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 反季節蔬菜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 作者:老木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橙都想要休息了,看到係統提示他今天還沒有抽人呢,隻能趕緊讓係統抽人,他給自己打了一杯水,靜等抽人的結果。
“大漢 公孫空”
齊橙看了一眼係統裏麵的介紹,這位應該是公孫家族的一個不太得用的庶子,曆史上應該也沒有太大的貢獻。
“主播,我看你們的超市裏有很多的不同季節的蔬菜,都是怎麽種出來的,難道都要依靠你說的那個空調嗎。”
天幕外的百姓點點頭,民以食為天,他們也想在冬天多吃各種蔬菜。
“這麽反季節的蔬菜,全部都是塑料大棚的功勞。”齊橙笑了一聲,“當然塑料大棚也是不同的,那種安空調的隻是其中一種。”
齊橙也沒有再往下介紹,塑料這種東西對古人來說實在是太難了,估計他們連石油都未必能夠開采出來。
天幕外的眾人看著齊橙不具體介紹了,大部分也明白了,這是自己這邊又造不出來了,可是自己也想嚐嚐這種反季節蔬菜什麽味道。
有沒有什麽辦法啊。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有反季節的蔬菜,你們不知道可能是沒注意吧,古代反季節蔬菜有部分是種在溫泉附近。”
“利用溫泉的熱量。”
“不過這種菜有個問題,就是溫泉的含硫量比較大,吃多了這種蔬菜會眼睛發紅。”
“當然還有和大棚異曲同工的暖房法,就是用大塊的琉璃蓋一個屋頂,這樣冬天也有比較新鮮的蔬菜吃。”
天幕外的古人覺得這兩個法子都不是普通人能辦成的,溫泉這種東西大部分都在深山裏,少部分在外麵的應該也被達官貴人占據了。
他們連邊都靠不上去。
琉璃這玩意就更不用說了,對他們來說一小塊就是傳家寶了。
大唐
李泰覺得這兩個法子不難啊,不過溫泉還得出宮,弄琉璃建暖房的連皇宮都不用出,直接讓身邊的太監去庫房找就行。
“我覺得後世那個暖房其實是用玻璃建的。”李承乾指了指天幕出現的模型,“外麵玻璃生產的怎麽樣了,能不能弄出大塊平整的。”
李泰搖了搖頭,他隻知道玻璃造出來了,具體什麽樣子他也去看過。
“哥,我叫你過來商量這個就是其次,主要是給你看看我發明的東西。”李泰拉著李承乾的手,“其實這個用來種菜,我覺得也不是不可以。”
“你?發明的?”李承乾有些驚訝,什麽他這個弟弟長腦子了。
看到李泰做出來的東西,李承乾更是驚訝的很,這是做了一個發電機啊。
“哥,你可是拿手試一試,真的有電呢,咱們兩個好好的想一想,怎麽用電來保持溫度,種菜吧。”
“好!”
……
“當然在古代也並不是隻有這兩個法子,比如清代的時候,南方粵省會把荔枝種在大花盆裏,然後用馬車往北運。”
“等到了北麵,荔枝差不多也成熟了。”
“這雖然不是什麽反季節水果,但是應該可以給你們一些啟發吧。”
清朝
康熙皇帝想了一下,覺得沒有什麽啟發,蔬菜和水果的成熟期又不同,要是蔬菜從南方運過來,那還成菜幹了啊。
至於像是後世那麽快捷,大清現在還沒有這麽厲害。
“工部的研究還一點進展都沒有嗎,這些人都是幹什麽吃的!”
“皇上,那些漢官談個詩書什麽頭頭是道,這些活他們不靈的,還是要咱們滿人才行!”一個王爺趁機說道。
“咱們八旗子弟……也就會提籠架鳥了,我看還是讓傳教士上吧……”
大明
朱厚照覺得這個法子有些太奢侈了,清朝的那些文官怎麽不開噴呢,難道到了清朝的時候,這些文官已經換了性子了。
到底靠的什麽呢。
……
“植物的生長主要靠的陽光,土壤和水,冬天蔬菜要是種植在屋子裏,陽光就少了很多,所以就有了玻璃陽光房。”
“那有沒有陽光需要少呢。”
“有,就是蒜黃,這東西不用陽光的照射,在大蒜種下去以後,可以直接用桶蓋上,按時澆水施肥,二十到二十五天就可以收獲了。”
“在古時候,可以用地窖加暖爐,溫度要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吧。”
大唐
李泰眼睛一亮,這個菜實在是太適合種植了,不過陽光房該建還是建,這個蒜黃也加快種植一下。
爭取能在一個月以後吃上。
“可是這個種出來怎麽吃呢。”李承乾有些忘記了以前的菜譜了,“和大蒜差不多吃法嗎。”
“我有菜譜!”
大清
其實這時候已經有冬天上市的蒜黃了,不過大部分都不知道怎麽種植的,所以隻能看著別人賺錢。
現在天幕既然把法子說出來了。
有不少有家底的願意嚐試一下,這要是種植成功了,也該他們發一筆財了!
“不知道冬天上市的黃瓜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我聽說要一兩銀子一根呢,這要是種出來了,那咱們還不發大財了。”
“肯定有法子,聽說還有小蘿卜苗呢,我覺得應該是用暖房吧。”
……
其他一些朝代的老百姓有些無奈了,這幾種方法都實在是太難了,他們普通老百姓根本沒什麽辦法啊。
什麽時候這些好東西也是為了達官貴人預備的。
身為公孫家族的庶子,公孫空的手裏還是稍微有些資本的,加上這時候大蒜剛剛傳進來,要是自己能夠種出蒜黃進獻上去。
那肯定會給自己一個官做的。
玻璃或者琉璃的暖房他無能為力,但是後麵提到的那種帶地下火龍的屋子,他可以讓匠人嚐試一下。
或者直接找墨家的人過來建造。
……
齊橙講完了這些以後,覺得一般的朝代都能種出幾樣東西的,因為咱們國家對於種植的天賦,那可是加滿點的。
前幾天他才看完了一個視頻,說法蘭西的一塊荒地被我國人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連當地的市長都誇這些人能幹。
用手機搜了一下發現,像是荒地這種常規的地方,已經體現不出咱們的實力了,有人在南極種菜。
連天上運行的天宮裏麵都種的菜。
“大漢 公孫空”
齊橙看了一眼係統裏麵的介紹,這位應該是公孫家族的一個不太得用的庶子,曆史上應該也沒有太大的貢獻。
“主播,我看你們的超市裏有很多的不同季節的蔬菜,都是怎麽種出來的,難道都要依靠你說的那個空調嗎。”
天幕外的百姓點點頭,民以食為天,他們也想在冬天多吃各種蔬菜。
“這麽反季節的蔬菜,全部都是塑料大棚的功勞。”齊橙笑了一聲,“當然塑料大棚也是不同的,那種安空調的隻是其中一種。”
齊橙也沒有再往下介紹,塑料這種東西對古人來說實在是太難了,估計他們連石油都未必能夠開采出來。
天幕外的眾人看著齊橙不具體介紹了,大部分也明白了,這是自己這邊又造不出來了,可是自己也想嚐嚐這種反季節蔬菜什麽味道。
有沒有什麽辦法啊。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有反季節的蔬菜,你們不知道可能是沒注意吧,古代反季節蔬菜有部分是種在溫泉附近。”
“利用溫泉的熱量。”
“不過這種菜有個問題,就是溫泉的含硫量比較大,吃多了這種蔬菜會眼睛發紅。”
“當然還有和大棚異曲同工的暖房法,就是用大塊的琉璃蓋一個屋頂,這樣冬天也有比較新鮮的蔬菜吃。”
天幕外的古人覺得這兩個法子都不是普通人能辦成的,溫泉這種東西大部分都在深山裏,少部分在外麵的應該也被達官貴人占據了。
他們連邊都靠不上去。
琉璃這玩意就更不用說了,對他們來說一小塊就是傳家寶了。
大唐
李泰覺得這兩個法子不難啊,不過溫泉還得出宮,弄琉璃建暖房的連皇宮都不用出,直接讓身邊的太監去庫房找就行。
“我覺得後世那個暖房其實是用玻璃建的。”李承乾指了指天幕出現的模型,“外麵玻璃生產的怎麽樣了,能不能弄出大塊平整的。”
李泰搖了搖頭,他隻知道玻璃造出來了,具體什麽樣子他也去看過。
“哥,我叫你過來商量這個就是其次,主要是給你看看我發明的東西。”李泰拉著李承乾的手,“其實這個用來種菜,我覺得也不是不可以。”
“你?發明的?”李承乾有些驚訝,什麽他這個弟弟長腦子了。
看到李泰做出來的東西,李承乾更是驚訝的很,這是做了一個發電機啊。
“哥,你可是拿手試一試,真的有電呢,咱們兩個好好的想一想,怎麽用電來保持溫度,種菜吧。”
“好!”
……
“當然在古代也並不是隻有這兩個法子,比如清代的時候,南方粵省會把荔枝種在大花盆裏,然後用馬車往北運。”
“等到了北麵,荔枝差不多也成熟了。”
“這雖然不是什麽反季節水果,但是應該可以給你們一些啟發吧。”
清朝
康熙皇帝想了一下,覺得沒有什麽啟發,蔬菜和水果的成熟期又不同,要是蔬菜從南方運過來,那還成菜幹了啊。
至於像是後世那麽快捷,大清現在還沒有這麽厲害。
“工部的研究還一點進展都沒有嗎,這些人都是幹什麽吃的!”
“皇上,那些漢官談個詩書什麽頭頭是道,這些活他們不靈的,還是要咱們滿人才行!”一個王爺趁機說道。
“咱們八旗子弟……也就會提籠架鳥了,我看還是讓傳教士上吧……”
大明
朱厚照覺得這個法子有些太奢侈了,清朝的那些文官怎麽不開噴呢,難道到了清朝的時候,這些文官已經換了性子了。
到底靠的什麽呢。
……
“植物的生長主要靠的陽光,土壤和水,冬天蔬菜要是種植在屋子裏,陽光就少了很多,所以就有了玻璃陽光房。”
“那有沒有陽光需要少呢。”
“有,就是蒜黃,這東西不用陽光的照射,在大蒜種下去以後,可以直接用桶蓋上,按時澆水施肥,二十到二十五天就可以收獲了。”
“在古時候,可以用地窖加暖爐,溫度要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吧。”
大唐
李泰眼睛一亮,這個菜實在是太適合種植了,不過陽光房該建還是建,這個蒜黃也加快種植一下。
爭取能在一個月以後吃上。
“可是這個種出來怎麽吃呢。”李承乾有些忘記了以前的菜譜了,“和大蒜差不多吃法嗎。”
“我有菜譜!”
大清
其實這時候已經有冬天上市的蒜黃了,不過大部分都不知道怎麽種植的,所以隻能看著別人賺錢。
現在天幕既然把法子說出來了。
有不少有家底的願意嚐試一下,這要是種植成功了,也該他們發一筆財了!
“不知道冬天上市的黃瓜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我聽說要一兩銀子一根呢,這要是種出來了,那咱們還不發大財了。”
“肯定有法子,聽說還有小蘿卜苗呢,我覺得應該是用暖房吧。”
……
其他一些朝代的老百姓有些無奈了,這幾種方法都實在是太難了,他們普通老百姓根本沒什麽辦法啊。
什麽時候這些好東西也是為了達官貴人預備的。
身為公孫家族的庶子,公孫空的手裏還是稍微有些資本的,加上這時候大蒜剛剛傳進來,要是自己能夠種出蒜黃進獻上去。
那肯定會給自己一個官做的。
玻璃或者琉璃的暖房他無能為力,但是後麵提到的那種帶地下火龍的屋子,他可以讓匠人嚐試一下。
或者直接找墨家的人過來建造。
……
齊橙講完了這些以後,覺得一般的朝代都能種出幾樣東西的,因為咱們國家對於種植的天賦,那可是加滿點的。
前幾天他才看完了一個視頻,說法蘭西的一塊荒地被我國人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連當地的市長都誇這些人能幹。
用手機搜了一下發現,像是荒地這種常規的地方,已經體現不出咱們的實力了,有人在南極種菜。
連天上運行的天宮裏麵都種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