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離鄉隨俗入錢塘,古寺鍾聲送玉觴。一覽瀾花馳岸馬,流霞狂吻斷腸郎。


    彩霞滿天的日子,實在太美麗!是否在你的記憶裏,依然飄著海寧的名字?


    海寧市,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嘉湖平原腹地,浙江省北部,東鄰海鹽縣,南瀕錢塘江、與紹興上虞區,西接杭州,北連桐鄉市、嘉興秀洲區,東距上海100公裏。交通四通八達,方便快捷。東至虹橋、浦東機場,西至蕭山機場,市攜高鐵西站、海寧火車(含動車)站,長途客運站,公共交通村村相通。1986年撤縣設市。陸地麵積668平方公裏,東西長51.65公裏,南北寬28.94公裏。


    海寧座落在東海之濱,潮湧錢塘的天下奇觀,湧動出潮鄉一部美麗動人的傳說,成就了這座曆史文化名城。


    海寧之名,始見於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公元558)年,寓“海洪寧靜”之意。“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自唐、宋開始盛行遊覽,聞名於世。


    潮起尖山,這裏工業園區高新產業匯聚,果園飄香,更是海上日出的觀賞佳地,杭州灣跨海大橋橫貫南北,景象萬千;夏季酷暑煎熬,夜聽丁橋“碰頭潮\",享用著地方名吃“八寶雞”,徐徐江風不僅帶來清爽,並伴著“金戈鐵馬”入夢來;宰相府第風情街,花居雅舍醉花樓,鎮海樓旁點將台,江南紫禁城海神廟,江南第一鎮海(占鼇)塔,“水上長城”魚鱗石塘,安國寺的藏經幢,青磚黛瓦的王國維故居等,觀潮勝地的鹽官古城,風景眼花了亂,目不暇接 ;去老鹽倉看迴頭潮,更是觸目驚心動魄 。


    海寧城風景秀美,如詩如畫的園林風光,南關廂的雪、東山的森林公園、西山的紫薇閣夕陽下的煙霞、徐誌摩故居的詩樓夜月、鵑湖濕地公園的籠翠靜幽。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運河的宏偉壯闊、海寧特色廟會硤石燈彩與皮影戲賞心悅目。在洛塘河岸看彩霞,茶館更是心怡,一壺老酒,嚐著長安宴球、吃著海寧缸肉,咽著斜橋榨菜,品興著天下故事。


    海寧市文化曆史厚重,是良渚文化發源地之一。名人輩出,是王國維、徐誌摩、金庸等眾多文化名人的故鄉。海寧市氣候四季分明,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美譽。博物館、文化館、書畫院、藝術研究館、公共圖書館等盡享海寧文化底蘊。


    1992年起,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海寧)錢江觀潮節風靡世界。1993年起,每年一屆的中國海寧皮革博覽會引領皮衣、裘皮時尚潮流。2001年起,每年一屆的中國家紡博覽會,精英薈萃,商家雲聚。2010年起,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輪滑節開幕,相會於輪滑星城,挑戰極速,帶來節日的歡樂。2018年4月21日,“第三屆‘正星杯’中國追潮馬拉鬆賽”在百裏錢塘綠色長廊九裏橋鳴槍開跑。2018年4月27日,世界花園新聞發布會在海寧花卉城隆重舉行,世界盛會落戶千年古鎮長安,海寧變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海寧社會經濟發達,鄉鎮區域民營經濟特色鮮明,是全國的皮革、經編、家紡、太陽能、集成灶產業的基地之一。在2014年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名單中,海寧名列浙江省內第三,全國第八,是長三角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縣市之一,同時是錢塘江北岸實力最強的縣市。2009—2011年度評為國家衛生縣城。2017年11月,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與浙江省創新新型試點城市。2017年12月14日,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2017年12月24日,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海寧觀光遊錢塘,柳絮飄落故居旁。東風勁推千層浪,夕陽醉吞天地囊。


    錢塘江東去入海,海寧與時俱進,“敬業奉獻、猛進如潮”,乘著改革的春風,日新月異,容光煥發,笑迎天下賓客的光臨!


    71


    “ 走!海寧去不去?”……


    那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那是2002年秋 ,在妻嫂的相邀下,在妻子的勸說下,我也隨著打工潮從新縣去了浙江。


    一行人坐著從武昌發至湖州的長途汽車,在沙石路麵的106國道上,一顛一晃地開到312國道的水泥路上,車子才平穩下來。從下午2點多鍾,直至六點半,車子駛進了一家民營王老五飯店才停下來。


    帶著楚地蠻腔的司機大聲喊:“先上廁所後吃飯,過了六安了,前麵是合肥,直到湖州不再吃飯了,明早五點鍾到站!\" 車上的人超載了十幾個,一個個唉聲歎、心急火燎地往廁所跑,可廁所門有六個漢子守著收錢,小便2元,大便5元,70多個乘客尿急呀,沒辦法,給吧!憋不住在外麵直接小便的,最後挨揍了還要給雙份!(那個年代呀,上城市公廁收費才一角錢人民幣呀。) 上完廁所洗手,每人又收費2元人民幣。每人一份快餐,米飯還六成熟,菜是青菜加豆腐,一點肉沬都沒有,並且是涼的,如果不吃飯,每人一份大碗麵(當年市場賣4元錢),每人收費20元。


    不吃也要買,不買挨揍了還要買!


    哈哈,現在想來那是什麽事啊,完全是黑店。親戚偷偷告訴我,就這規矩!心裏n個想罵人,從沙窩鎮到浙江湖州的車票才隻是30元錢。沒法子,第一次去浙江務工就被飯店潛規則了!


    但到第二年,在政府大力打擊車匪路霸下,這樣的事再也沒有了!而且是買賣自由,想吃就買,上廁所也不用掏錢了!後來新縣也開通了直達海寧的巴士。


    到湖州已是淩晨四點半,在車站的侯車室裏我們一行人擠坐到六點,才買到九點鍾去海寧的路過車(安吉到海寧的公共汽車經湖州中轉,每天一趟),到下午兩點半,終於到了海寧郭店。


    妻大哥在玩具加工廠裏做飯,騎著三輪車,到郭店公交車站把我們接到了住處。這邊的民營企業,與廣東東莞不同,隻要有熟人帶,可以自由出入。


    呆了一天,妻大哥打電話聯係了一個地方,是安吉的一家服裝廠,說是妻二哥也在那邊一家衝床廠做事。我於第二日,便又返坐海寧至安吉的那趟專線公交車。


    安吉,我來了。


    72


    鳳凰山下鳳凰無,休問西溪休問虞。仰目秋風栽翠影,碧螺春裏訴東吳。


    品著吳山的綠茶,又想起了那一次開始的竹鄉浮途之旅……


    幾經打聽,到了鳳凰山邊的這家服裝加工企業。經七姐介紹,當天交了入廠押金200元(幹滿三個月退還),押金是由廠內的徐坤所借。


    我是在裏麵做平車拚縫,工藝簡單,沒什麽技術含量,工資不高,每個月僅能拿300元,而好工序的工人也隻能拿600元,而且是在工廠工作一年以上的老員工。剛到兩個月,徐坤家裏出了事,急著用錢,廠裏押一個月工資,我當時還沒發放第一個月工資,便去鳳凰山雙溪村,尋妻二哥拿錢。下午下班,與徐坤租了三輪車。


    鳳凰山的竹林是靜謐的,甩在三輪車後,夕陽西下,霞光滿山,倒映在潺潺溪水之中,竹風拂過,五彩斑斕。金色的山巒在倒轉,翩翩零星的紅葉,襯著蔚藍的天空。在幽深的山道上,耳中有節律地跳動著清脆的馬達聲,在空曠的山穀中漫延,如溪水一樣悄然流瀉著。


    趕到東溪村已是黃昏,正遇妻哥下班。去他租住的民房中坐下來後,徐坤做飯,我說明了來意。


    誰知錢沒拿到,卻遭到妻二哥一頓奚落。


    “你身材又矮,沒什麽力氣,出來打工,還領人找我拿錢?我沒有,憑什麽拿給你,當初我妹咋看上你這麽一個人!”


    第一次見麵,沒承想是這種結局,更何況,徐坤還是其族內值女。那時務工,還沒有辦銀行卡的意識,手中也不曾多帶現金,我去拿錢,可能是丟了妻二哥的顏麵,但妻二哥這話語卻傷了我。


    “誰出門打工把錢帶在身上?徐坤不急著用錢我來找你?你妹嫁我丟了你的人,你也不至於這般辱我。別說兩百元,兩千、兩萬又如何?在家還來找你麽?”年青氣盛的我火氣一下竄了起來,“我不是沒力氣掙錢麽,今天讓你知道我有沒有力氣。”


    妻二哥見我怒目圓睜,補了一句——


    “沒刁用的東西,脾氣還不小,還想練練?”


    多年忌諱打人的我,這次再也沒忍住,我揮拳砸向妻二哥,妻二哥早有準備,抽起坐著的長木凳迎上,我眼疾手快,一腳踏住凳子,拳頭也順勢而至,一拳砸向他的左肩,直接將其打翻在地。剛好徐坤端菜進屋,嚇得大哭。


    “這一拳是替你妹教訓你的。以後少辱罵你妹夫。”


    我揚長而去。


    迴到廠裏,想著我的脾氣還是太爆了,做哥哥的辱我兩句,離開不就完事了。誰叫我去尋他拿錢?迴想起在企石,我收購廢品時,遇上曾在橋瀝工作劉麗枝的妹子,在工廠我是領班,成天迎合奉承。而見我騎三輪車在小店收紙箱,遇到她時,那種不屑的眼神……


    人的境遇不同,環境不同,所接受的認知亦不同,何必去計較?何必較真呢?但錢還是要還徐坤的,我想起了小支與小雲夫婦。


    小支與小雲也有兩個孩子,也在安吉務工,第二天星期日,原本打算在妻二哥那裏去爬山,不成想發生了衝突。那天在市場遇上小支,說有困難的事去尋他,按照其所留下的地址我尋了去。


    小支在安吉的職業是用電瓶車送貨,閑時登三輪車送人。租房住在老舊兩間的民房裏。小雲很理料,收拾得很幹淨。


    在小支處吃完午飯,向其借了還徐坤的錢,小支並就當年的事向我作了解釋與道歉,而且邀約國慶節放假去旅遊,他抽空想帶著家人,看看安吉的美景,有我一起去,在景區幫忙照看孩子時,也多幾分安全保障。並品嚐了小雲親手采擷並製做的安吉白茶。


    我當然是很樂意去看風景的,也有幸去參觀了天荒坪蓄水電站。


    73


    雁去江淮畫殘影,吳山紅豆惹多情。西風已掃歸時路,窗外徒添落葉聲。


    小支的父親在家沒離世時,其在外務工,哥哥當兵未迴,軍嫂挺著個大肚子,也無法照顧老人。那時我在家讀初中,村裏還沒安裝自來水,早晨每次從河裏挑水,總記得給其父親帶挑兩擔。我先前從未告訴過小支,今天酒喝多了點,才口吐實情,沒承想,小支醉熏熏的揍了我一拳。


    “早不說,今天才講出來,早知道咱倆還喝上一瓶……”


    一星期的時間過的很快,等到了國慶節的那天清晨,天氣晴好。小支騎著他的載客觀光三輪車,把我從鳳凰山的廠裏,接到安吉通向安城的路口旁停下,其妻小雲帶著兩個孩子,已經等在那裏。小支在路旁停車處鎖好車後,便拿著出租好的像機,在叉口鐫刻有李鵬總理親筆題字“中國竹鄉”的石頭前,每人照了一張照片後。我幫他們照了一張“全家福”。然後乘上了去天荒坪的公交車。


    天荒坪是國家“九.五”期間重點項目,原屬山河鄉,後更名天荒坪鎮。一九九二年開工,九六年總理親自視察工程進度,列為4a級景區, “有仙則名”的人間美景,蓄水體積與西湖伯仲之間,聞名遐邇,我一到安吉,便想著踏足於此。


    車行一小時左右,便過了微波蕩漾、青紗繚繞的龍潭湖,開始攀爬陡峭的盤山公路。行至懸崖半山腰,隻見山石聳峙、翠竹搖曳,仰頭不見山巔,側目低俯百丈幽穀,雲霧縹緲、心驚肉跳。


    半晌時分,終於到達山巔的梨形水庫(又名天篁湖)。行走在千米海拔的水庫大壩之上,山風唿嘯、 陽光明媚,晴空萬裏。水庫如青藍色的天池,若入天河之堰,閃動著金光燦爛的曜輝,飄蕩於五彩斑斕的九霄之間。


    遠望之,疊疊青翠山巒,千傾竹海,卷起萬重綠濤,咆哮於天地之間。也無怪於玉帝窺戀,下得凡間駐留此山。


    低頭看著峽穀之下的西苕溪,如一頭青翠的遊龍,正穿行在雲層之間吞雲吐霧。又似從天空墜落此處的海市蜃樓。


    綠水青山,群峰蜿蜒。登此山也,令我想起家鄉的白雲山,一山縱覽南北,一嶺橫亙江淮,古道穿越滄海桑田,雄關鐫刻將相王侯。


    登此山也,仰目天際,雖心曠神怡,不免低頭一聲長歎。我的家鄉,雖不是三山五嶽,卻容奇、峻、險、秀之美。且是紅色文化發源之地,抗日戰爭浴血奮戰之地,曆史上逢戰必爭之地。卻不知等到什麽時侯,也能成為國家規劃的重點項目之列?注資建設成這種4a級景區?


    物以稀為貴,安吉白茶與信陽毛尖天下聞名,都能賣個好價錢。而城市的人與鄉下的人、農民與知識分子一樣各有分工,但是條件完全不同,這種地域、環境差異,也算是一種無形且無法改變的無奈的苦楚。


    “人比人,氣死人”。


    不是生不逢時,原是生而非域吧?


    下午到了竹種園靈隱寺的時侯,我第一次去拜了佛,並祈禱了一個心願——國家投資重點項目落戶家鄉,我再來安吉旅遊,入此寺還願。


    一路的奔波, 風景稍縱即逝。 往事悠悠, 如過眼雲煙,風淡雲清, 還是狂風驟雨? 記憶簡落成一抹天邊的雲彩。


    那夜的夢中, 越過了高山, 跨過了海洋, 飛上了藍天……


    驚醒時分,一鉤彎月在微笑,夢在記憶裏瞬間融化。


    第二日清晨,又簡單收拾起簡陋而嘈雜的宿舍,出了大門,零落在異鄉城市的街頭,趕忙吃起了早餐準備上班。


    原如一粒塵埃,漂移浩瀚的天際。覽過春夏秋冬,伴陪朝暉夕翳,靜侯陰晴月圓,獨賞夜邃星稀,吟唱離合悲歡。這粒塵埃,電閃雷鳴驚襲,狂風驟雨洗禮,陽光晨露沐浴,霜淩雪欺冰封。終會消失貽盡,終會無影無蹤,終會魂飛魄散。這粒塵埃,遺留的徹徹底底、灰盡煙消,但遺留了一種無言的精神。伴隨著又一次新生,又一幕的風景,我好想做一世這粒與世無爭的塵埃,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天地之間……


    二十年晃若煙雲,那次虔誠的祈禱佛僅是自己心中種下的惟願。但我一直未能踏足安吉,了還此願!


    74


    往事莫迴頭,紅塵不計酬。


    辛酸多少淚,一笑泯春秋。


    11月份時,感到工資報酬實在太低,便辭工了。這期間有空閑時,便逛逛風景,溜溜市場,學習南方的服裝工作室的運營方式。至12月10號,便乘車離開了安吉,迴到了家鄉。


    那年正趕上父親63歲生日,自然更加熱鬧喜慶。


    “錢雖沒掙到,隻要平安迴來就好。”母親笑著說。


    “都當家的人了,掙不到錢家裏用什麽開支?”妻子說。


    “還有我呢。”父親說,“春節不用操心,家裏養有肥豬,還愁啥?隻要夠用就行,明年再掙。”


    在安吉這次沒掙到多少錢,下雨天很是濕冷,透骨的涼,窩在家裏,陪著孩子,又教其練字誦詩。自己也偶爾抽時間寫一寫文字。剛呆了三天,師娘帶來了一位光山人,說是出外加工羽絨服,問我還去不?並說年底隻剩一個月,給一千元工資,報車費。


    我便應承了下來,當天收拾好行李,按地址夜晚九點乘上火車,到了山東省聊城,轉車再到招遠市。


    招遠是座金城,改革開放受益的早,人民生活富裕,又地處山東半島,交通發達。到了招遠下車後,已是華燈初上,霓虹閃爍,雪花紛飛,刺骨的北風一陣陣狂嘯著抹割雙耳。馬路上已經有寸餘厚的冰,我背扛著行李包,一腳三滑,按照事先給予的地址,尋到了城西菜場的門店裏。


    老板娘在店裏,三十多歲,中等身材,修著小短發,喜笑顏開地接下我的行李。兩隻眼晴骨碌碌地打量著我,一邊詢問打探著我做衣服的技術功底,一邊為我準備晚餐。


    由於第一次接觸羽絨服,吃過飯後,便開始坐在老板娘的縫紉機前學習。看她從七點鍾,一直做到十一點半,才完成了一件活麵。然後又幫我做好了一床羽絨墊被,安排在店裏1、2米寬的上下床的上床休息。而下床,則是店老板夫妻擠著睡。後來一段時間,偶爾其夫妻半夜,搞些“小動作”將我吵醒,由於工作時間長,人太困,又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店老板是淩晨1點鍾,從另外一個店麵迴來的,那時我還沒睡著。


    “今天在老家又請的一個師傅來了,坐在我機台邊看了一晚上,看樣子又不會做,咋辦?”老板娘匯報著今天我到店的表現。


    “明天做做看,不行就做雜活,隻剩下一個月就迴去了,隻要幹活實在,就留著吧。”老板說完,就聽見了輕微的鼾聲響起。


    至上午七點半,老板娘已起床,並買迴來早餐山東大包子與豆漿。


    我起床吃完之後,對著其夫婦說:“西裝我就會做,活麵襖看看就會,放心吧,不會讓你們失望的,隻是開始慢些。”


    “那就好。學習一兩天,一天做出一件就好。”老板苦笑著迴複後,趕著自行車去了另外的主店。


    後來才逐漸了解店裏的情況。老板農曆八月初到招遠,提前租了主店,一個月下來,生意不多,便到城西市場租了這家分店。訂單才多了起來。店內包括我共請了五名工人。一名裁衣技師,四名縫紉工。


    二十天轉瞬即過,我每天那時隻能做兩件活麵襖,而且內膽是老板娘做。後來賣樣品,我轉到主店幫忙幹雜活。


    其中有一位縫紉工是山東本地的,活幹的又快又漂亮,一天可以做六件各式羽絨服。當我幫其做雜工時,學到了很多縫紉技巧。


    等迴家前兩天,老板已聯係好貨車。其夫婦那年淨掙了十萬元錢,很是高興,算賬時還送了兩件羽絨服與我,多給了兩百元錢小費。老板娘聽說我會裁衣服,告訴了我羽絨服的加放尺寸方法,並動手為其裁了一件。


    老板娘掙到了錢,耳環、戒指、項鏈托礦上的人置辦了,顯得更加富態。那時的金價,每克不足百元,僅八十餘元每克。當我想為妻子買對耳環時,因迴去的時間緊迫,通信又無現今手機方便,而未能如願。


    迴去時是人貨混裝,十八米的大貨車,載著合租五家店內的工具與所剩貨物。貨車車廂前方,用縫紉機台架支撐起一個十平方的空間,墊著羽絨被,蓋著被褥,三十幾個男男女女擠在一起,兩天兩夜顛簸著,終於迴到了光山,再轉迴家時,小年已過,到了臘月二十六日。


    為兒子準備的禮物是一輛自動汽車玩具,家人各一件羽絨服。那年二姐出嫁天津,春節再也沒有迴這個家。


    山也還是那些山,河也還是那條河。


    次日,皚皚白雪淹覆了疊疊群山。


    瑞雪兆豐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往事莫迴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道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道刀客並收藏往事莫迴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