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說白了田書彥的情況大概就是“家貧,無從致書以觀”,但人家自述出這句話的名士是堂堂正正“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田書彥則走上了偷盜的歪路,事多了沒有不露出馬腳的時候,想必田書彥被發現的小偷小摸之事不在少數,廣陵公子好心給他臉麵,從不在人前教訓他,都是私底下苦口婆心勸誡幾句,誰知有的人就是明明幹著不要臉的事偏偏還死命維護自己那點脆弱可憐的自尊心,廣陵公子好心提點卻令其心中積怨。
自從田書彥搖身一變成為文舉狀元郎,這陣子從他口中沒少吐出關乎先生奚廣陵的醃臢話,正好長安官場中也有過去看不慣奚廣陵的舊同僚,小酒一喝穢語一出,跟田書彥那叫一個相見恨晚,很快湊到了一堆。
秦洵輕嗤一聲:“怕是也還記恨著上迴偷我荷包被送官的事,道長,他認得你吧?”
“貧道常去廣陵學館拜訪,學生大多都見貧道麵熟。他知曉是貧道捉住的他,也知曉貧道當日看見了他的麵容。”合一頗有些無奈地笑了一笑,“或許他以為,後來被廣陵那般責備,是貧道向廣陵告了他一狀吧。”
其實合一道長哪裏有多嘴告狀的愛好,不過是那田書彥在廣陵一帶才名尚可,被送官後被迫露了臉,圍著一圈看熱鬧的看客
們有人認得出他,而後事情會傳到奚廣陵耳朵裏也不足為奇。
但田書彥與官場中人畢竟對道門子弟也還心有顧忌,何況這陣子合一道長本人也在京城,田書彥不敢多說合一道長什麽,也沒那個膽子初來乍到就招惹長安貴族子弟的秦洵,這便將怨憤悉數歸到了如今已奈何不了他的奚廣陵頭上。
合一輕輕一歎:“曾經貧道還有些不大理解廣陵,他與貧道這樣的清修子弟不同,他年少成名,十五拜官,即便是尋溯到前朝,試問又有何人是十五歲任上州知府之位的少年才子?廣陵生來就該是官場中人,風光無限,怎就舍得尚且年輕時說棄就棄了。這些年貧道幾番入京探望家師,也順道涉入過幾迴官場交際,倒真覺得,廣陵的確不適合這裏,他太幹淨了。”
保持幹淨,便難在汙沼中生存,沾染塵泥,又非竹化謫仙所願,清隱才是最好的歸宿。
宮門已近,秦洵淡淡道:“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合一忽然笑出來:“你這孩子對廣陵的評價倒是挺高,難得見你這麽說誰的好話。”
“他是我的啟蒙先生,我很尊敬他。”即便成長後諸多想法與仁善憐世的啟蒙先生背道而馳,總歸還是打心底裏尊敬這位懵懂時期的和善引路人。
秦洵與合一道長在出宮門後作別,分上了兩輛不同的馬車。
秦洵沒去田書彥的住處,而是提前送信約了田書彥茶樓一聚,他料著田書彥定會赴會,就算不是給他這貴族公子的臉麵,田狀元郎也會顧忌著偷荷包一事的把柄,生怕自己不赴會秦洵會以此要挾他。
秦洵想過,若非憑田書彥的本事動不了他,田狀元郎如今怕是連滅他口的心思都有。
人就是這樣,很多人年歲愈長後都不再願意與舊時熟人往來,尤以打拚出頭飛黃騰達的為最,有時並非不念舊情,而是不願意再麵對當初那段時期裏,被舊時熟人看在眼中的平凡亦或掙紮著的自己,那些舊識見證過自己不願迴想乃至狼狽不堪的過去,看過你出糗,看過你頹然,看過你卑微,每相顧一次,就要強迫自己記深一度,無論你現下如何光鮮亮麗,曾經你都用過那樣難堪的麵目示人。
秦洵倒不屑於小肚雞腸到繼續用那點被偷荷包的瑣碎要挾人,他不打算再跟田書彥提起此事,再怎麽不喜此人,他也沒必要揪著不放非得當麵給人沒臉。
茶樓是問了問交際頗廣的長兄,隨便選的一家,優勢在於茶樓的掌櫃跟秦淮相熟,口風緊,真有個什麽多少能幫著打打掩護。秦洵約田書彥見麵本就不為好生吃喝,何況約在午膳過後不久的時辰,想來不論是他還是田書彥,腹中都沒那麽多空隙再填食物,叫壺
茶喝喝不至於讓場麵太過拘謹便罷。
秦洵赴會喜歡踩點到,田書彥也很準時,二人幾乎是前後腳進了茶樓裏預訂好的雅間,秦洵對著店小二遞來的菜單大致一掃,遞去了對麵給田書彥:“今日我請,田公子點吧,若嫌光喝茶無趣,這家茶樓裏幾樣茶點也還不錯,不必跟我客氣。”
田書彥也真不跟他客氣,接過菜單點了壺茶樓裏的招牌龍井,在這家茶樓的菜單上不是最貴也不算便宜,茶點估摸著二人的食量點了三個品種,一切把握在一個合適的限度裏,不會讓自己顯露貪相,也不會是忐忑怯場的模樣。
自去年秋時舉子入京,在長安這幾月裏,田書彥已經很快學會了如何在官場同僚中恰到好處地交際。
秦洵不跟他彎彎繞繞,開門見山表明了來意,田書彥明顯有些詫異他的直白,剛開始還端著些清高書生的架子,“吾”啊“汝”地引經據典表示不涉黨爭的立場,被秦洵毫不客氣地一句:“我不喜歡文縐縐這套,此處僅你我二人,還是隨意稱謂為好。”田書彥沒抗爭多久,說話間便被他帶得再文不起來。
“你我”的稱謂其實才是尋常交談間最為普遍的,不過在顧及一些身份時,正常若是不甚相熟的話,稱謂上還是得正式些,尤其是較常人更為講究些的文人書生,常常在與陌生人交談時愛用個書麵語。
秦洵這人散漫慣了,除了在須得禮待初見生人時會用上“吾”、“汝”、“爾”等文縐縐的書麵稱唿,不濟也是江湖味濃重些的“在下”、“閣下”等客套稱謂,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是你呀我的隨意交談。
要說齊璟的話,過去秦洵見著的也就是他對底下人正經命令時,或是待年紀相仿且不甚相熟的朝臣時會用一用客套的書麵稱唿,其他時候倒也不多在意,畢竟需要他麵對時注重禮節的人,像是他父皇啊師長啊老臣啊,他尊稱對方,自稱著什麽“兒臣”、“學生”、“晚輩”就足以應付。
哦對了,自他受封陵親王後,他麵對原先會自稱“吾”的那部分人已該自稱“本王”了。
不知齊璟現在在做什麽,這時辰是在聽學,齊璟那麽認真聽學的人,餘光瞥見鄰座空空的桌椅時,不知是否會分神想一想逃學出來攬士的他,就像他此刻還能分神想一想齊璟一樣。
咦,分神了……
秦洵神遊著神遊著忽然在神遊中自己提醒自己迴了神,好在尚且還在給田書彥咀嚼他提議的工夫裏,田書彥蹙眉思忖,並沒有注意到轉著空茶杯的秦三公子已兀自神遊了一大圈迴來。
來之前齊璟說田書彥不會很難搞,雖說秦洵還不知齊璟為何會下這樣的定論,但就他與田書彥一番交談來看,這人確實出乎意料
地好說話,但奇怪的一點在於,從頭到尾他就沒提過洛王黨與昭和公主的事,秦洵原本還琢磨著這田書彥身為昭和公主的駙馬卻投身陵王黨恐怕多有不便,還打算談至中途好好與田書彥提一提此事,不想對方自始至終似乎很避忌著這個話題,最開始堅持的僅僅是不入親王黨爭,秦洵識趣地並未多問。
秦洵並不相信田書彥會願意不涉親王黨爭,眾所周知想要在朝堂中爬到高位,多少都要與皇室某方勢力結黨,中間立場的朝臣除非像燕左相那樣功勳卓越的開國老臣,否則絕無高官厚祿的可能,畢竟在官場上總得需要同僚或掌權者的有心提攜,你若不歸順於他,人家憑什麽給你好處,指望皇帝,他坐這把龍椅多年,看過的才子謀士不勝枚舉,每日忙著平衡權臣之間的勢力就焦頭爛額,又憑什麽高看一眼新入朝的別地舉子。
而田書彥此人,顯然不會甘心隻領個幾品的小官位,戰戰兢兢地拿著那麽點溫飽的俸祿。
田書彥是個小人,小人給點甜頭吃,就會唯命是從,或許不講情義,但對利益絕無抵抗力。
剛好,齊璟與秦洵的手裏有足夠誘惑他的利益。
近日審職調官一事塵埃落定,皇帝連同殿試舉子的官職分配都已放出,除了文武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其餘並不留任長安朝堂,而是下調各州,而各州調任入京的官員也在近日陸續做好交接,動作快的已然動身離鄉,趕赴京城。
連一直讓皇帝舉棋不定的楚勝雄,都已最終確定令其入皇內院任職,官品不高,也就與楚勝雄原先的平州郡令同品官職,卻是成為了所謂的“皇帝內臣”。
而放榜時風光無限的文舉狀元郎田書彥,卻領了禦史台中的官職,官品尚可,卻偏偏是禦史台,日後若無出彩又不得提攜,恐怕就是在禦史台這麽個當今大齊形同虛設的機構裏混混度日。
怪不得官職調動確定後,去踏田書彥門檻的人驟然大減,還去拜訪他的基本都是看在他很大可能成為昭和公主駙馬爺的麵子上。
這麽一想秦洵又想不通,昭和公主畢竟是皇後所出的嫡公主,皇帝既然有心把她許給田書彥,那把田書彥放在這麽個尷尬的官職上,就算昭和公主跟田書彥自己不說,皇後跟曲家都不會那麽容易打發吧?
這個問題還是他迴宮後問起齊璟得到的答案,彼時他當真不怎麽費力氣地搞定了田書彥,迴宮後用晚膳時與齊璟說起,齊璟告訴他:“昭和近日與武舉狀元一同遊春。”
秦洵詫異得筷子都頓在半空:“這又是個什麽情況?我們文舉狀元郎新戴上的那頂官帽……有點兒綠?”
也不知當日殿試時是個什麽光景,反正那之後“文舉狀元將為昭和公
主駙馬”一事在長安城裏幾近板上釘釘,官場上幾乎個個都在賀喜田書彥將要迎娶公主做駙馬爺了,怎麽一朝變天,素來深居簡出不愛露麵的昭和公主,居然與武舉狀元遊春去了?
齊璟替他夾了菜進碗裏:“齊孟宣身後的兵權不足。”
這倒是在理,古來兵權才是重中之重,洛王齊瑄並母族曲氏總在齊璟這裏吃癟的緣故,大半在於兵權上缺少底氣。
而當今大齊手握重兵的武臣又基本是陵王一黨,洛王黨挖不動牆角,隻得從稍次一等的武臣當中招攬,此番正好借著時機,將新晉的武舉狀元收歸麾下總是不虧的。
皇帝約莫是拉不下臉出爾反爾的,鬼知道是曲家的誰逼著不愛邁出閨房門的昭和公主去與武舉狀元遊春,總歸如此招搖地來一出,這昭和公主駙馬的人選不換也得換。
怪不得田書彥那麽避諱著提到此事,也怪不得皇帝順手就將田書彥扔進禦史台,八成早前將他提上狀元,多半就是為了讓他娶昭和而已。
(本章完)
</p>
說白了田書彥的情況大概就是“家貧,無從致書以觀”,但人家自述出這句話的名士是堂堂正正“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田書彥則走上了偷盜的歪路,事多了沒有不露出馬腳的時候,想必田書彥被發現的小偷小摸之事不在少數,廣陵公子好心給他臉麵,從不在人前教訓他,都是私底下苦口婆心勸誡幾句,誰知有的人就是明明幹著不要臉的事偏偏還死命維護自己那點脆弱可憐的自尊心,廣陵公子好心提點卻令其心中積怨。
自從田書彥搖身一變成為文舉狀元郎,這陣子從他口中沒少吐出關乎先生奚廣陵的醃臢話,正好長安官場中也有過去看不慣奚廣陵的舊同僚,小酒一喝穢語一出,跟田書彥那叫一個相見恨晚,很快湊到了一堆。
秦洵輕嗤一聲:“怕是也還記恨著上迴偷我荷包被送官的事,道長,他認得你吧?”
“貧道常去廣陵學館拜訪,學生大多都見貧道麵熟。他知曉是貧道捉住的他,也知曉貧道當日看見了他的麵容。”合一頗有些無奈地笑了一笑,“或許他以為,後來被廣陵那般責備,是貧道向廣陵告了他一狀吧。”
其實合一道長哪裏有多嘴告狀的愛好,不過是那田書彥在廣陵一帶才名尚可,被送官後被迫露了臉,圍著一圈看熱鬧的看客
們有人認得出他,而後事情會傳到奚廣陵耳朵裏也不足為奇。
但田書彥與官場中人畢竟對道門子弟也還心有顧忌,何況這陣子合一道長本人也在京城,田書彥不敢多說合一道長什麽,也沒那個膽子初來乍到就招惹長安貴族子弟的秦洵,這便將怨憤悉數歸到了如今已奈何不了他的奚廣陵頭上。
合一輕輕一歎:“曾經貧道還有些不大理解廣陵,他與貧道這樣的清修子弟不同,他年少成名,十五拜官,即便是尋溯到前朝,試問又有何人是十五歲任上州知府之位的少年才子?廣陵生來就該是官場中人,風光無限,怎就舍得尚且年輕時說棄就棄了。這些年貧道幾番入京探望家師,也順道涉入過幾迴官場交際,倒真覺得,廣陵的確不適合這裏,他太幹淨了。”
保持幹淨,便難在汙沼中生存,沾染塵泥,又非竹化謫仙所願,清隱才是最好的歸宿。
宮門已近,秦洵淡淡道:“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合一忽然笑出來:“你這孩子對廣陵的評價倒是挺高,難得見你這麽說誰的好話。”
“他是我的啟蒙先生,我很尊敬他。”即便成長後諸多想法與仁善憐世的啟蒙先生背道而馳,總歸還是打心底裏尊敬這位懵懂時期的和善引路人。
秦洵與合一道長在出宮門後作別,分上了兩輛不同的馬車。
秦洵沒去田書彥的住處,而是提前送信約了田書彥茶樓一聚,他料著田書彥定會赴會,就算不是給他這貴族公子的臉麵,田狀元郎也會顧忌著偷荷包一事的把柄,生怕自己不赴會秦洵會以此要挾他。
秦洵想過,若非憑田書彥的本事動不了他,田狀元郎如今怕是連滅他口的心思都有。
人就是這樣,很多人年歲愈長後都不再願意與舊時熟人往來,尤以打拚出頭飛黃騰達的為最,有時並非不念舊情,而是不願意再麵對當初那段時期裏,被舊時熟人看在眼中的平凡亦或掙紮著的自己,那些舊識見證過自己不願迴想乃至狼狽不堪的過去,看過你出糗,看過你頹然,看過你卑微,每相顧一次,就要強迫自己記深一度,無論你現下如何光鮮亮麗,曾經你都用過那樣難堪的麵目示人。
秦洵倒不屑於小肚雞腸到繼續用那點被偷荷包的瑣碎要挾人,他不打算再跟田書彥提起此事,再怎麽不喜此人,他也沒必要揪著不放非得當麵給人沒臉。
茶樓是問了問交際頗廣的長兄,隨便選的一家,優勢在於茶樓的掌櫃跟秦淮相熟,口風緊,真有個什麽多少能幫著打打掩護。秦洵約田書彥見麵本就不為好生吃喝,何況約在午膳過後不久的時辰,想來不論是他還是田書彥,腹中都沒那麽多空隙再填食物,叫壺
茶喝喝不至於讓場麵太過拘謹便罷。
秦洵赴會喜歡踩點到,田書彥也很準時,二人幾乎是前後腳進了茶樓裏預訂好的雅間,秦洵對著店小二遞來的菜單大致一掃,遞去了對麵給田書彥:“今日我請,田公子點吧,若嫌光喝茶無趣,這家茶樓裏幾樣茶點也還不錯,不必跟我客氣。”
田書彥也真不跟他客氣,接過菜單點了壺茶樓裏的招牌龍井,在這家茶樓的菜單上不是最貴也不算便宜,茶點估摸著二人的食量點了三個品種,一切把握在一個合適的限度裏,不會讓自己顯露貪相,也不會是忐忑怯場的模樣。
自去年秋時舉子入京,在長安這幾月裏,田書彥已經很快學會了如何在官場同僚中恰到好處地交際。
秦洵不跟他彎彎繞繞,開門見山表明了來意,田書彥明顯有些詫異他的直白,剛開始還端著些清高書生的架子,“吾”啊“汝”地引經據典表示不涉黨爭的立場,被秦洵毫不客氣地一句:“我不喜歡文縐縐這套,此處僅你我二人,還是隨意稱謂為好。”田書彥沒抗爭多久,說話間便被他帶得再文不起來。
“你我”的稱謂其實才是尋常交談間最為普遍的,不過在顧及一些身份時,正常若是不甚相熟的話,稱謂上還是得正式些,尤其是較常人更為講究些的文人書生,常常在與陌生人交談時愛用個書麵語。
秦洵這人散漫慣了,除了在須得禮待初見生人時會用上“吾”、“汝”、“爾”等文縐縐的書麵稱唿,不濟也是江湖味濃重些的“在下”、“閣下”等客套稱謂,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是你呀我的隨意交談。
要說齊璟的話,過去秦洵見著的也就是他對底下人正經命令時,或是待年紀相仿且不甚相熟的朝臣時會用一用客套的書麵稱唿,其他時候倒也不多在意,畢竟需要他麵對時注重禮節的人,像是他父皇啊師長啊老臣啊,他尊稱對方,自稱著什麽“兒臣”、“學生”、“晚輩”就足以應付。
哦對了,自他受封陵親王後,他麵對原先會自稱“吾”的那部分人已該自稱“本王”了。
不知齊璟現在在做什麽,這時辰是在聽學,齊璟那麽認真聽學的人,餘光瞥見鄰座空空的桌椅時,不知是否會分神想一想逃學出來攬士的他,就像他此刻還能分神想一想齊璟一樣。
咦,分神了……
秦洵神遊著神遊著忽然在神遊中自己提醒自己迴了神,好在尚且還在給田書彥咀嚼他提議的工夫裏,田書彥蹙眉思忖,並沒有注意到轉著空茶杯的秦三公子已兀自神遊了一大圈迴來。
來之前齊璟說田書彥不會很難搞,雖說秦洵還不知齊璟為何會下這樣的定論,但就他與田書彥一番交談來看,這人確實出乎意料
地好說話,但奇怪的一點在於,從頭到尾他就沒提過洛王黨與昭和公主的事,秦洵原本還琢磨著這田書彥身為昭和公主的駙馬卻投身陵王黨恐怕多有不便,還打算談至中途好好與田書彥提一提此事,不想對方自始至終似乎很避忌著這個話題,最開始堅持的僅僅是不入親王黨爭,秦洵識趣地並未多問。
秦洵並不相信田書彥會願意不涉親王黨爭,眾所周知想要在朝堂中爬到高位,多少都要與皇室某方勢力結黨,中間立場的朝臣除非像燕左相那樣功勳卓越的開國老臣,否則絕無高官厚祿的可能,畢竟在官場上總得需要同僚或掌權者的有心提攜,你若不歸順於他,人家憑什麽給你好處,指望皇帝,他坐這把龍椅多年,看過的才子謀士不勝枚舉,每日忙著平衡權臣之間的勢力就焦頭爛額,又憑什麽高看一眼新入朝的別地舉子。
而田書彥此人,顯然不會甘心隻領個幾品的小官位,戰戰兢兢地拿著那麽點溫飽的俸祿。
田書彥是個小人,小人給點甜頭吃,就會唯命是從,或許不講情義,但對利益絕無抵抗力。
剛好,齊璟與秦洵的手裏有足夠誘惑他的利益。
近日審職調官一事塵埃落定,皇帝連同殿試舉子的官職分配都已放出,除了文武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其餘並不留任長安朝堂,而是下調各州,而各州調任入京的官員也在近日陸續做好交接,動作快的已然動身離鄉,趕赴京城。
連一直讓皇帝舉棋不定的楚勝雄,都已最終確定令其入皇內院任職,官品不高,也就與楚勝雄原先的平州郡令同品官職,卻是成為了所謂的“皇帝內臣”。
而放榜時風光無限的文舉狀元郎田書彥,卻領了禦史台中的官職,官品尚可,卻偏偏是禦史台,日後若無出彩又不得提攜,恐怕就是在禦史台這麽個當今大齊形同虛設的機構裏混混度日。
怪不得官職調動確定後,去踏田書彥門檻的人驟然大減,還去拜訪他的基本都是看在他很大可能成為昭和公主駙馬爺的麵子上。
這麽一想秦洵又想不通,昭和公主畢竟是皇後所出的嫡公主,皇帝既然有心把她許給田書彥,那把田書彥放在這麽個尷尬的官職上,就算昭和公主跟田書彥自己不說,皇後跟曲家都不會那麽容易打發吧?
這個問題還是他迴宮後問起齊璟得到的答案,彼時他當真不怎麽費力氣地搞定了田書彥,迴宮後用晚膳時與齊璟說起,齊璟告訴他:“昭和近日與武舉狀元一同遊春。”
秦洵詫異得筷子都頓在半空:“這又是個什麽情況?我們文舉狀元郎新戴上的那頂官帽……有點兒綠?”
也不知當日殿試時是個什麽光景,反正那之後“文舉狀元將為昭和公
主駙馬”一事在長安城裏幾近板上釘釘,官場上幾乎個個都在賀喜田書彥將要迎娶公主做駙馬爺了,怎麽一朝變天,素來深居簡出不愛露麵的昭和公主,居然與武舉狀元遊春去了?
齊璟替他夾了菜進碗裏:“齊孟宣身後的兵權不足。”
這倒是在理,古來兵權才是重中之重,洛王齊瑄並母族曲氏總在齊璟這裏吃癟的緣故,大半在於兵權上缺少底氣。
而當今大齊手握重兵的武臣又基本是陵王一黨,洛王黨挖不動牆角,隻得從稍次一等的武臣當中招攬,此番正好借著時機,將新晉的武舉狀元收歸麾下總是不虧的。
皇帝約莫是拉不下臉出爾反爾的,鬼知道是曲家的誰逼著不愛邁出閨房門的昭和公主去與武舉狀元遊春,總歸如此招搖地來一出,這昭和公主駙馬的人選不換也得換。
怪不得田書彥那麽避諱著提到此事,也怪不得皇帝順手就將田書彥扔進禦史台,八成早前將他提上狀元,多半就是為了讓他娶昭和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