮內,看到路兩邊都掛著紅紅的燈籠,燈籠上都大大寫著“狐集”二字。
街上空無一人,不時地能看見兩座古塔,抑或是兩尊佛像,佛像前供奉著檀香蔬果。
普通民居青磚白瓦,有的建築卻高聳入雲氣勢非常宏偉,有的則精致典雅曲徑通幽,而有的則奇巧玲瓏獨具創意。
不時地能看到幾個人才能合圍的上千年大樹靜靜矗立在街邊,濃鬱樹冠張開的千萬條枝枝蔓蔓就那樣柔順地繞滿了普通人家的房梁,看似帶有幾分妖氣卻顯得非常地清新脫俗。
不會又是做夢吧?
我狠狠掐了一下自己。
很痛!
一身蒙古人打扮的小屁孩……,哦,不!老頭。
照舊扭動著兩條肥厚的小腿朝前麵跑去。
“哎!我說……,你慢點!”我攆著他,很快來到一處建築風格古色古香的二層公寓式獨居小院門口。
老頭踮起腳尖努力去夠那兩扇厚重漆紅大門上的門釘,無奈身高達不到要求。於是,他又朝我看了看,我立即明白了這就是老頭的家。
我笑著走過去輕輕拿起門釘上的銅環敲了幾下,裏麵傳出一個更老老頭的聲音,“來了!來了!”
隨即,門吱吱呀呀地挪開了,這次看到的不僅有老者還有他老伴兒。
兩位不知已經多少歲的壽星看到我後立即滿臉堆笑地把我迎進去。
一邊謙讓著還一邊連連說著,“總算又見到恩公了,這次來一定要多住些時日!”
恩公這稱唿讓我聽著有些不自然。
誰知道三年前,這長不大的老頭兒是真的走迷路了,還是故意設局等我入洞?
一進院門看到的依然是兩尊怒目而視的金剛護法各立一邊,讓人感覺到一種瑟瑟寒冷的殺氣。
正中一棟兩層小樓修建得別致秀雅,屋頂是琉璃瓦,垣角蹲坐著龍之九子之一的嘲風怪獸。
小樓左右兩側都是文秀的藝術迴廊曲曲彎彎拐到屋後,小樓前院除了有果木盆景外還有兩塊菜地,葡萄架下一架秋千孤獨地垂掉著。
我心想著,真是奇怪了!
就算是整個鎮子集體從雲南搬遷到內蒙,也不應該一花一草一土一木,甚至家裏的裝飾、鎮子後山的山體形狀,包括地形地貌都一模一樣吧?
當我一跨進前廳的時候,看到的依然是屋內正中供奉著一尊神像,這神像不是別的,正是一位狐狸菩薩。
這尊像和街上的有所不同,已經非常擬人化了。隻見這位狐狸菩薩端坐在案前,穿著人類華麗的衣服,戴著一頂古人的官帽,鼻子上竟然還架著一個眼鏡。
老者依舊以香果糕點接待我。
我不忘問了一句,“請問老人家高壽?”
他擼擼胡須,笑眯眯地告訴我,他今年已經接近三百歲,老伴才二百五十有餘。
他還告訴我,其實他的歲數在這裏不算高壽,修煉千年的也還是有的。
我追問,那可比我們那強多了,我們那兒超過七十歲的很多已經開始靠藥物維持著,活得生不如死。你們是怎麽做到的?
他笑笑,你看我們這兒空氣、水、食物都是最天然的,再加上全民信佛,菩薩的加持,所以並不奇怪。
據我所知,你們那還是有百歲老人的,但大多生活在農村,環境和我們這兒接近,所以一生無病無災,最後安詳地自然死亡。
說話間,一位看似年方十八左右的妙齡女子便聘聘婷婷地從樓上走了下來。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熊孩子……,哦!不,熊大爺的姐姐。
我和她已是第二次見麵,可她依然羞澀如故,不禁又讓我想起了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那首詞。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迴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我心想著,熊大爺都七十多了,他姐姐至少也該有八十多了,可為何還這麽羞澀呢?
女人身上最美的不是別的,就是羞色。
但在我生活的那個世界中,女人越老越不會羞澀。
看來,羞澀不是姑娘們的專利,也是天山童姥們的特質。
喝了會兒茶,吃了點香果後,老者依然笑著謙讓說,“公子遠道而來,想必早已經車馬勞頓,不如早點歇息!”
他依然把我帶到一樓一間偏房,“熱水毛巾都已備齊,公子盡管洗洗睡吧!”說完便轉身上樓去了。
我推開房門,一股久違的沁人馨香立即鋪麵而來。
屋內依舊裝飾得清新素雅,和三年前一模一樣。
古色古香的牆紙、轉角櫃、書櫃、梳妝台、衣櫃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碼放著;一張寬大的羅漢床正居當中,床上被褥綾羅一應俱全,床頭還掛有粉紅色的白帳。
書櫃裏依舊盡是原版線裝古書收藏,隨便拿一本到北京古玩市場至少也得換個萬把塊。
家具依舊那麽牛逼!全是純紅木的,要麽是檀香木要麽雞翅木。就那一隻小小黃花梨的床頭櫃,在市麵上至少也得值個幾千塊。
床上的被褥綾羅依舊繡得是一個精致,有蜀繡手法有蘇繡手法;鴛鴦戲水、祥瑞走獸,個個栩栩如生。
雖說是客房,但依舊能聞到自己三年前的氣味。
憑直覺判斷,三年前自從住了那晚後再也沒其他人住過。
畢竟這狐仙的世界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看來,這客房也就是為我一人準備的。
舒服地泡完木桶浴,我順手牽過桶邊早已備好的一條粉色浴巾把自己一裹後便赤身鑽進羅漢床上的舒適被褥裏。
床邊的床頭櫃上早已擺上了花茶和酥糕,滿屋子的馨香環繞著我,這簡直就是總統套房級別的享受!
那一晚,我睡得很舒適,猶如在家一般,夢到的盡是美好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醒來時,一縷陽光透過紗窗斜射進來,屋內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些純正的高貴紅木家具顯現出了別樣風采。
推開門走進庭院,看到日頭已經斜上東坡,老者依舊正和老伴饒有情調地耕著菜田。
老太太依舊穿著潔淨素雅的衣裝,滿臉慈祥地對我說,“早餐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起來,咱們這就進去一塊享用。”
早餐依舊異常地豐盛,除了有牛奶雞蛋麵包灌腸外還有各色蔬果。
兩個孩子,哦不!兩位老人的孩子也算老人,一個勉強扒拉幾口就靦腆地上樓去了,另一個則一大早不知又跑哪玩去了。
老太太依舊笑眯眯地看著我,問這問那的,最後補上了一句,“我讓我的遠房侄女帶你到處走走,她和你年歲相仿,廣聞博見,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肯定和你聊得來;而且……她至今尚未出閣。”
說到最後幾個字時,老太太特意地加重了語氣,還朝我遞來一個複雜的表情。
這表情……,我知道其中含義-隻可意會兒不可言傳。
吃完早餐,老太太依舊樂嗬嗬地屁顛屁顛地跑去找她大侄女去了,老者依舊繼續扒拉他的菜園子,我依舊邊幫忙邊和老者聊天,順便打聽這裏的一些事情。
我問老者,“老人家,你們這鎮子有沒有搬遷過?”
他告訴我,沒有。
那就奇怪了,上次我是從雲南地界進來的,這次卻又是從內蒙地界進來的。
鎮子就這麽大的一個鎮子,而雲南與內蒙相距幾千裏,這是怎麽一迴事?
老者笑笑迴我,自己讀書少,也不知道該怎麽向我解釋,但他們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他在這生活了一輩子,對這種事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自己的侄女懂得多,不如待會兒親自向她請教。
</p>
啥?
我才是你大爺呢!
我迴敬他道,“年齡不大,好的沒學,盡學些拐彎罵人的話。”
他笑笑,“我們那邊平均壽命是三百歲,小老兒已經七十有餘,應該比你大吧?”
好吧!
反正我是陌鄉人,也不知道你說的真的假的,暫且相信。
那麽,請問大爺,你們那邊人都能活三百歲,你們小鎮又如何安放源源不斷出生的和綿延不絕長壽的人口?
他瞅我一眼後,又重複了一遍那句話:你們這個世界的人無法理解我們那個世界,你們總是愛用狹隘的一塵不變的地域觀念去看待事物。
說話間,來到一處凸起的山包前。
不對!大草原上咋會平白無故地冒出一個山包?
而且還是一個有洞的山包。
小屁孩指著那個洞對我說,穿過這個洞就能迴家了。
哎!
這狐狸的世界實在不懂,為何總是和洞打交道呢?
這洞相比三年前那個洞明顯小多了,必須彎著腰擠著身子才能進去。
我連人帶車帶行李拚命往裏塞,別說多憋屈了。
好在洞不深,沒走幾步就看到光亮。
等走出洞口時,眼前的景象又讓我吃了一驚。
站在洞口,山腳下竟然萬家燈火,和三年前景象一模一樣。
鎮子四麵環山,被鬱鬱蔥蔥的千年古樹包裹著,鎮子上空飄蕩著一層薄薄的夜舞如夢如幻,空氣中飄來一陣清新的檀香味。
我信步朝山腳快速走去,到了鎮口竟然聽不到一聲狗叫,看到的卻是有文化氣息的石板路直入鎮內,所有的房子都是青磚白瓦、飛垣走鳥,非常地有古代建築風格味道。
沿著石板路慢慢進入鎮內,看到路兩邊都掛著紅紅的燈籠,燈籠上都大大寫著“狐集”二字。
街上空無一人,不時地能看見兩座古塔,抑或是兩尊佛像,佛像前供奉著檀香蔬果。
普通民居青磚白瓦,有的建築卻高聳入雲氣勢非常宏偉,有的則精致典雅曲徑通幽,而有的則奇巧玲瓏獨具創意。
不時地能看到幾個人才能合圍的上千年大樹靜靜矗立在街邊,濃鬱樹冠張開的千萬條枝枝蔓蔓就那樣柔順地繞滿了普通人家的房梁,看似帶有幾分妖氣卻顯得非常地清新脫俗。
不會又是做夢吧?
我狠狠掐了一下自己。
很痛!
一身蒙古人打扮的小屁孩……,哦,不!老頭。
照舊扭動著兩條肥厚的小腿朝前麵跑去。
“哎!我說……,你慢點!”我攆著他,很快來到一處建築風格古色古香的二層公寓式獨居小院門口。
老頭踮起腳尖努力去夠那兩扇厚重漆紅大門上的門釘,無奈身高達不到要求。於是,他又朝我看了看,我立即明白了這就是老頭的家。
我笑著走過去輕輕拿起門釘上的銅環敲了幾下,裏麵傳出一個更老老頭的聲音,“來了!來了!”
隨即,門吱吱呀呀地挪開了,這次看到的不僅有老者還有他老伴兒。
兩位不知已經多少歲的壽星看到我後立即滿臉堆笑地把我迎進去。
一邊謙讓著還一邊連連說著,“總算又見到恩公了,這次來一定要多住些時日!”
恩公這稱唿讓我聽著有些不自然。
誰知道三年前,這長不大的老頭兒是真的走迷路了,還是故意設局等我入洞?
一進院門看到的依然是兩尊怒目而視的金剛護法各立一邊,讓人感覺到一種瑟瑟寒冷的殺氣。
正中一棟兩層小樓修建得別致秀雅,屋頂是琉璃瓦,垣角蹲坐著龍之九子之一的嘲風怪獸。
小樓左右兩側都是文秀的藝術迴廊曲曲彎彎拐到屋後,小樓前院除了有果木盆景外還有兩塊菜地,葡萄架下一架秋千孤獨地垂掉著。
我心想著,真是奇怪了!
就算是整個鎮子集體從雲南搬遷到內蒙,也不應該一花一草一土一木,甚至家裏的裝飾、鎮子後山的山體形狀,包括地形地貌都一模一樣吧?
當我一跨進前廳的時候,看到的依然是屋內正中供奉著一尊神像,這神像不是別的,正是一位狐狸菩薩。
這尊像和街上的有所不同,已經非常擬人化了。隻見這位狐狸菩薩端坐在案前,穿著人類華麗的衣服,戴著一頂古人的官帽,鼻子上竟然還架著一個眼鏡。
老者依舊以香果糕點接待我。
我不忘問了一句,“請問老人家高壽?”
他擼擼胡須,笑眯眯地告訴我,他今年已經接近三百歲,老伴才二百五十有餘。
他還告訴我,其實他的歲數在這裏不算高壽,修煉千年的也還是有的。
我追問,那可比我們那強多了,我們那兒超過七十歲的很多已經開始靠藥物維持著,活得生不如死。你們是怎麽做到的?
他笑笑,你看我們這兒空氣、水、食物都是最天然的,再加上全民信佛,菩薩的加持,所以並不奇怪。
據我所知,你們那還是有百歲老人的,但大多生活在農村,環境和我們這兒接近,所以一生無病無災,最後安詳地自然死亡。
說話間,一位看似年方十八左右的妙齡女子便聘聘婷婷地從樓上走了下來。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熊孩子……,哦!不,熊大爺的姐姐。
我和她已是第二次見麵,可她依然羞澀如故,不禁又讓我想起了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那首詞。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迴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我心想著,熊大爺都七十多了,他姐姐至少也該有八十多了,可為何還這麽羞澀呢?
女人身上最美的不是別的,就是羞色。
但在我生活的那個世界中,女人越老越不會羞澀。
看來,羞澀不是姑娘們的專利,也是天山童姥們的特質。
喝了會兒茶,吃了點香果後,老者依然笑著謙讓說,“公子遠道而來,想必早已經車馬勞頓,不如早點歇息!”
他依然把我帶到一樓一間偏房,“熱水毛巾都已備齊,公子盡管洗洗睡吧!”說完便轉身上樓去了。
我推開房門,一股久違的沁人馨香立即鋪麵而來。
屋內依舊裝飾得清新素雅,和三年前一模一樣。
古色古香的牆紙、轉角櫃、書櫃、梳妝台、衣櫃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碼放著;一張寬大的羅漢床正居當中,床上被褥綾羅一應俱全,床頭還掛有粉紅色的白帳。
書櫃裏依舊盡是原版線裝古書收藏,隨便拿一本到北京古玩市場至少也得換個萬把塊。
家具依舊那麽牛逼!全是純紅木的,要麽是檀香木要麽雞翅木。就那一隻小小黃花梨的床頭櫃,在市麵上至少也得值個幾千塊。
床上的被褥綾羅依舊繡得是一個精致,有蜀繡手法有蘇繡手法;鴛鴦戲水、祥瑞走獸,個個栩栩如生。
雖說是客房,但依舊能聞到自己三年前的氣味。
憑直覺判斷,三年前自從住了那晚後再也沒其他人住過。
畢竟這狐仙的世界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看來,這客房也就是為我一人準備的。
舒服地泡完木桶浴,我順手牽過桶邊早已備好的一條粉色浴巾把自己一裹後便赤身鑽進羅漢床上的舒適被褥裏。
床邊的床頭櫃上早已擺上了花茶和酥糕,滿屋子的馨香環繞著我,這簡直就是總統套房級別的享受!
那一晚,我睡得很舒適,猶如在家一般,夢到的盡是美好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醒來時,一縷陽光透過紗窗斜射進來,屋內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些純正的高貴紅木家具顯現出了別樣風采。
推開門走進庭院,看到日頭已經斜上東坡,老者依舊正和老伴饒有情調地耕著菜田。
老太太依舊穿著潔淨素雅的衣裝,滿臉慈祥地對我說,“早餐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起來,咱們這就進去一塊享用。”
早餐依舊異常地豐盛,除了有牛奶雞蛋麵包灌腸外還有各色蔬果。
兩個孩子,哦不!兩位老人的孩子也算老人,一個勉強扒拉幾口就靦腆地上樓去了,另一個則一大早不知又跑哪玩去了。
老太太依舊笑眯眯地看著我,問這問那的,最後補上了一句,“我讓我的遠房侄女帶你到處走走,她和你年歲相仿,廣聞博見,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肯定和你聊得來;而且……她至今尚未出閣。”
說到最後幾個字時,老太太特意地加重了語氣,還朝我遞來一個複雜的表情。
這表情……,我知道其中含義-隻可意會兒不可言傳。
吃完早餐,老太太依舊樂嗬嗬地屁顛屁顛地跑去找她大侄女去了,老者依舊繼續扒拉他的菜園子,我依舊邊幫忙邊和老者聊天,順便打聽這裏的一些事情。
我問老者,“老人家,你們這鎮子有沒有搬遷過?”
他告訴我,沒有。
那就奇怪了,上次我是從雲南地界進來的,這次卻又是從內蒙地界進來的。
鎮子就這麽大的一個鎮子,而雲南與內蒙相距幾千裏,這是怎麽一迴事?
老者笑笑迴我,自己讀書少,也不知道該怎麽向我解釋,但他們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他在這生活了一輩子,對這種事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自己的侄女懂得多,不如待會兒親自向她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