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蓋亞十年,三月五日。
讓人意外的是,蓋亞十年的首場大戰不是發生在歐洲,而是亞洲。
是日,大夏正式向波斯帝國宣戰。
波斯帝國幅員遼闊,玩家總數在三千萬上下,在遭受蒙古帝國西征之後,帝國總兵力依然維持在兩百萬的規模。
再加上盤踞波斯灣,一度被視為亞洲的新興帝國。
兼且波斯帝國除了跟蒙古帝國打了一仗,很少參與對外作戰,內部穩定,經貿繁榮,工業也相對發達,是大夏在亞洲最後一個有分量的對手。
在攻打天竺之前,歐陽朔還沒想過,是否要對波斯帝國開戰。
天竺之戰的順利推進,不僅為大夏贏下又一個重量級的都護區,還攢下一百萬精銳之師,讓歐陽朔有了對波斯開戰的底氣。
亞洲霸主的身份,對此戰也有一定加持。
為了盡快拿下波斯帝國,歐陽朔這次一點也不含糊,出動上中下三路大軍,合計三十一個軍團,一百五十五萬大軍。
上路軍,由隸屬北亞戰區的鳳翔軍四個軍團擔當,從西疆行省北塔關進軍;鳳翔軍統領征北將軍郭子儀,擔任上路軍統帥。
中路軍,由隸屬西亞戰區的飛熊軍四個軍團以及西亞軍的三個軍團,合計三十五萬大軍組成,從西疆行省南城關進軍。
神將王翦,擔任中路軍統帥。
下路軍,由南亞第一集團軍至第四集團軍組成,合計百萬大軍,也是此番出征波斯帝國的主力部隊,從阿育行省進發。
神將李靖,親自掛帥出征。
除此之外,印度洋艦隊還將從海上,對波斯帝國沿海地區發起進攻。
打下一個敵人,利用該國之兵力,接著攻打下一個目標。
這等做法,跟當初賈詡在吐蕃戰場提出的“絞肉機計劃”,非常類似,也算是開創了一種大夏模式。
情況順利的話,該模式還能繼續運作下去。
運作的基礎,得益於大夏在天竺戰場的成功,正是借助於《帝王即死符》這樣的非常規戰術,大夏軍才得以輕鬆獲勝。
如果跟阿育王朝一直硬碰硬,最終怕也隻是一個慘勝。
大夏的突然宣戰,對波斯帝國而言,無疑是一場難以接受的災難。別看波斯帝國擁有兩百萬大軍,麵對三路大夏軍,卻很難找到取勝的機會。
波斯帝國內部的穩定,是優勢,也是極大的劣勢。
兩百萬大軍之中,倒有一半以上,是由各國禁衛軍整編而成,基本沒經曆過什麽戰爭,實戰能力實在堪憂。
否則的話,當初蒙古帝國的西征,也不會將波斯帝國打得鼻青臉腫。
比之蒙古鐵騎,大夏軍強了可不止一籌。
一百五十萬大夏軍,如果要做一個戰力換算的話,至少抵得上波斯帝國三百萬,乃至更大數量的軍隊。
波斯帝國,如何能打贏?
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盟友求援了。
跟波斯帝國接壤,又隸屬白銀之手陣營的,有三大王朝,分別是阿拉伯帝國、凱撒王朝以及羅曼諾夫王朝。
凱撒王朝跟羅曼諾夫王朝都被困在歐洲戰場,還指望波斯帝國增援呢,不可能有精力,反過來支援波斯帝國。
尤其是羅曼諾夫王朝,正忙著在日耳曼王朝攻城略地,跟波斯帝國接壤的,又是地廣人稀的遠東地區,支援乏力。
最有可能的,估計就是阿拉伯帝國了。
兩大帝國同出一源,卻因信仰不同,被切割成兩大帝國,彼時的關係並不如何友好,阿拉伯帝國能否伸出援助之手,還真是一個未知數。
更不用說,阿拉伯帝國還要麵臨大夏非洲戰區的直接威脅。
算來算去,波斯帝國也隻能獨自應戰了。
…………
大夏對波斯宣戰,猶如一枚核彈,將平靜的全球局勢激蕩開來。
不止受害者波斯帝國,其他人也沒想到,深陷輿論漩渦的大夏,竟然一切照舊,還不忘對外擴張,繼續遊戲世界的爭霸之路。
似乎希望城的毀滅,並未對大夏的戰略決策產生什麽影響。
這自然成了白銀之手攻訐大夏的一個理由。
問題是,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正在塑造歐陽朔“偉光正”的形象,此時如果站出來指責歐陽朔,不久前功盡棄了。
所以,他們隻能保持沉默,打落牙齒和血吞。
“我都要懷疑,歐陽朔就是看準了這一微妙時機,這才肆無忌憚地發動戰爭的。”身在大洋彼岸的傑克,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傑克並非不知道波斯帝國的戰略地位,也並非不知道波斯灣的油氣資源是何等寶貴,但是麵對波斯帝國的求助,道森皇朝是真的束手無策。
拿下天竺之後,大夏的戰略縱深大的可怕,整體實力再上一個新台階,實在不是道森皇朝可以正麵抗衡的。
這也是白銀之手,急於將歐陽朔這個“瘟神”送走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傳言,歐陽朔正在全力培養接班人,但是對付歐陽冰這位“小女孩”,傑克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大夏的宣戰,也讓暫時冷卻是全球戰場,再次激活。
普通玩家看不明白大夏宣戰的內在玄機,諸位領主可是門兒清。
某種意義上而言,隨著希望城覆滅,人類定居希望星受阻,遊戲世界的地位不降反升,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世界。
在可預計的未來,大部分人類都還將繼續生活在遊戲世界。
因此,爭奪遊戲世界的主導權,實則比之前變得更加重要,一度超過此前對三個名額的爭奪。
這是一場分蛋糕行動,最也不願落後。
正是如此,歐陽朔才能不顧外界的輿論,在天竺之戰剛平息不久,就悍然對波斯帝國宣戰。
內在的邏輯,便源於此了。
如果能打下波斯帝國,徹底掌控波斯灣的油氣資源,在未來的工業化競爭浪潮中,大夏基本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此時的歐陽朔,就像一位即將遠行的父親,總想在離開之前,將事情盡可能地做好,給繼任者冰兒,留下一份厚實的家業。
否則的話,走了也不安心。
蓋亞十年,三月五日。
讓人意外的是,蓋亞十年的首場大戰不是發生在歐洲,而是亞洲。
是日,大夏正式向波斯帝國宣戰。
波斯帝國幅員遼闊,玩家總數在三千萬上下,在遭受蒙古帝國西征之後,帝國總兵力依然維持在兩百萬的規模。
再加上盤踞波斯灣,一度被視為亞洲的新興帝國。
兼且波斯帝國除了跟蒙古帝國打了一仗,很少參與對外作戰,內部穩定,經貿繁榮,工業也相對發達,是大夏在亞洲最後一個有分量的對手。
在攻打天竺之前,歐陽朔還沒想過,是否要對波斯帝國開戰。
天竺之戰的順利推進,不僅為大夏贏下又一個重量級的都護區,還攢下一百萬精銳之師,讓歐陽朔有了對波斯開戰的底氣。
亞洲霸主的身份,對此戰也有一定加持。
為了盡快拿下波斯帝國,歐陽朔這次一點也不含糊,出動上中下三路大軍,合計三十一個軍團,一百五十五萬大軍。
上路軍,由隸屬北亞戰區的鳳翔軍四個軍團擔當,從西疆行省北塔關進軍;鳳翔軍統領征北將軍郭子儀,擔任上路軍統帥。
中路軍,由隸屬西亞戰區的飛熊軍四個軍團以及西亞軍的三個軍團,合計三十五萬大軍組成,從西疆行省南城關進軍。
神將王翦,擔任中路軍統帥。
下路軍,由南亞第一集團軍至第四集團軍組成,合計百萬大軍,也是此番出征波斯帝國的主力部隊,從阿育行省進發。
神將李靖,親自掛帥出征。
除此之外,印度洋艦隊還將從海上,對波斯帝國沿海地區發起進攻。
打下一個敵人,利用該國之兵力,接著攻打下一個目標。
這等做法,跟當初賈詡在吐蕃戰場提出的“絞肉機計劃”,非常類似,也算是開創了一種大夏模式。
情況順利的話,該模式還能繼續運作下去。
運作的基礎,得益於大夏在天竺戰場的成功,正是借助於《帝王即死符》這樣的非常規戰術,大夏軍才得以輕鬆獲勝。
如果跟阿育王朝一直硬碰硬,最終怕也隻是一個慘勝。
大夏的突然宣戰,對波斯帝國而言,無疑是一場難以接受的災難。別看波斯帝國擁有兩百萬大軍,麵對三路大夏軍,卻很難找到取勝的機會。
波斯帝國內部的穩定,是優勢,也是極大的劣勢。
兩百萬大軍之中,倒有一半以上,是由各國禁衛軍整編而成,基本沒經曆過什麽戰爭,實戰能力實在堪憂。
否則的話,當初蒙古帝國的西征,也不會將波斯帝國打得鼻青臉腫。
比之蒙古鐵騎,大夏軍強了可不止一籌。
一百五十萬大夏軍,如果要做一個戰力換算的話,至少抵得上波斯帝國三百萬,乃至更大數量的軍隊。
波斯帝國,如何能打贏?
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盟友求援了。
跟波斯帝國接壤,又隸屬白銀之手陣營的,有三大王朝,分別是阿拉伯帝國、凱撒王朝以及羅曼諾夫王朝。
凱撒王朝跟羅曼諾夫王朝都被困在歐洲戰場,還指望波斯帝國增援呢,不可能有精力,反過來支援波斯帝國。
尤其是羅曼諾夫王朝,正忙著在日耳曼王朝攻城略地,跟波斯帝國接壤的,又是地廣人稀的遠東地區,支援乏力。
最有可能的,估計就是阿拉伯帝國了。
兩大帝國同出一源,卻因信仰不同,被切割成兩大帝國,彼時的關係並不如何友好,阿拉伯帝國能否伸出援助之手,還真是一個未知數。
更不用說,阿拉伯帝國還要麵臨大夏非洲戰區的直接威脅。
算來算去,波斯帝國也隻能獨自應戰了。
…………
大夏對波斯宣戰,猶如一枚核彈,將平靜的全球局勢激蕩開來。
不止受害者波斯帝國,其他人也沒想到,深陷輿論漩渦的大夏,竟然一切照舊,還不忘對外擴張,繼續遊戲世界的爭霸之路。
似乎希望城的毀滅,並未對大夏的戰略決策產生什麽影響。
這自然成了白銀之手攻訐大夏的一個理由。
問題是,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正在塑造歐陽朔“偉光正”的形象,此時如果站出來指責歐陽朔,不久前功盡棄了。
所以,他們隻能保持沉默,打落牙齒和血吞。
“我都要懷疑,歐陽朔就是看準了這一微妙時機,這才肆無忌憚地發動戰爭的。”身在大洋彼岸的傑克,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傑克並非不知道波斯帝國的戰略地位,也並非不知道波斯灣的油氣資源是何等寶貴,但是麵對波斯帝國的求助,道森皇朝是真的束手無策。
拿下天竺之後,大夏的戰略縱深大的可怕,整體實力再上一個新台階,實在不是道森皇朝可以正麵抗衡的。
這也是白銀之手,急於將歐陽朔這個“瘟神”送走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傳言,歐陽朔正在全力培養接班人,但是對付歐陽冰這位“小女孩”,傑克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大夏的宣戰,也讓暫時冷卻是全球戰場,再次激活。
普通玩家看不明白大夏宣戰的內在玄機,諸位領主可是門兒清。
某種意義上而言,隨著希望城覆滅,人類定居希望星受阻,遊戲世界的地位不降反升,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世界。
在可預計的未來,大部分人類都還將繼續生活在遊戲世界。
因此,爭奪遊戲世界的主導權,實則比之前變得更加重要,一度超過此前對三個名額的爭奪。
這是一場分蛋糕行動,最也不願落後。
正是如此,歐陽朔才能不顧外界的輿論,在天竺之戰剛平息不久,就悍然對波斯帝國宣戰。
內在的邏輯,便源於此了。
如果能打下波斯帝國,徹底掌控波斯灣的油氣資源,在未來的工業化競爭浪潮中,大夏基本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此時的歐陽朔,就像一位即將遠行的父親,總想在離開之前,將事情盡可能地做好,給繼任者冰兒,留下一份厚實的家業。
否則的話,走了也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