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ps:書友群相冊裏上傳了長平之戰地圖,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下。


    送走山海盟諸成員,歐陽朔開始調動大軍,作最後的準備。


    出征的軍隊,包括王峰率領的禁衛旅、林逸率領的重裝騎兵第二旅、羅士信率領的輕騎兵第四旅以及紹布率領的輕騎兵獨立旅。


    第一師團第一旅鎮守城西大營,第三旅鎮守城東大營,孫傳林率領的弓弩騎兵第五旅換防到城北大營,協助獨立旅剩下的五百騎兵鎮守城北大營。


    當然,史萬歲和惡來兩員大將,也要跟著一起出征。


    好在各部都是騎兵,一天之內,就全部趕到大本營集結。後勤保障方麵,歐陽朔直接從戰備司取走二十萬粒軍糧丸,可以供大軍使用二十天。如果算上戰馬的話,隻能維持不到十天的消耗。


    歐陽朔也想多帶一些軍糧丸,一則儲物囊空間有限,二者軍工廠的產能有限,二十萬粒軍糧丸已經是軍工廠近一個半月的產量。


    因此,除非是秦國後勤支援不上,否則歐陽朔不會動用這些軍糧丸。


    按照一粒軍糧丸1銀幣的價格計算,二十萬粒軍糧丸可就是2000金幣,再加10000金幣的傳送費用,戰役還沒開始呢,歐陽朔就已經消耗12000金幣,如果不能取得豐碩的戰果,那可就虧大發了。


    ************


    蓋亞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上午九點,係統公告準時響起。


    “係統公告:公元前262年,秦軍伐韓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韓國上下大為恐慌,議獻上黨以息秦兵,郡守馮亭不願入秦,遂派使者向趙請降,趙王欣然接受上黨。秦君震怒,命左庶長王齕率軍再攻上黨,趙遂命廉頗率軍赴援,與秦軍相持於長平。”


    “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間於趙,七月,趙人換將,以趙括代廉頗出戰。秦則暗自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白起針對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采取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獲得戰爭的勝利,坑殺趙國二十萬降兵。第三場史詩戰役——長平之戰,正式開啟!”


    山海縣一萬精銳騎兵在廣場上列陣完畢,整裝待發。


    照例檢測完參戰條件,確定參戰人數,選擇陣營。


    “係統提示:恭喜玩家豈曰無衣開啟戰役傳送,傳送人數為10000人,扣除玩家豈曰無衣10000金幣傳送費用。”


    “係統提示:傳送開始!”


    經曆一陣短暫的天旋地轉之後,歐陽朔一行出現在長平戰場。


    “係統提示:歡迎玩家豈曰無衣降臨秦國陣營大本營——光狼城。”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取了韓國在河內的重鎮野王。


    野王正卡在太行八陘第二陘太行陘的出口,是保證韓國上黨郡進入河內進而與韓國黃河以南地區聯係的重要據點。


    丟掉野王,韓國位於太行以北的上黨郡與韓國首都新鄭之間的聯係被卡斷,對韓國而言土地貧瘠、人口稀疏的上黨郡是一塊死地,於是韓國打算以土地換和平,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但上黨郡守馮亭反而把上黨郡送給了趙國繼續抗秦,從而引發了秦趙爭奪上黨的戰爭——長平之戰。


    當時趙庭內部就是否接受上黨進行了一次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認為趙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占有上黨“利莫大焉”,讚同接受;而平陽君趙豹則從秦趙兩國國力出發,秦國綜合國力遠勝於趙國,堅決反對接受上黨與秦國交惡。


    趙括則從********的角度分析,得出趙國必須接受上黨的結論。


    因為秦國如果得到韓國上黨郡,進而占據壺關,再東出太行第四陘滏口陘,便可以直接攻打趙國首都邯鄲。


    正是基於此,上黨對韓國來說是雞肋,但對趙國確是生死攸關之地,秦國打韓國上黨,表麵是與韓交戰,實際上是為下一步攻打趙國做準備。因此不管接受與否,趙秦之間必有一戰,而接受上黨,趙國可以爭得主動權事先布防,做好應戰準備,這才是明智之舉。


    公元前262年,趙國名將廉頗率趙軍接受上黨,同時於長平一帶布防,阻止秦軍。廉頗選擇在長平地區布防,是由於地緣條件決定的。


    其一,長平是整個上黨地區具有諸多軍事地理優越條件的戰略重地。該地區以丘陵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許河、東倉河、小東倉河、東大河、永祿河,呈網狀遍布全境,地下水豐富。


    這樣的地理環境之於戰爭,則山地有險可憑,特別是西、北方麵有高於關、長平關、故關等群塞可固守,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丘陵於部隊運動無大礙卻可隱蔽行事;河穀平川則極宜大部隊調度和輜重運籌轉輸,更無大軍食飲之虞。凡此等等,皆屬極利於主軍而不利客軍者。


    其二,秦國無論是進攻上黨抑或進攻邯鄲,不外有兩條山間戰略孔道可走,即取烏嶺、老馬嶺一線的西路也罷,取羊腸阪、天井關一線的南路也罷,長平都是戰略捷徑,亦旁無選擇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隻要廉頗有一支勁旅銳卒固守長平不失,秦軍則不能躡足上黨,更不得接近邯鄲了。


    趙軍由都城邯鄲西上,逾“太行八陘”之第四陘滏口陘,再西行過壺口關,始入上黨腹地,從此折西南行,沿八諫水,經八義村,過故關進入長平戰區,再循小東倉河河穀,經金門鎮至泫氏,然後分兵布防。


    泫氏位於丹河河床中央,丹河與小東倉河匯流處,地勢相對低濕,地形開闊平衍。河兩岸參差約有10千米開闊地,中雖多丘陵,卻不阻滯運動,且有險可恃,這裏既可順丹河河床向東南運動,又可溯丹河河床向西北發展,還可溯大體平行的原村、馬村二河河床向西南深入。


    廉頗進駐長平地區後,大凡依次設置了如下三道防線。


    其一,老馬嶺防線。老馬嶺中央為一巨大陘口,習稱高平關。關左峭壁,右陡澗,唯中一線,以通東西。陘口東西長350米,南北寬1000米。關東關西皆有河穀通達山下,關西有端氏河支流玉溪河西去,關東雖有浩山頂托,惟山南山北各有丹河支流許河兩源馬村河、原村河東下,河穀通行條件俱佳,向為上黨、河東間又一重交通咽喉和軍事要衝。


    廉頗在老馬嶺上設防後,更在關內浩山南麓馬村河河床路口和北麓原村河河床路口構築了二鄣城,以為老馬嶺前哨的後援,形成犄角之勢。二鄣城皆背山麵河,為一方形勢完固之聚,可駐重兵,隨時馳援高平關。


    二鄣城順馬村河和原村河東下,至二河交匯處有康營村,村南為許河,河南為北嶺山,村西為馬村、原村二河交流處,河西為狼山。這個村子可謂四山環衛而三水匯流,形成一個封閉式地理環境,同時三條河穀又屈曲外通,構成一處典型的可進可退、易守難攻的軍事要衝。


    康營即“光狼城”,這裏本來是趙後方泫氏、大糧山對老馬嶺防禦前哨的重要後援和補給基地;後來為秦左庶長王齕所攻占,成為秦軍東進的基地。


    歐陽朔一行降臨的光狼城,便是此地。


    這且不提,先介紹完廉頗布置的另外兩條防線。


    其二,丹河防線。丹河發源於高平、長子界山丹朱嶺,逶迤東南流,由高平中央縱貫全境,迤南經晉城,至河南注入黃河,穀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開闊,便於大部隊運動。


    廉頗利用這道天然屏障,於丹河東岸沿山一線構築了第二道防線,是為趙軍的縱深主體防線,亦即主陣地。這道防線由泫氏以東南沿丹河東岸的趙莊、大糧山直至高平、晉城交界的上,下城公村一線;由泫氏以西北沿丹河東岸依次為店上、企甲院、圍城、石門,箭頭、三軍、韓王山、永祿、長平、掘山、絕水、丹朱嶺一線。


    大糧山,為廉頗屯積糧芻之所,由此山東北行,依次又有官甲嶺、七佛山,三山連麓,實為一山體。是山在高乎中部群山中為最高,向東北可以看到故關,向西南可以看到老馬嶺,與其北10餘千米的韓王山,一南一北,居高臨下,構成趙軍幾十裏防線上的兩隻眼睛,可使整個戰場敵我態勢如指諸掌,可自如調度河東之我,嘹望河西之敵。


    如此形勢,從軍事地理視角看,是極其優越的,特別是在冷兵器作戰和沒有現代通訊手段的古代戰爭中,則顯得倍加重要。山下左有小東倉河河穀,右有東倉河河穀,平行向東北延伸,直指邯鄲方向,可保持與後方密切聯係,可保障輜重糧芻補給。


    廉頗幕府,便是設在大糧山。


    韓王山,位於高平北75千米,為丹河、小東倉河與永祿河分水嶺,此山獨立摩雲,登臨四眺,但見數十裏丹河兩岸川原、村落、景物,可謂曆曆在目。


    韓王山西麵有餘脈將軍嶺,高聳幾可與主山比肩,登高遠眺,數十裏丹河一線,亦可一望無遺。如三年相峙階段大糧山為廉頗設幕處一樣,韓王山便是決戰階段主將趙括的幕府,而韓王山西麓至丹河一線,則是決戰的主戰場,亦即最後趙軍被圍困的中心地帶。


    長平關,位於高平北境與長子交界處,關北為濁漳河源頭,屬濁漳河一源,關南有丹河通關下逶迤東南。關東、西各為山頭,西山頭即丹朱嶺,為一方最高峰,長平關北坡相對平緩,關南坡陡峭,登臨南眺,頗有居高臨下之勢。


    長平關為廉頗構築的趙軍第二道縱深防線的北部終端,為防禦秦軍東下或北上的巨防。


    其三,百裏石長城防線。這條防線大體亦呈西北一東南走向,以東西向為主。此防線西起長平關,逶迤向東經南公山至羊頭山,再經金泉山至陵川與壺關交界的馬鞍壑,因為沿山亙嶺而構築有簡易的長達百裏的石長城故名。


    如果說老馬嶺是趙的防禦前哨,丹河是主陣地,那麽百裏石長城就是趙的後路子。這條防線是廉頗構築的最東北即最深入趙後方,亦即關係到上黨乃至大本營邯鄲安危的最後一道巨防。


    公元前262年春夏間,廉頗在老馬嶺一線布防,王齕率軍於沁河沿線準備突擊。趙老馬嶺守軍同秦前哨部隊遭遇,守軍招架不住,秦軍步步進逼。


    王齕突破了趙的天險老馬嶺及其防衛集群,攻占了其接應和補給基地——四山環衛、三水匯流的完固要塞光狼城,東進丹河的障礙掃除殆盡,一鼓作氣進抵丹河西岸一線,遂形成隔河與趙相峙的態勢。


    廉頗在遭遇中摸透了秦軍戰力不可與之正麵硬拚,或可出於保存實力以伺機後發製敵,再未經組織抵抗就撤迴丹河東岸沿山一線,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線。


    至此,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就這樣,他充分利用占據的有利地勢,固守陣腳,以不變應萬變,一連堅持數載,實力強而急於戰的王齕卻一籌莫展,始終不能跨越丹河一步。


    戰局呈現一種不分勝負的膠著狀態。


    秦軍遠道而來,糧芻輜重補給維艱,又有好戰嗜殺所謂“虎狼之國”之名,在上黨可謂“失道寡助”;趙軍則以逸待勞,補給可源源而來,又有上黨吏民的全力支持與合作。這就決定了秦軍利於速戰速決,趙則利於持久之戰。


    戰局形勢不可能長此停留在一個水平線上,要麽按著廉頗的戰略思想繼續發展下去,相機反攻,擊潰或消滅秦軍;要麽中生變故,或趙廷自相掣肘,或來自秦廷對策,致形勢向相反方向發展。


    其結果是,年少輕躁而軍事知識至多是聊勝於無的趙孝成王,以廉頗以逸待勞、後發製敵的戰略為“不敢戰”。


    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範雎又使人行幹金於趙為反間,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同時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更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從此,弱趙與強秦三年僵局、平衡終於被打破,戰局向著利於秦而不利於趙的方向急轉直下。


    歐陽朔降臨光狼城,尚不知道,蓋亞將戰役推演到哪一步,是處於廉頗和王齕三年對峙階段,還是推進到白起對陣趙括的決戰階段,一切都是未知。(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全球在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網遊之全球在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