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救駕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 作者:老木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功高莫過救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曆史上的一些救駕有功的將軍吧。】
天幕外的皇帝們一個個似乎想起了相同的事情,都把各位大臣打發迴去了,因為他們不確定有功的這些將軍,是不是獲得應有的榮譽。
萬一沒有,那自己就丟臉了。
【我們先說一下明朝的吧,大家也都知道元末也是比較混亂的,南方幾家你爭我奪的,都想幹掉對方再反元。】
【我們要說的就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兩人在鄱陽湖大戰,當時陳友諒是相當有優勢的。在作戰過程中,朱元璋被敵方的大將張定邊給盯上了。】
【而朱元璋的船也意外到了淺水區。】
【張定邊下令弓箭手射殺朱元璋,這時候多虧了朱元璋手下一位叫做陳德的將軍出現,用身體把朱元璋擋下麵。】
【多虧了陳德穿著重甲,才讓他在箭雨中活了一條命。之後他繼續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後來他被封為臨江侯,賜免死金牌。他本人隻活到了洪武十一年,但是他子孫還是沒有躲過朱元璋後期的大屠殺。】
【最後還是朱元璋想起來陳德的救駕之功,才饒了陳德的一個孫子。】
《老朱下手那是真的狠啊,能有個後人留著就算是不錯了。》
《朱家的仁慈隻是對他們自己,旁人一點都沾不到。》
《要不是陳德,估計咱們的曆史就要改寫了,陳友諒這個人怎麽樣,能不能比得過老朱啊。》
大明
幾個迴到家裏的大臣一頓惶恐,這個陳德的功勞是很大的,連他的子孫都躲不過去,那自己的能夠躲過去嗎。
他們從天幕上知道一些大屠殺的事情,但是也知道的不多,這麽看來當時殺的人很多啊,得想個辦法躲過去啊。
不行的話,隻能歸隱山林!
朱元璋搖了搖頭,這是說的自己老年的事情吧,這事一出恐怕下麵的人要和自己離心離德了。他原本是打算用自己的兒子代替他們這些人的。
但是從天幕上知道,他這幾個兒子都不是很爭氣啊,自己還得想出一個辦法。
“父皇,我看這個事情還是要從長計議,爭取能夠分化他們!”朱標湊在朱元璋身邊說道,“他們要是聯合起來,咱們朱家就危險了。”
朱標是同意幹掉這些老將的,要是不殺他們,自己當上皇帝以後可就困難了。
........
【在南北宋之間的時候,其實也有一場兵變,叫做苗劉兵變,當時宋高宗差一點就要成為太上皇了。】
【多虧了韓世忠過來救駕。】
【打敗了叛亂的士兵,穩定了當時的局麵。】
【後來宋高宗想要議和時,朝廷裏有人汙蔑韓世忠,而韓世忠也沒有坐以待斃,直接衝到了宮裏,對著宋高宗露出了自己身上的傷疤。】
【這個辦法大家有沒有想起別人呢,我倒是想起來清朝那位馬將軍,這應該是一些將軍的標準動作。】
【曆數自己的功勞。】
【後來韓世忠雖然沒有被治罪,但是他也不管什麽事情了,躲在家裏念佛,甚至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居士名。】
《比嶽飛的下場還是要好一些吧。》
《他的夫人也是抗金名將啊。》
大宋
趙匡胤歎了一口氣,為這麽忠心的將軍感到不值,他是從五代十國過來的,知道那時候武將的操作。
他們要是遇到這種情況,那肯定是按兵不動的。
跟著誰不是當兵吃餉。
清朝
乾隆哈哈大笑,這些朝代簡直是弱爆了,和大清比他們在這一塊兒實在是不行啊,一個個刻薄寡恩的。
看看大清是怎麽對將軍的。
鼇拜因為專權被圈禁起來了,最後他的小兒子也沒什麽事情,後來還帶兵出征了呢。
“連救駕的將軍都不信,這些皇帝實在是太多疑了,特別是那個朱元璋,殺了多少有名的大將啊。”
身邊伺候的小太監什麽都不敢說,一個妄議就能夠要他們的命了,現在宮裏頭的規矩還是很嚴的。
........
【其實除了這種救駕以外,阻止君王犯險也是一種救駕,畢竟有些時候,皇帝確實會腦袋犯混,要是沒有大臣阻擋,是真容易把自己置於險地。】
【漢景帝即位後,郅都當了中郎將,敢於直言進諫,當麵使人折服。】
【他曾經跟隨景帝到上林苑,宮人賈姬去廁所時,野豬突然闖進廁所。】
【漢景帝示意郅都救護,郅都不肯行動。漢景帝想親自拿著武器去救賈姬,郅都跪在景帝麵前說:“失掉一個姬妾,還會有個姬妾進宮。天下難道會缺少賈姬這樣的人嗎?陛下縱然看輕自己,可是祖廟和太後怎麽辦呢?”漢景帝退迴,野豬也離開了。】
【竇太後聽說後,賞賜郅都金百斤,郅都由此得到重視。】
【這位大臣的下場也不是太好,有時候皇家的那些事情應該少摻和一點,他們之間錯綜複雜,說不定什麽就反複了。】
《野豬?景帝不會是從這裏得到的啟發吧。》
《男人不應該保衛自己的妻子嗎,怎麽到了皇帝這裏就變味了,要是發生在民間,這兩位都得背上千古罵名。》
《這是皇帝!不是普通人。》
天幕外的眾人看著彈幕,覺得這話還是有問題的,野豬這東西是很恐怖的,普通人確實打不過,難道死一個不行,還是再死一個嗎。
女人在古代的地位就是低啊。
“後世這是宣傳的什麽?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保護老婆孩子沒錯,但是也得量力而行啊。”
“咱們這時候不能和後世比啊,看看人家的女子,上班的,上學的,在海邊玩的……”
一個老學究站了出來,罵道:“難道你也想和後世那樣,就穿那麽一點衣服就出來,我……我一定要上衙門告……”
“你趕緊去吧,當老娘怕你啊,一輩子連個秀才都考不上,還有臉說自己是讀書人呢。”
幾個村民趕緊把他們分開,意見不同可以理解,揭短就不太好了。
天幕外的皇帝們一個個似乎想起了相同的事情,都把各位大臣打發迴去了,因為他們不確定有功的這些將軍,是不是獲得應有的榮譽。
萬一沒有,那自己就丟臉了。
【我們先說一下明朝的吧,大家也都知道元末也是比較混亂的,南方幾家你爭我奪的,都想幹掉對方再反元。】
【我們要說的就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兩人在鄱陽湖大戰,當時陳友諒是相當有優勢的。在作戰過程中,朱元璋被敵方的大將張定邊給盯上了。】
【而朱元璋的船也意外到了淺水區。】
【張定邊下令弓箭手射殺朱元璋,這時候多虧了朱元璋手下一位叫做陳德的將軍出現,用身體把朱元璋擋下麵。】
【多虧了陳德穿著重甲,才讓他在箭雨中活了一條命。之後他繼續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後來他被封為臨江侯,賜免死金牌。他本人隻活到了洪武十一年,但是他子孫還是沒有躲過朱元璋後期的大屠殺。】
【最後還是朱元璋想起來陳德的救駕之功,才饒了陳德的一個孫子。】
《老朱下手那是真的狠啊,能有個後人留著就算是不錯了。》
《朱家的仁慈隻是對他們自己,旁人一點都沾不到。》
《要不是陳德,估計咱們的曆史就要改寫了,陳友諒這個人怎麽樣,能不能比得過老朱啊。》
大明
幾個迴到家裏的大臣一頓惶恐,這個陳德的功勞是很大的,連他的子孫都躲不過去,那自己的能夠躲過去嗎。
他們從天幕上知道一些大屠殺的事情,但是也知道的不多,這麽看來當時殺的人很多啊,得想個辦法躲過去啊。
不行的話,隻能歸隱山林!
朱元璋搖了搖頭,這是說的自己老年的事情吧,這事一出恐怕下麵的人要和自己離心離德了。他原本是打算用自己的兒子代替他們這些人的。
但是從天幕上知道,他這幾個兒子都不是很爭氣啊,自己還得想出一個辦法。
“父皇,我看這個事情還是要從長計議,爭取能夠分化他們!”朱標湊在朱元璋身邊說道,“他們要是聯合起來,咱們朱家就危險了。”
朱標是同意幹掉這些老將的,要是不殺他們,自己當上皇帝以後可就困難了。
........
【在南北宋之間的時候,其實也有一場兵變,叫做苗劉兵變,當時宋高宗差一點就要成為太上皇了。】
【多虧了韓世忠過來救駕。】
【打敗了叛亂的士兵,穩定了當時的局麵。】
【後來宋高宗想要議和時,朝廷裏有人汙蔑韓世忠,而韓世忠也沒有坐以待斃,直接衝到了宮裏,對著宋高宗露出了自己身上的傷疤。】
【這個辦法大家有沒有想起別人呢,我倒是想起來清朝那位馬將軍,這應該是一些將軍的標準動作。】
【曆數自己的功勞。】
【後來韓世忠雖然沒有被治罪,但是他也不管什麽事情了,躲在家裏念佛,甚至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居士名。】
《比嶽飛的下場還是要好一些吧。》
《他的夫人也是抗金名將啊。》
大宋
趙匡胤歎了一口氣,為這麽忠心的將軍感到不值,他是從五代十國過來的,知道那時候武將的操作。
他們要是遇到這種情況,那肯定是按兵不動的。
跟著誰不是當兵吃餉。
清朝
乾隆哈哈大笑,這些朝代簡直是弱爆了,和大清比他們在這一塊兒實在是不行啊,一個個刻薄寡恩的。
看看大清是怎麽對將軍的。
鼇拜因為專權被圈禁起來了,最後他的小兒子也沒什麽事情,後來還帶兵出征了呢。
“連救駕的將軍都不信,這些皇帝實在是太多疑了,特別是那個朱元璋,殺了多少有名的大將啊。”
身邊伺候的小太監什麽都不敢說,一個妄議就能夠要他們的命了,現在宮裏頭的規矩還是很嚴的。
........
【其實除了這種救駕以外,阻止君王犯險也是一種救駕,畢竟有些時候,皇帝確實會腦袋犯混,要是沒有大臣阻擋,是真容易把自己置於險地。】
【漢景帝即位後,郅都當了中郎將,敢於直言進諫,當麵使人折服。】
【他曾經跟隨景帝到上林苑,宮人賈姬去廁所時,野豬突然闖進廁所。】
【漢景帝示意郅都救護,郅都不肯行動。漢景帝想親自拿著武器去救賈姬,郅都跪在景帝麵前說:“失掉一個姬妾,還會有個姬妾進宮。天下難道會缺少賈姬這樣的人嗎?陛下縱然看輕自己,可是祖廟和太後怎麽辦呢?”漢景帝退迴,野豬也離開了。】
【竇太後聽說後,賞賜郅都金百斤,郅都由此得到重視。】
【這位大臣的下場也不是太好,有時候皇家的那些事情應該少摻和一點,他們之間錯綜複雜,說不定什麽就反複了。】
《野豬?景帝不會是從這裏得到的啟發吧。》
《男人不應該保衛自己的妻子嗎,怎麽到了皇帝這裏就變味了,要是發生在民間,這兩位都得背上千古罵名。》
《這是皇帝!不是普通人。》
天幕外的眾人看著彈幕,覺得這話還是有問題的,野豬這東西是很恐怖的,普通人確實打不過,難道死一個不行,還是再死一個嗎。
女人在古代的地位就是低啊。
“後世這是宣傳的什麽?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保護老婆孩子沒錯,但是也得量力而行啊。”
“咱們這時候不能和後世比啊,看看人家的女子,上班的,上學的,在海邊玩的……”
一個老學究站了出來,罵道:“難道你也想和後世那樣,就穿那麽一點衣服就出來,我……我一定要上衙門告……”
“你趕緊去吧,當老娘怕你啊,一輩子連個秀才都考不上,還有臉說自己是讀書人呢。”
幾個村民趕緊把他們分開,意見不同可以理解,揭短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