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歌曲的魅力


    這類港台味兒十足的被定義為流行歌曲或通俗歌曲的歌曲,在早先幾乎是聽不到的,雖然它像地方小曲一樣的接地氣受歡迎,它們該是出現在1920、30年代的上海灘的歌舞廳,既然出現在那樣的地方於是便被認為是“腐朽與奢靡”的代表,被打上了“靡靡之音”的烙印,之後便在廣闊的中國大地上消失了,而隻有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的歌曲流行於大江南北;再之後樣板戲出現了,與此同時,代表“腐朽、奢靡、沒落”的那一類所謂的“豔曲”幾乎到了無處遁形的地步。現在可以迴過頭來想一想,流行歌曲、通俗歌曲真的就那麽討厭那麽肮髒那麽齷齪那麽腐朽沒落嗎?它隻是一種藝術形式而已,又怎麽能夠與肮髒、齷齪、腐朽沒落聯係在一起?難道聽了一首哥呀妹呀的流行歌曲就腐朽了沒落了抑或肮髒了齷齪了?如果真是那樣,那你可是高抬這種藝術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隻能說明“你”原本就是那路玩意兒!好在改革開放了,國門打開了,外麵的世界展現在眼前,那些為人們所喜愛的藝術形式也如百花開放般的綻現了!


    在十五歲的謝新的眼裏,他該是聽到過用唱歌的形式來迴答問題的,還很好聽,那便是《劉三姐》,對方用唱山歌來提問,這邊以唱山歌的形式來迴答,問題問的巧妙詼諧,而迴答得更是機智俏皮,謝新似乎置身於廣西的某座山嶺之中,對麵山上熱情洋溢的小夥兒質樸大膽地用高亢地山歌向這邊山上心怡地姑娘提著令姑娘臉紅心跳的問題;而姑娘也不示弱,大方又潑辣地揶揄那邊山上撩妹兒的小夥兒;另一邊山上的人們則有的幫著小夥兒撩騷,有的幫著姑娘與小夥兒逗悶子,最終是纏鬥(逗)得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美妙,勞動之中的撩騷唱逗讓眾人心生愉悅,本來繁重的體力活變得輕鬆了許多,這或許就它存在的道理,而這種產生於民間的山歌互答的形式於是便長久地保留了下來,並不斷地被發揚光大。


    那似乎還是謝新小時候的事,那時二姑明月還未出嫁,謝新聽她唱得最多的歌曲有“洪湖水,浪打浪”,還有就是《劉三姐》,“唱山歌囉哎……”而如今在她的小姑子果歡帶來的四個喇叭的錄音機裏,竟然傳出來用通俗歌曲迴答問題的聲音!那似乎是在東南亞一帶舉辦的演唱會上,主持人隆重向觀眾推出了歌唱藝人張帝並介紹說藝人能夠迴答觀眾的問題,這不難;難道是,能夠以唱歌的形式迴答觀眾提出的各種問題,現在站在你們麵前的張帝,就能夠用唱歌的形式來迴答你們提出來的任何問題!觀眾的情緒於是被調動了起來,熱烈鼓掌後爭相提出問題。


    有人提問道,“你媽媽和你太太,如果同時掉到了水裏麵,你要先救誰呢?隻能救一個喲!”


    又有人提問道,“張帝,如果洞房花燭夜的時候,你忽然發現你的太太不男也不女,你該怎麽辦?!”


    台上的張帝似乎是悻悻然似的說道,“沒這麽巧吧?我怎麽會這麽倒黴呢?!不過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問題!沒問題,我可以迴答你!還有(提問)嗎?還誰有問題?”


    這時候一位勇敢的女士提問道,“張帝,你喜歡討什麽樣的老婆?是喜歡瘦老婆呢還是喜歡肥一點的老婆?”張帝一聽這,該是狡猾的一笑說道,“討老婆是喜歡討瘦老婆呢還是喜歡討胖的老婆?嘿嘿好,沒問題,既然你這位小姐這麽關心,我會告訴你的!”


    媽媽和媳婦同時掉到了水裏,究竟先救哪一個呢?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才發現媳婦不男也不女,那她該是哥“二乙子”了,想到這裏,謝新不禁心中生出許多的快樂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逗樂的問題,但究竟該怎麽迴答這個問題呢?找媳婦要胖一些的呢還是找瘦一些的,究竟是胖老婆好呢還是瘦老婆好?誰知道呢!還是聽這位藝人來唱歌迴答吧!


    張帝卻是很機智,這是毋庸置疑的,不光很機智而且還極沉穩,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心理素質好,有機智的頭腦,再加上極沉著的心裏素質和幽默的思維,才能在那種舞台的嘈雜喧囂的情境中組織好語言,再用適合的旋律來唱著迴答各類觀眾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這一次張帝是用一首曲調舒緩樂曲來迴答這幾個問題的,大意是:媽媽和太太同時掉到了水裏,哪個離我張帝比較接近,我就先去救哪個;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我要先救媽媽,因為養育之恩我要來報答的!敏捷清晰的思維與中華“孝道”的傳統美德巧妙地融合了開來,這樣的即興迴答博得了全場的熱烈的掌聲。


    (八十五)


    接下來,張帝迴答第二個問題:洞房花燭夜的時候發現老婆是個“二乙子”,不男也不女,該怎麽辦?張帝唱迴道,這位朋友放心吧,我是不會那樣大意的,她是男是女我一定會先查看仔細的。於是一陣更加熱烈得近乎於沸騰的掌聲外加口哨聲響了起來,歌詞使人們輕易地聯想到該如何仔細查看清楚未婚妻是男還是女,這或許激起了現場觀眾不論男女的好奇、共鳴還有激情!後來張帝唱到,如果真地找到老婆她不男也不女,先生你喜歡我就免費地送給你!當張帝開始迴答第三個問題時,現場迅速安靜了下來,大家豎起耳朵聽張帝如何迴答:那位小姐你真有趣,你關心我討老婆的問題,你問我討老婆要討肥的還是要瘦的,胖老婆看起來實在是有福氣;瘦老婆討迴去,她省穿又省米,我看你小姐好像很著急,我看你不胖不瘦剛剛合我的意,小姐我討老婆小心我一定討你……


    或許有“正人君子”說這樣的歌曲多麽的不健康,多麽的要不得!但正如郭德綱相聲裏所說的,這種藝術形式能給人們帶來歡笑,讓人暫時忘掉憂愁和煩惱,哈哈一笑,這就夠了,這或許就是這種藝術形式為建立和諧社會做出的貢獻。東北的《二人轉》以及小曲《十八摸》,這些詼諧幽默卻極接地氣又膾炙人口的藝術,都讓普通老百姓哈哈一笑,精神放鬆而又愉悅,這有什麽不好?!說這個不健康,那個要不得的主兒,是不是你還有在關起門來看黃書賞毛片兒的經曆呢?或許吧,誰知道呢!


    謝新對這兩盤兒磁帶——一盤兒是《大聯唱》,另一盤兒是《張帝》——就是愛不釋手,隻要有機會便湊過去聽並學唱,最後,就是讓他自己獨立去唱也是幾乎一字不落地唱下來。多年後,他才知道,張帝唱歌迴答問題的曲調源自一首叫《往事隻能迴味》,一首當時極流行的流行的一首歌曲,而獨自演唱大聯唱中歌曲的並不是鳳飛飛、徐小鳳,也不是歐陽菲菲,而是一位名氣不甚響亮的叫祝瑞蓮的歌手,那略帶沙啞不失滄桑深情投入的歌聲在謝新心中深深埋藏了許多年,他自以為差不多完全將其忘掉了,直到有一天它被喚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京東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運河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運河陽光並收藏京東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