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蒸汽機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 作者:老木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玩了一會兒遊戲,齊橙慢慢的睡了過去,天幕也變得漆黑,一直到了晚上六點多還沒有出現光亮,這讓等著的人有些著急了。
前幾天這個時候應該抽人了啊。
一直到了晚上八點多,齊橙才迷迷糊糊的從床上爬起來,隨便找了點東西吃,他就讓係統開始抽人吧。
弄完了他還想繼續睡。
“大唐長孫無忌。”
被抽中的長孫無忌也是一驚,看著天幕上齊橙已經開始查資料了,他心裏也有些迷茫了,要不要詢問一下自己家的事。
或者是大唐後來的曆史。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長孫無忌開口問道:“主播,你上午說在清朝時有個什麽蒸汽機汽車,不知道在唐朝能不能造出來,還是依然受困於材料和燃料。”
對車感興趣的古人目光灼灼的盯著天幕,希望齊橙能夠解答的清楚一點。
又是關於科技的問題。
齊橙看了一眼找的唐朝的曆史資料,解釋道:“我說的材料和燃料,是指的我這個車,要是蒸汽機汽車……”
“其實你們不用一心想弄汽車,要是能把蒸汽機搓出來,它比汽車了一下有用多了,畢竟它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征。”
長孫無忌有些看了一眼李世民,畢竟這裏麵有革命這個詞。
“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這個蒸汽機應該是挺厲害的,要是我大唐能夠做出來,那應該能夠輕鬆碾壓周圍的勢力。”
李世民讓所有人都看好了,誰要是能夠做出來,他一定重重有賞。
齊橙繼續說道:“蒸汽機的燃料挺簡單的,用煤炭就可以了,唐朝的時候應該無法挖地下的煤炭,但是有些露天的煤礦可以開采。”
“不過裏麵還需要一些密封件,這個對你們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橡膠樹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你們的航海技術不太夠。”
“不過我看資料,有一種橡膠草可以替代,它主要分布在西域一帶,天山附近應該也有,你們可以試一試。”
齊橙給他們找了幾個蒸汽機的視頻放了一下,又把裏麵完整的圖紙放了出來,相信古代的聰明人是能夠看明白的。
李世民問下麵的人看明白了嗎,這蒸汽機真的這麽厲害嗎?
幾位醉心文學的大臣當然看不太懂,不過大唐人才濟濟,還是有幾個人明白是怎麽迴事,這蒸汽機確實厲害,可以代替人工作。
“聖上,如果有些蒸汽機以後,就可以讓它做一些人力難以完成的工作,而且最早的火車也是蒸汽機的。”
“以後往邊境調兵就輕鬆多了。”
李世民點點頭,讓長孫無忌召集人手,想辦法把製造出來。
大宋
經過了斧光燭影,已經坐上了皇位的趙二,對蒸汽機也很有興趣,但是上麵提到的一些材料,他根本沒法獲得。
天山那一帶確實是大唐的領土,但是離大宋的地盤可有些遠,至於去東南亞帶找橡膠樹,也是困難重重。
不過這蒸汽機一定要開發出來。
他就不信本土沒有合適的密封件。
“下旨讓全國的能工巧匠過來,能製造出來蒸汽機,我賞他萬兩白銀。”
大明
朱棣對蒸汽機那是誌在必得,因為外國發明蒸汽機,距離他不過幾百年的時間,這一段時間鄭和已經把西方的一些資料送了迴來。
他覺得現在西方的科技,還是有些落後大明的。
而且為了以後的發展,他特意讓鄭和聯係,看看能不能招一些外國的科學家迴來,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父皇,這蒸汽機的作用很大,不過天幕上的資料裏,也提到了用水驅動的機械,我看這個是比較容易的,不如讓工匠趕造一批。”
朱棣是想一步到位的,不過既然太子提出來了,他還是同意了。
朱高熾把記錄下來的資料仔細的看了一下,讓手下的人趕緊找個地方,一兩個月內就得把這個東西造出來。
到時候把老二老三比下去。
大清
乾隆又摔了手裏的杯子,因為天幕上的資料幾次都提起了他不重視科技,才有了清朝末年的屈辱。
還提了西方的使節帶著蒸汽機和鍾表過來,他對這些沒興趣,反而對人家下不下跪很有興趣。
但是引進西方的科技,老百姓肯定會知道很多事情的,這不是打擊他們大清的基礎嗎,到時候漢人肯定會造反的。
朝堂上麵也別想安穩了。
“該死!”乾隆又扔了一個琺琅彩的罐子,“這些大臣還沒有商量完成嗎,一天天的就知道喝茶,再沒有章程,他們一輩子都別想喝茶了。”
內閣的大學士商量了很久,最後誰都不敢自專,隻能上奏伏惟聖裁。
乾隆氣的不行了,但是他也不敢就這麽同意啊。
“派人去問一下價格吧。”
就在這幾大朝代忙活的時候,秦朝的墨家弟子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看完了齊橙提供的資料片,表示齊橙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別說是齊橙現在那車,就是這個蒸汽機他們都弄不出來。
“師兄,這天山在什麽地方啊,那個橡膠草看著和咱們這裏的蒲公英沒什麽兩樣啊,為什麽咱們這裏這個蒲公英不行。”
“天山遠在西域,我看還是去東南亞那邊找橡膠樹比較靠譜,聽說已經造出來能夠出海的船隻了。”
墨壁仔細的研究著畫下來的圖紙,這玩意看著還是挺簡單的,但是造就不是那麽迴事了。
“我已經和矩子說好了,過幾天就和別的派別組成聯合考察隊,去西域尋找橡膠草和其他的物種。”
“東南亞那邊有嶺南軍團行動。”
齊橙去廚房找了一塊點心吃的,心裏琢磨哪個朝代能夠順利的製造出來蒸汽機,理論上來說明朝是最有可能的。
又找了幾份蒸汽機的資料播放,齊橙也慢慢的睡了過去。夢中各朝代都製造出了蒸汽機,接著一條條的鐵路慢慢建設出來。
各種武器裝備也不斷的推陳出新。
從歐洲過來的列強在東南亞被一頓收拾,百年屈辱就此煙消雲散。
前幾天這個時候應該抽人了啊。
一直到了晚上八點多,齊橙才迷迷糊糊的從床上爬起來,隨便找了點東西吃,他就讓係統開始抽人吧。
弄完了他還想繼續睡。
“大唐長孫無忌。”
被抽中的長孫無忌也是一驚,看著天幕上齊橙已經開始查資料了,他心裏也有些迷茫了,要不要詢問一下自己家的事。
或者是大唐後來的曆史。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長孫無忌開口問道:“主播,你上午說在清朝時有個什麽蒸汽機汽車,不知道在唐朝能不能造出來,還是依然受困於材料和燃料。”
對車感興趣的古人目光灼灼的盯著天幕,希望齊橙能夠解答的清楚一點。
又是關於科技的問題。
齊橙看了一眼找的唐朝的曆史資料,解釋道:“我說的材料和燃料,是指的我這個車,要是蒸汽機汽車……”
“其實你們不用一心想弄汽車,要是能把蒸汽機搓出來,它比汽車了一下有用多了,畢竟它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征。”
長孫無忌有些看了一眼李世民,畢竟這裏麵有革命這個詞。
“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這個蒸汽機應該是挺厲害的,要是我大唐能夠做出來,那應該能夠輕鬆碾壓周圍的勢力。”
李世民讓所有人都看好了,誰要是能夠做出來,他一定重重有賞。
齊橙繼續說道:“蒸汽機的燃料挺簡單的,用煤炭就可以了,唐朝的時候應該無法挖地下的煤炭,但是有些露天的煤礦可以開采。”
“不過裏麵還需要一些密封件,這個對你們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橡膠樹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你們的航海技術不太夠。”
“不過我看資料,有一種橡膠草可以替代,它主要分布在西域一帶,天山附近應該也有,你們可以試一試。”
齊橙給他們找了幾個蒸汽機的視頻放了一下,又把裏麵完整的圖紙放了出來,相信古代的聰明人是能夠看明白的。
李世民問下麵的人看明白了嗎,這蒸汽機真的這麽厲害嗎?
幾位醉心文學的大臣當然看不太懂,不過大唐人才濟濟,還是有幾個人明白是怎麽迴事,這蒸汽機確實厲害,可以代替人工作。
“聖上,如果有些蒸汽機以後,就可以讓它做一些人力難以完成的工作,而且最早的火車也是蒸汽機的。”
“以後往邊境調兵就輕鬆多了。”
李世民點點頭,讓長孫無忌召集人手,想辦法把製造出來。
大宋
經過了斧光燭影,已經坐上了皇位的趙二,對蒸汽機也很有興趣,但是上麵提到的一些材料,他根本沒法獲得。
天山那一帶確實是大唐的領土,但是離大宋的地盤可有些遠,至於去東南亞帶找橡膠樹,也是困難重重。
不過這蒸汽機一定要開發出來。
他就不信本土沒有合適的密封件。
“下旨讓全國的能工巧匠過來,能製造出來蒸汽機,我賞他萬兩白銀。”
大明
朱棣對蒸汽機那是誌在必得,因為外國發明蒸汽機,距離他不過幾百年的時間,這一段時間鄭和已經把西方的一些資料送了迴來。
他覺得現在西方的科技,還是有些落後大明的。
而且為了以後的發展,他特意讓鄭和聯係,看看能不能招一些外國的科學家迴來,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父皇,這蒸汽機的作用很大,不過天幕上的資料裏,也提到了用水驅動的機械,我看這個是比較容易的,不如讓工匠趕造一批。”
朱棣是想一步到位的,不過既然太子提出來了,他還是同意了。
朱高熾把記錄下來的資料仔細的看了一下,讓手下的人趕緊找個地方,一兩個月內就得把這個東西造出來。
到時候把老二老三比下去。
大清
乾隆又摔了手裏的杯子,因為天幕上的資料幾次都提起了他不重視科技,才有了清朝末年的屈辱。
還提了西方的使節帶著蒸汽機和鍾表過來,他對這些沒興趣,反而對人家下不下跪很有興趣。
但是引進西方的科技,老百姓肯定會知道很多事情的,這不是打擊他們大清的基礎嗎,到時候漢人肯定會造反的。
朝堂上麵也別想安穩了。
“該死!”乾隆又扔了一個琺琅彩的罐子,“這些大臣還沒有商量完成嗎,一天天的就知道喝茶,再沒有章程,他們一輩子都別想喝茶了。”
內閣的大學士商量了很久,最後誰都不敢自專,隻能上奏伏惟聖裁。
乾隆氣的不行了,但是他也不敢就這麽同意啊。
“派人去問一下價格吧。”
就在這幾大朝代忙活的時候,秦朝的墨家弟子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看完了齊橙提供的資料片,表示齊橙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別說是齊橙現在那車,就是這個蒸汽機他們都弄不出來。
“師兄,這天山在什麽地方啊,那個橡膠草看著和咱們這裏的蒲公英沒什麽兩樣啊,為什麽咱們這裏這個蒲公英不行。”
“天山遠在西域,我看還是去東南亞那邊找橡膠樹比較靠譜,聽說已經造出來能夠出海的船隻了。”
墨壁仔細的研究著畫下來的圖紙,這玩意看著還是挺簡單的,但是造就不是那麽迴事了。
“我已經和矩子說好了,過幾天就和別的派別組成聯合考察隊,去西域尋找橡膠草和其他的物種。”
“東南亞那邊有嶺南軍團行動。”
齊橙去廚房找了一塊點心吃的,心裏琢磨哪個朝代能夠順利的製造出來蒸汽機,理論上來說明朝是最有可能的。
又找了幾份蒸汽機的資料播放,齊橙也慢慢的睡了過去。夢中各朝代都製造出了蒸汽機,接著一條條的鐵路慢慢建設出來。
各種武器裝備也不斷的推陳出新。
從歐洲過來的列強在東南亞被一頓收拾,百年屈辱就此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