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齊宇殷啁燕,堂下複沉吟。楚地橫槊曲,酎旆遺林秦。”
在屋宇上殷殷啁啾的燕子啊,飛落到殿堂階下又沉沉吟鳴。奏起荊楚之地習武練兵時的戰歌,將醇香的美酒贈與林秦二位大將。
這是大齊初建至幾大開國世家接連衰落前,大齊上下耳熟能詳的一首小詩,不知起於何人之口,也並無過甚文采,仿佛隻是簡單描述了一個屋外燕傍簷飛頻頻啾啼、屋內玉盤珍饈歌舞升平的和樂慶娛情景,卻是在短短四句內將那段年歲裏大齊的幾大世家都囊括其中,即齊、殷、燕、堂、沈(沉)、楚、曲、林、秦。
齊氏為皇族不必多言,而舊朝皇族殷氏則是高祖在位時為表仁德將當初殷氏餘下的宗室裏最正統的一脈家主封了晉陽郡王,畢竟殷覆齊出之時的公開說法是“禪讓”,自然不能在明麵上對舊殷宗室趕盡殺絕,不僅不能趕盡殺絕,還須厚待之,以彰顯齊氏賢善,可惜老晉陽王身體不大好,沒當多久郡王就過世了,等到秦洵他們這些小輩記事起見著的便是承襲了父親王位的小晉陽王,封地領的是太原轄下的晉陽郡。
燕氏和曲氏是文臣,分任大齊的左右相,以右相為尊,恰好曲家又是兩任曲皇後的娘家,更是壓了燕氏一頭。
沈氏與堂氏則是兩家大外戚,沈氏為齊高祖原配沈皇後的娘家,齊高祖上無雙親,與從他在舊殷朝一步步往軍職上爬時就陪伴身側的發妻沈氏感情極好,便尊了嶽母沈肖氏為母,即便沈氏早早病故也始終將沈肖氏作生母侍奉,後齊棟稱帝,自然尊沈肖氏為太後,追封早故的發妻沈氏為孝賢德皇後。
即便齊棟與已故沈皇後感情深厚,皇帝的後位卻是不能空缺,於是唯一的側房堂氏,即當今皇帝齊端的生母,便在齊棟稱帝之時一同坐上了中宮之位,為堂皇後,高祖齊棟駕崩後齊端登基為帝,堂皇後升為了如今的堂太後,原本的沈肖氏沈太後則升為沈太皇太後。
林、秦、楚三家則是武臣,以林為首,秦次之,楚再次。雖林秦二位國公的子女輩中秦家的秦振海軍職高了林家女將軍林初一品,但鑒於最初隨同高祖打天下時林氏稍稍位重於秦氏,世人便習慣了以先林後秦的順序稱之。林秦兩家是高祖年輕在舊殷為臣時便跟隨手下一路隨同打拚數十年的老部下,因此後來皆有封爵,楚家則是後起之秀,在高祖稱帝後才追隨麾下,勝在當時還年輕的楚辭他爹資質好,勢頭極猛,後來居上地壓過了軍中眾將,在今上登基後數年間勢力便僅次於林秦兩家,且有些許歸於秦家手底下的傾向。
說起沈家和楚家之間的恩怨糾葛,說來話長,其實主要原因並不在兩家自身,源頭還得追溯到殷朝時期孝賢德沈皇後還在世的時候,真真叫一個剪不斷理還亂。
齊棟與沈氏夫妻感情一直極好,奈何沈氏身子不好一直未孕子嗣,卻又極喜愛孩子,一直將無子之事視為心中遺憾,齊棟從宗室中過繼了堂兄剛出生的兒子給沈氏養於膝下,便是齊舸,沈氏愛如親子。四年後齊棟因政治考慮娶了側房堂氏,堂氏美貌極妍,齊棟不忍冷落,也常常令其隨侍身旁,堂氏翌年便有了身孕,後生下了齊端。
可惜堂氏受寵,小時候的齊端卻不爭氣,空有一副酷似堂氏的好容貌,才情能力上卻處處不出彩,性子還閉內到幾近陰鬱。反倒是過繼來的比齊端大六歲的大兒子齊舸,隨父征戰鋒芒奪目人情練達,又在名義上是沈氏的兒子,因此很招齊棟喜歡,稱帝後也自然封其為太子。
然齊棟到底還是有他的顧慮,當初被稱帝的興奮衝昏了頭腦,一時衝動直接封了太子,做皇帝的幾年裏閑來思忖卻愈發不安心,齊舸到底是過繼來的堂兄家的兒子,不是自個兒親生的,且堂兄還好好活在這世上,若往後齊舸真繼位為帝,那堂兄這個生父算什麽?他齊棟這個養父又算什麽?若他隻齊舸這麽一個養子便也罷了,可他又不是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齊端雖不如齊舸那樣才能出眾,卻也並不是呆傻殘障不能坐那皇位的料。
齊棟思來想去,一想便直想到了病重時期,終於拿了最後的抉擇,忽然發難,以太子齊舸長久僭越為由,廢了太子位,貶為平親王,賜平州為封地,改立二皇子齊端為太子。這之後不久,齊棟便病重駕崩,齊端繼位為帝。
太皇太後沈肖氏是很喜歡大孫子齊舸的,因為其是自己女兒沈氏疼愛的養子,女兒早逝後沈肖氏始終疼寵著齊舸,對小孫子齊端則不甚親近。
堂太後與新帝齊端母子也與沈肖氏鮮少往來,若非是高祖親尊沈肖氏為母,他們是打心底裏看不上這個與齊氏皇族沒有半分血緣關係的所謂太皇太後的。
然心底裏看不上歸看不上,明麵上他們沒法不忌憚沈太皇太後,沈肖氏前朝官家女出身,後又嫁進官家為官夫人,極有政見,雷霆手段,處事行動仿若西漢那位竇太皇太後再世,齊端初登基幾年處處受她製肘,很難放開手腳,偏偏齊端和沈太皇太後政見相差甚篤,又敵不過太皇太後的強勢,每每被迫妥協的都是齊端,眼見著太皇太後一手扶起自己的外戚沈家,幫扶齊舸,在齊端看來心中不免警覺她是想待到時機成熟逼自己退位再扶齊舸上位的意思。
齊端與堂太後心中經久積怨,所以在沈太皇太後逝後齊端卸去桎梏反撲起來,由太皇太後一手扶起的沈家便不幸首當其衝。
其實沈太皇太後如此明目張膽培養外戚站位於齊舸身後,還真的是存了有朝一日再扶起齊舸的念頭,隻可惜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去得突然,並無任何人加害於她,太皇太後突發疾病就去了,留下一堆還未充分準備的爛攤子和因她過去多年張狂行事而一下子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平王齊舸和沈家,真真是造化弄人。
沈家因太皇太後而顯貴,太皇太後一去,任誰都知道這沈家氣數將盡了,紛紛避之不及,沈家謹慎支撐了幾年,遠親旁支大多為避災禍遷出長安迴故地去了,剩在長安的主要就是章華鄉侯這一脈嫡係和其親近旁支,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掉。
可是再如何謹小慎微,若上頭那位九五之尊真有心對付,任何行差踏錯都能叫其從中入手。
皇帝自然不會自己主動動手對付沈家,他登基後這些年對大齊朝堂的局勢仔細掂量了一番,覺得這武臣們手中的兵權,也是著實握得太重了,於是又動起了心思。
皇帝始終有一件如鯁在喉的心事,便是不知從何時起悄悄流傳開的隱秘傳聞,道高祖廢太子改立後臨終還是後悔,既怕齊端當不好這個皇帝,又怕齊端當好了皇帝卻容不下自小不合的兄長齊舸,便秘製了一塊刻有自己名諱的虎符。
虎符其物,為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隻有兩個虎符合並為完整的一塊,持符者才可獲得調兵遣將權。
高祖的這塊虎符,相傳為上好的漢白玉所雕,純金包邊,精美不說,還因刻有高祖齊棟的名諱,而被稱作“禦祖虎符”,持此禦祖虎符者,可淩駕於當前帝權之上,以高祖名義號令三軍,可賦予的權力極大,尋常祭出是為不敬,可一旦到了緊要關頭祭出,便是連當今皇帝也奪不迴受號令的軍隊控製權。
簡單來說,拿著這塊禦祖虎符是可以率兵逼宮篡位的。
而好巧不巧,傳言道這塊禦祖虎符,半塊在林家手裏,另半塊就在平王齊舸手裏,是高祖最後留給大兒子的一道護身符。
雖說皆為傳言所道,高祖逝去二十多年了,這所謂的什麽禦祖虎符誰也沒見過影,但是既然知道這麽一個會威脅自己皇位的東西可能存在在這世上,即便隻是可能,也不能叫齊端安心。
這兵權,不能不削,而且要從大世家來削。
</p>
“齊宇殷啁燕,堂下複沉吟。楚地橫槊曲,酎旆遺林秦。”
在屋宇上殷殷啁啾的燕子啊,飛落到殿堂階下又沉沉吟鳴。奏起荊楚之地習武練兵時的戰歌,將醇香的美酒贈與林秦二位大將。
這是大齊初建至幾大開國世家接連衰落前,大齊上下耳熟能詳的一首小詩,不知起於何人之口,也並無過甚文采,仿佛隻是簡單描述了一個屋外燕傍簷飛頻頻啾啼、屋內玉盤珍饈歌舞升平的和樂慶娛情景,卻是在短短四句內將那段年歲裏大齊的幾大世家都囊括其中,即齊、殷、燕、堂、沈(沉)、楚、曲、林、秦。
齊氏為皇族不必多言,而舊朝皇族殷氏則是高祖在位時為表仁德將當初殷氏餘下的宗室裏最正統的一脈家主封了晉陽郡王,畢竟殷覆齊出之時的公開說法是“禪讓”,自然不能在明麵上對舊殷宗室趕盡殺絕,不僅不能趕盡殺絕,還須厚待之,以彰顯齊氏賢善,可惜老晉陽王身體不大好,沒當多久郡王就過世了,等到秦洵他們這些小輩記事起見著的便是承襲了父親王位的小晉陽王,封地領的是太原轄下的晉陽郡。
燕氏和曲氏是文臣,分任大齊的左右相,以右相為尊,恰好曲家又是兩任曲皇後的娘家,更是壓了燕氏一頭。
沈氏與堂氏則是兩家大外戚,沈氏為齊高祖原配沈皇後的娘家,齊高祖上無雙親,與從他在舊殷朝一步步往軍職上爬時就陪伴身側的發妻沈氏感情極好,便尊了嶽母沈肖氏為母,即便沈氏早早病故也始終將沈肖氏作生母侍奉,後齊棟稱帝,自然尊沈肖氏為太後,追封早故的發妻沈氏為孝賢德皇後。
即便齊棟與已故沈皇後感情深厚,皇帝的後位卻是不能空缺,於是唯一的側房堂氏,即當今皇帝齊端的生母,便在齊棟稱帝之時一同坐上了中宮之位,為堂皇後,高祖齊棟駕崩後齊端登基為帝,堂皇後升為了如今的堂太後,原本的沈肖氏沈太後則升為沈太皇太後。
林、秦、楚三家則是武臣,以林為首,秦次之,楚再次。雖林秦二位國公的子女輩中秦家的秦振海軍職高了林家女將軍林初一品,但鑒於最初隨同高祖打天下時林氏稍稍位重於秦氏,世人便習慣了以先林後秦的順序稱之。林秦兩家是高祖年輕在舊殷為臣時便跟隨手下一路隨同打拚數十年的老部下,因此後來皆有封爵,楚家則是後起之秀,在高祖稱帝後才追隨麾下,勝在當時還年輕的楚辭他爹資質好,勢頭極猛,後來居上地壓過了軍中眾將,在今上登基後數年間勢力便僅次於林秦兩家,且有些許歸於秦家手底下的傾向。
說起沈家和楚家之間的恩怨糾葛,說來話長,其實主要原因並不在兩家自身,源頭還得追溯到殷朝時期孝賢德沈皇後還在世的時候,真真叫一個剪不斷理還亂。
齊棟與沈氏夫妻感情一直極好,奈何沈氏身子不好一直未孕子嗣,卻又極喜愛孩子,一直將無子之事視為心中遺憾,齊棟從宗室中過繼了堂兄剛出生的兒子給沈氏養於膝下,便是齊舸,沈氏愛如親子。四年後齊棟因政治考慮娶了側房堂氏,堂氏美貌極妍,齊棟不忍冷落,也常常令其隨侍身旁,堂氏翌年便有了身孕,後生下了齊端。
可惜堂氏受寵,小時候的齊端卻不爭氣,空有一副酷似堂氏的好容貌,才情能力上卻處處不出彩,性子還閉內到幾近陰鬱。反倒是過繼來的比齊端大六歲的大兒子齊舸,隨父征戰鋒芒奪目人情練達,又在名義上是沈氏的兒子,因此很招齊棟喜歡,稱帝後也自然封其為太子。
然齊棟到底還是有他的顧慮,當初被稱帝的興奮衝昏了頭腦,一時衝動直接封了太子,做皇帝的幾年裏閑來思忖卻愈發不安心,齊舸到底是過繼來的堂兄家的兒子,不是自個兒親生的,且堂兄還好好活在這世上,若往後齊舸真繼位為帝,那堂兄這個生父算什麽?他齊棟這個養父又算什麽?若他隻齊舸這麽一個養子便也罷了,可他又不是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齊端雖不如齊舸那樣才能出眾,卻也並不是呆傻殘障不能坐那皇位的料。
齊棟思來想去,一想便直想到了病重時期,終於拿了最後的抉擇,忽然發難,以太子齊舸長久僭越為由,廢了太子位,貶為平親王,賜平州為封地,改立二皇子齊端為太子。這之後不久,齊棟便病重駕崩,齊端繼位為帝。
太皇太後沈肖氏是很喜歡大孫子齊舸的,因為其是自己女兒沈氏疼愛的養子,女兒早逝後沈肖氏始終疼寵著齊舸,對小孫子齊端則不甚親近。
堂太後與新帝齊端母子也與沈肖氏鮮少往來,若非是高祖親尊沈肖氏為母,他們是打心底裏看不上這個與齊氏皇族沒有半分血緣關係的所謂太皇太後的。
然心底裏看不上歸看不上,明麵上他們沒法不忌憚沈太皇太後,沈肖氏前朝官家女出身,後又嫁進官家為官夫人,極有政見,雷霆手段,處事行動仿若西漢那位竇太皇太後再世,齊端初登基幾年處處受她製肘,很難放開手腳,偏偏齊端和沈太皇太後政見相差甚篤,又敵不過太皇太後的強勢,每每被迫妥協的都是齊端,眼見著太皇太後一手扶起自己的外戚沈家,幫扶齊舸,在齊端看來心中不免警覺她是想待到時機成熟逼自己退位再扶齊舸上位的意思。
齊端與堂太後心中經久積怨,所以在沈太皇太後逝後齊端卸去桎梏反撲起來,由太皇太後一手扶起的沈家便不幸首當其衝。
其實沈太皇太後如此明目張膽培養外戚站位於齊舸身後,還真的是存了有朝一日再扶起齊舸的念頭,隻可惜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去得突然,並無任何人加害於她,太皇太後突發疾病就去了,留下一堆還未充分準備的爛攤子和因她過去多年張狂行事而一下子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平王齊舸和沈家,真真是造化弄人。
沈家因太皇太後而顯貴,太皇太後一去,任誰都知道這沈家氣數將盡了,紛紛避之不及,沈家謹慎支撐了幾年,遠親旁支大多為避災禍遷出長安迴故地去了,剩在長安的主要就是章華鄉侯這一脈嫡係和其親近旁支,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掉。
可是再如何謹小慎微,若上頭那位九五之尊真有心對付,任何行差踏錯都能叫其從中入手。
皇帝自然不會自己主動動手對付沈家,他登基後這些年對大齊朝堂的局勢仔細掂量了一番,覺得這武臣們手中的兵權,也是著實握得太重了,於是又動起了心思。
皇帝始終有一件如鯁在喉的心事,便是不知從何時起悄悄流傳開的隱秘傳聞,道高祖廢太子改立後臨終還是後悔,既怕齊端當不好這個皇帝,又怕齊端當好了皇帝卻容不下自小不合的兄長齊舸,便秘製了一塊刻有自己名諱的虎符。
虎符其物,為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隻有兩個虎符合並為完整的一塊,持符者才可獲得調兵遣將權。
高祖的這塊虎符,相傳為上好的漢白玉所雕,純金包邊,精美不說,還因刻有高祖齊棟的名諱,而被稱作“禦祖虎符”,持此禦祖虎符者,可淩駕於當前帝權之上,以高祖名義號令三軍,可賦予的權力極大,尋常祭出是為不敬,可一旦到了緊要關頭祭出,便是連當今皇帝也奪不迴受號令的軍隊控製權。
簡單來說,拿著這塊禦祖虎符是可以率兵逼宮篡位的。
而好巧不巧,傳言道這塊禦祖虎符,半塊在林家手裏,另半塊就在平王齊舸手裏,是高祖最後留給大兒子的一道護身符。
雖說皆為傳言所道,高祖逝去二十多年了,這所謂的什麽禦祖虎符誰也沒見過影,但是既然知道這麽一個會威脅自己皇位的東西可能存在在這世上,即便隻是可能,也不能叫齊端安心。
這兵權,不能不削,而且要從大世家來削。