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王劉康府中,河北郭氏豪族少壯派共聚一堂。


    郭璜,郭皇後之兄郭況之子,主持此次聚會;與會者包括齊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新侯郭竟、發幹侯郭匡、南侯成茂、東侯郭霸,以及真定王劉揚三子等一眾權貴。


    郭氏家族與東漢皇權之淵源,須追溯至光武皇帝劉秀初涉河北之時。彼時,王郎自詡漢成帝劉驁之子,於邯鄲登基,河北多地聞風歸附,劉秀頓時陷入困境。欲在河北立足,必先破王朗,然劉秀根基未固,四麵受敵,尤懼真定王劉揚倒戈。為免腹背受敵,劉秀遣劉植前往遊說劉揚,終得其歸順。


    劉揚為鞏固與劉秀之聯盟,提出聯姻之策,薦其外甥女郭聖通許配劉秀。郭聖通母係出自前漢恭王之後,乃真定王室與漢室宗親雙重血統,此婚事無疑對劉秀前途大有助益。劉秀欣然接納,於更始二年春,親赴真定王府,以隆重大禮迎娶郭聖通,距迎娶原配陰麗華尚不滿一年。郭聖通之嫁,攜真定國兵力歸於劉秀麾下,使劉秀軍力陡增,為擊敗王郎、掌控河北鋪平道路。


    建武元年夏,劉秀在真定勢力與諸將擁戴下,於千秋亭登基,國號漢,定都洛陽。然立後之爭,隨著陰麗華入宮,驟然激烈。劉秀內心傾心陰麗華,讚其“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欲立為後。然皇後之選關乎國祚安危,非僅憑個人情感所能決斷。


    相較之下,陰麗華雖為原配,且得劉秀寵愛,然其出身、資曆、子嗣、對政權之影響及朝臣價值,皆不及郭聖通。陰家雖富甲一方,然政壇根基薄弱,遠不及郭氏前漢皇室後裔之尊貴。此外,陰麗華背後南陽勢力雖強,與郭聖通背後真定勢力相較仍顯遜色。尤為重要者,郭聖通已誕皇長子劉疆,而陰麗華此時尚無子嗣,立後關乎國本,群臣憂慮無子皇後難以穩定大局。加之東漢初創,河北局勢未穩,外有幽州彭寵叛亂,內有內黃五校賊作亂,劉秀多線作戰,亟需真定勢力之支持,以防其與彭寵勾結,動搖國本。


    綜上,劉秀立後之抉擇,實屬國策之考量,不得不舍陰麗華而立郭聖通,以保東漢初立之江山穩固。


    建武二年,劉秀順應時局,冊封郭聖通為皇後,立長子劉疆為皇太子,而原配陰麗華,囿於重重因素,僅保貴人之位。然此等政治聯姻之婚姻,難言幸福,帝王之家,一旦婚姻與權力交織,終難逃悲劇收場。


    郭聖通之立後,非因劉秀寵愛,實乃劉秀欲穩固新朝之需。劉秀深知,東漢之基業,實乃劉氏與若幹外戚豪族聯姻而成之權力聯盟。彼時,郭皇後身後的真定勢力,在平定河北、一統天下過程中功不可沒,劉秀因而倚重之。然而,待戰事平息,東漢漸入穩定,為保劉氏永續江山,劉秀決意抑製外戚勢力過盛,真定勢力首當其衝。


    劉秀與郭後之婚姻,實為權宜之策。稱帝後,劉秀內心深處對這位出身郡望、家勢雄厚的皇後存有戒備。深知此類皇後易於滋生強盛外戚集團,嚴重威脅皇權。劉秀深慮,一旦郭聖通之子繼位,恐重演前漢呂雉、霍光專權之局,致劉氏失天下。故郭後必廢,劉疆不可為皇。相比之下,陰皇後出身尋常望族,無郭氏之龐大勢力,立其為後,其子為皇,家族難以形成足以撼動皇權之外戚勢力,故劉秀心安。


    郭聖通,可謂成也真定,敗亦真定。因真定勢力之助立後,又因劉秀欲防其勢力膨脹為皇權之患而遭廢黜。及至郭後、劉疆廢黜,真定王劉揚遭戮,郭氏家族自此步入衰微之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佛緣盛世耀明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聖並收藏佛緣盛世耀明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