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環形山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 作者:老木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外的這些人也早就看出來主播困了,看著天幕已經明顯的暗淡了許多,正打算收拾一下迴屋子裏的時候。
上麵再次出現了別的視頻。
雖然有些暗淡,但是也不耽誤觀看。
【大家都知道月球上麵有很多的環形山吧,但是你們知道這些環形山裏有五座是以咱們中國人命名的嗎。】
【下麵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第一位就是南北朝時期的祖衝之。】
天上的月亮是這麽坑坑窪窪的嗎?這上麵看樣子也沒有什麽桂花樹和玉兔啊,不過後世到底是怎麽看清楚月亮的。
能命名環形山,那代表後世認可他的功勞啊,所以這個祖衝之應該很厲害啊。
南北朝時期,一些知道祖衝之已經打算去拜訪一下了,還有人直接帶著孩子過去,說什麽都得讓祖衝之收下做弟子。
【對於祖衝之,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他在圓周率上的貢獻了吧,他是第一個把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七位的。】
【這裏要說一下,即使到了現在算圓周率用上了超級電腦,但是依然沒有算出來,當然如果圓周率不是無限不循環小數,那這個世界都得改變。】
【除了在圓周率上的貢獻,祖衝之還在天文,曆法,機械上有很大的貢獻,他還有一本書叫做綴術。】
【這本書一直傳到了唐朝,因為實在是太深奧了,慢慢的就失傳了,現在隻能在唐人的筆記中窺之一二。】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國際天文學家學會決定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衝之山。】
【我國的紫金山天文台也決定把一個小行星命名為祖衝之星。】
……
天幕外的人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星星,這就算是名垂千古了吧。
天文嗎,自己也開始研究!
其實天空中肉眼可見的星星都是恆星。
祖衝之看著天幕皺起了眉頭,自己的書竟然因為深奧而失傳了,看樣子要寫本更簡單一點了。可能自己覺得簡單的,其他人都覺得難吧。
大唐
李世民聽到這書在唐朝時候失傳了,整個都站了起來,不行!絕對不能允許!可以在宋元明清,不能在唐朝!
他記得綴術這本書是大唐的教材啊。
“讓李淳風把這本書吃透了,做出一些注釋,然後對感興趣的人免費分發。”李世民開口吩咐道,“再找一些對數術有天賦的入長安。”
……
【下麵我說的這位要比祖衝之還要早許多,他就是戰國時期魏國的石申。】
【大家對他可能不是特別的熟悉,這位在天文學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他著有《天文》八卷,裏麵詳細的介紹了121座的恆星方位。】
【後人把他的天文和甘德的星經合並,取名甘石星經,在唐宋時期還有流傳,到了現在隻有兩卷存世,但是依然為現在的天文星相學家看重。】
大秦
秦始皇嘴裏嘟囔著,為什麽不是秦國的人呢,要是秦國的人他立馬大肆宣揚,可惜現在六國餘孽還在呢。
“陛下,雖然石申早就去世了,但是他肯定有弟子什麽傳下來的,我看不如召幾個進鹹陽,出任欽天監的官員。”
“就這麽辦吧。”
大唐
李世民又趕緊吩咐人把書找出來,他決定把從秦漢之前的書都抄一遍,別說什麽書都是在唐宋失傳的。
他可是很支持這些東西的。
不管是數學還是天文。
大宋
“你們聽說過咱們大宋有這方麵的人才嗎。”趙匡胤歎了一口氣,經過五代十國,這些人才也是損失慘重啊。
“安排人手抄錄,咱們得給後世子孫留下一點東西。”
接著他要求趕緊培養一下這方麵的人才。
【第三位要介紹的這位,大家應該也很熟悉,就是東漢時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發明了地動儀的張衡。】
【當然張衡的科學成就不止這些,他還發現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繪製記錄了2500顆星星的星圖,發明了水運渾天儀。】
【所以被稱為科聖。】
【國際天文學家在月球命名了一座環形山,同時天空也有一座星星被稱為張衡星。】
大漢
劉邦高興的拍了一下桌子,馬上吩咐手下的把所有的老兄弟都叫過來,一塊吃狗肉慶祝一下這個事情。
這個是東漢時期的,說不定就是這些老兄弟的後人呢。
大清
乾隆皇帝詢問和珅,大清有沒有這方麵的人才啊,這都說了三個人了,和大清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臉上無光啊。
“皇上,這幾位都是秦漢時期的,後麵的唐宋不也沒有嗎。”和珅小心的迴答,“這天文方麵確實……”
“我大清以……趕緊找人去……派去和那些外國傳教士學習去。”
【第四位要說的是元代郭守敬,他是一位曆法家,數學家,水利學家。】
【他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授時曆,還製造了許多天文儀器,用來觀測天上的星體。京城附近有條通惠河,也是他主持修建的。】
【他不但命名了月球環形山和天上小行星,我國現在一個重大的科研天文望遠鏡被稱作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元朝
忽必烈可是那滿臉的驚喜啊,他原本以為這些榮譽肯定是秦漢唐宋的,沒想到他元代也有啊。而且這人他認識啊。
一定要重重的賞賜。
自己的元代總算是留下了好名聲啊。
“安排幾個蒙古子弟去和郭守敬學習一下,告訴他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我過幾個月要檢查,他們要是一點進步都沒有,就滾迴草原去。”
大明
朱元璋著急了,這馬上可就是最後一個了,不知道能不能盤點到明朝,要是隻是唐宋之前也就算了。
但是元代都有了,大明不能沒有啊。
看著下麵一個個飽讀詩書的文人,他又覺得肯定不會在這些人裏麵,他們沒有那麽聰明的腦子。
【最後一位其實有些特別,他是明朝初年的……】
這時候天幕突然完全的暗淡下去,這代表主播徹底的睡了過去。
朱元璋急的不行了,到底是誰啊,自己認不認識,主播你別睡覺啊,趕緊讓視頻播完,要不俺老朱好睡不著了。
上麵再次出現了別的視頻。
雖然有些暗淡,但是也不耽誤觀看。
【大家都知道月球上麵有很多的環形山吧,但是你們知道這些環形山裏有五座是以咱們中國人命名的嗎。】
【下麵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第一位就是南北朝時期的祖衝之。】
天上的月亮是這麽坑坑窪窪的嗎?這上麵看樣子也沒有什麽桂花樹和玉兔啊,不過後世到底是怎麽看清楚月亮的。
能命名環形山,那代表後世認可他的功勞啊,所以這個祖衝之應該很厲害啊。
南北朝時期,一些知道祖衝之已經打算去拜訪一下了,還有人直接帶著孩子過去,說什麽都得讓祖衝之收下做弟子。
【對於祖衝之,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他在圓周率上的貢獻了吧,他是第一個把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七位的。】
【這裏要說一下,即使到了現在算圓周率用上了超級電腦,但是依然沒有算出來,當然如果圓周率不是無限不循環小數,那這個世界都得改變。】
【除了在圓周率上的貢獻,祖衝之還在天文,曆法,機械上有很大的貢獻,他還有一本書叫做綴術。】
【這本書一直傳到了唐朝,因為實在是太深奧了,慢慢的就失傳了,現在隻能在唐人的筆記中窺之一二。】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國際天文學家學會決定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衝之山。】
【我國的紫金山天文台也決定把一個小行星命名為祖衝之星。】
……
天幕外的人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星星,這就算是名垂千古了吧。
天文嗎,自己也開始研究!
其實天空中肉眼可見的星星都是恆星。
祖衝之看著天幕皺起了眉頭,自己的書竟然因為深奧而失傳了,看樣子要寫本更簡單一點了。可能自己覺得簡單的,其他人都覺得難吧。
大唐
李世民聽到這書在唐朝時候失傳了,整個都站了起來,不行!絕對不能允許!可以在宋元明清,不能在唐朝!
他記得綴術這本書是大唐的教材啊。
“讓李淳風把這本書吃透了,做出一些注釋,然後對感興趣的人免費分發。”李世民開口吩咐道,“再找一些對數術有天賦的入長安。”
……
【下麵我說的這位要比祖衝之還要早許多,他就是戰國時期魏國的石申。】
【大家對他可能不是特別的熟悉,這位在天文學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他著有《天文》八卷,裏麵詳細的介紹了121座的恆星方位。】
【後人把他的天文和甘德的星經合並,取名甘石星經,在唐宋時期還有流傳,到了現在隻有兩卷存世,但是依然為現在的天文星相學家看重。】
大秦
秦始皇嘴裏嘟囔著,為什麽不是秦國的人呢,要是秦國的人他立馬大肆宣揚,可惜現在六國餘孽還在呢。
“陛下,雖然石申早就去世了,但是他肯定有弟子什麽傳下來的,我看不如召幾個進鹹陽,出任欽天監的官員。”
“就這麽辦吧。”
大唐
李世民又趕緊吩咐人把書找出來,他決定把從秦漢之前的書都抄一遍,別說什麽書都是在唐宋失傳的。
他可是很支持這些東西的。
不管是數學還是天文。
大宋
“你們聽說過咱們大宋有這方麵的人才嗎。”趙匡胤歎了一口氣,經過五代十國,這些人才也是損失慘重啊。
“安排人手抄錄,咱們得給後世子孫留下一點東西。”
接著他要求趕緊培養一下這方麵的人才。
【第三位要介紹的這位,大家應該也很熟悉,就是東漢時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發明了地動儀的張衡。】
【當然張衡的科學成就不止這些,他還發現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繪製記錄了2500顆星星的星圖,發明了水運渾天儀。】
【所以被稱為科聖。】
【國際天文學家在月球命名了一座環形山,同時天空也有一座星星被稱為張衡星。】
大漢
劉邦高興的拍了一下桌子,馬上吩咐手下的把所有的老兄弟都叫過來,一塊吃狗肉慶祝一下這個事情。
這個是東漢時期的,說不定就是這些老兄弟的後人呢。
大清
乾隆皇帝詢問和珅,大清有沒有這方麵的人才啊,這都說了三個人了,和大清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臉上無光啊。
“皇上,這幾位都是秦漢時期的,後麵的唐宋不也沒有嗎。”和珅小心的迴答,“這天文方麵確實……”
“我大清以……趕緊找人去……派去和那些外國傳教士學習去。”
【第四位要說的是元代郭守敬,他是一位曆法家,數學家,水利學家。】
【他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授時曆,還製造了許多天文儀器,用來觀測天上的星體。京城附近有條通惠河,也是他主持修建的。】
【他不但命名了月球環形山和天上小行星,我國現在一個重大的科研天文望遠鏡被稱作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元朝
忽必烈可是那滿臉的驚喜啊,他原本以為這些榮譽肯定是秦漢唐宋的,沒想到他元代也有啊。而且這人他認識啊。
一定要重重的賞賜。
自己的元代總算是留下了好名聲啊。
“安排幾個蒙古子弟去和郭守敬學習一下,告訴他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我過幾個月要檢查,他們要是一點進步都沒有,就滾迴草原去。”
大明
朱元璋著急了,這馬上可就是最後一個了,不知道能不能盤點到明朝,要是隻是唐宋之前也就算了。
但是元代都有了,大明不能沒有啊。
看著下麵一個個飽讀詩書的文人,他又覺得肯定不會在這些人裏麵,他們沒有那麽聰明的腦子。
【最後一位其實有些特別,他是明朝初年的……】
這時候天幕突然完全的暗淡下去,這代表主播徹底的睡了過去。
朱元璋急的不行了,到底是誰啊,自己認不認識,主播你別睡覺啊,趕緊讓視頻播完,要不俺老朱好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