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驚天猛料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 作者:老木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天晚上他們三個玩到了很晚才迴家,周錄的船這幾天正在保養,所以他才有空過來找齊橙玩。
而齊橙還在十一假期裏呢,所以熬夜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麽,最多早晨多睡一會兒就行了。
九點多起床以後,齊橙稍微收拾了一下就讓係統趕緊抽人吧,解答完了後,他還想出門去別的地方玩呢。
“宋朝趙德芳。”
趙匡胤高興的拍了一下桌子,雖然自己沒有搶到,但是自己兒子搶到也可以,何況他現在就在自己身邊呢。
“問問,為什麽是你二叔領兵北伐!”
趙德芳暗暗的撇了一下嘴,他這個爹實在是有點霸道,也不問問自己的問題是什麽。
他想問一下還有沒有和香水,肥皂差不多的東西了,皇位肯定是大哥趙德昭的,自己可以弄這些東西往外賣賺錢。
等問完了以後,他就讓父皇稍微的“賠”一點錢給自己。
“你們這一段的曆史撲朔迷離啊,我先說一句,有個金匱之盟的東西你聽說過嗎。”齊橙頓了一下,“估計是肯定沒有,要不然你們也不會問這個問題。”
我去!有大瓜!
宋朝之後的朝代已經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但是宋朝之前的都瞪大了眼睛,打算好好的吃個瓜。
“所謂的金匱之盟是指當年杜太後病重的時候,有感於五代時主弱臣強,召當時的宰相趙普記錄,要求你父親把皇位傳給趙光義,之後再傳給趙光美,等趙光美死了以後,再把皇位傳給趙德昭。”
“這……”
趙德昭和趙德昭一起把目光看向趙匡胤,到底有沒有這個什麽金匱之盟啊,當時訂下這個盟約的時候,為什麽不叫自己過去。
難道覺得自己是小孩子,不能參與大人之間的事情。
可這是關於皇位傳承的!
宋朝之前的朝代都大吃一驚,這皇位還能這麽傳承嗎,趙匡胤也是一位開國皇帝,他的政治智商不可能這麽弱。
要是這麽傳承,那他兩個兒子還能有命,他們從今以後就倒著寫字。
……
趙匡胤氣的拍了一下桌子,從他知道趙光義北伐的時候他就想過,但是他沒想到趙光義敢這麽下作。
竟然編排出這麽一個謊言。
他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好,要是真有這麽一個金匱之盟的東西,他一定在死之前把趙光義和趙光美帶走。
看了看下麵裝成透明人的趙普,趙匡胤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現在就想知道自己這個二弟有沒有良心。
要是缺少良心的話,他就把趙普的心安在趙光義身上。
“眾臣聽好了,根本沒有什麽金匱之盟,以後誰要是再提起這個話題,一律誅三族!”趙匡胤大聲的喊道,“去把晉王趙光義帶過來!”
……
“除了金匱之盟外,還有一個謎案就是斧光燭影了。”齊橙找了一下資料,“當時是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趙匡胤當時大病,單獨召趙光義說事。”
“有宮人看到趙光義離席退避,趙匡胤用柱斧戳地,大喊好做,好做。在十一月的時候,趙匡胤就去世了。”
“趙光義除了高粱河車神的綽號,還有一個絕命毒師的綽號,所以有人覺得是他下毒毒死了趙匡胤,也有人覺得是趙匡胤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特意召他要把皇位傳給他。”
“我個人是偏向第一種的,因為十一月趙匡胤去世以後,宋皇後安排王繼恩召趙德昭入宮,結果來的是趙光義。”
“宋皇後知道大勢已去,隻能低頭希望保幾個孩子的命,趙光義迴答:同富貴,勿相憂。”
“這代表他在皇宮裏麵是有準備的,這種準備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
趙匡胤的臉都黑了,他沒想到啊老二的心竟然這麽狠,為了皇位給自己的親哥哥下毒啊。什麽金匱之盟,主弱臣強!
自己死的那時候,趙德昭已經二十多歲了,怎麽也不能說出一個小吧!
“晉王還沒有過來嗎,把王繼恩這個狗賊拖下去,背主之賊,亂棍打死他!不!等晉王過來的,我讓他們兩個自相殘殺!”
……
天幕前的古人已經可以想象趙匡胤能發多大的火了,估計趙光義那是必死無疑的。
臨近宋朝的幾個小政權也鬆了一口氣,這個趙光義趕緊死了吧,他那個絕命毒師的稱號肯定不是因為這個疑案。
所以怎麽來的已經能夠想出來了,肯定是拿自己這些人的血染出來的。
知道打不過大宋,可是他們也不想被毒死。
“我再說說你們兩個的結局吧,之前我已經說過趙光義當了高粱河車神,其實在前麵還有一段,就是他帶兵幹掉了北漢,拿下了太原城。”
“之後他也沒有犒賞三軍,直接帶人去幹大遼,就有了這場高粱河大敗。”
“迴到了汴梁以後,趙德昭上奏,雖然高粱河失敗了,但是也打下了太原,是不是應該把給軍中的犒賞發下去。”
“但是趙光義直接迴趙德昭: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
趙德昭驚懼之下,直接自刎而亡。
幾年以後,趙德芳也暴病而亡。再往後齊王趙光美被貶為涪陵縣公。
趙光義最後傳位給了他的第三子。
……
宋之前的古人並沒有特別驚訝,他們早就想到了這個結果,不管金匱之盟是真是假,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就是人性。
不會因為什麽盟約而改變。
趙匡胤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今天他非把老二活活打死不可,要不然自己得氣死!
“這事情還沒有完呢,之前我們說過南宋高宗無子的事情,當時有大臣上奏,希望能把皇位重新傳到太祖趙匡胤這一脈。”
“當時也確實沒幾個宗親了,所以趙構不知道從哪裏扒拉出兩個太祖後人,並從裏麵選出一位,就是後來的宋孝宗。”
“所以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北宋的時候除了太祖都是太宗一脈,南宋除了開頭的高宗都是太祖一脈的。”
……
“報!”一個身穿鎧甲的將軍進來,“晉王拒捕,並帶著府裏的兵馬朝著皇宮來了。”
而齊橙還在十一假期裏呢,所以熬夜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麽,最多早晨多睡一會兒就行了。
九點多起床以後,齊橙稍微收拾了一下就讓係統趕緊抽人吧,解答完了後,他還想出門去別的地方玩呢。
“宋朝趙德芳。”
趙匡胤高興的拍了一下桌子,雖然自己沒有搶到,但是自己兒子搶到也可以,何況他現在就在自己身邊呢。
“問問,為什麽是你二叔領兵北伐!”
趙德芳暗暗的撇了一下嘴,他這個爹實在是有點霸道,也不問問自己的問題是什麽。
他想問一下還有沒有和香水,肥皂差不多的東西了,皇位肯定是大哥趙德昭的,自己可以弄這些東西往外賣賺錢。
等問完了以後,他就讓父皇稍微的“賠”一點錢給自己。
“你們這一段的曆史撲朔迷離啊,我先說一句,有個金匱之盟的東西你聽說過嗎。”齊橙頓了一下,“估計是肯定沒有,要不然你們也不會問這個問題。”
我去!有大瓜!
宋朝之後的朝代已經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但是宋朝之前的都瞪大了眼睛,打算好好的吃個瓜。
“所謂的金匱之盟是指當年杜太後病重的時候,有感於五代時主弱臣強,召當時的宰相趙普記錄,要求你父親把皇位傳給趙光義,之後再傳給趙光美,等趙光美死了以後,再把皇位傳給趙德昭。”
“這……”
趙德昭和趙德昭一起把目光看向趙匡胤,到底有沒有這個什麽金匱之盟啊,當時訂下這個盟約的時候,為什麽不叫自己過去。
難道覺得自己是小孩子,不能參與大人之間的事情。
可這是關於皇位傳承的!
宋朝之前的朝代都大吃一驚,這皇位還能這麽傳承嗎,趙匡胤也是一位開國皇帝,他的政治智商不可能這麽弱。
要是這麽傳承,那他兩個兒子還能有命,他們從今以後就倒著寫字。
……
趙匡胤氣的拍了一下桌子,從他知道趙光義北伐的時候他就想過,但是他沒想到趙光義敢這麽下作。
竟然編排出這麽一個謊言。
他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好,要是真有這麽一個金匱之盟的東西,他一定在死之前把趙光義和趙光美帶走。
看了看下麵裝成透明人的趙普,趙匡胤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現在就想知道自己這個二弟有沒有良心。
要是缺少良心的話,他就把趙普的心安在趙光義身上。
“眾臣聽好了,根本沒有什麽金匱之盟,以後誰要是再提起這個話題,一律誅三族!”趙匡胤大聲的喊道,“去把晉王趙光義帶過來!”
……
“除了金匱之盟外,還有一個謎案就是斧光燭影了。”齊橙找了一下資料,“當時是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趙匡胤當時大病,單獨召趙光義說事。”
“有宮人看到趙光義離席退避,趙匡胤用柱斧戳地,大喊好做,好做。在十一月的時候,趙匡胤就去世了。”
“趙光義除了高粱河車神的綽號,還有一個絕命毒師的綽號,所以有人覺得是他下毒毒死了趙匡胤,也有人覺得是趙匡胤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特意召他要把皇位傳給他。”
“我個人是偏向第一種的,因為十一月趙匡胤去世以後,宋皇後安排王繼恩召趙德昭入宮,結果來的是趙光義。”
“宋皇後知道大勢已去,隻能低頭希望保幾個孩子的命,趙光義迴答:同富貴,勿相憂。”
“這代表他在皇宮裏麵是有準備的,這種準備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
趙匡胤的臉都黑了,他沒想到啊老二的心竟然這麽狠,為了皇位給自己的親哥哥下毒啊。什麽金匱之盟,主弱臣強!
自己死的那時候,趙德昭已經二十多歲了,怎麽也不能說出一個小吧!
“晉王還沒有過來嗎,把王繼恩這個狗賊拖下去,背主之賊,亂棍打死他!不!等晉王過來的,我讓他們兩個自相殘殺!”
……
天幕前的古人已經可以想象趙匡胤能發多大的火了,估計趙光義那是必死無疑的。
臨近宋朝的幾個小政權也鬆了一口氣,這個趙光義趕緊死了吧,他那個絕命毒師的稱號肯定不是因為這個疑案。
所以怎麽來的已經能夠想出來了,肯定是拿自己這些人的血染出來的。
知道打不過大宋,可是他們也不想被毒死。
“我再說說你們兩個的結局吧,之前我已經說過趙光義當了高粱河車神,其實在前麵還有一段,就是他帶兵幹掉了北漢,拿下了太原城。”
“之後他也沒有犒賞三軍,直接帶人去幹大遼,就有了這場高粱河大敗。”
“迴到了汴梁以後,趙德昭上奏,雖然高粱河失敗了,但是也打下了太原,是不是應該把給軍中的犒賞發下去。”
“但是趙光義直接迴趙德昭: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
趙德昭驚懼之下,直接自刎而亡。
幾年以後,趙德芳也暴病而亡。再往後齊王趙光美被貶為涪陵縣公。
趙光義最後傳位給了他的第三子。
……
宋之前的古人並沒有特別驚訝,他們早就想到了這個結果,不管金匱之盟是真是假,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就是人性。
不會因為什麽盟約而改變。
趙匡胤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今天他非把老二活活打死不可,要不然自己得氣死!
“這事情還沒有完呢,之前我們說過南宋高宗無子的事情,當時有大臣上奏,希望能把皇位重新傳到太祖趙匡胤這一脈。”
“當時也確實沒幾個宗親了,所以趙構不知道從哪裏扒拉出兩個太祖後人,並從裏麵選出一位,就是後來的宋孝宗。”
“所以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北宋的時候除了太祖都是太宗一脈,南宋除了開頭的高宗都是太祖一脈的。”
……
“報!”一個身穿鎧甲的將軍進來,“晉王拒捕,並帶著府裏的兵馬朝著皇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