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和根供藥用為強壯劑、利尿劑,有鎮靜解熱等作用;又可作土農藥防治蚜蟲,並對馬鈴薯病菌孢子發芽有抑製作用。
祛風除活血解毒。主風痹;曆節痛風;頭風頭痛;腰膝無力;外感咳嗽;陽痿遺精;瘡癰腫痛;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疼痛。
曾在歐州,用年代久遠的石楠木製作的煙鬥風靡全球。
紅葉石楠 ,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葉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豔,夏季轉綠,秋、冬、春三季呈現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
做行道樹,其杆立如火把;做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常見的有紅羅賓和紅唇兩個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豔奪目,觀賞性更佳。
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豔麗持久,極具生機。在夏季高溫時節,葉片轉為亮綠色,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和嫩葉而得名,其栽培變種很多。
蜿蜒起伏連綿的大別山,其中自然生長著一種石楠的樹木,不論是肥沃的黑土,還是沙子散石之地,不論是懸崖峭壁,還是溝壑澗溪,四季皆青秀翠拔,鬱鬱蔥蔥。
少時侯打柴時,特喜歡砍伐,發現一叢就能砍得夠搬背或挑行的重量,而且這種柴含油脂,又很起火,木質致密,比一般柴木更耐燒許多。葉片油膩性質、點火即燃,稍幹枯後是引燃柴木的好燃料。
在山澗邊或路邊的大樹,枝葉繁茂,也是乘涼與歇腳的好地方。在我們家鄉,這種樹木別稱“鬥笠”,時逢春夏氣候多變,在山間尋不到崖洞遮擋突如其來的陣雨情況之下,石楠樹腳下也是擋雨的好地方。石楠樹葉致密,而且葉麵有油脂一般,樹葉如同雨傘布,把雨水順著樹冠外圍分流滑落,形成一隻天然的“鬥笠”。任憑風吹雨淋,而樹木腳下幹燥清爽,竟無雨滴滲入。
石楠樹春季在桃花開時,紅紅的嫩芽便從碧翠的綠葉間露出笑臉,其為杏、李花鼓掌,為白玉蘭花點讚,為杜鵑花舞蹈……為爭豔的春芳花香賦詩頌詞,為清幽的澗溪譜寫樂章,為勃勃生機的山林增添著異彩紛呈的祥和之景。
清明過後,綠紅點綴的石楠樹,在桐樹花的搖曳旁,在海棠花的催促下,在石板榴花的嘲笑中,逐漸盛開出粉白如團的嬌美簌花,遠遠望去,如飄蕩在山間的白雲。引來蜂飛蝶舞,壯美中含蘊著詩情,秀麗中透含著清逸,靜謐中飽含著溫馨。在巍巍群山中獨占鼇頭,碧翠中獨清高,藍天下獨恬適。置身於樹下有感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花開花落,轉瞬盛夏如期而至,碧翠溫玉的石楠葉在繁姿的季節中盡顯沉靜,默契地隨山鳥歡躍,隨流水吟唱,隨呢蟲馳騁,隨雲霧繚繞。
秋去冬來,石楠樹在季節的更迭之中傲立於群山,滿目碧翠的密葉叢中,閃爍著著目鮮紅的種果。其在霜風中唿嘯,在白雪皚皚中矗立,在清幽的群山之中與青黛交輝相映,素繪著一幅自然界的水墨丹青,期盼著來年的春天。
我喜石楠樹,其四季感知著土地的芬芳,大地的生機。其花兒粉白而無瑕,如蓮喻蓮之純潔。
石楠樹在悠悠群山之中任風吹雨打,憑霜摧雪壓依碧翠繁姿,不屈不僥地傲然聳立於天地之間。在悠遠的心靈深處,童年樸素而純真的心境,與夢繞魂牽的鄉愁,傳唱著那曲古老而骨感的歌……
更喜其含蘊鬆、竹、梅、菊之高風亮節而過之,亦不摘選土地而倔生,繁姿而碧翠,溫馨而清幽,飄逸而靜美。沒有任何苛求,默默無聞地造福於世!
處群山峻嶺之間,寵辱不驚亦安然自得而立之,世人皆讚美其名曰石楠。微風拂來,陶冶站立於澗溪旁的樹下,吾亦讚之其名——
君子樹!
迴到縣城之後,傍晚時分,見吃飯時間還早了一些,便又驅車去了香山湖。
在香山湖大壩,夕陽西下,群山染霞。采茶女正成群結伴地下山出售新鮮的茶葉,正值暮春時節,我的寂寥、落寞的心情由然而生。此情此景,便拿出手機打開,寫了三首絕句——
春遊香山湖景區
<一>、昨夜夢鄉飛上頭,彩霞卻在眼前浮。揮竿湖上撐船去,一路璨星山倒流。
﹤二>、昨夜枝頭雷震醒,今晨櫻果捧嵐衾。沿湖垂柳與君醉,饞嘴嬌鶯又亂心。
<三>、又至清明同踏青,花菲葉綠作帷屏。采茶村婦放歌唱,引得遊人過澗陘。
176
由於兒子上學,從東明路至新縣高中太遠,我便尋思著在學校附近租房方便一些,但同時需掙到足夠的錢,維持生計的保障,我又想起了開店,做服裝與修理服裝這個行業。家裏還剩下原材料,可以直接開業掙生活費,開店最少也需要交房租、做裝修,但手中的錢還欠款差所剩無幾了。
我去尋求三林佬的幫助,在其處又挪借了2萬元。在朝陽門租了一間兩層的門店,裝上招牌,把房子又劇新了一下,裝上貨架。二樓兩個房間,一間做廚房,一間做臥室。在廚房又添置了一個千元小冰箱。接著把原料、機器從自家的商品房拉到門店。算是開業了。
兒子搬到門店二樓休息,由於距離學校近的緣故,七分鍾的步行路程可以趕到,也不用過早一個小時起床上學了,而且夜晚從學校下自習後,步行至店裏,也省下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我又去了武漢漢口的布匹批發市場進貨。那時我由於經濟拮據,不敢坐方便的大巴車,而是坐夜晚兩點的火車去,當天夜晚六點鍾的火車迴新縣。可以省去一大半的車費。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在期盼孩子成長的歲月中,點點滴滴地煎熬著。
開業後半個月,大頭哥帶來一個人,叫胖哥,說我給大頭哥做的西裝挺好看,也想做兩套。我便量了尺寸之後,三個人一起坐下來喝茶。方知胖哥是做藥品銷售的業務員。
大頭哥這次過來,才知道他的越南妻,已經迴歸故土,永遠離其而去。大頭哥又換了一家飯店上班,而且工資也漲了。他正在從藥品業務員的範疇內,跑終端銷售,治腳氣的中藥型抑菌劑。並送了我一盒產品。
當時對大頭哥這種“跑龍套”賣藥品的收入,並不屑一顧。誰知這種藥品效果還很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大頭哥在那以後的幾年時間,加上他工資收入,還真從低收入人群,邁入了縣城的中產階級收入行列。
從認識胖哥以後的日子,他經常路過朝陽門時,便來我店裏坐一坐喝茶聊天,有時請客去大頭哥的飯店炒幾個菜,喝點小酒。
相處久了便都熟了。胖哥有時也帶著她的妻子小婷過來,買一些菜做做飯。有時早上相約,一起去登山賞景。但小婷偶爾陪伴胖哥過來時,喜歡我做的紅燒肉。
提起紅燒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改革的春風,伴著漂泊的腳步,務工走遍了南北西東,二十年後,背著空空的行囊,迴到了久別的家鄉。在飲食中唯一不能忘卻的,是那淳香味美的一道菜---紅燒肉。
起初是在廣東務工時,工廠裏加餐時吃,味甜而香,滑而酥軟。結婚後去了浙江海寧,那裏也盛行吃紅燒肉。
吃得多了,記憶也深刻了,自己便嚐試著做了,大頭哥是廚師,也教我了不少廚藝。做的多了,技藝愈發成熟,而且根據口味技藝也越來越精湛了。
做紅燒肉,首先是選材,在老家新縣,首選的豬肉是淮南黑豬。位於豬前腳襯腿支骨前夾處,前胸腔的肋條帶皮也是上品。其中用五花肉,也可選擇背脊肉,還可用豬後腿代替作主料,紅燒肉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
把豬肉用溫水清洗幹淨,連瘦帶肥與皮切成一厘米稍厚,三厘米寬,加水加生薑、適量的鹽、大料煮透直到七分熟,濾水。用茶油加熱後同辣椒烹炒,用醬油染上色,加湯油與適量的糖。
根據不同的性別,加入不同的料材,如女性涼重,應加紅糖;而男孩陽盛,而加白糖。
鍋具最後換砂鍋口味最純正,做出來的肉肥瘦相間,肥而不膩,香甜鬆軟,營養豐富,入口即化。
紅燒肉在中國各地流傳甚廣,做法多達二三十種,營養且極負盛名。其中東坡肉、梅菜扣肉、燒刀子肉等也屬紅燒肉係列。
百味鹽為首,是菜肴改善肉類食物的肌理與入鮮的第一關。紅燒肉酥爛綿軟的口感,濃鬱甘香的味道,與東莞的陳皮雞有些相近,隻是加些適量陳皮,放置蒸籠中熨火兩個小時,這樣鮮軟滑爽的感覺,從嘴中經過舌尖的攪動與品味淳香直透肺腑,還隨伴著苦盡甘來的味覺,有如當地綠茶信陽毛尖的餘韻,讓人迴味悠長。
紅燒肉飄香的歲月,在曆史的年輪中飛逝。如人在旅途逆境中度日,自強不息地奮鬥,在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麵前,品鑒著那麽一份無法言喻的滿足感的幸福時刻。
就如這一道菜,從精心選材、加料,控製火候,烹炒過程,熨火蒸焗,都是一份細致的操控。菜端上餐桌之時,那一種自豪的心情,如人生的五味雜陳,盡數溢於心頭。
生活如做菜至品鑒的曆程,隻要努力奮鬥,一定會苦盡甘來。
通過做菜,我與小婷也逐漸熟悉了起來。有時小婷也單獨來我店裏,帶著她自己的一對兒女,做一些穿著更合體、舒適的褲子。
177
由於胖哥跑業務比較忙,也需不間斷去外省學習、出差。小婷送在虹橋小學就讀的孩子後,便去我店裏聊天,有時拿些衣服過來修改或蒸氣熨燙,所以相互之間也越來越熟悉了。
一天,李姐來店裏做西裝,等付款時,我怎麽也不願收。
“老弟近年生活不易,怎麽會不收錢呢?”
“李姐,你幫忙的錢這麽多年還沒還。叫我怎麽收你做衣服的錢?現在錢貶值這麽厲害,我連利息也不用給,你對我這麽好,還用說其它的什麽話麽?”
“幫忙老弟,姐有錢你就花著,沒錢姐也不會找你要,說這些見外了。做衣服不收錢就算了,明天上午早些一起去登山不?中午順道請老弟去我飯店吃飯,舍得工夫不?”
“行,反正每個星期六,天氣好時,你有空閑時間,不都叫我一起去麽?今年做個人加工服裝生意,這網購出來,馬上給我幹趴下了,生意也很難做的。”
送走了李姐之後,我轉身迴到店裏。剛進門就看到小婷和她丈夫站在門口,似乎正在等我迴來。
他們笑著向我打招唿,知道我喜歡越野、登山,說他們夫妻二人,也想明天星期六去登山,詢問我們是否可以帶上他們,一起騎摩托車去。聽到這話,我感到有些意外,但還是微笑著迴答道:“當然可以!不過,你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哦。”接著,我告訴他們,我和李姐明天約好了,也去爬山。並告訴胖哥夫妻,我與李姐相識已經有三十年了,純屬姐弟關係,彼此非常熟悉,所以他們完全不用擔心。然後,我告訴他們,明天是星期六,早上五點到我的店裏集合,等待李姐開車過來接我們。大家不用騎摩托車去。
說完這些,我看著小婷夫婦肯定地說:“這樣安排,你們放心好了。但必須帶好足夠多的飲用水。”
第二天,我們出發了,商量後李姐說準備從七裏坪到天台山。但車子行到山石門時,不知什麽事,路上車排起了長龍,聽說每輛過往的車,都需進檢查站登記。看見這麽多車,我們商議去爬黑石寨,便開車轉向西,從姑娘寨山腳沿溪流而上,進入了連康山方向,到了古村落吳灣村,我囑咐李姐,在村口的廣場上停好車。
從吳灣村子東南側的山嶺,向黑石寨進發,是最近的一條路,而且是最寬敞的土路,但是道路陡峭崎嶇,不適合底盤低的轎車前行,大家從李姐的奔馳轎車下車後,離開吳灣村口的廣場,我們開始進入村子的背後登山。
祛風除活血解毒。主風痹;曆節痛風;頭風頭痛;腰膝無力;外感咳嗽;陽痿遺精;瘡癰腫痛;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疼痛。
曾在歐州,用年代久遠的石楠木製作的煙鬥風靡全球。
紅葉石楠 ,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葉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豔,夏季轉綠,秋、冬、春三季呈現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
做行道樹,其杆立如火把;做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常見的有紅羅賓和紅唇兩個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豔奪目,觀賞性更佳。
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豔麗持久,極具生機。在夏季高溫時節,葉片轉為亮綠色,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和嫩葉而得名,其栽培變種很多。
蜿蜒起伏連綿的大別山,其中自然生長著一種石楠的樹木,不論是肥沃的黑土,還是沙子散石之地,不論是懸崖峭壁,還是溝壑澗溪,四季皆青秀翠拔,鬱鬱蔥蔥。
少時侯打柴時,特喜歡砍伐,發現一叢就能砍得夠搬背或挑行的重量,而且這種柴含油脂,又很起火,木質致密,比一般柴木更耐燒許多。葉片油膩性質、點火即燃,稍幹枯後是引燃柴木的好燃料。
在山澗邊或路邊的大樹,枝葉繁茂,也是乘涼與歇腳的好地方。在我們家鄉,這種樹木別稱“鬥笠”,時逢春夏氣候多變,在山間尋不到崖洞遮擋突如其來的陣雨情況之下,石楠樹腳下也是擋雨的好地方。石楠樹葉致密,而且葉麵有油脂一般,樹葉如同雨傘布,把雨水順著樹冠外圍分流滑落,形成一隻天然的“鬥笠”。任憑風吹雨淋,而樹木腳下幹燥清爽,竟無雨滴滲入。
石楠樹春季在桃花開時,紅紅的嫩芽便從碧翠的綠葉間露出笑臉,其為杏、李花鼓掌,為白玉蘭花點讚,為杜鵑花舞蹈……為爭豔的春芳花香賦詩頌詞,為清幽的澗溪譜寫樂章,為勃勃生機的山林增添著異彩紛呈的祥和之景。
清明過後,綠紅點綴的石楠樹,在桐樹花的搖曳旁,在海棠花的催促下,在石板榴花的嘲笑中,逐漸盛開出粉白如團的嬌美簌花,遠遠望去,如飄蕩在山間的白雲。引來蜂飛蝶舞,壯美中含蘊著詩情,秀麗中透含著清逸,靜謐中飽含著溫馨。在巍巍群山中獨占鼇頭,碧翠中獨清高,藍天下獨恬適。置身於樹下有感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花開花落,轉瞬盛夏如期而至,碧翠溫玉的石楠葉在繁姿的季節中盡顯沉靜,默契地隨山鳥歡躍,隨流水吟唱,隨呢蟲馳騁,隨雲霧繚繞。
秋去冬來,石楠樹在季節的更迭之中傲立於群山,滿目碧翠的密葉叢中,閃爍著著目鮮紅的種果。其在霜風中唿嘯,在白雪皚皚中矗立,在清幽的群山之中與青黛交輝相映,素繪著一幅自然界的水墨丹青,期盼著來年的春天。
我喜石楠樹,其四季感知著土地的芬芳,大地的生機。其花兒粉白而無瑕,如蓮喻蓮之純潔。
石楠樹在悠悠群山之中任風吹雨打,憑霜摧雪壓依碧翠繁姿,不屈不僥地傲然聳立於天地之間。在悠遠的心靈深處,童年樸素而純真的心境,與夢繞魂牽的鄉愁,傳唱著那曲古老而骨感的歌……
更喜其含蘊鬆、竹、梅、菊之高風亮節而過之,亦不摘選土地而倔生,繁姿而碧翠,溫馨而清幽,飄逸而靜美。沒有任何苛求,默默無聞地造福於世!
處群山峻嶺之間,寵辱不驚亦安然自得而立之,世人皆讚美其名曰石楠。微風拂來,陶冶站立於澗溪旁的樹下,吾亦讚之其名——
君子樹!
迴到縣城之後,傍晚時分,見吃飯時間還早了一些,便又驅車去了香山湖。
在香山湖大壩,夕陽西下,群山染霞。采茶女正成群結伴地下山出售新鮮的茶葉,正值暮春時節,我的寂寥、落寞的心情由然而生。此情此景,便拿出手機打開,寫了三首絕句——
春遊香山湖景區
<一>、昨夜夢鄉飛上頭,彩霞卻在眼前浮。揮竿湖上撐船去,一路璨星山倒流。
﹤二>、昨夜枝頭雷震醒,今晨櫻果捧嵐衾。沿湖垂柳與君醉,饞嘴嬌鶯又亂心。
<三>、又至清明同踏青,花菲葉綠作帷屏。采茶村婦放歌唱,引得遊人過澗陘。
176
由於兒子上學,從東明路至新縣高中太遠,我便尋思著在學校附近租房方便一些,但同時需掙到足夠的錢,維持生計的保障,我又想起了開店,做服裝與修理服裝這個行業。家裏還剩下原材料,可以直接開業掙生活費,開店最少也需要交房租、做裝修,但手中的錢還欠款差所剩無幾了。
我去尋求三林佬的幫助,在其處又挪借了2萬元。在朝陽門租了一間兩層的門店,裝上招牌,把房子又劇新了一下,裝上貨架。二樓兩個房間,一間做廚房,一間做臥室。在廚房又添置了一個千元小冰箱。接著把原料、機器從自家的商品房拉到門店。算是開業了。
兒子搬到門店二樓休息,由於距離學校近的緣故,七分鍾的步行路程可以趕到,也不用過早一個小時起床上學了,而且夜晚從學校下自習後,步行至店裏,也省下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我又去了武漢漢口的布匹批發市場進貨。那時我由於經濟拮據,不敢坐方便的大巴車,而是坐夜晚兩點的火車去,當天夜晚六點鍾的火車迴新縣。可以省去一大半的車費。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在期盼孩子成長的歲月中,點點滴滴地煎熬著。
開業後半個月,大頭哥帶來一個人,叫胖哥,說我給大頭哥做的西裝挺好看,也想做兩套。我便量了尺寸之後,三個人一起坐下來喝茶。方知胖哥是做藥品銷售的業務員。
大頭哥這次過來,才知道他的越南妻,已經迴歸故土,永遠離其而去。大頭哥又換了一家飯店上班,而且工資也漲了。他正在從藥品業務員的範疇內,跑終端銷售,治腳氣的中藥型抑菌劑。並送了我一盒產品。
當時對大頭哥這種“跑龍套”賣藥品的收入,並不屑一顧。誰知這種藥品效果還很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大頭哥在那以後的幾年時間,加上他工資收入,還真從低收入人群,邁入了縣城的中產階級收入行列。
從認識胖哥以後的日子,他經常路過朝陽門時,便來我店裏坐一坐喝茶聊天,有時請客去大頭哥的飯店炒幾個菜,喝點小酒。
相處久了便都熟了。胖哥有時也帶著她的妻子小婷過來,買一些菜做做飯。有時早上相約,一起去登山賞景。但小婷偶爾陪伴胖哥過來時,喜歡我做的紅燒肉。
提起紅燒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改革的春風,伴著漂泊的腳步,務工走遍了南北西東,二十年後,背著空空的行囊,迴到了久別的家鄉。在飲食中唯一不能忘卻的,是那淳香味美的一道菜---紅燒肉。
起初是在廣東務工時,工廠裏加餐時吃,味甜而香,滑而酥軟。結婚後去了浙江海寧,那裏也盛行吃紅燒肉。
吃得多了,記憶也深刻了,自己便嚐試著做了,大頭哥是廚師,也教我了不少廚藝。做的多了,技藝愈發成熟,而且根據口味技藝也越來越精湛了。
做紅燒肉,首先是選材,在老家新縣,首選的豬肉是淮南黑豬。位於豬前腳襯腿支骨前夾處,前胸腔的肋條帶皮也是上品。其中用五花肉,也可選擇背脊肉,還可用豬後腿代替作主料,紅燒肉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
把豬肉用溫水清洗幹淨,連瘦帶肥與皮切成一厘米稍厚,三厘米寬,加水加生薑、適量的鹽、大料煮透直到七分熟,濾水。用茶油加熱後同辣椒烹炒,用醬油染上色,加湯油與適量的糖。
根據不同的性別,加入不同的料材,如女性涼重,應加紅糖;而男孩陽盛,而加白糖。
鍋具最後換砂鍋口味最純正,做出來的肉肥瘦相間,肥而不膩,香甜鬆軟,營養豐富,入口即化。
紅燒肉在中國各地流傳甚廣,做法多達二三十種,營養且極負盛名。其中東坡肉、梅菜扣肉、燒刀子肉等也屬紅燒肉係列。
百味鹽為首,是菜肴改善肉類食物的肌理與入鮮的第一關。紅燒肉酥爛綿軟的口感,濃鬱甘香的味道,與東莞的陳皮雞有些相近,隻是加些適量陳皮,放置蒸籠中熨火兩個小時,這樣鮮軟滑爽的感覺,從嘴中經過舌尖的攪動與品味淳香直透肺腑,還隨伴著苦盡甘來的味覺,有如當地綠茶信陽毛尖的餘韻,讓人迴味悠長。
紅燒肉飄香的歲月,在曆史的年輪中飛逝。如人在旅途逆境中度日,自強不息地奮鬥,在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麵前,品鑒著那麽一份無法言喻的滿足感的幸福時刻。
就如這一道菜,從精心選材、加料,控製火候,烹炒過程,熨火蒸焗,都是一份細致的操控。菜端上餐桌之時,那一種自豪的心情,如人生的五味雜陳,盡數溢於心頭。
生活如做菜至品鑒的曆程,隻要努力奮鬥,一定會苦盡甘來。
通過做菜,我與小婷也逐漸熟悉了起來。有時小婷也單獨來我店裏,帶著她自己的一對兒女,做一些穿著更合體、舒適的褲子。
177
由於胖哥跑業務比較忙,也需不間斷去外省學習、出差。小婷送在虹橋小學就讀的孩子後,便去我店裏聊天,有時拿些衣服過來修改或蒸氣熨燙,所以相互之間也越來越熟悉了。
一天,李姐來店裏做西裝,等付款時,我怎麽也不願收。
“老弟近年生活不易,怎麽會不收錢呢?”
“李姐,你幫忙的錢這麽多年還沒還。叫我怎麽收你做衣服的錢?現在錢貶值這麽厲害,我連利息也不用給,你對我這麽好,還用說其它的什麽話麽?”
“幫忙老弟,姐有錢你就花著,沒錢姐也不會找你要,說這些見外了。做衣服不收錢就算了,明天上午早些一起去登山不?中午順道請老弟去我飯店吃飯,舍得工夫不?”
“行,反正每個星期六,天氣好時,你有空閑時間,不都叫我一起去麽?今年做個人加工服裝生意,這網購出來,馬上給我幹趴下了,生意也很難做的。”
送走了李姐之後,我轉身迴到店裏。剛進門就看到小婷和她丈夫站在門口,似乎正在等我迴來。
他們笑著向我打招唿,知道我喜歡越野、登山,說他們夫妻二人,也想明天星期六去登山,詢問我們是否可以帶上他們,一起騎摩托車去。聽到這話,我感到有些意外,但還是微笑著迴答道:“當然可以!不過,你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哦。”接著,我告訴他們,我和李姐明天約好了,也去爬山。並告訴胖哥夫妻,我與李姐相識已經有三十年了,純屬姐弟關係,彼此非常熟悉,所以他們完全不用擔心。然後,我告訴他們,明天是星期六,早上五點到我的店裏集合,等待李姐開車過來接我們。大家不用騎摩托車去。
說完這些,我看著小婷夫婦肯定地說:“這樣安排,你們放心好了。但必須帶好足夠多的飲用水。”
第二天,我們出發了,商量後李姐說準備從七裏坪到天台山。但車子行到山石門時,不知什麽事,路上車排起了長龍,聽說每輛過往的車,都需進檢查站登記。看見這麽多車,我們商議去爬黑石寨,便開車轉向西,從姑娘寨山腳沿溪流而上,進入了連康山方向,到了古村落吳灣村,我囑咐李姐,在村口的廣場上停好車。
從吳灣村子東南側的山嶺,向黑石寨進發,是最近的一條路,而且是最寬敞的土路,但是道路陡峭崎嶇,不適合底盤低的轎車前行,大家從李姐的奔馳轎車下車後,離開吳灣村口的廣場,我們開始進入村子的背後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