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子弟在看到李白的遭遇後,也是心有戚戚,想要做官哪有這麽容易啊,不把權貴的門檻踏破了,恐怕人家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李白被拒絕以後,去了黃鶴樓裏飲酒作樂,當他趁著酒意想要題詩的時候,卻發現了崔顥已經題了一首。】


    【一時之間也無法提出比崔顥更好的了。】


    《李白可比崔顥有名多了啊,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那鳳凰台上鳳凰遊,就是模仿的這首吧。》


    《為什麽崔顥的其他詩沒流傳下來。》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這時候的人才怎麽那麽多啊,不管是寒門還是五姓七望,都有不錯的人才出現。


    “這首登黃鶴樓寫的真好啊,不知道我現在的大唐有沒有能夠匹敵的。”李世民開口問道,“諸位有沒有收到好的行卷。”


    幾位大臣搖了搖頭。


    “皇上,看天幕上說崔顥的隻有幾首詩流傳到了後世,所以這時候即使有,也未必能流傳下去,所以不如等有機會問問後世這位主播。”


    李世民點點頭,他還得問問安史之亂是怎麽迴事,這麽多的人才怎麽會發生動亂呢,這社會看起來挺安定的。


    【李白二人在洞庭湖畔告別,一人去了揚州,一人去了長安。】


    【而高適到了長安才發現,渤海高家已經不行了,他去找高家的故舊,一處處都吃了閉門羹。】


    【隻有愛才的岐王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在宴會裏舞槍,希望能夠入了玉真公主的眼,能夠被推薦。】


    【高適沒得到青睞,卻認識另外一位好友杜甫。】


    看到長安的一刹那,大唐所有的人都激動異常,想不到後世的人能夠在電影中複現出來,看起來真的好壯觀。


    高士廉恭喜完了皇上以後,獨自坐在那裏喝酒,他可是當今皇後的舅舅啊,在朝廷裏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雖然和高侃的關係已經不是很近了,但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高字,怎麽到了高侃的孫子輩,就敗落成這個樣子。


    電影裏怎麽不演出到底是哪幾家,要不然他非去問問不可。


    而這時候的高侃氣的都拍了桌子了,他現在雖然還算不上什麽重臣,但是在皇帝麵前還是很有麵子的。


    結果自己的兒子隻是一個普通的邊疆小官,還遠在韶郡,那裏可是犯事的官員發配所在,到了孫子這輩,竟然連人家的門都進不去了。


    簡直是豈有此理。


    他在心裏暗暗的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結交幾個好朋友,說什麽都不能讓自己的兒孫吃這樣的苦。


    ……


    李隆基皺著眉頭看著天幕,電影上出現的這些人他大都聽說過的,既然能在後世留下名號,那這些人肯定有能力。


    王昌齡被自己貶到了龍標,是不是讓他迴來一趟啊,還有那個杜甫,現在應該還在四處求官吧。


    而李隆基的貼身太監高力士滿臉的陰沉,電影裏說自己失勢了。李輔國你小子等著吧,看老子怎麽收拾你。


    唯一樂嗬的就是岐王了,天幕裏都說自己愛才了,這下自己的名聲肯定傳遍了天下,皇兄不會嫉妒我吧。


    【在長安碰壁的高適,轉變了自己的想法,要先去外郡打響自己的名聲。】


    【到了揚州以後,他又見到了千金買笑的李白,也見到畫聖吳道子和劍聖裴旻,最後還和裴十二交手。】


    【同時也明白大家為什麽放浪形骸,宰相李林甫這個人重用外族將領,不重視漢族的世家。】


    《劍聖裴旻,畫聖吳道子,草聖張旭,這宴會的水平很高啊。》


    《裴十二是女的。》


    《我們河東裴氏的驕傲。》


    《李林甫,口蜜腹劍啊,也是杜甫的一生之敵。》


    李世民一方麵羨慕當時怎麽有那麽多人才,一方麵又為這麽多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憤怒,特別這個李林甫,彈幕上都說他是一個壞人啊。


    自己這個後人,沒有識人之明啊!


    “諸位,我打算成立一個專門招攬人才的機構,不論是什麽出身,隻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去。你們知道有什麽人才,盡管推薦進去。”


    “現在來說應該是懂各種機械的優先,還有水利,醫藥的都願需要!”


    高侃在家裏眉頭緊皺,自己的孫子竟然打不過一個女人,河東裴家是吧,有機會自己去領教一下。


    高家槍法絕對厲害。


    ……


    武則天和上官婉兒一起看著天幕,電影裏的這些人物離她很近,像是裏麵的畫聖吳道子,現在也很出名。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就是在李隆基之時發生的。


    打擊世家大族沒錯,但是絕對不能通過這種手段,這樣會讓下層的人才無法得到朝廷的運用,長此以往下麵的人會心生不滿。


    像是電影的裴旻,雖然他沒做什麽,但是一個將軍絕對不應該這樣的。


    “這個李林甫是個奸相。”


    “現在他應該已經出生了,查查是誰家的子弟,如果已經出仕了,就打發到嶺南,如果還沒有就不準錄用。”


    武則天眯著眼睛,繼續說道:“上麵說這個高適的父親是個人才,調到北麵應對突厥吧,至於外族將軍的事……”


    從唐太宗的時候就有不少的外族將軍,這些人的手裏都是有兵的,如果貿然的收兵權,恐怕會引起動亂的。


    “召狄仁傑入宮。”


    ……


    李隆基的唿吸都急促起來,李林甫在後世的評價竟然是一個奸相,這麽多的人才不得重用,和他有很大的關係?


    還有外族將軍,現在確實是不少啊,像高仙芝,安祿山還有突厥的一些降將,現在都得到了重用。


    漢族的將軍確實少了。


    “安史之亂?”


    李隆基突然睜大了眼睛,這安史之亂不會和安祿山有關係吧,他可是貴妃的幹兒子啊,自己對他也很好。


    他怎麽能造反呢。


    在宮殿裏來迴的踱步,李隆基的智商終於上線了,他一方麵傳禦林軍把安祿山的府邸圍了,一方麵八百裏加急傳旨軍隊守住各大隘口。


    同時心裏琢磨讓哪位將軍去河北收了安祿山的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頭並收藏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