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主簿若是想買個官員,隻怕是難了,我一個小小縣尉,哪有這般的門路。”
看著田韶派遣來的人,梁廣開口說道。
“梁縣尉之前或許沒有,但是隻怕很快便有機會了。”
聽到梁廣開口,此人麵色未變,依舊笑著說道。
“我與田主簿相交雖然不多,但卻也算是好友,閣下不妨直言。”
對方說的雲裏霧裏,遮遮掩掩,梁廣聽得自是有些不明,當下開口說道。
“我家主簿之所以差我前來將周陽公死訊告知實乃是此事雖是壞事但對梁縣尉卻又或許是件喜事。按說這白事不該宴請,但那袁家傳話之上卻隱約告知縣君說想要邀梁縣尉前往一見。”
那人看向梁廣,低聲說道。
“縣君也知曉此事?”
梁廣聞言看向來人。
“此事乃是袁家之人一同告訴縣君和我家主公的,隻是我家主公和縣尉相熟,所以差我前來告知,隻怕後續便是縣君使者和袁家之人一同來了。我家主簿讓我告知縣尉做好準備,此事多半無誤。”
來人行禮說道。
“倒是多麻煩了你了,多謝田主簿記掛。隻是不知是袁家何人想要見我?”
梁廣點了點頭,也不顧對方推脫,將些許禮物塞到了對方手中。
“應當是那天下楷模袁本初。”
眼見推脫不得,來人隻得收下,對於梁廣所問,開口答道。
送走來人,梁廣倒是未曾起身,袁紹想要見自己,對於梁廣來說此事雖然意外,但卻也並非不能理解。
袁家四世三公,便是黨錮之禍卻也依舊未曾受到影響,歸根結底便是靠著那個入了袁家族譜的宦人袁赦,但袁赦給袁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麻煩,袁家和太監袁赦綁定太深。
而太監袁赦他活躍於桓靈時期,還當上了中常侍,但即便如此袁太監始終還想再進一步,身份尊貴了,家世自然也要尊貴一些啊!
於是他盯上了袁家,在袁赦看來,袁家是天下第一士族,而自己又姓袁,說不定五百年前就是一家呢!於是便有了攀親的想法。
而在名義上,袁赦的這個提議正中袁隗的下懷,但袁家大多本就以袁逢為主,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個提議能夠被接納,除了袁隗之外袁逢也定然是同意了。
其實此事也算人之常情,畢竟現在宦官當道,要是把你當成了敵人不死也得脫層皮,管你什麽世家都屁用不頂,這“四世三公”說的好聽,但實際上也是黃連木做木魚-外頭體麵心中苦。
在袁家袁逢和袁隗看來,如果有了袁太監做外援,不說能撈點湯喝,起碼也不會成為太監們打擊的目標啊!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愉快的認了親,太監袁赦正式成為袁家子弟,也就是說,袁紹和袁術有了一個當太監的族叔。
想東漢末年,黨錮之禍,無數的士人在和宦官的爭鬥之中死去,但唯獨天下第一士族袁家卻在太監的庇護下官運亨通甚至達到了家族權勢的頂峰,袁家的子弟嚴守中立,明哲保身,任由宦官集團殺死、罷免大量忠臣義士,而袁家家主袁隗和兄長袁逢早早的當上了三公,這一當就是幾十年。
所以,即便現在袁家依舊門生遍布,有人說他們是仲姓天子,但這真是好事嗎?
並不見得,如若不然他們也不會推出一個天下楷模袁本初,以此手段來拉攏天下士人。
最關鍵的是,因為梁廣陽球的手段,讓朝中關於宦官以及士人的爭鬥讓士人緩過來了一口氣,朝中宦官勢力雖然依舊不小,但卻沒有之前的影響力了。
所以在此刻,袁逢故去,袁紹邀請梁廣,也算是袁紹在代表自己表明自己的態度。
畢竟,梁廣乃是宦官當中眼中釘的人,也是之前針對宦官活動之中唯一活下來的勇士,加之和蔡邕的城外送別,可以說梁廣乃是今年整個士人圈子之中名聲最大之人。
袁紹邀請梁廣相見,為的就是梁廣此刻所代表的意義,而且花花轎子抬人高,如同袁紹這等身份的人若是能夠做到對梁廣這般的角色以禮相待,那麽對於梁廣和袁紹的名聲來說,無疑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此刻梁廣將這個事情想過一遍之後便發現,或許田韶派人來提前通知自己,公孫望和袁家來人本就知道,亦或者是本就是他們所默許的。
但這種見麵也就算是將袁紹的招攬之意表露無疑了,對於梁廣來說,是否接受袁紹的招攬便成了他需要考慮之事。
袁家,四世三公,袁紹,天下楷模,便是曹操和董卓這般的梟雄人物其實也都是曾經依附過袁紹的,對於梁廣來說,投入袁紹麾下自是不虧,不過此刻卻並非是最佳的時機。
袁紹這般的人物,雖然將自己偽裝成了天下楷模,但內心之中自負、優柔寡斷、多謀少決、目光短淺。這是袁紹落敗的原因,但也是讓梁廣不能在此刻依附的原因。
此刻自己便是投身袁紹麾下,也不過成為袁紹麾下一個給他拉起名聲的吉祥物,袁紹可以利用自己做出很多文章,但自己卻無法在袁紹身上得到最夠的好處。
淺談即止!
片刻,梁廣便已經有了決議,自己可以去見袁紹,甚至拜訪,反正袁紹最關鍵的目的也是利用和自己相交擺明目的,也借著袁逢的死,將自己和袁逢袁隗盡量在大勢之上撇開。
對此,想必袁家現在的掌舵者袁隗也是同意了的,如若不然,袁紹隻怕也不敢做出這等決斷,想到這裏,梁廣不免傾佩,這便是大世家的底蘊,除了讓袁紹能有震驚天下的身份和最大的表演舞台之外,袁家可以犧牲任何人,讓他們將每一個方向的打算都下出自己的一子。
“主公,公孫縣君有使者來訪。”
待到梁廣剛剛想好,尚且準備找審配商議之時,門外有人前來通報。
梁廣點頭差人將人引入帳中,為首之人便是公孫望麾下公孫弘,而在他身後站定一人,書生打扮,文人模樣,長相並未特點,唯獨一雙眸子,如同明月一般發亮。
“袁家門客,廣平沮授見過梁縣尉。”
沒等公孫弘介紹,那文人開口說道。
看著田韶派遣來的人,梁廣開口說道。
“梁縣尉之前或許沒有,但是隻怕很快便有機會了。”
聽到梁廣開口,此人麵色未變,依舊笑著說道。
“我與田主簿相交雖然不多,但卻也算是好友,閣下不妨直言。”
對方說的雲裏霧裏,遮遮掩掩,梁廣聽得自是有些不明,當下開口說道。
“我家主簿之所以差我前來將周陽公死訊告知實乃是此事雖是壞事但對梁縣尉卻又或許是件喜事。按說這白事不該宴請,但那袁家傳話之上卻隱約告知縣君說想要邀梁縣尉前往一見。”
那人看向梁廣,低聲說道。
“縣君也知曉此事?”
梁廣聞言看向來人。
“此事乃是袁家之人一同告訴縣君和我家主公的,隻是我家主公和縣尉相熟,所以差我前來告知,隻怕後續便是縣君使者和袁家之人一同來了。我家主簿讓我告知縣尉做好準備,此事多半無誤。”
來人行禮說道。
“倒是多麻煩了你了,多謝田主簿記掛。隻是不知是袁家何人想要見我?”
梁廣點了點頭,也不顧對方推脫,將些許禮物塞到了對方手中。
“應當是那天下楷模袁本初。”
眼見推脫不得,來人隻得收下,對於梁廣所問,開口答道。
送走來人,梁廣倒是未曾起身,袁紹想要見自己,對於梁廣來說此事雖然意外,但卻也並非不能理解。
袁家四世三公,便是黨錮之禍卻也依舊未曾受到影響,歸根結底便是靠著那個入了袁家族譜的宦人袁赦,但袁赦給袁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麻煩,袁家和太監袁赦綁定太深。
而太監袁赦他活躍於桓靈時期,還當上了中常侍,但即便如此袁太監始終還想再進一步,身份尊貴了,家世自然也要尊貴一些啊!
於是他盯上了袁家,在袁赦看來,袁家是天下第一士族,而自己又姓袁,說不定五百年前就是一家呢!於是便有了攀親的想法。
而在名義上,袁赦的這個提議正中袁隗的下懷,但袁家大多本就以袁逢為主,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個提議能夠被接納,除了袁隗之外袁逢也定然是同意了。
其實此事也算人之常情,畢竟現在宦官當道,要是把你當成了敵人不死也得脫層皮,管你什麽世家都屁用不頂,這“四世三公”說的好聽,但實際上也是黃連木做木魚-外頭體麵心中苦。
在袁家袁逢和袁隗看來,如果有了袁太監做外援,不說能撈點湯喝,起碼也不會成為太監們打擊的目標啊!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愉快的認了親,太監袁赦正式成為袁家子弟,也就是說,袁紹和袁術有了一個當太監的族叔。
想東漢末年,黨錮之禍,無數的士人在和宦官的爭鬥之中死去,但唯獨天下第一士族袁家卻在太監的庇護下官運亨通甚至達到了家族權勢的頂峰,袁家的子弟嚴守中立,明哲保身,任由宦官集團殺死、罷免大量忠臣義士,而袁家家主袁隗和兄長袁逢早早的當上了三公,這一當就是幾十年。
所以,即便現在袁家依舊門生遍布,有人說他們是仲姓天子,但這真是好事嗎?
並不見得,如若不然他們也不會推出一個天下楷模袁本初,以此手段來拉攏天下士人。
最關鍵的是,因為梁廣陽球的手段,讓朝中關於宦官以及士人的爭鬥讓士人緩過來了一口氣,朝中宦官勢力雖然依舊不小,但卻沒有之前的影響力了。
所以在此刻,袁逢故去,袁紹邀請梁廣,也算是袁紹在代表自己表明自己的態度。
畢竟,梁廣乃是宦官當中眼中釘的人,也是之前針對宦官活動之中唯一活下來的勇士,加之和蔡邕的城外送別,可以說梁廣乃是今年整個士人圈子之中名聲最大之人。
袁紹邀請梁廣相見,為的就是梁廣此刻所代表的意義,而且花花轎子抬人高,如同袁紹這等身份的人若是能夠做到對梁廣這般的角色以禮相待,那麽對於梁廣和袁紹的名聲來說,無疑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此刻梁廣將這個事情想過一遍之後便發現,或許田韶派人來提前通知自己,公孫望和袁家來人本就知道,亦或者是本就是他們所默許的。
但這種見麵也就算是將袁紹的招攬之意表露無疑了,對於梁廣來說,是否接受袁紹的招攬便成了他需要考慮之事。
袁家,四世三公,袁紹,天下楷模,便是曹操和董卓這般的梟雄人物其實也都是曾經依附過袁紹的,對於梁廣來說,投入袁紹麾下自是不虧,不過此刻卻並非是最佳的時機。
袁紹這般的人物,雖然將自己偽裝成了天下楷模,但內心之中自負、優柔寡斷、多謀少決、目光短淺。這是袁紹落敗的原因,但也是讓梁廣不能在此刻依附的原因。
此刻自己便是投身袁紹麾下,也不過成為袁紹麾下一個給他拉起名聲的吉祥物,袁紹可以利用自己做出很多文章,但自己卻無法在袁紹身上得到最夠的好處。
淺談即止!
片刻,梁廣便已經有了決議,自己可以去見袁紹,甚至拜訪,反正袁紹最關鍵的目的也是利用和自己相交擺明目的,也借著袁逢的死,將自己和袁逢袁隗盡量在大勢之上撇開。
對此,想必袁家現在的掌舵者袁隗也是同意了的,如若不然,袁紹隻怕也不敢做出這等決斷,想到這裏,梁廣不免傾佩,這便是大世家的底蘊,除了讓袁紹能有震驚天下的身份和最大的表演舞台之外,袁家可以犧牲任何人,讓他們將每一個方向的打算都下出自己的一子。
“主公,公孫縣君有使者來訪。”
待到梁廣剛剛想好,尚且準備找審配商議之時,門外有人前來通報。
梁廣點頭差人將人引入帳中,為首之人便是公孫望麾下公孫弘,而在他身後站定一人,書生打扮,文人模樣,長相並未特點,唯獨一雙眸子,如同明月一般發亮。
“袁家門客,廣平沮授見過梁縣尉。”
沒等公孫弘介紹,那文人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