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破解之法?”
作為一個老人,還是不忍心看著一個年紀輕輕的小輩就這麽被這些無恥的人算計來算計去,老國公今天晚上第一次開口,尋求這位張宰相的幫助。
張居正搖了搖頭,一臉地無奈,“晁錯的性格老國公又不是不知道,我今天能夠壓下折子沒有交到陛下那裏,已經是犯了忌諱,更何況,那些慘死的邊境村民就不是大明的百姓了,所以於情於理,明天我就會將折子遞上去,調查結果在三教辯論之後出來。”老國公神情落寞,作為一個多年看慣了生死的老家夥,本就應該進棺材的他,於心不忍。
“到時候?”
張居正心情不算太好,幾個人將陰謀擺到了台麵上,讓他這個當朝首輔有些難堪,“放心,如果晁錯想活著,我盡力,不過老國公,當年你春秋之中光是你親手屠戮的大族就不下二十個,今日怎麽就想著殺死點人。”
老國公也不反駁,也不惱怒,隻是下意識想轉動手裏的佛珠,卻發現此行出來,佛珠被自己留在了府裏。
“老了,近幾年天天做夢,那些個春秋之中死在我手裏的人,老的,小的,少的都來過我夢裏,每個人都拿著刀,身上的鮮血還在流著,就要朝我索命。”
“倒是你,還未來得及恭喜你找迴丟失已久的閨女,要不我們結個親家?”
張居正拚命地搖頭,這種事打死也做不得,一個武將的半壁江山,一個位極人臣之首的宰相,敢聯姻,那張居正就可以想象一下明皇一定會開開心心地寫下聖旨,第二天就會帶著禦林軍將自己的府邸包圍,詔獄就會多出一個自己的房間。
徐天德哪裏會不知道這種事情,所以剛剛一說,不過是玩笑。
街角處,一家酒館之中,搖搖晃晃走出三個人,三個人醉醺醺走在街道上,向著這邊走來。坐在石橋之上的張居正不由得皺了皺眉。
“不是清街了嗎,怎麽還會有人?”
老國公遠遠看了一眼,便知道了緣由,“那是燕王府下的產業,這三人可能也是在你清街之前就留在那裏,喝酒的客人。”
這番話打消了想要問罪禦林軍的張居正,他與老國公都沒有說話,反而是看著走向這裏的三個人,就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當年先生門下一共三個,自己,那個一生就喜歡與書為伴的楊溥,還有那個同樣姓楊的楊榮。
其中就屬楊溥的酒量最差,所以平
日裏三人一起喝酒的時候,往往都是自己與楊榮將他抬迴去。
上次喝酒是什麽時候來的?
好像還是隆慶初年的時候,當時為了恭賀當今皇上成為天子,皇上賞賜自己十壇禦酒萬年春。楊榮不知道從哪裏聽說此事,拉著當時還在編撰新曆的楊溥,兩個人連個仆人都沒帶,門也不敲,就進了宰相府,拉著批改官文的自己,直奔宰相府藏酒的地方,三人喝了個大醉,最後還是自己兒子將他們三個人抬迴屋裏的。
街上的三人正是王逸,馬順與李源。他們三個從正午喝到傍晚,從清醒喝到大醉。三人見到天色已晚,告別了酒館老板,就踏上了會子午巷的路。
王逸扶著酒量不好,酒品也差的李源,馬順倒是還好,可以自己走路。王逸一手扶著醉醺醺的李源,另一隻手伸進衣服裏,抓出一把花生,扔到嘴裏。一旁的馬順手裏提著剛剛沒有喝完的酒壺,三人很快就來到了石橋邊。
王逸那裏會認識張居正與徐天德,倒是馬順瞧著張居正與徐天德有些眼熟,但是實在想不起來在哪見過了。
扶著李源的王逸臉色通紅,帶著幾分的酒氣,好心地問道:“兩位可是迷路了,需要幫助嗎?”
老國公哈哈一笑,心裏有些開心,“小朋友還是先管管你身邊的兩個朋友吧。”
張居正則是一幕老樣子,沒有開口。王逸撓了撓頭,看著兩個人也不像是有事情的人,就告辭離去,同時還拉著非要跳下去遊泳的馬順。
張居正望著王逸離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水麵上泛起的波瀾,神情有些恍惚,倒是一旁的老國公先開口了,“這三人認識嗎?”
張居正長長歎了一口氣,“那個醉倒不行的年輕人老國公也認識,李源,咱們那個燕王的世子殿下,一旁的光頭胖子,是錦衣衛的馬順,平日裏沒少在長安城露麵,那個還有些清醒的應該是前些時日在長安城小有名氣的錦衣衛詔獄首座,王逸。”
老國公嘿嘿一笑,身邊的拐杖再次拿起,“宰相大人過目不忘的本事老夫可是又見到了。”
說罷,老人不在繼續坐在石橋之上,而是走下石橋,“與你們這些文人待在一起真是無聊,走了。”
這位權勢滔天的宰相大人站起身,對著不遠處的老國公深深行了一禮,久久沒有起身。
老國公站起街上,慢慢伸了一個懶腰,在石橋上坐久了,有些乏累。老人不是不想在與這位年老的讀書
人再聊幾句。
身為一個武將,與這些隻會耍嘴皮子,動動筆杆子就可以與他們這些用命去換取戰功的功臣,同殿為官。在他們看來此事是莫大的恥辱,所以當年自己的親弟弟才會選擇留在北邊,死都不肯在迴到朝堂之上。
但是徐天德不一樣,雖然死在他手裏的讀書人不少,但是一生都沒有讀過私塾的老國公則是由衷佩服那些敢為國家,說死就死的讀書人。
當年自己親自攻破大魏的國都,見到最多的不是那些大魏士兵的屍體,而是那些推開府門才能看見的大魏朝臣的屍體。
可能他們前一天還在大魏的朝堂之上,指著大魏皇帝鼻子,罵他昏庸無恥,膽小如鼠。但是第二天城破之日,恰恰正是這些人殉國的最多,連帶著府上所有的人盡數上吊自盡。
老國公第一次見到那種場景,比見到當年坑殺二十萬降卒還要震撼,正因為如此,當年他就立下一個規矩,見到這些的屍體,不許侮辱,不許毀壞,將他們的屍體就地掩埋。
老國公很少有佩服的人,而他們這些讀書人恰恰算一種。
石橋之上的張居正也是,作為大明全是滔天的宰相,張居正心裏想什麽,活了百年的老國公心裏清楚,明皇清楚,還有一部分人清楚,比如與張居正同門的楊溥。
今日張居正將奏折拿出來交給自己,自己雖然看了一眼,但是卻什麽都沒有做,就是一種態度。
你們想做什麽做什麽,徐天德不管了,我隻是個快要死的老人,世間的一切不去關心了,可是這樣一來,就等同於將那個死後最高諡號,忠武,拒之門外。
張居正如何權勢滔天,他也不敢將奏折帶出禦書房,那是死罪,誅九族的罪過。那麽為何張居正還是帶了出來,雖然隻是個副本,很顯然,這得到了明皇的允許,或者說是明皇授意張居正這麽做的。
徐天德不願意參與其中,走到街角處,抬起看了看這燈火的樣子,也不好看。
“今日的事情不要傳出去,家裏的人也不要說。”
老管家與護衛急忙低下頭,連連稱是。老國公擺擺手,“你們要是說出去,即便是我念著舊情,禦林軍也不會放過你們。”
這下,老管家與護衛將頭又低了下去,老國公最後迴頭看了一眼石橋上的張居正,一個人就那麽孤獨的站在天地之間。
最後,老國公在老管家與護衛的護送下,緩緩走向國公府。
作為一個老人,還是不忍心看著一個年紀輕輕的小輩就這麽被這些無恥的人算計來算計去,老國公今天晚上第一次開口,尋求這位張宰相的幫助。
張居正搖了搖頭,一臉地無奈,“晁錯的性格老國公又不是不知道,我今天能夠壓下折子沒有交到陛下那裏,已經是犯了忌諱,更何況,那些慘死的邊境村民就不是大明的百姓了,所以於情於理,明天我就會將折子遞上去,調查結果在三教辯論之後出來。”老國公神情落寞,作為一個多年看慣了生死的老家夥,本就應該進棺材的他,於心不忍。
“到時候?”
張居正心情不算太好,幾個人將陰謀擺到了台麵上,讓他這個當朝首輔有些難堪,“放心,如果晁錯想活著,我盡力,不過老國公,當年你春秋之中光是你親手屠戮的大族就不下二十個,今日怎麽就想著殺死點人。”
老國公也不反駁,也不惱怒,隻是下意識想轉動手裏的佛珠,卻發現此行出來,佛珠被自己留在了府裏。
“老了,近幾年天天做夢,那些個春秋之中死在我手裏的人,老的,小的,少的都來過我夢裏,每個人都拿著刀,身上的鮮血還在流著,就要朝我索命。”
“倒是你,還未來得及恭喜你找迴丟失已久的閨女,要不我們結個親家?”
張居正拚命地搖頭,這種事打死也做不得,一個武將的半壁江山,一個位極人臣之首的宰相,敢聯姻,那張居正就可以想象一下明皇一定會開開心心地寫下聖旨,第二天就會帶著禦林軍將自己的府邸包圍,詔獄就會多出一個自己的房間。
徐天德哪裏會不知道這種事情,所以剛剛一說,不過是玩笑。
街角處,一家酒館之中,搖搖晃晃走出三個人,三個人醉醺醺走在街道上,向著這邊走來。坐在石橋之上的張居正不由得皺了皺眉。
“不是清街了嗎,怎麽還會有人?”
老國公遠遠看了一眼,便知道了緣由,“那是燕王府下的產業,這三人可能也是在你清街之前就留在那裏,喝酒的客人。”
這番話打消了想要問罪禦林軍的張居正,他與老國公都沒有說話,反而是看著走向這裏的三個人,就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當年先生門下一共三個,自己,那個一生就喜歡與書為伴的楊溥,還有那個同樣姓楊的楊榮。
其中就屬楊溥的酒量最差,所以平
日裏三人一起喝酒的時候,往往都是自己與楊榮將他抬迴去。
上次喝酒是什麽時候來的?
好像還是隆慶初年的時候,當時為了恭賀當今皇上成為天子,皇上賞賜自己十壇禦酒萬年春。楊榮不知道從哪裏聽說此事,拉著當時還在編撰新曆的楊溥,兩個人連個仆人都沒帶,門也不敲,就進了宰相府,拉著批改官文的自己,直奔宰相府藏酒的地方,三人喝了個大醉,最後還是自己兒子將他們三個人抬迴屋裏的。
街上的三人正是王逸,馬順與李源。他們三個從正午喝到傍晚,從清醒喝到大醉。三人見到天色已晚,告別了酒館老板,就踏上了會子午巷的路。
王逸扶著酒量不好,酒品也差的李源,馬順倒是還好,可以自己走路。王逸一手扶著醉醺醺的李源,另一隻手伸進衣服裏,抓出一把花生,扔到嘴裏。一旁的馬順手裏提著剛剛沒有喝完的酒壺,三人很快就來到了石橋邊。
王逸那裏會認識張居正與徐天德,倒是馬順瞧著張居正與徐天德有些眼熟,但是實在想不起來在哪見過了。
扶著李源的王逸臉色通紅,帶著幾分的酒氣,好心地問道:“兩位可是迷路了,需要幫助嗎?”
老國公哈哈一笑,心裏有些開心,“小朋友還是先管管你身邊的兩個朋友吧。”
張居正則是一幕老樣子,沒有開口。王逸撓了撓頭,看著兩個人也不像是有事情的人,就告辭離去,同時還拉著非要跳下去遊泳的馬順。
張居正望著王逸離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水麵上泛起的波瀾,神情有些恍惚,倒是一旁的老國公先開口了,“這三人認識嗎?”
張居正長長歎了一口氣,“那個醉倒不行的年輕人老國公也認識,李源,咱們那個燕王的世子殿下,一旁的光頭胖子,是錦衣衛的馬順,平日裏沒少在長安城露麵,那個還有些清醒的應該是前些時日在長安城小有名氣的錦衣衛詔獄首座,王逸。”
老國公嘿嘿一笑,身邊的拐杖再次拿起,“宰相大人過目不忘的本事老夫可是又見到了。”
說罷,老人不在繼續坐在石橋之上,而是走下石橋,“與你們這些文人待在一起真是無聊,走了。”
這位權勢滔天的宰相大人站起身,對著不遠處的老國公深深行了一禮,久久沒有起身。
老國公站起街上,慢慢伸了一個懶腰,在石橋上坐久了,有些乏累。老人不是不想在與這位年老的讀書
人再聊幾句。
身為一個武將,與這些隻會耍嘴皮子,動動筆杆子就可以與他們這些用命去換取戰功的功臣,同殿為官。在他們看來此事是莫大的恥辱,所以當年自己的親弟弟才會選擇留在北邊,死都不肯在迴到朝堂之上。
但是徐天德不一樣,雖然死在他手裏的讀書人不少,但是一生都沒有讀過私塾的老國公則是由衷佩服那些敢為國家,說死就死的讀書人。
當年自己親自攻破大魏的國都,見到最多的不是那些大魏士兵的屍體,而是那些推開府門才能看見的大魏朝臣的屍體。
可能他們前一天還在大魏的朝堂之上,指著大魏皇帝鼻子,罵他昏庸無恥,膽小如鼠。但是第二天城破之日,恰恰正是這些人殉國的最多,連帶著府上所有的人盡數上吊自盡。
老國公第一次見到那種場景,比見到當年坑殺二十萬降卒還要震撼,正因為如此,當年他就立下一個規矩,見到這些的屍體,不許侮辱,不許毀壞,將他們的屍體就地掩埋。
老國公很少有佩服的人,而他們這些讀書人恰恰算一種。
石橋之上的張居正也是,作為大明全是滔天的宰相,張居正心裏想什麽,活了百年的老國公心裏清楚,明皇清楚,還有一部分人清楚,比如與張居正同門的楊溥。
今日張居正將奏折拿出來交給自己,自己雖然看了一眼,但是卻什麽都沒有做,就是一種態度。
你們想做什麽做什麽,徐天德不管了,我隻是個快要死的老人,世間的一切不去關心了,可是這樣一來,就等同於將那個死後最高諡號,忠武,拒之門外。
張居正如何權勢滔天,他也不敢將奏折帶出禦書房,那是死罪,誅九族的罪過。那麽為何張居正還是帶了出來,雖然隻是個副本,很顯然,這得到了明皇的允許,或者說是明皇授意張居正這麽做的。
徐天德不願意參與其中,走到街角處,抬起看了看這燈火的樣子,也不好看。
“今日的事情不要傳出去,家裏的人也不要說。”
老管家與護衛急忙低下頭,連連稱是。老國公擺擺手,“你們要是說出去,即便是我念著舊情,禦林軍也不會放過你們。”
這下,老管家與護衛將頭又低了下去,老國公最後迴頭看了一眼石橋上的張居正,一個人就那麽孤獨的站在天地之間。
最後,老國公在老管家與護衛的護送下,緩緩走向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